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98节
不过,峥嵘的精神世界似乎与其他孩子不太一样,对于同龄堂哥的挑衅,他要么无视,要么回以看笨蛋的眼神。
像今天这样直接正面回应的情况,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吴小姑猜测,也许与他媳妇首次登门做客有关。
她连忙打圆场说:“你俩那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孩子似的斗嘴,多让小叶看笑话啊!饭菜早就准备好了,咱们赶紧开饭吧!听说小叶喜欢吃海鲜,我特意做了一道油焖大虾,还做了大黄鱼。小叶,你今天尝尝我的手艺!”
叶满枝笑着道谢,同时在心里狠狠松了一口气。
幸好吴峥嵘及时开口了,否则她这文静乖巧的淑女形象,在吴家长辈面前可就保不住啦!
吴家的家庭环境整体还是比较和谐的,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
因着她是女方,又是第一次正式登门,长辈们并没当着她的面,谈论嫁娶的话题,大多是问问她的工作和兴趣爱好。当然,吴爷爷还比较关心年轻人的学习进步。
除了吴峥嵘,几个年轻人的学业情况都被他一一关心了一遍。
饭桌上仍是堂哥的主场,吴峥嵘并不怎么讲话,还没他俩在厂里单独吃饭时的话多。
不过,由于有他时不时帮忙夹菜,叶满枝前前后后吃了半盘子油焖大虾。
而且吴峥嵘是左撇子,她把剥掉的虾壳放在两人中间,根本看不出是谁吃的。
嘿嘿嘿。
吴小姑想在饭后组织牌局,让叶满枝跟她们一起打麻将。叶满枝对打麻将还只是一知半解,暂时找不到什么乐趣,但她刚刚那顿饭吃得特别满足,她觉得应该投桃报李,跟小姑打两圈麻将。
她这次来做客,不但给吴家孩子带了红包,也给自己带了钱包。
今天还是输得起的!
然而,吴峥嵘却替她拒绝了小姑,“她下午还得早点回去,我带她在家里参观一下,一会儿再去省大校园里转转。”
小姑也只是以防小姑娘尴尬,想找点娱乐活动而已,闻言立即说:“这样更好!你负责带小叶到处看看吧!”
于是,叶满枝就在全家人的注视下,被吴峥嵘带上楼参观了。
“咱俩单独进来,没事吗?奶奶和阿姨她们还在楼下呢。”
吴峥嵘将门合上,语气随意道:“我早就跟你说了,跟我妈随便见见就行了,他们常年在外地工作,双方好几年都碰不上一面。我奶奶挺喜欢你的,你以后跟她相处的时间可能会比较多。”
叶满枝最开始还没发现,但一顿饭的工夫,该看的基本都看明白了。
这对母子似乎没怎么说过话,倒也不是生疏客气,就是没话聊的那种状态。
吴峥嵘不是会没话找话的人,孙汝珍似乎也不知道能跟儿子说什么。
于是就全程零交流。
与吴峥嵘相比,堂哥反而更像她未来婆婆的亲儿子!
如果常月娥敢对别家孩子比对她好,叶满枝肯定要大闹特闹,将屋顶掀翻的。
而吴峥嵘却只是默默看着。
哎。
叶满枝有点替他伤怀,忍不住伸手搂住他的腰,将脑袋贴到胸膛上蹭了蹭。
算是给他一点点安慰吧。
吴峥嵘还不知她已经把自己脑补成小可怜了,在她背上拍了拍,问:“今天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呀,除了菜窖,我还从没见过室内有楼梯的住宅呢!而且墙壁上还挂着好多字画,一看就很有文化底蕴。”
吴峥嵘被她的形容逗笑,“那你以后可以经常过来玩,我奶奶很喜欢你。”
叶满枝仰头看他,“那是你喜欢我多一点,还是你奶奶喜欢我多一点。”
“我。”
听到了想要的答案,叶满枝心里又有点不是滋味了。
吴峥嵘多好啊!连她都这么喜欢吴峥嵘,他妈妈为什么会那么冷淡呀!
