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67节
他正想解释,张四爷已经大发雷霆:“王掌柜!你就是这么教育你家孩子的!这孩子这么不懂事,将来指不定要蹲大牢!”
王掌柜听张四爷这么说,就不乐意了。
他孙子活泼可爱,张四竟然咒他孙子!
“你才要蹲大牢,自己做了恶心事,还不让人说了?”王掌柜冷笑:“你占了桑家那么多便宜,还欺负桑家人,骂你几句是应该的!”
王家跟张家住得近,张四爷和桑家的往来,他也是知道的。
以前张夫人总跟人说他们跟桑家关系多好多好,结果桑家出事,他们不仅没帮忙,还低价从桑家手里买了不少产业。
要不是之后张四爷对外说他给桑家提供了住处,说他会照顾桑家人,县城早就有人说张四爷坏话了!
但按照昨日桑景云的说法,张家提供住处,桑家是要付房租的,别的照拂,更是一概没有。
眼前这张四,跟书里的张四爷一样,是个忘恩负义的。
张四爷有些心虚,声音更响亮:“你莫要胡说,我哪里欺负张家人了?”
“你家夫人昨日还当众骂桑小姐,很多人都瞧见了,”王掌柜道,“听说她还曾上门跟桑家要房租,想把桑家人赶走。你之前不是说,桑元善去世后,只要你活着,就会一直照顾他的家人?你是这么照顾的?”
桑家败落后,张四一直对外说他给桑家人提供了住处,说他时常去看桑家人,还会说点桑家人的现状,让人误以为他在帮衬桑家。
为此,很多跟桑元善关系好的人,都对张四多有照拂。
不曾想张四得了好处,竟是一点都舍不得付出。
在王掌柜看来,让张四爷一直养着桑家人,确实是不合适的,尤其是桑家还有个桑学文。
但张家在乡下的宅子,给桑家人住一住又怎么了?
还有昨日,哪怕桑家小姑娘做的事情真的不妥当,张四的夫人也该私底下跟人说,哪有当众指责一个未出嫁的小姑娘水性杨花的?
更何况那小姑娘做的事情,并无不妥之处,也就是去买柴火的时候,跟人聊了几句。
若是这样都不行,那县城的女眷,都不能出门了!
张四爷之前生气,就是因为这歌谣说中了他的亏心事。
现在被王掌柜这么一说,意识到自己担心的事情当真发生,张四爷眼前一黑。
王掌柜却懒得搭理他,对大孙子道:“小宝,爷爷送你去上学。”
王家小少爷牵住爷爷的手,还道:“爷爷,张四爷就是个坏人,对吧?”
王掌柜道:“对!对!”
张四爷只觉得脸面丢尽。
他找人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昨日上午发生的事情。
原来是他夫人给他惹事!张四爷气急败坏,转身去找张夫人的麻烦了。
他曾经对桑元善说过要把那宅子和附近的几亩地给桑家,让桑家可以活下去。
桑元善怕桑学文知道后又去乱来,就不肯收,只拜托他将来照看着一点桑家人。
上海郊区的房子不值什么钱,那房子他当年盖的时候,只花了二十个银元,但那附近的几亩水田是值钱的。
张四爷乐得桑元善不要。
他也不想照看桑家人,就怕照看了之后,桑学文会缠着他不放。
所以,桑元善去世后,他就再未去过桑家,但他没想到,他妻子会给他捅出这么大一个篓子!
张四爷觉得自己是无辜的,觉得错全在自己妻子,他回家后,也就狠狠训斥了张夫人。
张家的钱都在张四爷手上,张四爷的大儿子二儿子惦记着那些钱,也就不敢得罪张四爷,他们站在张四爷这边,与张四爷一起指责张夫人。
张庄茂更是对母亲的做法失望透顶。
张夫人一时间竟是成了全家的敌人,百口莫辩,只能哭个不停。
把怒气都发在妻子身上后,张四爷对两个儿子道:“拿上老宅和附近十亩田地的地契,我们去桑家赔罪!”
事情已经发生,他只能想办法解决。
上门赔罪就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张四爷的两个儿子闻言,都有点心疼。
那边的田地都是上等良田,上海附近洪涝旱灾还少,那些地种上水稻好好伺候,亩产能有七八百斤。
桑家将之租出去,光是收的租金,都够一家子开销了!
当然这是基本开销,想要大鱼大肉,或是想要抽大烟,那必然是不行的。
张家如今虽比以前有钱,却也不算豪富,给出去这么多田地,分明就是在他们心上剜肉。
都怪他们母亲!
