墨染民国 第13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日晚上, 他们一家跟中午一样, 随便吃了点,然后就早早睡下。
  租界现在是有电的,但这栋房子并没有通电,桑景云暂时使用的, 还是油灯。
  这是因为用电太贵。
  早几年, 电费是按照灯泡来算的, 家里有一个灯泡,那每月电费一元,两个灯泡则每月电费两元。
  安装时, 还要出专门的安装费。
  现在的电价比之前几年要便宜一些,但也没有便宜到哪里去。
  要再过几年,进入20年代,电价的计算方法才会完全改变,按照实际用电量来算钱。
  虽然电费很贵,但桑景云依然打算找人来家里装电线和电灯。
  电费比较贵,就先装两盏电灯,一个装在楼下餐厅,另一个装在她卧室带的书房里。
  如此一来,她晚上就能学习工作了。
  至于家里其他人,他们晚上要学习,可以去餐厅。
  餐厅有个能坐八个人的圆桌,可以让好几个人一起看书学习。
  这件事,桑景云打算明天去办。
  第二天是周日,桑景云和桑景英一起,在询问过邻居后,找到电力公司,提了想要安装电灯的事情。
  此时安装电灯,尚且是个技术活,上海会的人不多。
  因此他们要排队等候,电力公司的人,会在一个月内帮他们把电灯安装好。
  电力公司的公司的人还告诉他们:“你们所在的地段很好,周围已经有好些人家通电,因而安装费会便宜很多。”
  “多谢。”桑景云挺高兴。
  多拉一段电线,就要多付几元钱。
  能省点钱,总归是好事。
  办完这件事,桑景云和桑景英又一起去了附近的一所女校。
  现代的学校都非常大,这时的学校却很小。
  那女校占地面积,最多两百个平方,就是一栋比他们家稍微大一点的两层楼房,里面大概有五六个教室。
  这是一所小学,包括初小和高小,一个年级就只有一个班,每个班收二十到三十个学生。
  一年级刚开学,班级人数也没有满,桑景丽想要插班入学不成问题。
  至于陆盈……
  这所学校是女子所办,桑景云找到对方,说自己母亲在听自己读了《真假千金》后,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想进学校读书,希望对方能同意。
  略一思索,这位三十多岁看着非常干练的女校长便答应下来,还道:“你的母亲年纪不小,却还愿意读书,这是值得赞扬的,也能激励身边人!我们学校,非常欢迎她的到来!”
  这件事办成,桑景云松了一口气。
  只是学费不便宜。
  此时便宜的中学,一学期学费不过十几元,但这所学校,每人每学期的学费是五十元,还需要再花钱添置别的东西,其中就包括做校服。
  陆盈和桑景丽想要入学,总花费大概在一百二十元上下。
  桑景元此刻,压根就拿不出这么多钱。
  好在学校并没有要求马上交费,还说可以试读几天,看能不能跟上。
  桑景云道:“多谢校长!我们刚在租界买房,尚未安顿好,等过两天,我再让我母亲和我妹妹过来试读。”
  谈好后,桑景云就开始琢磨学费的事情。
  她是公历二月初写完《真假千金》的,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多星期。
  这段时间,她的新书陆陆续续写了两万多字,今日回去后整理一番,明天可以拿去给费中绪,再拜托费中绪快些将稿件送去《新小说报》,她也就能早点拿到稿费。
  桑景云打算快点将新书送去《新小说报》的时候,《新小说报》编辑部,黄培成正急得团团转。
  《真假千金》的稿件,他手上只剩下两万多字,再过一星期,这本书就会刊登完!
  但云景的新书,现在他还没瞧见!
  若是云景不再写新书,《新小说报》的销量肯定会下跌。
  黄培成希望云景能继续写,不止继续写,他还希望云景的新书,能有《双面魔君》和《真假千金》的水准!
  今天是周日,是平常费中绪帮云景送稿件来《新小说报》编辑部的日子,黄培成焦急地等待着,然而稿件一直没影。
  虽然有时候,费中绪是周一再过来送稿件的,但想到上周费中绪一个字都没送过来……
  心中担忧的黄培成,终于克制不住,去了南城书局。
  南城书局,费中绪依旧在忙。
  突然得知有人来找自己,他还挺高兴——总算可以歇一会儿!
  来到外面,瞧见黄培成,费中绪问:“黄主编,你怎么来了?”
