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417节
她常年在基层工作,每天遇到大大小小的麻烦不断。
所以,她干工作的原则向来是,先上路,路上缺啥补啥。
但市领导却要做好万全的计划才肯上路。
叶满枝刚来市里还不太习惯这种慢节奏,但她又不得不承认,这样比较安全。
无论将谁换到这个岗位上,都可以依照原计划,继续完成后续工作。
叶满枝承认自己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最近正在适应市里的工作方式。
钱青松问:“那是不是哪里能解决资金问题,食品工业小区就落到哪里?”
“差不多吧,”叶满枝笑了笑,“各县条件相差不大的话,出资比例更高的肯定更有优势。”
走出办公室以后,两人相顾无言好半晌。
钱青松低声说:“咱们既要出钱,又要出地皮,那投入的也太多了。”
关键是,具体要投入多少,叶满枝还不肯给个准话。
显然是想让各县进行竞争,然后待价而沽。
田春山已经能摸准他的脉了,只说:“发展食品工业非常适合通兰县,而且这是难得的大项目。”
他俩都是新官上任不到半年的,“食品工业小区”就是钱青松心心念念的大项目。
宁可拉饥荒,也要争取的。
钱青松果然不抱怨了,一咬牙说:“走,咱回去商量商量,看看能拿出多少钱。”
……
送走了通兰县的同志,叶满枝又接待了另外七个县的领导。
说出的话一模一样。
项目没立项,市里不肯批。要想市里批,县里得出钱。
事到如今,利华厂的问题反而不重要了。
这八个县都可以为利华厂出资建厂,就看哪个投入得更多了。
午饭时间,宋红军端着饭盒与她坐到一起。
“叶局,你那边怎么样?有哪个县愿意出资吗?”
“还得再等等,人家县里也不是傻子,要根据自身实力酌情考虑,都回去开会商量了。”
与八个县的领导分别交流过后,工业排名中不溜的那四个县,明显有了退意。
现在态度最积极的分别是排在前两名的东阳县、安阳县,以及排在最后的新义县、通兰县。
最终结果如何,还得看人家想拿下“食品工业小区”的决心。
叶满枝焦灼等待的时候,老叶和常月娥带着老太太在滨江市区里游览了一番。
叶守信借了一辆三轮车,在车上铺好褥子以后,载着老娘和媳妇到处转悠。
有一次还将车骑到轻工业局,在外面观看了叶来芽的工作环境。
吴玉琢和起球偶尔会陪着几个老人一起出门。
这天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吴玉琢被热得小脸通红。
叶满枝问:“你们干嘛去了?怎么热成这样?”
“我太姥姥没坐过火车,带我太姥姥坐火车去了。”
“你们可真行。”叶满枝好奇地问,“坐火车去哪了?”
滨江附近的屯子有火车停靠站,她以为几人像坐公共汽车似的,搭乘了短途火车瞧新鲜。
吴玉琢得意道:“我和球哥,带他们去儿童公园坐小火车了,从滨江站坐到北京站,还给他们在北京站拍了相片。我太姥姥喝了半瓶汽水,可高兴啦!”
“……”
叶满枝瞪了一眼置身事外的吴大博士。
“……”吴峥嵘无辜道,“这事跟我没关系,你瞪我做什么?”
“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叶满枝愤愤道,“她小的时候,你忽悠她,等她长大了,就开始忽悠他太姥姥和姥姥姥爷了!”
吴峥嵘替闺女,也替自己辩解,“三个老人都知道那是公园里的小火车,这算什么忽悠?孩子的事你就别管了,接着跳吧!”
“跳什么跳!”叶满枝将红绸布甩到他身上,“今天不跳了!”
