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59节
张庄茂跟人打架的事情全校同学都知道,张庄茂的父亲也被人叫做“张四爷”的事情,大家自然也知道了。
知道后,这些人少不得议论几句。
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个,就对张庄茂区别对待,但张庄茂总觉得所有人都在议论自己,心情愈发差。
张庄茂觉得日子难过,谭峥泓却不同。
近来,他学国文的热情高涨,整个人也积极许多。
孟佑想要还天下武林一个太平,他也想还这个世界一个太平!
虽然他还未想好要如何做!
这日吃过午饭,谭峥泓的国文老师准时到来。
“张老师,今日的《新小说报》,你可有看?”
“还未。”张先生道。
“你快看看!这书实在好看!”谭峥泓道。
他以前最爱的书,是《基督山伯爵》,现在却成了《双面魔君》。
都是主角遭遇磨难后,变强大,想方设法报仇的故事,但因为孟佑是中国人,他更喜欢孟佑。
这书里的一些片段,他看得热泪盈眶。
张先生接过今日的报纸看起来,看着看着,突然道:“这虽然是一部武侠小说,但作者的思想,跟常人不同。”
书里写的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武侠世界,但主角却是个另类,他觉得杀人要偿命,他的目光总会落在弱者身上。
张先生还能从孟佑身上,看到作者骨子里的叛逆,作者似乎在呐喊,想要冲破什么。
这很显然,是作者在通过小说,传播自己的思想。
里面还有许多隐喻。
魔教的毒药,显然就是鸦片,而所谓的西域魔教,或许指代西方列强。
至于中原武林……
如今军阀林立,各地小战乱就不曾停过,这不就是中原武林各门派之间,争斗不休?
今日上午,张先生去见了一个朋友。
他朋友离开家乡,千里迢迢来上海,就是因为有两个军阀在他的家乡交战。
其中一个军阀占据了他家乡所在的城池,抢劫拉壮丁就算了,他们还抓城里那些他们觉得不听话的百姓,从城头扔下去,看着城外的流民和乞丐抢夺那些人身上的东西,并以此取乐。
他的好友有个同族,母亲去世后,想送母亲出城安葬,结果那些士兵抓了他,说要送他跟母亲团圆,然后就将他扔下城墙……
现实里,人命如草芥。
小说里,魔教的魔头,也不把人命当回事,有抓人试验各种毒药的,也有喜欢杀人取乐的。
也不知道孟佑会做些什么。
张先生收回思绪,开始教导谭峥泓国文。
谭峥泓学得很认真。
他希望有一天,他见到自己崇拜的云景时,能跟云景好好交流,而不是云景说点什么,他全然听不懂。
也不知道云景是个怎么样的人。
被谭峥泓惦记的桑景云正在写《双面魔君》。
写这部书时,她会加入一些大白话的名言。
她也不记得出处,但只要合适,她就会写上几句。
这种能激励人的言论,是现代人看腻了的,对此时的人来说却很新鲜。
毕竟从前那些激励人的话,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或者“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样的,都不是大白话。
桑景云不知道别人如何,她自己低落时,很愿意看些鸡汤激励自己,如今便也加上了。
喜欢的人还挺多,她注意到,桑学文就喜欢念这些句子。
桑景云继续写着,浑然忘我。
同一时间,棚户区,江来和他手底下的那些孩子,正用瓦罐煮粥。
柴火是他们偷来的,而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正用木棍不停搅拌着罐子里的粥。
若是桑景云瞧见,或许会觉得这粥跟现代的猪食差不多,但此时,这些孩子都垂涎欲滴。
还有孩子偷摸抓了一把没煮的粮食,塞进嘴里干嚼。
江来本想阻拦,想了想到底没拦着:“粥快好了,你们跟着我唱我昨儿个教你们的东西,唱完了再吃。”
这些孩子一边咽口水,一边唱起来:“善人老爷行行好,财源广进无灾祸……”
这是一长串的吉祥话,等他们唱过一遍,江来开始分粥。
他们也不嫌烫,都吃得狼吞虎咽,还把碗舔得干干净净,比刚洗过的还干净。
桑景云如今身体好了许多,精力也好了许多。
她写书的速度,便也快了许多。
剧情是上午就想好的,陆续写完四千字后,桑景云停了笔。
她打开自己昨日购买的杂志看起来。
其中一本杂志上刊登的,大多是纯理论的东西,非常严肃。
这些东西对桑景云来说很难读,一句话她要反复读好几遍才能理解。
她读了一页后,就放下书,打算等明天再看。
