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9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种表彰大会都有代表发言,她把人家用过的称呼、开场白、口号等等有用的信息一一记录下来,再补充进自己的发言稿里。
  一篇有理有据,根正苗红的发言稿就这样出炉啦!
  嘻嘻。
  由于她是代表单位去发言的,最终的发言稿还要给穆主任过目一下。
  穆主任看完以后,摘下眼镜,揉着鼻梁说:“还不错,但有些用词还需要再斟酌斟酌。明天的大会让魏珍或者老凤跟你一起去吧,我就不去了。”
  “主任,这么大的活动,你都不去啦?”
  “走不开了,刚才突然接到通知,市里要效仿上海,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把人力车送进博物馆。”
  叶满枝惊讶地“啊”了一声。
  她突然记起去年秋天的时候,吴峥嵘就提起过这个话题,黄包车夫的工作可能干不长。
  她后来找机会跟薛巧儿提过一次。
  如果及时从黄包车队转回三轮车队,饭碗应该能保住。
  但国家若是真的决定撤销黄包车,极有可能会给车夫们重新安排工作。
  对于薛巧儿来说,取缔黄包车未尝不是一次机会。
  叶满枝让她自己拿主意。
  薛巧儿当时没能做出决定,但她这几个月一直在黄包车队上班。
  穆主任揉着鼻梁,愁道:“咱们街道的人力车夫特别多,一旦人力车被废除,就是断了他们的生计,以后怎么过日子?市里暂时还没有安置办法,我怕消息公布以后,有人会闹起来!我明天得在单位守着,模范大会那边,你自己去吧。”
  第57章
  市里给了光明街两个参会名额, 穆主任不出席的话,就要白白浪费一次机会。
  鉴于之前有过去市委大礼堂开会的经历,叶满枝对大礼堂莫名推崇, 总觉得放弃这次机会怪可惜的。
  所以,在办公室里问了一圈后, 她把有空且喜欢开会的刘金宝带去了市里。
  昨晚刚下过一场大雪, 两人顶着凛冽寒风赶到大礼堂时, 礼堂东侧的布告栏前面围着不少人。
  叶满枝小跑过去看了一眼, 是市人委贴出的“滨江市一九五六年度工业劳动模范受奖名单”。
  按照模范单位、车间、科室、小组和个人的顺序,张贴了三张红纸。
  光明街道办事处是模范单位里的最后一名。
  列在电厂、矿务局、铁路管理局等大单位后面, 看起来不太协调。
  好在还有一个“王家洼铁业生产合作社”与他们做伴, 这个单位听起来似乎也不是什么大单位。
  刘金宝钻进人群, 快速将获奖名单浏览了一遍。
  看到最后一张时, 他兴奋道:“小叶,获奖单位能拿到奖金啊!”
  “能拿多少?”
  “不知道, 上面只说奖励锦旗一面, 奖金150-450元。”
  奖金弹性还挺大的, 估计也跟单位规模有些关系。
  把150块奖励给电厂和矿务局, 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但是对于每月办公经费只有两元的街道办来说, 150块算是巨款了。
  能拿到150块的奖励, 他们就很知足了!
  两个小年轻为这意外飞来的奖金心情激动, 高高兴兴地去礼堂门口登记, 并领取了参会证。
  大会为期两天。
  第一天上午的开幕式上,致开幕词的人是叶满枝的“熟人”, 那位被她扯过虎皮的刘副市长。
  “各位工业劳动模范,各位同志:滨江市一九五六年工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现在正式开幕。”
  “召开这次会议是为了总结交流工业生产方面的先进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 还要指出缺点,提示方向。进一步发挥劳动模范和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争取完成和超额完成1957年的国家建设任务。”
  “1956年,我们在党和主席的领导下,在工业生产战线上开展了增产节约劳动竞赛……”
  刘副市长在台上讲,叶满枝在台下刷刷记录笔记。
  好在领导讲话的语速都很慢,虽然内容多,但能让她囫囵记个大概。
  刘金宝见她一直奋笔疾书,不由小声说:“这种开幕词有什么可记的?明后天的报纸上就能刊登这份开幕致辞的全文,你想学习的话,看报纸就行了。”
  “哎,你不懂!”