  黄培成苦笑:“费先生,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我过来,自然是为了云景先生的新书。”
  前几日桑景云曾经去找费中绪,跟他预支版税,那时,费中绪问了桑景云新书的事情。
  现在,他便将桑景云说的告知黄培成:“黄主编,云景先生已经在写新书了,只是新书的题材比较特殊,她写得有些慢,因而开头要过几天才写好,到时给你送过去。”
  黄培成道:“我手上《真假千金》的稿件已经不足三万字,也不知云景先生的新小说能否接上。”
  费中绪道:“应该可以,黄主编不用担心。”
  黄培成这才放下心来。
  费中绪在黄培成离开后,又忙碌起来。
  他其实有些惦记洪永祥,只是他太忙了,这点惦记,很快就被甩到脑后。
  第二日是周一。
  桑景云下楼时,就见桌上摆了好几种食物。
  他们是前天搬过来的,昨天一直在收拾东西,一日三餐很糊弄,但今日不同。
  一大早,桑学文、桑钱氏和阿兰就起来做早餐了。
  他们煮了粥,做了蛋饼,炒了青菜和咸菜,桑钱氏还出去买了点油条回来。
  这样的早餐,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桑景云吃得肚皮滚圆。
  吃饱后,已经请了几天假的桑景英急急忙忙去上学了,桑景云则找到桑钱氏:“奶奶,你与我一道去找费先生,把我前些日子写的稿件给他吧!往后,还要麻烦你帮我送稿件。”
  这房子明明超预算,但桑景云坚持要买的原因之一,是这房子离南城书局很近。
  理所当然,这房子离费中绪的住处也很近。
  租界是扩张了好几次的,而这里,是最初的那块地方。
  桑钱氏一口答应,而这时,桑景云让桑学文新做的蛋饼也做好了。
  桑景云拿出一个三层食盒,最下面那层放进去热粥,中间放蛋饼,最上面放几样小菜,拎着就往费中绪住的地方走去。
  她没去过费中绪家,只知道个大概住处,按照费中绪的说法,他住的是马棚楼,特别好找。
  确实很好找!
  桑景云很快就瞧见费中绪描述中的马棚楼。
  这马棚楼是连着一个大宅子的,只是从外面也能上二楼。
  桑景云和门房打听了一下,确定费中绪住这里,又看了看时间,就上楼敲门。
  费中绪刚起床,就听到敲门声,开门见到桑景云,有些惊讶:“桑小姐?”
  “我的新书已经写好开头,就给你送来了,”桑景云笑了笑,“我还给你带了早饭。”
  费中绪连忙让桑景云和桑钱氏进去,又道:“你的新书迟迟没动静,昨日《新小说报》的主编,都来南城书局找我了!”
  桑景云无奈:“我这新书,写得已经够快,可算不上迟迟没动静。”
  费中绪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开口:“也是,别的作者,可写不了你这么多!”
  桑景云深以为然。
  这时白话文刚兴起,人们写字还普遍用毛笔,一天能写数千字的人,真的不多。
  早餐还热着,桑景云让费中绪趁热吃,又将稿件拿出。
  费中绪接过稿件,便看起来:“我对你的新书,早已好奇万分,你这次写的又是什么?我觉得跟女子解放相关的小说,还有很多可以写,我前几天就看到一篇呼吁放胸的文章。”
  “放胸?”桑景云一愣,突然想到民国以前的女子,除了裹脚以外,似乎还束胸。
  只是她对束胸一事不是很清楚,她这身体以前很瘦弱,并未发育好,也就没人跟她提这件事。
  现在她可以去了解一番相关内容。
  桑景云想着这件事的时候,费中绪却是翻开稿件看起来,而他这一看,就被惊住了。
  桑景云的新书,写的竟然是国外?
  他以为桑景云,会写一部跟《真假千金》差不多的小说,这样的小说是讨人喜欢的,也能帮助到一些人。
  不然,再写一部武侠小说也可以,《无名诀》非常受欢迎,一些书商千里迢迢找到他们,就是为了购置《无名诀》。
  结果,桑景云竟然写国外!
  她并未在国外生活过,能写好国外?这写的甚至不只是国外,还包括战争!
  费中绪带着些狐疑看下去,然后又一次被惊住。
  桑景云将战场描绘地太过真实,好似她上过战场一般。
  费中绪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对桑景云来说,真的不难。
  现代人,就算没有亲身经历战争,也都看过战争相关的视频!
  相关的小说,桑景云更是没少看。
  写点战争场景,对她来说并不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