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7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医生试图解释,但老百姓认死理,不那么好解释。
  更何况,没必要跟一群已经快要没命的村民吵架。
  他们只能道:“反正钉螺是有害的,杀钉螺是好事。”
  这些老百姓,也就继续杀起钉螺来。
  上海,租界。
  《申报》编辑部,负责副刊的汪编辑,刚得知血吸虫病的传播,跟钉螺有关。
  他们知道这消息的时候,其他报刊,肯定也已经知道。
  明日,怕是有很多报纸,会刊登此事。
  想到之前收到过相关投稿,但自己并未相信,他懊恼不已。
  原本他们《申报》可以率先刊登这个消息,拿个头筹,现在却只能泯然众人。
  最要紧的是,那位给他们投稿的,应该是个有本事有背景的人,在他们不刊登这人的文章之后,这人怕是不会再给他们投稿。
  汪编辑懊恼不已。
  他想了想,让助理将之前那人投稿的文章找出来,准备刊登在报纸上。
  他希望这能让那人高兴一些,不要记恨他。
  同时,他也打定主意,往后要多关注陌生人的投稿。
  谭峥泓今日没去孤儿院那边,他父亲要带他去参加上海一个大商人的寿宴。
  这寿宴办的是中式的,他进门后,就见四个八仙桌被合在一起,上面铺了很大一块桌布,桌布上面,则摆放着层层叠叠,或大或小的寿桃。
  谭峥泓跟在父亲身边,和自己父亲一起,用微笑应对他人的搭话,时不时说一句:“抱歉,我们不会说吴语。”
  怪累人的。
  时间一长,谭峥泓就受不了了,他从自己父亲身边溜走,去了角落里,和一些文人打扮的年轻人一起玩。
  也是巧了,他刚过去,就听到那些年轻人在用北京话讨论《双面魔君》。
  “这书着实好看。”
  “我也喜欢这书。”
  “书里说孟佑‘扮猪吃老虎’,说得当真贴切。”
  谭峥泓听到,只觉这些人都是知音。
  他正想说点什么,突然有人道:“这么一本莫名其妙的小说,也不知道你们为何会喜欢。”
  谭峥泓转过头去,就看到一个满脸倨傲的年轻人。
  这人道:“这书的描写过于直白,没有丝毫意境,作者还只会用一些简单的文辞,毫无文采,我是一点不喜欢的。”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你不喜欢我喜欢。”谭峥泓立刻道。
  这人看了谭峥泓一眼:“云景人品有问题,你竟然还喜欢他?”
  “云景先生哪里人品有问题?你别胡说八道!”谭峥泓道:“我正在建孤儿院,云景先生已经陆续为孤儿院捐了五百元!”
  这钱是读者捐给大头菜的,但云景先生自己拿了也无妨。
  但云景先生没有拿,全捐给了孤儿院。
  这人道:“现如今江苏血吸虫病爆发,死了很多人,他竟将之写在小说里,用别人的痛苦取悦读者,这不是人品有问题,又是什么?”
  谭峥泓道:“云景先生写这个,也是想提醒百姓小心血吸虫病。”
  谭峥泓每天早上,都会第一时间看《新小说报》。
  里面写的跟血吸虫相关的内容,他早已看过。
  他是个单纯的读者,其实不太去想作者的深意,当时就只觉得这一段看得很痛快。
  至于云景先生将血吸虫病的症状写在书里,他并不觉得有问题。
  之前云景先生,不也将抽大烟的人的症状,写在里面?
  更何况,孟佑面对受害的普通人,一直都心存怜悯,还尽力帮忙,这不写得挺好?
  他喜欢看孟佑当救世主。
  “他真要存着这心思,为何要写血吸虫病跟钉螺有关?我看他就是故意误导百姓!”这人冷笑:“用他人病痛吸引眼球,云景人品有瑕。”
  谭峥泓跟着冷笑:“云景先生背景不一般,说不定那血吸虫病,当真跟钉螺有关呢?即便没关系,这是一部小说,如何写又与你何干?这世上写鬼神的小说也不少,你怎么不说那些小说误导了百姓?”
  那人道:“你就这么护着云景?简直像他的一条狗。”
  谭峥泓反击:“到底是谁在到处乱叫?”
  两人正争论,突然有人问:“你们在说血吸虫病和钉螺?这件事,这么快就传开了?”
  谭峥泓转头,看到一个戴眼镜的矮个中年人。
  他没认出这人,但那个与他争论的人朝着对方作揖:“冯先生好!冯先生,有人在报纸上乱写,误导百姓!”