她翻开另一本杂志,发现上面有很多进步人士写的文章,有人骂这个骂那个,有人提出各种大胆的想法和观点。
她看得依然很慢,看了几页后,再次放下。
深吸一口气,桑景云拿出纸笔,打算写个几千字的小故事,就叫《大头菜的一生》。
“我是在初秋遇到大头菜的,他因营养不良,身形瘦小,只脑袋特别大,便被人称呼为大头菜。他是个没有爹娘的孩子,终日在县城游荡,以乞讨为生……”
桑景云没去过棚户区,那里很危险,她不敢去。
但隔着一条河,她多少看到了一些东西,大概知道那里的孩子,过的是怎么样的生活。
她打算写一个很可怜的,叫大头菜的孩子,投稿到《新小说报》,若是《新小说报》不登,就投别的地方。
她希望能有人注意到那些孩子,到时,若是有不缺钱的人给善堂捐钱,也是可以帮几个人的。
第42章 《大头菜的一生》
桑景云上辈子看过很多书, 那些当消遣看的书里的人物,她常常看过就忘。
但有些人物,她永远不会忘记。
比如祥林嫂。
她在上学时, 认真学过《祝福》,还按照老师教的, 在课本上做笔记:“祥林嫂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劳动妇女……”
但当时还年少的她,其实没有太多感触。
后来长大了, 重新读这篇文章,她才看到了里面隐藏的东西。
她仿照着, 想写一个流落街头的孤儿。
“大头菜总是满嘴吉祥话, 瞧见好脾气的人, 就露出一副笑脸迎上去,缠着人家不放, 定要等人家舍他点什么, 他才愿意走。某日我急着出门,被他缠上, 给了他一枚铜元后, 他隔上两日, 便来找我一回。到他找我的日子,我早上出门,必能看到他拿着个破碗过来,对着我唱各种吉祥话……”桑景云慢慢写着。
大头菜不是一个好孩子。
小说里的“我”给了他一枚铜元后, 他就时不时来跟“我”要钱, 哪怕看到了“我”的不耐烦, 也依旧会来找“我”。
“我”还见过他偷东西,被人抓住了打,后来旁人看不过去, 出言劝阻,那人才放过他。
大头菜有一回遇到洋人,那洋人对着他叽里咕噜说了一些取笑话,往地上扔一个包子,让他去捡来吃,他竟喜笑颜开,不住磕头。
可惜有人觉得他丢了国人的脸,抢了他手上的包子扔进河里,大头菜瞧见,嚎啕大哭,恨不得跳进河里去捞包子。
又有一回,有个纨绔让大头菜跟另一个小乞丐打架,说是赢了的,给半只烧鸡,大头菜就将那个孩子的脸咬得鲜血淋漓,他一嘴的血,笑着给那个纨绔磕头,说吉祥话,吃烧鸡的时候,像极了野兽。
大头菜还是个没有骨气的人,他的膝盖是软的,见个人就跪。
……
书里的“我”后来搬到租界去,就很少看到大头菜了,只听说大头菜时常在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徘徊,还跟人打听过自己。
许久之后,“我”无意中得知,大头菜在一个冬天被饿死了,死的时候,他肚子很大,有人好奇去剖开来,发现里面都是土。
大头菜的一生,很短。
还有闲人告诉“我”,说大头菜有个在别人家做童养媳的妹妹,那个小姑娘是个馋嘴的,她那小相公吃豆子掉下一颗,落在地上的尿里,她都能捡起来吃掉,后来偷吃掺了老鼠药的米,被药死了。
闲人还说那家人倒霉,白花了许多粮食去养这个童养媳,最后啥也没捞着。
桑景云写着写着,眼泪不自觉就落了下来。
阿兰是童养媳,跟她说过一些自己小时候的事情。
阿兰婆家也不富裕,粮食都紧着自家人吃,阿兰就总是饿,恶狠了,她可不止捡地上的豆子吃,她还去挖别人种在地里的豆子吃,被人发现后,狠狠挨了一顿打。
“阿云,你怎么了?”桑钱氏的声音响起。
桑景云抬起头,就看到桑钱氏担忧地看着自己,桑学文也一脸着急。
桑景云道:“也没什么,就是写的东西有点惨。”
她写《双面魔君》时,孟佑再惨,她也不曾哭过。
因为这是她杜撰出来的人物。
但大头菜和他的妹妹这样的孩子,在这时代,是真实存在的。
就像阿兰的曾经,若是她将之写出来,那就是一部血淋淋的苦难史。
这部短篇小说大概两千字,桑景云不知不觉就写完,期间都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知道后,这些人少不得议论几句。
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个,就对张庄茂区别对待,但张庄茂总觉得所有人都在议论自己,心情愈发差。
张庄茂觉得日子难过,谭峥泓却不同。
近来,他学国文的热情高涨,整个人也积极许多。
孟佑想要还天下武林一个太平,他也想还这个世界一个太平!