轻工业局组织了一个舞蹈队,叶满枝报了名。
她想活动活动身体,也想起个带头作用。
当初刚到工业厅上班的时候,参加舞蹈队,让她快速熟悉了新单位的环境。
而今轻工业局刚成立,她需要了解各科室的情况,也希望新单位的同事们能迅速融入集体,所以就带头报名参加了舞蹈队。
每周二和周六排练舞蹈,叶满枝每次都按时出席。
反正她跳得挺起劲儿的,有时候回家还要复习一下。
观众就是吴峥嵘和吴玉琢。
不过,她们的一支舞能排练很长时间。
吴玉琢刚开始还挺新鲜,最近已经不乐意当观众了。
所以,吴峥嵘就是舞蹈家叶满枝的唯一观众。
眼见舞蹈家又在爸爸的鼓舞下,重新拿起了红绸巾,吴玉琢哀叹一声,背着书包去隔壁找伊伊了。
临出门前,她回头望了一眼,舞蹈家已经开始了表演,唯一的观众坐在后面,眼里沁出笑意。
吴玉琢撩开帘子出门,腹诽道,已经看过那么多遍啦,不知道有啥可看的。
*
叶满枝一面排练舞蹈,一面等待几个县里的消息。
在第一支舞蹈即将大成的时候,终于有人主动给了答复。
安阳县的董少林亲自跑来轻工业局说,可以负责利华厂的重建工作,解决几家工厂职工的住房问题,另外出资35万,支援其他老厂的建设。
叶满枝笑着将他们的条件记下了,亲自将人送出大门。
曙光厂家属院还有一部分空房间,安阳县在住房这方面很有优势。
但是35万的建设费用太少了,连一家食品厂的新建费用都不够。
通兰县是第二个上门的。
叶满枝想听听他们能拿出多少钱,结果钱青松却说:“我们通兰县可以新建利华厂的厂房,但是其他费用就不由我们负责了。”
“……”
他笑着说:“那几家食品厂与利华厂的情况不同,利华厂被烧毁后,原址只剩一块地皮了。但其他厂的地皮上还有厂房,这个算是固定资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与其他单位进行置换。”
叶满枝也打过厂房的主意,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置换对象。
她挺有兴趣地问:“钱主任,你们找到置换的单位了?”
“算是吧,前些年拖拉机三厂与四厂合并,四厂的厂房空出来以后,当了政治夜校的校舍。但拖拉机四厂在正阳区最南边的革新街上,那个地方已经接近郊区了,学员去上课很不方便,所以他们一直想将学校搬到市中心来。”
叶满枝点点头,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既然政治夜校是在正阳区的,那他想到的办法,肯定不是让食品厂和夜校置换。
钱青松说:“拖拉机四厂的厂房在郊区,虽然有些年头了,但厂房还能用。所以市里一直没有舍得扒了厂房重建,这些年一直就让政治夜校占着地方。”
“拖拉机厂应该挺大的吧?其他单位就没打过主意?”
“呵呵,怎么可能没打过!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原来想接手拖拉机四厂,不但能在那里办公,还能充当建筑材料仓库。”钱青松低声说,“但政治夜校的校长是市革委的李主任,人家夜校已经将地方占下来了,谁敢抢啊?”
除非有更好的去处,否则谁敢让政治夜校搬走?
那可是干部们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地方。
“我想着市里那些食品厂的地理位置都挺好的,全都地处市中心,到时候可以把其中一家的厂房换给政治夜校,稍加打扫,摆上桌椅就能上课。然后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接手拖拉机四厂的办公楼和厂房。”
叶满枝没吱声,等着听这家建筑公司能拿出什么做交换。
“作为交换,二建公司可以为这家食品厂的新厂房提供免费的建筑材料。”
叶满枝挑起眉梢问:“新建厂房的主要支出就是建筑材料,这可不是小数目。有这笔钱,他们可以自己盖新办公楼和仓库了吧?”
钱青松笑了笑说:“市里不让新建工厂了,二建公司想在市里搞建材加工,就只能接手别人的旧厂房。当然他们也可以在郊县选址,不过,呵呵,我跟二建公司的赵主任谈过,到时候可以把‘食品工业小区’的所有建设项目全部交给二建公司的建筑队来做。”
二建公司的一把手,是他媳妇的堂哥,也算是他大舅哥了。
如果直接将食品工业小区的建设工程交给二建公司,尽管是公对公的,也难免有徇私的嫌疑。
但是这里还有比较复杂的厂房置换环节,那将项目交给二建公司就合理多了。
叶满枝沉默寻思着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她没问建筑队的工程款由谁出资。
市里帮助食品厂搬迁,是为了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
食品厂总不能一分钱不出,全指望市里出资吧?
建筑材料是费用大头,而建筑队的工资花不了多少钱,完全可以由食品厂承担。
安阳县和通兰县提出的方案,各有各的优势。
安阳县出资少,可以解决职工住房。
通兰县不出资,但是通过资源置换,可以解决一家工厂的厂房。
从叶满枝的本心来讲,她还是更倾向于通兰县这种办法,一次搬迁让三个单位受益,还减少了资源上的浪费。
食品工业小区的牌子可以先立起来,让利华厂和另一家食品厂搬进去,有这两家厂的例子在前,其他食品厂的搬迁工作就可以徐徐图之了。
她请通兰县的同志先回去等消息,一边组织人手编写第五份申请,一边等候另外几县的方案。
然而,不等其他人上门,利华食品厂的余公仆先找上门来了。
“叶局长!”余公仆哭丧着脸说,“我听你的话一直回去等消息,可你倒是给我个期限呀!这都一个多月了,我们得等到啥时候才是个头?工人们还等着吃饭呢!”