常年见不到儿子,好不容易相见了,不是更应该对他好点吗?
有了妈妈的对比,她觉得吴爷爷都变得可爱了。
“我们参加全国曲艺汇演,会有亲友票,到时候要不要请爷爷奶奶去看我演出?”
“你想邀请吗?”
奶奶挺喜欢这类演出,但吴峥嵘怕叶满枝有压力,并没跟家里提过她要随队参加演出的事。
“可以邀请呀,”叶满枝问,“阿姨、岫岚和四哥他们什么时候离开?”
“过完年就回去了,可能赶不上你的演出。”
“哦,那还怪可惜的。”叶满枝不走心地感叹了一句,又苦恼地问,“我要是邀请奶奶去看我的演出,用不用写一张请柬啊?”
吴峥嵘觉得她这副如临大敌的样子还挺可爱的,配合地说:“你想写就写,不想写的话,给她一张门票就行了。”
叶满枝当然是想写请柬的。
毕竟吴奶奶邀请她来做客的时候,也写了请柬。
但她那笔字练得还不到火候,主动写请柬,不是暴露短板吗?
吴峥嵘瞥见她脸上的纠结,低声说:“我奶奶以前没读过书,跟我爷爷结婚以后才开始学认字的。她从十几岁开始练字,练了一辈子才写成如今这样。你才几岁?没必要跟她比,你现在的字与半年前相比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话虽如此,但叶满枝当天从吴家告辞时,并没邀请长辈去看她的演出。
她想回家再临时抱抱佛脚,突击写几张字帖。
到时候大显身手,好好写一张请柬!
每当需要写字的时候,她都格外想念凤姨,要是能被凤姨附身就好了。
实在不行,被吴峥嵘附身也好啊!
*
叶满枝初次去未来婆家做客,除了她自己,最关心结果的人就是常月娥。
常月娥当晚就跟闺女复盘了一下白天做客的情况。
结果叶满枝惊奇地发现,她未来婆婆不但没怎么跟吴峥嵘说话,也没怎么跟她说过话。
除了给她红包的时候,问过她的年龄和工作,之后就再没什么有用的交流。
常月娥问:“她跟其他人有话说吗?”
“我没注意啊,好像也没什么话。”
常月娥不想让闺女胡思乱想,于是直接下了结论:“那你这个婆婆就是话少的人,跟谁都不热乎!她跟自己儿子都不热乎,能跟你热乎得起来吗?就你这样的,不可能有人不喜欢。跟你热乎不起来,那是她的问题!”
叶满枝一下子就释然了,对啊,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毛病,那肯定就是对方的问题了。
无论如何,去过吴家以后,叶满枝算是把这个春节最难的一关闯过去了。
放下心事以后,她又在家痛快地玩了两天,再去单位上班时,精神奕奕地给同事和街坊们拜年,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新年新气象。
穆主任给大家开了新年的第一次例会,大家精气神不错,会议气氛特别活跃。
开年最主要的三件事,动员青少年种痘,继续动员剩余劳动力返乡,另外还要开始准备开春以后修建小学。
这三件事都不算什么特别紧急的工作,大家听了以后反响并不热烈。
直到穆主任提出让叶满枝作为本街的联络员,去区里参与“合作社转厂”的改革工作,办公室里才突然有了不同的声音。
“主任,合作社属于工业范畴吧?工业不是我在负责的工作吗?”
