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7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钱可有不少,你真要捐。”洪永祥道。
  桑景云道:“他们是给大头菜捐钱,我如何能拿?”
  桑景云把钱和捐款名单都给了洪永祥,让洪永祥到时在报纸上刊登一下此事。
  “你放心,我一定将事情办好,”洪永祥笑道,“谭峥泓办孤儿院一事,我看是靠谱的。”
  “靠谱就好。”桑景云笑了笑。
  从谭峥泓这里离开,桑景云就去了邮局。
  已经不用寄信给洪永祥,但她需要寄信给《申报》副刊的编辑部投稿。
  桑景云将自己那篇写血吸虫病的文章寄出。
  她没在信里写地址,但留了一段话,说这是国外一个医生的研究成果,希望《申报》可以刊登,她不要稿费。
  医生什么的都是她胡诌的,桑景云压根不知道现在国外有没有研究出钉螺与血吸虫病的关联。
  但钉螺有害,这是确定的。
  她说清血吸虫病的传染方法,说不定能救一些人,既如此,撒谎也无妨。
  桑景云将信寄出后,和桑钱氏一起,又去了肉摊买肉。
  此时的她并不知道,在江苏某地,血吸虫病正蔓延开。
  其实住在城市里的人,是不太会感染血吸虫病的,他们身体素质好,也不怎么去被血吸虫污染的水域。
  最容易患病的,还是那些农民。
  谭峥泓他们昨日渴了,会想办法买热水喝,但农民渴了,喝井水都算讲究的,常常在河里舀了水就喝。
  他们平日里劳作、洗澡之类,也都要下水。
  这样的他们被血吸虫感染,一点都不让人惊讶。
  而一旦染病,他们就没力气劳作,还会渐渐虚弱而死……
  民国时期,全国各地各种疫情非常多,但血吸虫病,依然是严重疫情之一。
  得知江苏那边的情况后,上海这边的几个医生,自费前往疫区。
  第47章 孤儿院动工
  桑景云在寄出稿件后, 便和桑钱氏一起回了家。
  而他们到家后没多久,就听到敲门声。
  来敲门的是谭峥泓一行,瞧见桑景云, 谭峥泓扬起笑容:“桑小姐,早!”
  “早, ”桑景云问,“你是要开始盖孤儿院了?”
  谭峥泓道:“肯定要过几日再盖, 我打算先筹备起来。”
  谭峥泓简单跟桑景云说了一下自己的打算。
  他手上有两千银元,他想先从棚户区招募一些人手, 将孤儿院盖起, 再登记棚户区的孤儿, 接他们到孤儿院生活,教他们一技之长。
  “我来找桑小姐, 是想麻烦桑小姐找人帮我们准备午饭, ”谭峥泓指了指保镖手上拎着的食材,“桑小姐, 这是我准备的食材, 帮我们做一下, 再准备两道素菜,我们给两毛工钱。”
  谭峥泓带了米、一只活鸡,还有一块大概两三斤重的猪肉。
  他这次没带那个吕助理,身边只有四个保镖, 再加上船夫一共六个人, 这些肉食已经够吃。
  虽然帮着做饭要用到木柴和油盐酱醋, 还要给他添两个素菜,但他给两角钱,这依然是划算的。
  桑景云道:“你们要是不嫌弃我爹的手艺, 可以让我爹帮你们做。”
  谭峥泓立刻道:“不嫌弃,你父亲的手艺很好。”
  桑景云接了这活儿,谭峥泓就又与她商量起来,希望以后能在桑家搭伙吃饭。
  双方最后商量好,往后谭峥泓每天出六毛钱,桑家给他准备六人份的午饭,若是加人,那就按一毛一个来算。
  这价格看似有些高,但谭峥泓要求每顿两个荤菜,那每人一毛的伙食费,就是正常价格。
  谭峥泓放下东西,就跟保镖一道前往棚户区。
  上船后,他忍不住回头,看了桑家几眼。
  他从小到大,认识的女子不算少。
  而这位桑小姐,与他认识的所有女子都不同。
  她明明瘦瘦小小的,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桑小姐很成熟。
  桑景云在谭峥泓离开后,就拿着谭峥泓给的两角钱和食材,进屋去找桑学文:“爹,我给你找了个活儿!那位谭少爷让我们帮忙做饭,给两毛钱。除掉各种成本,你做个饭,至少能赚一角。”
  桑学文愣住。
  桑景云道:“爹,你以后也能养家了,这一角钱我给奶奶,就当我们家明日的生活费。”
  桑学文认真点头,心情有些激动。
  桑景云又道:“爹,我给你准备个本子,将你赚的钱都记在上面如何?”