所以,她干工作的原则向来是,先上路,路上缺啥补啥。
但市领导却要做好万全的计划才肯上路。
叶满枝刚来市里还不太习惯这种慢节奏,但她又不得不承认,这样比较安全。
无论将谁换到这个岗位上,都可以依照原计划,继续完成后续工作。
叶满枝承认自己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最近正在适应市里的工作方式。
钱青松问:“那是不是哪里能解决资金问题,食品工业小区就落到哪里?”
“差不多吧,”叶满枝笑了笑,“各县条件相差不大的话,出资比例更高的肯定更有优势。”
走出办公室以后,两人相顾无言好半晌。
钱青松低声说:“咱们既要出钱,又要出地皮,那投入的也太多了。”
关键是,具体要投入多少,叶满枝还不肯给个准话。
显然是想让各县进行竞争,然后待价而沽。
田春山已经能摸准他的脉了,只说:“发展食品工业非常适合通兰县,而且这是难得的大项目。”
他俩都是新官上任不到半年的,“食品工业小区”就是钱青松心心念念的大项目。
宁可拉饥荒,也要争取的。
钱青松果然不抱怨了,一咬牙说:“走,咱回去商量商量,看看能拿出多少钱。”
……
送走了通兰县的同志,叶满枝又接待了另外七个县的领导。
说出的话一模一样。
项目没立项,市里不肯批。要想市里批,县里得出钱。
事到如今,利华厂的问题反而不重要了。
这八个县都可以为利华厂出资建厂,就看哪个投入得更多了。
午饭时间,宋红军端着饭盒与她坐到一起。
“叶局,你那边怎么样?有哪个县愿意出资吗?”
“还得再等等,人家县里也不是傻子,要根据自身实力酌情考虑,都回去开会商量了。”
与八个县的领导分别交流过后,工业排名中不溜的那四个县,明显有了退意。
现在态度最积极的分别是排在前两名的东阳县、安阳县,以及排在最后的新义县、通兰县。
最终结果如何,还得看人家想拿下“食品工业小区”的决心。
叶满枝焦灼等待的时候,老叶和常月娥带着老太太在滨江市区里游览了一番。
叶守信借了一辆三轮车,在车上铺好褥子以后,载着老娘和媳妇到处转悠。
有一次还将车骑到轻工业局,在外面观看了叶来芽的工作环境。
吴玉琢和起球偶尔会陪着几个老人一起出门。
这天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吴玉琢被热得小脸通红。
叶满枝问:“你们干嘛去了?怎么热成这样?”
“我太姥姥没坐过火车,带我太姥姥坐火车去了。”
“你们可真行。”叶满枝好奇地问,“坐火车去哪了?”
滨江附近的屯子有火车停靠站,她以为几人像坐公共汽车似的,搭乘了短途火车瞧新鲜。
吴玉琢得意道:“我和球哥,带他们去儿童公园坐小火车了,从滨江站坐到北京站,还给他们在北京站拍了相片。我太姥姥喝了半瓶汽水,可高兴啦!”
“……”
叶满枝瞪了一眼置身事外的吴大博士。
“……”吴峥嵘无辜道,“这事跟我没关系,你瞪我做什么?”
“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叶满枝愤愤道,“她小的时候,你忽悠她,等她长大了,就开始忽悠他太姥姥和姥姥姥爷了!”
吴峥嵘替闺女,也替自己辩解,“三个老人都知道那是公园里的小火车,这算什么忽悠?孩子的事你就别管了,接着跳吧!”
“跳什么跳!”叶满枝将红绸布甩到他身上,“今天不跳了!”