庄婷是跟张勤简一起分管街道工业工作的。
参与“合作社转厂”的改革工作,可以直接跟区里联系,还可能会接触到工业局、财政局等单位的同志,当联络员是个很好的扩展人脉的机会。
如果是别的事情,错过也就错过了,她没必要为了工作的事情跟同事撕破脸。
但这份工作要是干好了,明显是能出成绩的,要是走走门路,没准儿还能趁机去区里工作。
庄婷不可能把自己的机会让给别人。
她属于心思很活络的年轻干部,她的想法,穆兰能猜到几分。
穆兰不介意年轻人争取进步,如果她像小刘似的私下找门路跳槽,穆兰不会阻拦。
但是把街道提供的工作机会当成跳板,那就不行了。
“合作社的全称是手工业合作社,主要还是手工业,之前一直由市里的手工联社垂直管理,咱们街道基本不用操心。不论是你负责的工业工作,还是小叶负责的家庭手工业,与合作社都没什么交集。小叶在去年的手工业工作上做出了一定成绩,这次先让她当联络员与区里联系。庄婷的工作热情是值得肯定的,可以配合一下小叶的工作。咱们尽量把这个改革工作圆满完成。”
庄婷:“……”
不但不让她当联络员,还要配合叶满枝的工作?
叶满枝本来就挺想给区里当联络员的,被庄婷突然横叉一杠子以后,她就更觉得这个联络员是香饽饽了。
私心里,她觉得自己比庄婷和张勤简合适呀!
光明街去年在工业上的工作,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她可是凭借家庭手工业得了二等模范的!
她觉得这个机会是自己凭实力争取的,所以,尽管与庄婷的关系变得有点微妙,仍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穆主任的安排。
……
“我最近每天都要去区人委那边,你说我要不要买一张公共汽车的月票?”
吴峥嵘问:“月票多少钱?”
“只坐无轨电车的话三块多,如果买无轨电车和铛铛车都能坐的,好像要七块多。”
区人委还挺远的,叶满枝实在受不了每天步行上下班。
吴峥嵘建议:“其实你可以学习骑自行车,你买几个月的月票钱,都能买俩车轱辘了。”
“我把自行车骑走了,那你怎么办啊?”
“等你学会以后,可以考虑买一辆你自己的自行车。”
叶满枝心里蠢蠢欲动,但还是摇头说:“算了,我还是不学了。买辆自行车,每年还得交两块四的税费,投入太高了,我还是坐汽车吧。”
她只在区里呆一段时间,以后还是在家门口上班。
弄个自行车,花费太多了,不划算。
叶满枝压下想要学骑自行车的念头,将手工合作社的相关资料整理好以后,就去区里报到了。
像今天这样直接正面回应的情况,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吴小姑猜测,也许与他媳妇首次登门做客有关。
她连忙打圆场说:“你俩那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孩子似的斗嘴,多让小叶看笑话啊!饭菜早就准备好了,咱们赶紧开饭吧!听说小叶喜欢吃海鲜,我特意做了一道油焖大虾,还做了大黄鱼。小叶,你今天尝尝我的手艺!”
叶满枝笑着道谢,同时在心里狠狠松了一口气。
幸好吴峥嵘及时开口了,否则她这文静乖巧的淑女形象,在吴家长辈面前可就保不住啦!
吴家的家庭环境整体还是比较和谐的,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
因着她是女方,又是第一次正式登门,长辈们并没当着她的面,谈论嫁娶的话题,大多是问问她的工作和兴趣爱好。当然,吴爷爷还比较关心年轻人的学习进步。
除了吴峥嵘,几个年轻人的学业情况都被他一一关心了一遍。
饭桌上仍是堂哥的主场,吴峥嵘并不怎么讲话,还没他俩在厂里单独吃饭时的话多。
不过,由于有他时不时帮忙夹菜,叶满枝前前后后吃了半盘子油焖大虾。
而且吴峥嵘是左撇子,她把剥掉的虾壳放在两人中间,根本看不出是谁吃的。
嘿嘿嘿。
吴小姑想在饭后组织牌局,让叶满枝跟她们一起打麻将。叶满枝对打麻将还只是一知半解,暂时找不到什么乐趣,但她刚刚那顿饭吃得特别满足,她觉得应该投桃报李,跟小姑打两圈麻将。
她这次来做客,不但给吴家孩子带了红包,也给自己带了钱包。
今天还是输得起的!
然而,吴峥嵘却替她拒绝了小姑,“她下午还得早点回去,我带她在家里参观一下,一会儿再去省大校园里转转。”
小姑也只是以防小姑娘尴尬,想找点娱乐活动而已,闻言立即说:“这样更好!你负责带小叶到处看看吧!”