  “乱写什么?”冯先生问。
  那人抢在谭峥泓面前,说了云景在书里写血吸虫病的事情。
  说完,他还挑衅地看了谭峥泓一眼。
  这人说话时,已经有人跟谭峥泓说了那位冯先生的身份。
  冯先生是学西医的,还开了一家医院,在上海很有地位,不能得罪。
  而且冯先生很重视患者,最讨厌有人拿别人的病痛来取笑。
  那些之前说喜欢《双面魔君》的人,此时都很担心,怕冯先生生气,但他们不敢为云景辩解。
  谭峥泓却毫无顾忌:“冯先生,云景先生写这个,肯定有他的深意!云景先生是个好人,从他的字里行间,能看出他对百姓的怜悯。”
  冯先生道:“你这么一说,我都想去看看他的书了。我莫非也是医生?消息怎么如此灵通?血吸虫病与钉螺有关这件事,我昨日才得知,他竟然知道得比我还早!”
  谭峥泓愣住:“什么?”
  冯先生道:“我们国内的血吸虫,被称为日本血吸虫,这种血吸虫年幼时,是寄生在钉螺体内的……”
  冯先生给众人科普了一番血吸虫病:“我还想着要写几篇文章,发到报纸上,呼吁百姓灭钉螺,不想已经有人将之写到小说里。”
  血吸虫病确实跟钉螺有关,至于这位云景先生将之写成蛊虫……在他们国家,某些地方的人,本就是管血吸虫病叫“蛊胀”的。
  “我就知道,云景先生不会乱写!”谭峥泓闻言大喜。
  倒是之前指责云景的那个人,此刻面色很不好看。
  冯先生是对谭峥泓很有好感,就跟谭峥泓聊了几句,得知谭峥泓曾考上医科大学,便让谭峥泓在学成后,去他的医院工作。
  谭峥泓道:“冯先生,我大学不想学医。”
  “为何?”冯先生问。
  谭峥泓道:“在南洋,我们华人很多都学医学和艺术,毕业了就为洋人工作。这是一个好出路,但我总觉得不舒坦。”
  国外一些专业,洋人是不愿意让他们学的。
  学艺术倒是不受限制,学医的大门也向他们敞开。
  但学了医术,好像并不能帮到这个国家。
  冯先生道:“你还年轻,确实可以多想一想,再去选将来要走的路。以你的身份,也没必要学医。”
  普通人学医,能拥有体面的工作,拿到很高的薪水,但谭家是豪商。
  谭峥泓去做生意,多在国内开几个工厂,肯定比他当医生做的贡献更大。
  两人聊天时,那个之前诋毁云景的人,早已灰溜溜离开,而那些年轻人,又聊起这部小说。
  而这时,身为报社主编,消息颇为灵通的黄培成,也知道了钉螺和血吸虫病有关的事情。
  得知此事,他倒抽一口冷气。
  他早就觉得云景背景不一般,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虽然云景写的跟血吸虫病相关的内容,是几天前刊登出去的,但他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已经拿到云景的手稿。
  云景写这一段的时间,怕是更早。
  也就是说,上海租界那些医生刚知道的内容,云景早已知道。
  他肯定大有来头!
  这段时间,也有人在黄培成面前说些有的没的,说云景不该乱写。
  当时黄培成有些心虚,不敢反驳,但此刻,却扬眉吐气。
  云景写这个,必然是早已得到消息,他将之写到书里,应该为了让民众注意安全。
  在黄培成心里,云景的身份又神秘了一些。
  神秘的云景刚结束大姨妈,正疯狂写小说。
  桑景云这几日,写作激情大增。
  主要是,她的存款达到了五百元。
  现如今,桑景云每星期都能拿九十元的稿费,刚过去的十月份,稿费到手近四百元。
  再加上九月份的稿费,她个人资产高达五百元。
  这还是因为她将《西游记》连环画的稿费全都给了桑钱氏,又陆续买了不少东西的缘故。
  虽然已经编了个钱财的来源,但桑钱氏怕太过招摇惹人怀疑,日子也就过得跟以前差不多,钱也慢慢还着。
  不过,在年底前,他们会将债务全部还完。
  桑景云打算给自己定个目标,以后每月存三百元。
  她拿到的稿费,必然是超过三百元的,她已经跟桑钱氏说好,每月给桑钱氏十元当家用,再留一些平日里花用,剩下的存起来。
  若无意外,一个月存三百不成问题。
  这样存上一段时间,她就能去租界买房了。
  桑景云知晓在接下来二十年里,租界的房价会一直涨,在租界买房,总归是划算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