三人叫了黄包车,就往桑家所在的地方而去。
桑家。
桑景云早上起来后,就在家中写稿。
因没有手机分心,到桑学文做午饭的时候,她已经写了近四千字。
写多了手疼,再加上快吃午饭,桑景云就停了笔,收拾好自己的稿件,在院子里溜达。
他们院子里种的菜,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也生了许多虫子。
陆盈和桑景丽,原本是怕虫子的,但近来,桑景丽在外面跟小伙伴玩多了,竟然不怕了,还从自家院子抓虫子拿去送人。
桑景云只能感叹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过小孩子,确实容易学别人,而这年头的农村人,又都是不将蛇虫鼠蚁当回事的。
这会儿,桑景丽就又在捉虫子,捉得不亦乐乎,手上拿着的竹筒里,全是相互缠绕的菜青虫。
突然,门口传来敲门声。
“谁啊?”在院子里纳鞋底的桑钱氏扬声问。
“是我,洪永祥。”洪永祥的声音响起。
桑景云立刻道:“奶奶,是洪先生,快开门。”
桑景云穿来这个世界,到现在已经两个半月。
桑学文被关在家里,也已经两个多月。
最初时,他每天都烟瘾发作,整个人人不人鬼不鬼的,但关了两个多月,现在他已经不会再发作。
当然,身体上的戒断容易,心理上的戒断却是极为困难的,所以他们依然没有放他出去。
不过现如今,他们已经不像以前一样,要先把他关起来,才能去给人开门。
桑钱氏摸出挂在脖子上的钥匙,开了门后的锁,将大门打开。
门一开,桑景云就看到了洪永祥。
“洪先生,你怎么来了?”桑景云问。
洪永祥没有进门,站在院门外对桑景云道:“我是来这边做采访的,顺便给你送稿费,你出来一下吧。”
桑景云说过不想自己父亲知道自己赚钱的数目,洪永祥就让桑景云去外面说话。
毕竟他这次给桑景云带的稿费,太多了。
桑景云来到外面,洪永祥就拿出两张庄票给桑景云,低声道:“《新小说报》那边,把你的稿费加到了千字三元,再加上《大头菜的一生》的稿费,一共给了你一百元。此外,自从《大头菜的一生》刊登出来,就有很多人给报社捐款或者寄信,到昨日下午,他们已经收到两百多元的捐款,后续应该还有一些。”
桑景云看到,自己手上的两张庄票,一张是一百元,另一张是两百元,加起来,竟然有足足有三百元!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过此时贫富差距大,对有钱人来说,这钱不算多。
“你不看信件,信件我就没带过来,只拿了个捐款名单过来。后续的捐款,下次再给你。”洪永祥又给了桑景云一个名单。
“谢谢洪先生。”桑景云收好东西,又跟洪永祥聊了聊,这才知道洪永祥来上海县城,是为了采访上海县城的诸多“大头菜”。
“我们主编想呼吁租界各界人士,出钱出力安置那些孤儿。我早上已经在县城了解过他们的情况,来这边除了给你送稿费,也是想了解一番棚户区的情况。”洪永祥说着,看向河对岸的棚户区。
桑景云道:“我没去过那边,但据我所知,那边应该有点乱,你要不要找几个人与你一道去?”
洪永祥笑了笑:“不用,我一个男人,出不了事情,而且等过去后,我可以找个住在那里的人带路。”
桑景云想了想,意识到洪永祥这么做,确实没有问题。
棚户区绝大多数人,都是被压榨得厉害的老百姓,不会伤人。
少数恶棍,也不敢对洪永祥这么一个健壮男子动手。
若是洪永祥再雇个向导,更不用担心。
但她不能独自去那里,运气差遇上坏人被人抓去卖了,怕是求告无门。
“那洪先生吃了吗?要不要在我家吃饭?”桑景云又问。
洪永祥这次是匆匆过来的,等下还要赶回租界,时间有点紧,因而还未吃饭:“我带了两个馒头。”
“只有馒头哪里够?洪先生到我家吃个便饭吧。”
洪永祥想了想答应下来。
而这时,桑景云听到有人问:“岸上的兄台,你们可有热水?我们想买点。”
桑景云抬眼看去,见问话的一个穿着长衫的清瘦年轻人,对方站在一条船上的,离他们不远。
她又瞧了瞧,发现船上还有个熟人,正是昨日见过的谭峥泓。
这年轻人再次开口,问洪永祥:“兄台,我们来这边办事,来不及赶回县城,想买点热水,若是有吃的,那更好。”
桑景云道:“我家有水,也有吃的。”
那年轻人闻言,立刻指挥着船夫将船停靠在岸边,带着人从船上往下走。
“桑小姐!”谭峥泓这时也看到了桑景云,笑着打招呼。
谭峥泓一行,也是一大早来上海县城的。
洪永祥到达上海县城后,先在县城做了一些采访,谭峥泓一行,却是在买了一些吃食之后,直奔棚户区。
他们已经在棚户区那边逛了一圈。
王掌柜听张四爷这么说,就不乐意了。
他孙子活泼可爱,张四竟然咒他孙子!