于是,叶满枝就在全家人的注视下,被吴峥嵘带上楼参观了。
“咱俩单独进来,没事吗?奶奶和阿姨她们还在楼下呢。”
吴峥嵘将门合上,语气随意道:“我早就跟你说了,跟我妈随便见见就行了,他们常年在外地工作,双方好几年都碰不上一面。我奶奶挺喜欢你的,你以后跟她相处的时间可能会比较多。”
叶满枝最开始还没发现,但一顿饭的工夫,该看的基本都看明白了。
这对母子似乎没怎么说过话,倒也不是生疏客气,就是没话聊的那种状态。
吴峥嵘不是会没话找话的人,孙汝珍似乎也不知道能跟儿子说什么。
于是就全程零交流。
与吴峥嵘相比,堂哥反而更像她未来婆婆的亲儿子!
如果常月娥敢对别家孩子比对她好,叶满枝肯定要大闹特闹,将屋顶掀翻的。
而吴峥嵘却只是默默看着。
哎。
叶满枝有点替他伤怀,忍不住伸手搂住他的腰,将脑袋贴到胸膛上蹭了蹭。
算是给他一点点安慰吧。
吴峥嵘还不知她已经把自己脑补成小可怜了,在她背上拍了拍,问:“今天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呀,除了菜窖,我还从没见过室内有楼梯的住宅呢!而且墙壁上还挂着好多字画,一看就很有文化底蕴。”
吴峥嵘被她的形容逗笑,“那你以后可以经常过来玩,我奶奶很喜欢你。”
叶满枝仰头看他,“那是你喜欢我多一点,还是你奶奶喜欢我多一点。”
“我。”
听到了想要的答案,叶满枝心里又有点不是滋味了。
吴峥嵘多好啊!连她都这么喜欢吴峥嵘,他妈妈为什么会那么冷淡呀!
常年见不到儿子,好不容易相见了,不是更应该对他好点吗?
有了妈妈的对比,她觉得吴爷爷都变得可爱了。
“我们参加全国曲艺汇演,会有亲友票,到时候要不要请爷爷奶奶去看我演出?”
“你想邀请吗?”
奶奶挺喜欢这类演出,但吴峥嵘怕叶满枝有压力,并没跟家里提过她要随队参加演出的事。
“可以邀请呀,”叶满枝问,“阿姨、岫岚和四哥他们什么时候离开?”
“过完年就回去了,可能赶不上你的演出。”
“哦,那还怪可惜的。”叶满枝不走心地感叹了一句,又苦恼地问,“我要是邀请奶奶去看我的演出,用不用写一张请柬啊?”
吴峥嵘觉得她这副如临大敌的样子还挺可爱的,配合地说:“你想写就写,不想写的话,给她一张门票就行了。”
叶满枝当然是想写请柬的。
毕竟吴奶奶邀请她来做客的时候,也写了请柬。
但她那笔字练得还不到火候,主动写请柬,不是暴露短板吗?
吴峥嵘瞥见她脸上的纠结,低声说:“我奶奶以前没读过书,跟我爷爷结婚以后才开始学认字的。她从十几岁开始练字,练了一辈子才写成如今这样。你才几岁?没必要跟她比,你现在的字与半年前相比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话虽如此,但叶满枝当天从吴家告辞时,并没邀请长辈去看她的演出。
她想回家再临时抱抱佛脚,突击写几张字帖。
到时候大显身手,好好写一张请柬!
每当需要写字的时候,她都格外想念凤姨,要是能被凤姨附身就好了。
实在不行,被吴峥嵘附身也好啊!
*
叶满枝初次去未来婆家做客,除了她自己,最关心结果的人就是常月娥。
常月娥当晚就跟闺女复盘了一下白天做客的情况。
结果叶满枝惊奇地发现,她未来婆婆不但没怎么跟吴峥嵘说话,也没怎么跟她说过话。
除了给她红包的时候,问过她的年龄和工作,之后就再没什么有用的交流。
常月娥问:“她跟其他人有话说吗?”
