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他们的党派遍布黎国各地,他们的学生占据了朝堂的各个位置,女帝想要政令通达,还不是要靠他们这些臣子?
所以,她拿什么动自己?
现在这般强硬,也不过是想要遮掩她作为女子登基为帝的心虚罢了?等这下马威结束,他们以前是什么日子,未来还是什么日子。
这股自信一直保持到了年后上朝的那一天。
当看到原本全是自己熟悉面孔的朝堂上,如今却站着超过五成的新面孔时,这些自信的臣子们才后知后觉,事情似乎和他们想的不太一样。
从女帝继位到如今不过两个月多月的时间,他们花费了十多年构建的权力体系,就被她杀得崩盘了。
这个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女帝,到底从哪儿弄来这么多人手?
直到被抄家流放,灭族砍头,这个疑问也一直停留在那些臣子们的脑海中。
谁都知道先皇属意的继承人是二皇子,这些年来也一直替二皇子牵线搭桥,若非临时出了变故,如今登基之人是谁海说不准……所以,太子究竟从什么时候就和这些人牵扯在一起了?
或许有人想过,他们是不是被先皇给骗了,其实他一直在给太子暗渡陈仓。可这正确答案不过在脑中打了个转,又被他们自己否决了。
没有人相信先皇会这么做,他们只能抱着满脑子的疑惑,离开了人间。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要逃跑。
世家多少都有些私兵暗卫在手,反抗不了逃出去,自己找个山高水远的地方东山再起,不也挺好的吗?
动了这些念头的人不在少数,可他们秘密离京之后却只能更绝望的发现,外头还有一个雍王领着玄甲军在等着他们。
这位和女帝一母同胞的亲王殿下,是个战无不胜的杀神。
二月中旬,冬雪融化,春日绽放的花香,终于将浓罩在上京之上的血腥味覆盖。
当看到田间出没的老牛和犁耙,以及少量自己改造过的‘小联4号’耕种一体机后,项晓芽握着锄头,终于露出了一个神清气爽的笑容。
“春天到了。”
她转头,看向身边站着的南夜瑾。
“你决定好启程去东域的日子了吗?”
南夜瑾低着头,有些委屈的扯着项晓芽的袖子。
“我要去战场了,您怎么一点都不担心我的安危呀?”
那眼神可怜兮兮的,像极了被抛弃的小狗。
“那我陪你去?”项晓芽挑了挑眉:“正好,我挺好奇东域那边的海产养殖的,如果能搞起来的话,日后内地想吃海产就方便多了。”
“……项仙子,我是去处理叛军的。”南夜瑾委屈不已:“您这话倒是让我觉得自己是去旅游的,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因为我相信你的能力呀。”项晓芽笑眯眯地伸出手,在南夜瑾脑袋瓜上揉了两下。
“不过,你此番要对方的向都督是曾经的水军统帅,你以前未曾接触过水战,这次怕是要去不短的时间吧。”
南夜瑾习惯性地蹭了蹭项晓芽的手心,眯着眼睛笑道:“其实,我以前也在东域待过。”
项晓芽有些惊讶。
“你去哪儿作甚?”
“杀人。”南夜瑾笑道:“杨家人。”
项晓芽莞尔一笑,看着南夜瑾的眼眸更加温柔了。
“这事你姐知道吗?”
“不知道,她以为孟藏竹一直把我带在身边。”南夜瑾笑着耸了耸肩:“我十四岁那年找了个借口说要回京,其实是在东域的水军待了一年,杀过好些海盗,所以……其实您不用担心我的安危。”
要她担心的人是他,不想让她担心的还是他。
项晓芽无奈的笑了笑,伸手捏了捏南夜瑾的脸颊。
“我知道你很厉害,所以,这次你不会让我等太久,对吗?”