“你才要蹲大牢,自己做了恶心事,还不让人说了?”王掌柜冷笑:“你占了桑家那么多便宜,还欺负桑家人,骂你几句是应该的!”
王家跟张家住得近,张四爷和桑家的往来,他也是知道的。
以前张夫人总跟人说他们跟桑家关系多好多好,结果桑家出事,他们不仅没帮忙,还低价从桑家手里买了不少产业。
要不是之后张四爷对外说他给桑家提供了住处,说他会照顾桑家人,县城早就有人说张四爷坏话了!
但按照昨日桑景云的说法,张家提供住处,桑家是要付房租的,别的照拂,更是一概没有。
眼前这张四,跟书里的张四爷一样,是个忘恩负义的。
张四爷有些心虚,声音更响亮:“你莫要胡说,我哪里欺负张家人了?”
“你家夫人昨日还当众骂桑小姐,很多人都瞧见了,”王掌柜道,“听说她还曾上门跟桑家要房租,想把桑家人赶走。你之前不是说,桑元善去世后,只要你活着,就会一直照顾他的家人?你是这么照顾的?”
桑家败落后,张四一直对外说他给桑家人提供了住处,说他时常去看桑家人,还会说点桑家人的现状,让人误以为他在帮衬桑家。
为此,很多跟桑元善关系好的人,都对张四多有照拂。
不曾想张四得了好处,竟是一点都舍不得付出。
在王掌柜看来,让张四爷一直养着桑家人,确实是不合适的,尤其是桑家还有个桑学文。
但张家在乡下的宅子,给桑家人住一住又怎么了?
还有昨日,哪怕桑家小姑娘做的事情真的不妥当,张四的夫人也该私底下跟人说,哪有当众指责一个未出嫁的小姑娘水性杨花的?
更何况那小姑娘做的事情,并无不妥之处,也就是去买柴火的时候,跟人聊了几句。
若是这样都不行,那县城的女眷,都不能出门了!
张四爷之前生气,就是因为这歌谣说中了他的亏心事。
现在被王掌柜这么一说,意识到自己担心的事情当真发生,张四爷眼前一黑。
王掌柜却懒得搭理他,对大孙子道:“小宝,爷爷送你去上学。”
王家小少爷牵住爷爷的手,还道:“爷爷,张四爷就是个坏人,对吧?”
王掌柜道:“对!对!”
张四爷只觉得脸面丢尽。
他找人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昨日上午发生的事情。
原来是他夫人给他惹事!张四爷气急败坏,转身去找张夫人的麻烦了。
他曾经对桑元善说过要把那宅子和附近的几亩地给桑家,让桑家可以活下去。
桑元善怕桑学文知道后又去乱来,就不肯收,只拜托他将来照看着一点桑家人。
上海郊区的房子不值什么钱,那房子他当年盖的时候,只花了二十个银元,但那附近的几亩水田是值钱的。
张四爷乐得桑元善不要。
他也不想照看桑家人,就怕照看了之后,桑学文会缠着他不放。
所以,桑元善去世后,他就再未去过桑家,但他没想到,他妻子会给他捅出这么大一个篓子!
张四爷觉得自己是无辜的,觉得错全在自己妻子,他回家后,也就狠狠训斥了张夫人。
张家的钱都在张四爷手上,张四爷的大儿子二儿子惦记着那些钱,也就不敢得罪张四爷,他们站在张四爷这边,与张四爷一起指责张夫人。
张庄茂更是对母亲的做法失望透顶。
张夫人一时间竟是成了全家的敌人,百口莫辩,只能哭个不停。
把怒气都发在妻子身上后,张四爷对两个儿子道:“拿上老宅和附近十亩田地的地契,我们去桑家赔罪!”
事情已经发生,他只能想办法解决。
上门赔罪就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张四爷的两个儿子闻言,都有点心疼。
那边的田地都是上等良田,上海附近洪涝旱灾还少,那些地种上水稻好好伺候,亩产能有七八百斤。
桑家将之租出去,光是收的租金,都够一家子开销了!
当然这是基本开销,想要大鱼大肉,或是想要抽大烟,那必然是不行的。
张家如今虽比以前有钱,却也不算豪富,给出去这么多田地,分明就是在他们心上剜肉。
都怪他们母亲!