轻工业局组织了一个舞蹈队,叶满枝报了名。
她想活动活动身体,也想起个带头作用。
当初刚到工业厅上班的时候,参加舞蹈队,让她快速熟悉了新单位的环境。
而今轻工业局刚成立,她需要了解各科室的情况,也希望新单位的同事们能迅速融入集体,所以就带头报名参加了舞蹈队。
每周二和周六排练舞蹈,叶满枝每次都按时出席。
反正她跳得挺起劲儿的,有时候回家还要复习一下。
观众就是吴峥嵘和吴玉琢。
不过,她们的一支舞能排练很长时间。
吴玉琢刚开始还挺新鲜,最近已经不乐意当观众了。
所以,吴峥嵘就是舞蹈家叶满枝的唯一观众。
眼见舞蹈家又在爸爸的鼓舞下,重新拿起了红绸巾,吴玉琢哀叹一声,背着书包去隔壁找伊伊了。
临出门前,她回头望了一眼,舞蹈家已经开始了表演,唯一的观众坐在后面,眼里沁出笑意。
吴玉琢撩开帘子出门,腹诽道,已经看过那么多遍啦,不知道有啥可看的。
*
叶满枝一面排练舞蹈,一面等待几个县里的消息。
在第一支舞蹈即将大成的时候,终于有人主动给了答复。
安阳县的董少林亲自跑来轻工业局说,可以负责利华厂的重建工作,解决几家工厂职工的住房问题,另外出资35万,支援其他老厂的建设。
叶满枝笑着将他们的条件记下了,亲自将人送出大门。
曙光厂家属院还有一部分空房间,安阳县在住房这方面很有优势。
但是35万的建设费用太少了,连一家食品厂的新建费用都不够。
通兰县是第二个上门的。
叶满枝想听听他们能拿出多少钱,结果钱青松却说:“我们通兰县可以新建利华厂的厂房,但是其他费用就不由我们负责了。”
“……”
他笑着说:“那几家食品厂与利华厂的情况不同,利华厂被烧毁后,原址只剩一块地皮了。但其他厂的地皮上还有厂房,这个算是固定资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与其他单位进行置换。”
叶满枝也打过厂房的主意,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置换对象。
她挺有兴趣地问:“钱主任,你们找到置换的单位了?”
“算是吧,前些年拖拉机三厂与四厂合并,四厂的厂房空出来以后,当了政治夜校的校舍。但拖拉机四厂在正阳区最南边的革新街上,那个地方已经接近郊区了,学员去上课很不方便,所以他们一直想将学校搬到市中心来。”
叶满枝点点头,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既然政治夜校是在正阳区的,那他想到的办法,肯定不是让食品厂和夜校置换。
钱青松说:“拖拉机四厂的厂房在郊区,虽然有些年头了,但厂房还能用。所以市里一直没有舍得扒了厂房重建,这些年一直就让政治夜校占着地方。”
“拖拉机厂应该挺大的吧?其他单位就没打过主意?”
“呵呵,怎么可能没打过!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原来想接手拖拉机四厂,不但能在那里办公,还能充当建筑材料仓库。”钱青松低声说,“但政治夜校的校长是市革委的李主任,人家夜校已经将地方占下来了,谁敢抢啊?”
除非有更好的去处,否则谁敢让政治夜校搬走?
那可是干部们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地方。
“我想着市里那些食品厂的地理位置都挺好的,全都地处市中心,到时候可以把其中一家的厂房换给政治夜校,稍加打扫,摆上桌椅就能上课。然后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接手拖拉机四厂的办公楼和厂房。”
叶满枝没吱声,等着听这家建筑公司能拿出什么做交换。
“作为交换,二建公司可以为这家食品厂的新厂房提供免费的建筑材料。”
叶满枝挑起眉梢问:“新建厂房的主要支出就是建筑材料,这可不是小数目。有这笔钱,他们可以自己盖新办公楼和仓库了吧?”
钱青松笑了笑说:“市里不让新建工厂了,二建公司想在市里搞建材加工,就只能接手别人的旧厂房。当然他们也可以在郊县选址,不过,呵呵,我跟二建公司的赵主任谈过,到时候可以把‘食品工业小区’的所有建设项目全部交给二建公司的建筑队来做。”
二建公司的一把手,是他媳妇的堂哥,也算是他大舅哥了。
如果直接将食品工业小区的建设工程交给二建公司,尽管是公对公的,也难免有徇私的嫌疑。
但是这里还有比较复杂的厂房置换环节,那将项目交给二建公司就合理多了。
叶满枝沉默寻思着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她没问建筑队的工程款由谁出资。
市里帮助食品厂搬迁,是为了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
食品厂总不能一分钱不出,全指望市里出资吧?
建筑材料是费用大头,而建筑队的工资花不了多少钱,完全可以由食品厂承担。
安阳县和通兰县提出的方案,各有各的优势。
安阳县出资少,可以解决职工住房。
通兰县不出资,但是通过资源置换,可以解决一家工厂的厂房。
从叶满枝的本心来讲,她还是更倾向于通兰县这种办法,一次搬迁让三个单位受益,还减少了资源上的浪费。
食品工业小区的牌子可以先立起来,让利华厂和另一家食品厂搬进去,有这两家厂的例子在前,其他食品厂的搬迁工作就可以徐徐图之了。
她请通兰县的同志先回去等消息,一边组织人手编写第五份申请,一边等候另外几县的方案。
然而,不等其他人上门,利华食品厂的余公仆先找上门来了。
“叶局长!”余公仆哭丧着脸说,“我听你的话一直回去等消息,可你倒是给我个期限呀!这都一个多月了,我们得等到啥时候才是个头?工人们还等着吃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