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19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今天那公社里的奶牛病死率,他们要是真的把奶牛交给外人代养,万一他们的奶牛也病死了,他们找谁说理去?
  赵桂林说:“奶粉紧缺的情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要是哪个奶粉厂愿意想办法开拓奶源,我就争取跟厅里申请一笔技改资金给你们。同样的,农业厅那边应该也会有相应的资金扶持。老钱,你们农业厅那边有吧?”
  “可以跟厅里试着申请一下。”
  李厂长为人圆滑,笑着点头说:“省里有这么大力度的支持,我们肯定尽心尽力解决奶粉短缺的问题,等这次调研结束,我立即回去组织开会,商量开牧场的事宜。”
  至于开会结果如何,那就说不准了。
  调研组在一个牧场和三个公社间调研了三天。
  返回滨江的路上,赵桂林嘟哝:“我咋感觉那俩老小子靠不住呢?”
  “当厂长的嘛,给他们拨款,他们肯定高兴,但是往外拿钱的话,跟要了人家的命似的,何况还可能需要贷款呢!”叶满枝想了想说,“科长,开牧场或代养奶牛,都需要时间。若想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觉得还是得从散养户身上入手,先解决奶牛的口粮问题。”
  “谁说不是呢。问题的关键是这口粮怎么解决?没见人家公社都把空地种上粮食了吗?”
  叶满枝一时也没有好办法,只能提供一个大致思路。
  “我在街道办上班的时候,在街道开过农场养猪,当时也为猪饲料的问题想过很多办法。”
  赵桂林眯缝着眼睛笑,“难怪处长说你履历丰富,连农场都办过,你这履历是挺丰富的。”
  “哈哈,街道办的工作杂,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办什么。当初我们用白酒厂的酒糟和榨油坊的豆渣喂过猪,我寻思喂牛这事,能不能跟喂猪似的,也弄点工业或农副产品下脚料?”
  赵桂林搓着下巴说:“我在那几个生产队观察了一下,奶牛不是必须吃草料的,社员从地里拔的胡萝卜和黄瓜,那奶牛也吃。”
  “对啊,食品工业的下脚料还挺多的,有些水果罐头,蔬菜罐头,都能产生不少下脚料。就是不知道奶牛爱吃啥,是不是必须吃新鲜的……”
  叶满枝对奶牛的习性一无所知,她觉得应该找专业人士咨询一下。
  专业人士钱科长就在身边,笑着说:“草料可以吃青料,也可以吃干草,玉米、豆饼、瓜果都能吃,甚至是秸秆、花生秧、红薯藤。不过这些东西人也能吃,生产队可不舍得喂牛……”
  叶满枝将他说的这些一一记录下来,准备回去以后帮奶牛们找找食品工业下脚料。
  *
  她第一次出门调研,且一走就是三天,与两位领导分开后,急忙赶去吴家老宅接孩子。
  吴玉琢小朋友从小就在太奶奶家待着,倒是没什么不适应的。
  为了安抚想找妈妈的重孙女,吴爷爷还给她买了一辆儿童三轮车。
  叶满枝将人领回家的时候,顺便喜提一辆豪车。
  之所以说它是豪车,是因为它跟涨价前的自行车一个价格。
  小小一辆粉色小三轮,160块。
  据说颜色还是吴玉琢自个儿挑的。
  叶满枝觉得老两口有点太惯孩子了,她以后得对闺女严格点,培养她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她将调研资料整理了一下,准备明天去单位再写调研报告。
  然后,让孩子在屋里骑小车车,她自己则将出差前洗好,又忘记收起来的新疆舞裙子挂了起来。
  “宝宝,这裙子漂亮不?”叶满枝拿着衣服在穿衣镜前比量。
  “漂亮!”吴玉琢蹬着小车溜过来,钻到裙摆下面说,“妈妈,你穿上看看。”
  叶满枝依言将红裙子穿上,戴上新疆小帽,还在原地旋转了两圈,做了一个动脖子的动作。
  “怎么样?”
  “好看。”
  窗外的人答话。
  闻言,母女俩同时扭头看向敞开的玻璃窗。
  看清来人以后,吴玉琢小朋友瞪大眼睛,惊喜地欢呼出声,大喊道:“爸爸!”
  然后骑着她的小三轮,很拉风地冲出去迎接她久违的老父亲了。
  叶满枝并没穿着舞蹈裙子出去招摇,她走到窗边,趴在窗台上欣赏了一会儿父女俩的久别重逢戏码,等男人看过来的时候埋怨道:“你怎么才回来啊?这都多长时间了!”
  他之前出差从没离开过这么长时间。
  好在这男人还知道拍一个电报回来,让她放心。
  吴峥嵘把闺女抱进怀里,又对窗内的人说:“你靠近一点再说。”
  “什么事啊?这样不能说吗?神神秘秘的!”
  以为他有什么要紧消息要跟自己分享,叶满枝双手撑着窗台,将上半身探到了窗外。
  吴峥嵘让闺女趴在自己的肩膀上,而后单手扣住叶来芽的后脑,倾身吻住她柔软的唇瓣。
  叶满枝惊讶地啊了一声,胆战心惊地与他在窗边接吻,视线快速扫过院外,红着脸推他肩膀,“刚回来就发疯,我以为你有什么正经事呢!”