  桑学文不解,桑景云笑着解释:“他们往后还需要我们帮忙做饭,每次做饭,爹你都能赚一角钱,你帮我誊抄稿件,写三千字我也给你一角。如此一来,爹你每天都能挣两角钱。”
  “誊抄稿件不用给我钱。”桑学文连忙道。
  帮自己女儿抄书,哪能收钱?
  而且他极为喜爱《双面魔君》,每日抄这本书,背诵这本书,他对大烟都不再想念。
  他愿意免费帮忙抄。
  桑景云道:“爹,钱不是真的给你,我都给奶奶,以后我们家,就用你挣的钱来过日子。”
  桑学文每天都会帮她誊抄三千字稿件,有时候还更多。
  虽然如今他誊抄速度比以前快了许多,但也需要两三个小时,给他一角钱,是正常价格。
  这么一算,桑学文每日能赚两角,已经可以养活全家。
  桑景云是不会把钱给到桑学文手上的,她也不会放桑学文出门,这么干,只是为了让桑学文有点成就感。
  一个人若是不被人需要,会有精神上的不满足感,容易折腾出事情。
  让桑学文觉得他是被需要的,他能养家,再时不时夸夸他,洗脑一下。
  长此以往,桑学文迟早会成为勤恳干活的老黄牛。
  这是桑景云早就打算好的。
  她拿出前几日买的账本,在上面记下桑学文赚的钱的数目,并将之放在桑元善的遗照下。
  桑元善的遗照还在堂屋里摆着,他的遗照下方是桑景云穿来时家里就有的旧供桌,不过现下这桌子并不拿来放供品,倒是放着一些杂物。
  桑学文盯着那账本看了好几眼,然后去杀鸡了。
  桑景云觉得他今日,干劲比往日更足。
  他们家院子里种了菜,但那些菜不够他们吃,种类也少,因而桑钱氏时不时,会去附近农户那里买菜。
  如今气候适宜,地里的蔬菜很多,价格也便宜,花两个铜元,就能买回来一箩筐。
  桑学文又是杀鸡又是洗菜,忙得不行,给谭峥泓他们做了好几个菜。
  白切鸡、蒜叶炒鸡杂、红烧肉、凉拌蒿菜、油渣炒青菜,还有一个用鸡汤做的榨菜汤。
  分量十足的五菜一汤,摆盘还好看。
  桑学文以前是个纨绔,爱吃美食,好奇心上来了,还会去酒楼后厨观摩。
  他跟阿兰关系好,桑家的厨房也时常光顾。
  虽然以前没做过菜,但他对做菜有些了解,自己嘴巴又刁,桑景云觉得,他做的菜,比桑钱氏做的菜要好吃许多。
  桑钱氏对做菜,一向是做熟了能吃就行,桑学文却会想尽办法把菜做得好吃。
  毕竟他以前,不好吃的东西,那是不愿意吃的。
  谭峥泓他们中午过来,瞧见这些菜,特别满意。
  那鸡摆得整整齐齐,一看就是整只的,鸡肝鸡胗也炒了蒜叶,肉的分量更是足,桑家这是一点都没偷工减料。
  以前谭峥泓出门,也曾买了鸡请人帮着做,结果端上来一盘鸡肉炖粉条,里面的鸡肉少了能有三分之一。
  谭峥泓满意,桑学文也满意。
  他把鸡血鸡肠鸡心都留下了,鸡汤也留了一半,晚上加入豆腐,炖了一大锅鸡血豆腐汤,味道非常鲜美。
  以前的桑学文,那是一点不在乎钱财的,也从不精打细算,如今真是变了一个人。
  接下来两天,谭峥泓每日都带着保镖到桑家吃午饭,同时,孤儿院也开始动工。
  谭峥泓从棚户区雇用了十几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人,打算先把桑景云捐的那块清理出来。
  同时,他们也去政府部门,办好了契书。
  周日这天,桑景云一大早起来,就听到外面传来说话声。
  她开门出去,见旁边的空地上,谭峥泓雇来的人坐在一口锅边,伸长了脖子望着远处。
  这些人男女都有,他们身边,还跟着几个孩子,全都翘首以盼。
  瞧见桑景云,他们露出讨好的笑容:“桑小姐早。”
  “你们早。”桑景云也朝着他们笑了笑。
  他们当即露出感动的神色。
  桑景云知道他们这么早过来等着的原因——谭峥泓包一日三餐,他们这是等着是早餐。
  这不,帮谭峥泓送粮食的人来了。
  谭峥泓的两个保镖坐船来到这里,拎上来一袋粮食,两捆柴火。
  他们用碗舀出一锅糙米,让这些人去煮米饭,又拿出几斤咸鱼让他们放在蒸架上蒸熟,当菜吃。
  这些人一拥而上,开始做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