三人叫了黄包车,就往桑家所在的地方而去。
桑家。
桑景云早上起来后,就在家中写稿。
因没有手机分心,到桑学文做午饭的时候,她已经写了近四千字。
写多了手疼,再加上快吃午饭,桑景云就停了笔,收拾好自己的稿件,在院子里溜达。
他们院子里种的菜,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也生了许多虫子。
陆盈和桑景丽,原本是怕虫子的,但近来,桑景丽在外面跟小伙伴玩多了,竟然不怕了,还从自家院子抓虫子拿去送人。
桑景云只能感叹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过小孩子,确实容易学别人,而这年头的农村人,又都是不将蛇虫鼠蚁当回事的。
这会儿,桑景丽就又在捉虫子,捉得不亦乐乎,手上拿着的竹筒里,全是相互缠绕的菜青虫。
突然,门口传来敲门声。
“谁啊?”在院子里纳鞋底的桑钱氏扬声问。
“是我,洪永祥。”洪永祥的声音响起。
桑景云立刻道:“奶奶,是洪先生,快开门。”
桑景云穿来这个世界,到现在已经两个半月。
桑学文被关在家里,也已经两个多月。
最初时,他每天都烟瘾发作,整个人人不人鬼不鬼的,但关了两个多月,现在他已经不会再发作。
当然,身体上的戒断容易,心理上的戒断却是极为困难的,所以他们依然没有放他出去。
不过现如今,他们已经不像以前一样,要先把他关起来,才能去给人开门。
桑钱氏摸出挂在脖子上的钥匙,开了门后的锁,将大门打开。
门一开,桑景云就看到了洪永祥。
“洪先生,你怎么来了?”桑景云问。
洪永祥没有进门,站在院门外对桑景云道:“我是来这边做采访的,顺便给你送稿费,你出来一下吧。”
桑景云说过不想自己父亲知道自己赚钱的数目,洪永祥就让桑景云去外面说话。
毕竟他这次给桑景云带的稿费,太多了。
桑景云来到外面,洪永祥就拿出两张庄票给桑景云,低声道:“《新小说报》那边,把你的稿费加到了千字三元,再加上《大头菜的一生》的稿费,一共给了你一百元。此外,自从《大头菜的一生》刊登出来,就有很多人给报社捐款或者寄信,到昨日下午,他们已经收到两百多元的捐款,后续应该还有一些。”
桑景云看到,自己手上的两张庄票,一张是一百元,另一张是两百元,加起来,竟然有足足有三百元!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过此时贫富差距大,对有钱人来说,这钱不算多。
“你不看信件,信件我就没带过来,只拿了个捐款名单过来。后续的捐款,下次再给你。”洪永祥又给了桑景云一个名单。
“谢谢洪先生。”桑景云收好东西,又跟洪永祥聊了聊,这才知道洪永祥来上海县城,是为了采访上海县城的诸多“大头菜”。
“我们主编想呼吁租界各界人士,出钱出力安置那些孤儿。我早上已经在县城了解过他们的情况,来这边除了给你送稿费,也是想了解一番棚户区的情况。”洪永祥说着,看向河对岸的棚户区。
桑景云道:“我没去过那边,但据我所知,那边应该有点乱,你要不要找几个人与你一道去?”
洪永祥笑了笑:“不用,我一个男人,出不了事情,而且等过去后,我可以找个住在那里的人带路。”
桑景云想了想,意识到洪永祥这么做,确实没有问题。
棚户区绝大多数人,都是被压榨得厉害的老百姓,不会伤人。
少数恶棍,也不敢对洪永祥这么一个健壮男子动手。
若是洪永祥再雇个向导,更不用担心。
但她不能独自去那里,运气差遇上坏人被人抓去卖了,怕是求告无门。
“那洪先生吃了吗?要不要在我家吃饭?”桑景云又问。
洪永祥这次是匆匆过来的,等下还要赶回租界,时间有点紧,因而还未吃饭:“我带了两个馒头。”
“只有馒头哪里够?洪先生到我家吃个便饭吧。”
洪永祥想了想答应下来。
而这时,桑景云听到有人问:“岸上的兄台,你们可有热水?我们想买点。”
桑景云抬眼看去,见问话的一个穿着长衫的清瘦年轻人,对方站在一条船上的,离他们不远。
她又瞧了瞧,发现船上还有个熟人,正是昨日见过的谭峥泓。
这年轻人再次开口,问洪永祥:“兄台,我们来这边办事,来不及赶回县城,想买点热水,若是有吃的,那更好。”
桑景云道:“我家有水,也有吃的。”
那年轻人闻言,立刻指挥着船夫将船停靠在岸边,带着人从船上往下走。
“桑小姐!”谭峥泓这时也看到了桑景云,笑着打招呼。
谭峥泓一行,也是一大早来上海县城的。
洪永祥到达上海县城后,先在县城做了一些采访,谭峥泓一行,却是在买了一些吃食之后,直奔棚户区。
他们已经在棚户区那边逛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