虽然他还未想好要如何做!
这日吃过午饭,谭峥泓的国文老师准时到来。
“张老师,今日的《新小说报》,你可有看?”
“还未。”张先生道。
“你快看看!这书实在好看!”谭峥泓道。
他以前最爱的书,是《基督山伯爵》,现在却成了《双面魔君》。
都是主角遭遇磨难后,变强大,想方设法报仇的故事,但因为孟佑是中国人,他更喜欢孟佑。
这书里的一些片段,他看得热泪盈眶。
张先生接过今日的报纸看起来,看着看着,突然道:“这虽然是一部武侠小说,但作者的思想,跟常人不同。”
书里写的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武侠世界,但主角却是个另类,他觉得杀人要偿命,他的目光总会落在弱者身上。
张先生还能从孟佑身上,看到作者骨子里的叛逆,作者似乎在呐喊,想要冲破什么。
这很显然,是作者在通过小说,传播自己的思想。
里面还有许多隐喻。
魔教的毒药,显然就是鸦片,而所谓的西域魔教,或许指代西方列强。
至于中原武林……
如今军阀林立,各地小战乱就不曾停过,这不就是中原武林各门派之间,争斗不休?
今日上午,张先生去见了一个朋友。
他朋友离开家乡,千里迢迢来上海,就是因为有两个军阀在他的家乡交战。
其中一个军阀占据了他家乡所在的城池,抢劫拉壮丁就算了,他们还抓城里那些他们觉得不听话的百姓,从城头扔下去,看着城外的流民和乞丐抢夺那些人身上的东西,并以此取乐。
他的好友有个同族,母亲去世后,想送母亲出城安葬,结果那些士兵抓了他,说要送他跟母亲团圆,然后就将他扔下城墙……
现实里,人命如草芥。
小说里,魔教的魔头,也不把人命当回事,有抓人试验各种毒药的,也有喜欢杀人取乐的。
也不知道孟佑会做些什么。
张先生收回思绪,开始教导谭峥泓国文。
谭峥泓学得很认真。
他希望有一天,他见到自己崇拜的云景时,能跟云景好好交流,而不是云景说点什么,他全然听不懂。
也不知道云景是个怎么样的人。
被谭峥泓惦记的桑景云正在写《双面魔君》。
写这部书时,她会加入一些大白话的名言。
她也不记得出处,但只要合适,她就会写上几句。
这种能激励人的言论,是现代人看腻了的,对此时的人来说却很新鲜。
毕竟从前那些激励人的话,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或者“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样的,都不是大白话。
桑景云不知道别人如何,她自己低落时,很愿意看些鸡汤激励自己,如今便也加上了。
喜欢的人还挺多,她注意到,桑学文就喜欢念这些句子。
桑景云继续写着,浑然忘我。
同一时间,棚户区,江来和他手底下的那些孩子,正用瓦罐煮粥。
柴火是他们偷来的,而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正用木棍不停搅拌着罐子里的粥。
若是桑景云瞧见,或许会觉得这粥跟现代的猪食差不多,但此时,这些孩子都垂涎欲滴。
还有孩子偷摸抓了一把没煮的粮食,塞进嘴里干嚼。
江来本想阻拦,想了想到底没拦着:“粥快好了,你们跟着我唱我昨儿个教你们的东西,唱完了再吃。”
这些孩子一边咽口水,一边唱起来:“善人老爷行行好,财源广进无灾祸……”
这是一长串的吉祥话,等他们唱过一遍,江来开始分粥。
他们也不嫌烫,都吃得狼吞虎咽,还把碗舔得干干净净,比刚洗过的还干净。
桑景云如今身体好了许多,精力也好了许多。
她写书的速度,便也快了许多。
剧情是上午就想好的,陆续写完四千字后,桑景云停了笔。
她打开自己昨日购买的杂志看起来。
其中一本杂志上刊登的,大多是纯理论的东西,非常严肃。
这些东西对桑景云来说很难读,一句话她要反复读好几遍才能理解。
她读了一页后,就放下书,打算等明天再看。
她翻开另一本杂志,发现上面有很多进步人士写的文章,有人骂这个骂那个,有人提出各种大胆的想法和观点。