“当然。”看着项晓芽平静的眼眸,南夜瑾眷恋得点了点头。
“我发誓,弄死姓向的后,第一时间就会回到您的身边。”
“等我回来,就陪您一起去北疆。”
第143章 疫病
南夜瑾走后, 京城陆陆续续的连着下了好几场雨。
这雨水说大不大,瞧着是密密麻麻的牛毛细雨,可说小也不小, 因为它一直不曾停过。加上天气还未彻底转暖, 一下雨人们又只能把厚重的衣服穿了回去。
可即便如此, 还是有不少人染了风寒。
从昨日开始,太医院便根据近日收集到的上京城周边地区的医疗报告,发现有好些个村庄之中,都出现了大规模感染风寒的症状。
一开始,太医们只觉得这是倒春寒的表现,毕竟每年换季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少病人, 等天气暖和些就好了。可没过两日, 上报出来的风寒人数已经比去年要多上了一倍有余, 且第一批病人服药之后病症不仅没有减轻, 还有继续高烧下去的症状。
这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事情正在朝着一个非常糟糕的方向发展。
太医院中,新上任的徐院正紧紧地握着钢笔, 快速的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而他的旁边, 几位年纪颇大的太医则人手一本伤寒论, 正在激烈无比地讨论着。
就在他写满了当前的书页, 准备翻到下一页之时, 屋外一个年轻人急忙忙的跑了过来, 见到徐院正和一众太医后便哭着喊道:“舅爷, 奏折又被打回来了。”
徐院正握着钢笔的手颤抖了一下,他抬起头, 露出一双爬满了血丝的眼眸。
“上头怎么说?”
“……还是那个理由。”年轻人苦着一张脸,看起来有些绝望:“说什么陛下刚刚继位, 此等大事须得又真凭实据才可上报,让我们加紧时间找出证据再上奏。”
“可恶!”一个老太医气得吹胡子瞪眼:“中书省的那群家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书省如今的郁侍郎本就是个胆小怕事的,这些年一直都以‘谨慎’闻名。如今我们拿不出证据,他肯定不敢上报……”有个年轻些的太医叹了口气,给同僚们科普道:
“也不能全怪他们,陛下登基之后把那些家伙都杀怕了,我想他们是担心这事最后闹出来是个乌龙,会惹怒陛下吧。”
“陛下不是这等不分青红皂白之人!”那年轻人不忿道。
徐院正疲乏的摆了摆手,直接说道:“老姜和神医谷的先生们可有传来消息?”
“还是没有。”年轻人摇头道:“我今儿专门找了跑腿的镖师,最迟等到明日,肯定能拿到确切的消息。”
徐院正看了眼天色,神情愈发沉重了起来。
“明日啊……罢了,我等会儿再写个折子,等明日证据到手,就立刻送去中书省吧。”
“也只能这样了。”
“可惜陛下的安危一直是岳夫人负责,先皇死后咱们能见到她的机会少之又少……不然又何须通过中书省来上报此事。”
“老张慎言,陛下身体康健是好事!”
所以,她拿什么动自己?
现在这般强硬,也不过是想要遮掩她作为女子登基为帝的心虚罢了?等这下马威结束,他们以前是什么日子,未来还是什么日子。
这股自信一直保持到了年后上朝的那一天。
当看到原本全是自己熟悉面孔的朝堂上,如今却站着超过五成的新面孔时,这些自信的臣子们才后知后觉,事情似乎和他们想的不太一样。
从女帝继位到如今不过两个月多月的时间,他们花费了十多年构建的权力体系,就被她杀得崩盘了。
这个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女帝,到底从哪儿弄来这么多人手?
直到被抄家流放,灭族砍头,这个疑问也一直停留在那些臣子们的脑海中。
谁都知道先皇属意的继承人是二皇子,这些年来也一直替二皇子牵线搭桥,若非临时出了变故,如今登基之人是谁海说不准……所以,太子究竟从什么时候就和这些人牵扯在一起了?
或许有人想过,他们是不是被先皇给骗了,其实他一直在给太子暗渡陈仓。可这正确答案不过在脑中打了个转,又被他们自己否决了。
没有人相信先皇会这么做,他们只能抱着满脑子的疑惑,离开了人间。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要逃跑。
世家多少都有些私兵暗卫在手,反抗不了逃出去,自己找个山高水远的地方东山再起,不也挺好的吗?
动了这些念头的人不在少数,可他们秘密离京之后却只能更绝望的发现,外头还有一个雍王领着玄甲军在等着他们。
这位和女帝一母同胞的亲王殿下,是个战无不胜的杀神。
二月中旬,冬雪融化,春日绽放的花香,终于将浓罩在上京之上的血腥味覆盖。
当看到田间出没的老牛和犁耙,以及少量自己改造过的‘小联4号’耕种一体机后,项晓芽握着锄头,终于露出了一个神清气爽的笑容。
“春天到了。”
她转头,看向身边站着的南夜瑾。
“你决定好启程去东域的日子了吗?”
南夜瑾低着头,有些委屈的扯着项晓芽的袖子。
“我要去战场了,您怎么一点都不担心我的安危呀?”