  刘金宝就是纯看热闹的,没什么压力,但叶满枝还有上台发言的任务,她这是临时抱佛脚,想从副市长的开幕词中提取点关键信息,丰富一下自己的发言内容。
  今天上午主要是开幕式,刘副市长的致辞结束后,只安排了三个模范单位代表上台发言,就到了午饭时间。
  大会给每位参会人员发了两张餐券和一张电影票。
  凭参会证和餐券,可在大礼堂东边的食堂吃两顿午餐。
  会议结束后,还可凭票来礼堂看电影。
  电影名字不知道,工作人员只说是工业纪录片。
  叶满枝和刘金宝哪见过这种阵仗啊!
  出来开会,不但管饭,居然还请他们看电影!
  “工业局可真有钱啊!”刘金宝感叹,“要是把开会的待遇告诉赵二贺,他肯定后悔没来!”
  “哈哈,”叶满枝端着饭盒在食堂里寻找空位,小声说,“工业局财大气粗,地方国营工厂的利润,它要截留50%,你想想它得多有钱吧!请咱们这些人吃两顿饭,完全是小意思!”
  刘金宝惊讶道:“你竟然连这个都知道!”
  “我现在好歹也是个代理厂长啊!”
  煤炉厂那样的计划外小厂,市工业局根本就不管。
  这些是她在基层干部进修班的课堂上学到的。
  原以为进修班主要讲马列,没想到还会提及很多实用的内容,导致叶满枝一堂课也不敢缺席。
  她瞅准一个空位,端着饭盒走过去问:“邵同志,咱们能拼个桌吗?”
  “请坐!”邵迎春点点头,笑着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正阳区光明街道办的,下午才轮到我们单位发言,”叶满枝夸赞道,“邵同志,你刚才讲得可真好!”
  邵迎春是王家洼铁业生产合作社的代表,这次他们合作社获得了“走向半机械化一等模范”的称号。
  她上午刚做完报告。
  “我也是第一次上台发言,心里特别紧张。”
  叶满枝好奇地问:“我记得你刚才发言的时候,提到你们合作社最近几个月都是超额完成任务的,工人还会利用业余时间生产计划外产品。你们多生产的这些产品,商业局和供销社还会包销吗?”
  “不会,生产任务以外的产品,我们都要自行寻找销路。”
  “那你们生产的这些计划外产品,岂不是成了累赘?”
  计划外商品有多难寻找销路,叶满枝可太清楚了。
  邵迎春笑道:“还可以吧,我们的计划产品主要是简易农具,拿到乡里的自由市场上售卖,还挺畅销的。”
  闻言,叶满枝和刘金宝同时惊愕道:“你们乡里有自由市场?”
  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商业,早就取缔自由市场了。
  对工业品是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农产品则是统一收购或统购统销。
  每件商品的价格是由国家制定的,而自由市场上的价格,随行就市,太“自由”了。
  叶满枝已经好几年没见过自由市场了。
  刘金宝嘟哝道:“你们乡里胆子挺大啊?”
  这不是顶风作案吗?
  “我们乡里的自由市场是市里允许设立的,”邵迎春解释说,“市领导在农村搞自由市场试点,我们乡就是试点之一,好像是想给农民增加一些收入。农民完成国家统购统销的任务以后,多余的农副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售卖。像我们合作社生产的小手工品,也可以适当售卖一些。”
  叶满枝傻乎乎地问:“农民卖了粮食,钱都归自己吧?”
  “那当然了。”
  叶满枝羡慕地说:“我老家也是农村的,要是也能搞个自由市场就好了。”
  她爷奶每年都摘好多木耳和蘑菇,若是能拿到市场上去卖,可以给家里增添不少进项。
  王家洼太远了,倒是可以问问其他试点在哪里。
  这个消息,让叶满枝和刘金宝都很振奋。
  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要是市里真的在农村搞了自由市场试点,他们就可以去农村赶大集啦!
  这可是多少年都没有过的热闹了!
  *
  叶满枝吃了免费的午餐,听到了好消息,快乐了一中午。
  然而,等她下午重新坐进大礼堂以后,又开始紧张得抠手指了。
  当大会报幕员让重型机器厂的代表上台,光明街道办的代表准备时,她的心跳直接蹿到了顶峰,好像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刘金宝似乎比她还紧张,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抖腿。
  “小叶,你肯定没问题的,别紧张啊!”
  这一整排的椅子是连在一起的,他在旁边抖腿,导致叶满枝跟着他一起抖。
  她无语道:“行啦,抖什么抖!能不能有点出息!”
  “我这不是替你着急嘛!”
  “我这个吃饭的还没急,你一个舔盘子的急什么?”
  刘金宝不抖腿了,气愤道:“谁舔盘子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