“我没注意啊,好像也没什么话。”
常月娥不想让闺女胡思乱想,于是直接下了结论:“那你这个婆婆就是话少的人,跟谁都不热乎!她跟自己儿子都不热乎,能跟你热乎得起来吗?就你这样的,不可能有人不喜欢。跟你热乎不起来,那是她的问题!”
叶满枝一下子就释然了,对啊,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毛病,那肯定就是对方的问题了。
无论如何,去过吴家以后,叶满枝算是把这个春节最难的一关闯过去了。
放下心事以后,她又在家痛快地玩了两天,再去单位上班时,精神奕奕地给同事和街坊们拜年,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新年新气象。
穆主任给大家开了新年的第一次例会,大家精气神不错,会议气氛特别活跃。
开年最主要的三件事,动员青少年种痘,继续动员剩余劳动力返乡,另外还要开始准备开春以后修建小学。
这三件事都不算什么特别紧急的工作,大家听了以后反响并不热烈。
直到穆主任提出让叶满枝作为本街的联络员,去区里参与“合作社转厂”的改革工作,办公室里才突然有了不同的声音。
“主任,合作社属于工业范畴吧?工业不是我在负责的工作吗?”
庄婷是跟张勤简一起分管街道工业工作的。
参与“合作社转厂”的改革工作,可以直接跟区里联系,还可能会接触到工业局、财政局等单位的同志,当联络员是个很好的扩展人脉的机会。
如果是别的事情,错过也就错过了,她没必要为了工作的事情跟同事撕破脸。
但这份工作要是干好了,明显是能出成绩的,要是走走门路,没准儿还能趁机去区里工作。
庄婷不可能把自己的机会让给别人。
她属于心思很活络的年轻干部,她的想法,穆兰能猜到几分。
穆兰不介意年轻人争取进步,如果她像小刘似的私下找门路跳槽,穆兰不会阻拦。
但是把街道提供的工作机会当成跳板,那就不行了。
“合作社的全称是手工业合作社,主要还是手工业,之前一直由市里的手工联社垂直管理,咱们街道基本不用操心。不论是你负责的工业工作,还是小叶负责的家庭手工业,与合作社都没什么交集。小叶在去年的手工业工作上做出了一定成绩,这次先让她当联络员与区里联系。庄婷的工作热情是值得肯定的,可以配合一下小叶的工作。咱们尽量把这个改革工作圆满完成。”
庄婷:“……”
不但不让她当联络员,还要配合叶满枝的工作?
叶满枝本来就挺想给区里当联络员的,被庄婷突然横叉一杠子以后,她就更觉得这个联络员是香饽饽了。
私心里,她觉得自己比庄婷和张勤简合适呀!
光明街去年在工业上的工作,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她可是凭借家庭手工业得了二等模范的!
她觉得这个机会是自己凭实力争取的,所以,尽管与庄婷的关系变得有点微妙,仍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穆主任的安排。
……
“我最近每天都要去区人委那边,你说我要不要买一张公共汽车的月票?”
吴峥嵘问:“月票多少钱?”
“只坐无轨电车的话三块多,如果买无轨电车和铛铛车都能坐的,好像要七块多。”
区人委还挺远的,叶满枝实在受不了每天步行上下班。
吴峥嵘建议:“其实你可以学习骑自行车,你买几个月的月票钱,都能买俩车轱辘了。”
“我把自行车骑走了,那你怎么办啊?”
“等你学会以后,可以考虑买一辆你自己的自行车。”
叶满枝心里蠢蠢欲动,但还是摇头说:“算了,我还是不学了。买辆自行车,每年还得交两块四的税费,投入太高了,我还是坐汽车吧。”
她只在区里呆一段时间,以后还是在家门口上班。
弄个自行车,花费太多了,不划算。
叶满枝压下想要学骑自行车的念头,将手工合作社的相关资料整理好以后,就去区里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