那眼神可怜兮兮的,像极了被抛弃的小狗。
“那我陪你去?”项晓芽挑了挑眉:“正好,我挺好奇东域那边的海产养殖的,如果能搞起来的话,日后内地想吃海产就方便多了。”
“……项仙子,我是去处理叛军的。”南夜瑾委屈不已:“您这话倒是让我觉得自己是去旅游的,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因为我相信你的能力呀。”项晓芽笑眯眯地伸出手,在南夜瑾脑袋瓜上揉了两下。
“不过,你此番要对方的向都督是曾经的水军统帅,你以前未曾接触过水战,这次怕是要去不短的时间吧。”
南夜瑾习惯性地蹭了蹭项晓芽的手心,眯着眼睛笑道:“其实,我以前也在东域待过。”
项晓芽有些惊讶。
“你去哪儿作甚?”
“杀人。”南夜瑾笑道:“杨家人。”
项晓芽莞尔一笑,看着南夜瑾的眼眸更加温柔了。
“这事你姐知道吗?”
“不知道,她以为孟藏竹一直把我带在身边。”南夜瑾笑着耸了耸肩:“我十四岁那年找了个借口说要回京,其实是在东域的水军待了一年,杀过好些海盗,所以……其实您不用担心我的安危。”
要她担心的人是他,不想让她担心的还是他。
项晓芽无奈的笑了笑,伸手捏了捏南夜瑾的脸颊。
“我知道你很厉害,所以,这次你不会让我等太久,对吗?”
“当然。”看着项晓芽平静的眼眸,南夜瑾眷恋得点了点头。
“我发誓,弄死姓向的后,第一时间就会回到您的身边。”
“等我回来,就陪您一起去北疆。”
第143章 疫病
南夜瑾走后, 京城陆陆续续的连着下了好几场雨。
这雨水说大不大,瞧着是密密麻麻的牛毛细雨,可说小也不小, 因为它一直不曾停过。加上天气还未彻底转暖, 一下雨人们又只能把厚重的衣服穿了回去。
可即便如此, 还是有不少人染了风寒。
从昨日开始,太医院便根据近日收集到的上京城周边地区的医疗报告,发现有好些个村庄之中,都出现了大规模感染风寒的症状。
一开始,太医们只觉得这是倒春寒的表现,毕竟每年换季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少病人, 等天气暖和些就好了。可没过两日, 上报出来的风寒人数已经比去年要多上了一倍有余, 且第一批病人服药之后病症不仅没有减轻, 还有继续高烧下去的症状。
这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事情正在朝着一个非常糟糕的方向发展。
太医院中,新上任的徐院正紧紧地握着钢笔, 快速的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而他的旁边, 几位年纪颇大的太医则人手一本伤寒论, 正在激烈无比地讨论着。
就在他写满了当前的书页, 准备翻到下一页之时, 屋外一个年轻人急忙忙的跑了过来, 见到徐院正和一众太医后便哭着喊道:“舅爷, 奏折又被打回来了。”
徐院正握着钢笔的手颤抖了一下,他抬起头, 露出一双爬满了血丝的眼眸。
“上头怎么说?”
“……还是那个理由。”年轻人苦着一张脸,看起来有些绝望:“说什么陛下刚刚继位, 此等大事须得又真凭实据才可上报,让我们加紧时间找出证据再上奏。”
“可恶!”一个老太医气得吹胡子瞪眼:“中书省的那群家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书省如今的郁侍郎本就是个胆小怕事的,这些年一直都以‘谨慎’闻名。如今我们拿不出证据,他肯定不敢上报……”有个年轻些的太医叹了口气,给同僚们科普道:
“也不能全怪他们,陛下登基之后把那些家伙都杀怕了,我想他们是担心这事最后闹出来是个乌龙,会惹怒陛下吧。”
“陛下不是这等不分青红皂白之人!”那年轻人不忿道。
徐院正疲乏的摆了摆手,直接说道:“老姜和神医谷的先生们可有传来消息?”
“还是没有。”年轻人摇头道:“我今儿专门找了跑腿的镖师,最迟等到明日,肯定能拿到确切的消息。”
徐院正看了眼天色,神情愈发沉重了起来。
“明日啊……罢了,我等会儿再写个折子,等明日证据到手,就立刻送去中书省吧。”
“也只能这样了。”
“可惜陛下的安危一直是岳夫人负责,先皇死后咱们能见到她的机会少之又少……不然又何须通过中书省来上报此事。”
“老张慎言,陛下身体康健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