她看得依然很慢,看了几页后,再次放下。
深吸一口气,桑景云拿出纸笔,打算写个几千字的小故事,就叫《大头菜的一生》。
“我是在初秋遇到大头菜的,他因营养不良,身形瘦小,只脑袋特别大,便被人称呼为大头菜。他是个没有爹娘的孩子,终日在县城游荡,以乞讨为生……”
桑景云没去过棚户区,那里很危险,她不敢去。
但隔着一条河,她多少看到了一些东西,大概知道那里的孩子,过的是怎么样的生活。
她打算写一个很可怜的,叫大头菜的孩子,投稿到《新小说报》,若是《新小说报》不登,就投别的地方。
她希望能有人注意到那些孩子,到时,若是有不缺钱的人给善堂捐钱,也是可以帮几个人的。
第42章 《大头菜的一生》
桑景云上辈子看过很多书, 那些当消遣看的书里的人物,她常常看过就忘。
但有些人物,她永远不会忘记。
比如祥林嫂。
她在上学时, 认真学过《祝福》,还按照老师教的, 在课本上做笔记:“祥林嫂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劳动妇女……”
但当时还年少的她,其实没有太多感触。
后来长大了, 重新读这篇文章,她才看到了里面隐藏的东西。
她仿照着, 想写一个流落街头的孤儿。
“大头菜总是满嘴吉祥话, 瞧见好脾气的人, 就露出一副笑脸迎上去,缠着人家不放, 定要等人家舍他点什么, 他才愿意走。某日我急着出门,被他缠上, 给了他一枚铜元后, 他隔上两日, 便来找我一回。到他找我的日子,我早上出门,必能看到他拿着个破碗过来,对着我唱各种吉祥话……”桑景云慢慢写着。
大头菜不是一个好孩子。
小说里的“我”给了他一枚铜元后, 他就时不时来跟“我”要钱, 哪怕看到了“我”的不耐烦, 也依旧会来找“我”。
“我”还见过他偷东西,被人抓住了打,后来旁人看不过去, 出言劝阻,那人才放过他。
大头菜有一回遇到洋人,那洋人对着他叽里咕噜说了一些取笑话,往地上扔一个包子,让他去捡来吃,他竟喜笑颜开,不住磕头。
可惜有人觉得他丢了国人的脸,抢了他手上的包子扔进河里,大头菜瞧见,嚎啕大哭,恨不得跳进河里去捞包子。
又有一回,有个纨绔让大头菜跟另一个小乞丐打架,说是赢了的,给半只烧鸡,大头菜就将那个孩子的脸咬得鲜血淋漓,他一嘴的血,笑着给那个纨绔磕头,说吉祥话,吃烧鸡的时候,像极了野兽。
大头菜还是个没有骨气的人,他的膝盖是软的,见个人就跪。
……
书里的“我”后来搬到租界去,就很少看到大头菜了,只听说大头菜时常在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徘徊,还跟人打听过自己。
许久之后,“我”无意中得知,大头菜在一个冬天被饿死了,死的时候,他肚子很大,有人好奇去剖开来,发现里面都是土。
大头菜的一生,很短。
还有闲人告诉“我”,说大头菜有个在别人家做童养媳的妹妹,那个小姑娘是个馋嘴的,她那小相公吃豆子掉下一颗,落在地上的尿里,她都能捡起来吃掉,后来偷吃掺了老鼠药的米,被药死了。
闲人还说那家人倒霉,白花了许多粮食去养这个童养媳,最后啥也没捞着。
桑景云写着写着,眼泪不自觉就落了下来。
阿兰是童养媳,跟她说过一些自己小时候的事情。
阿兰婆家也不富裕,粮食都紧着自家人吃,阿兰就总是饿,恶狠了,她可不止捡地上的豆子吃,她还去挖别人种在地里的豆子吃,被人发现后,狠狠挨了一顿打。
“阿云,你怎么了?”桑钱氏的声音响起。
桑景云抬起头,就看到桑钱氏担忧地看着自己,桑学文也一脸着急。
桑景云道:“也没什么,就是写的东西有点惨。”
她写《双面魔君》时,孟佑再惨,她也不曾哭过。
因为这是她杜撰出来的人物。
但大头菜和他的妹妹这样的孩子,在这时代,是真实存在的。
就像阿兰的曾经,若是她将之写出来,那就是一部血淋淋的苦难史。
这部短篇小说大概两千字,桑景云不知不觉就写完,期间都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