  “你过来,我还没说完呢,真有正经事。”
  “你能有什么正经事!”叶满枝不上当了。
  “这回是真的,”吴峥嵘屈指在她的新疆小帽上弹了一下,笑道,“组织上可能要给我调整工作了,所以这次才回来得晚了。”
  “啊!”叶满枝首先想到的是,“那咱们是不是要搬家啦?”
  第121章
  吴峥嵘带回的意外消息, 稀释了一家人久别重逢的喜悦。
  叶满枝焦急地将人喊进屋里,询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你要被调去哪里啊?外地单位还是滨江的单位?”她连珠炮似的问,“咱们不会两地分居吧?”
  吴峥嵘将闺女放到地上, 换上正经神色说:“是否分居,取决于你。如果你愿意带着孩子跟我一起走, 当然不需要两地分居。但你要是想留在父母身边的话, 咱们之间确实会产生一些距离……”
  “你真要调去外地了?去哪里啊?”叶满枝心里顿时就乱了。
  吴玉琢小同志早已能听懂大人的谈话, 这会儿也不安地揪住妈妈的衣角。
  一双圆眼睛紧紧盯着亲爹, 屏息凝神等着他的答复,像个等待宣判的小犯人。
  吴峥嵘在母女俩的紧张期待中, 严肃开腔:“上级要在外地成立一个新的研究所, 会从全国各地抽调人手, 我可能也会被调过去。不过, 调令没下来就不算数。先讲给你听,只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谁管你会被调去哪个单位啊!这个研究所到底在哪个城市?”
  听说他要去外地了, 叶满枝那颗被提到嗓子眼的心脏, 忽悠一下就摔了下去。
  这会儿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完了!要两地分居了!
  要是吴峥嵘能提前两个月被调走, 她还可以跟学校申请一下, 分配到他新单位所在的城市。
  可她如今已经在省工业厅上班了, 还没站稳脚跟就转去外地, 能分到什么好工作呀?
  思及此, 她生气地在男人硬邦邦的手臂上拧了一把, “我听说有的研究所建在深山老林里,这个新的研究所远不远啊?到底在哪里?你赶紧说呀!”
  她好琢磨一下是否有随军的可能。
  见她真的急了, 吴峥嵘不敢再招惹她,终于笑道:“可能在滨江军事学院附近,或是省军区。”
  叶满枝:“……”
  “啊啊啊啊, ”她气愤地扑过去,骑在男人身上捶他,“我看你就是欠揍!你这个混蛋,吓死我了!”
  “是你自己说的,出了光明街就算远嫁了。”吴峥嵘攥住她的拳头,失笑道,“军事学院和省军区,在你眼里不就是外地吗?”
  由于之前的街道工作经历,让叶来芽养成了自我介绍时,具体到市、区和街道的习惯,生怕人家不知道她是光明街的人。
  吴峥嵘曾劝她别总跟人家乱报户口册,叶来芽就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归属感!
  光明街以外,对她来说全是外地!
  被戏弄的叶满枝本该生气的,可是不用分居的结果又让她有种劫后余生的喜悦。
  她气也不是,笑也不是,于是抓起男人的手臂,撒气似的在上面咬了一大口。
  “你被调去研究所是平调,还是能进步啊?”
  叶满枝不乱问他去新单位研究什么,但是否进步了,她总可以问一问吧?
  “调令没下来暂时说不准,大概率是要进步了。”吴峥嵘在她的屁股上拍了拍,让她先从自己身上下去,孩子还在旁边瞅着呢。
  想到孩子,吴峥嵘下意识看向女儿的方向。
  这一看不要紧,他家吴玉琢小朋友,在父母没注意到的角落,跟个受气包似的,正站在地上抹眼泪呢。
  眼眶里已经蓄满了泪水,大滴大滴的泪珠子噼里啪啦往下掉。
  “有言,你哭什么呢?”捅了篓子的军代表赶紧表达关心。
  无人理会自己的时候,吴玉琢就偷偷哭,这会儿总算被大人关注到了,她不禁“哇”地放声大哭起来。
  被妈妈搂进怀里时,哭得可伤心了。
  她刚刚竖着耳朵偷听父母谈话,已经按照自己的理解,捋清了大概——
  她爸要去外地了,像这次一样离开很久!
  什么学院和军区,她听不懂,但妈妈不高兴,打了爸爸,还把她爸给咬啦!
  吴玉琢小朋友趴在妈妈肩头伤心哭泣,她爸肯定要去很远的地方啦!
  叶满枝赶紧抱着闺女哄:“宝宝,你爸开玩笑呢,他不去外地,还在滨江待着,不走……”
  “吴玉琢,你是大孩子了,怎么还动不动就哭鼻子。”吴峥嵘也跟着哄。
  叶满枝心说,三岁小孩算什么大孩子呀。
  你三岁的时候不哭啊?
  不过,她仔细想了想,吴峥嵘还真的有可能三岁就不哭了……
  叶满枝浑身是汗地将孩子哄好,把哭累睡着的小崽送回她自己的小床。
  返回房间便瞪了罪魁祸首一眼,“刚回来就把孩子惹哭了,哄孩子也不知道说几句软话!叫声宝宝能要你的命啊!整天吴玉琢吴玉琢地喊!”
  吴峥嵘嫌她给孩子取的小名喊不出口,从来不管闺女叫“漂亮”,也从不像她似的,喊孩子宝宝啦,宝贝啦,乖乖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