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项晓芽则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扫描出来的信息泡里。
实话说,她挺感谢自己在末世之前就开启了app,还花了那么长时间,将拓荒者等级升到九十级的。
如果没有这一份经验的话,哪怕是她在这个世界也绑定了这个app,还顺利的开出了扫描功能,恐怕也不能像现在这样,轻易地看懂那一连串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人工浇灌的土地其实每一寸的墒情多少都有细微的差距,这其中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有时候天空飞来的鸟儿拉下来的一泡天然肥料,都会给土地带来一些微妙的变化。
当然,这种变化大部分时间都微乎其微,甚至在落后的科技时代,像发现都很困难。
但文明发展到了以一整颗星球作为一个农场的时代,为了保证星球级别的农场生产出来的农作物质量保持在一个水平中,农业从事者们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将整个星球的土地墒情尽可能的按照大区域进行规划。
因此,作为最先抵达荒星的拓荒者,就需要提前了解每一寸土地的墒情,再进行第一步调整。
app只是一个辅助插件,所能绑定的储藏空间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为拓荒者携带开发一整个星球所需的药剂和相关道具。
唯有将这些制作药剂和道具地方式进行知识数据化,让拓荒者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利用荒星原有的资源来制作它们。
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只是对拓荒者来说不太友好,也因此,高级的拓荒者成了极其珍贵的存在。
项晓芽之所以能被app强行传送到这个新世界,就是因为她是个‘高级拓荒者’。
毕竟,不管那个时代,培育一个人才是耗费最大的。所以能保住人才的情况下,没有上位者愿意损失他们。
项晓芽不是学霸,但是在末日的生存危机逼迫下,她也觉醒了自己的学习之魂,硬是花了八年的时间,啃完了app里面那些能被自己那个时代吃进去的知识,再用它们为末世的人类换取了超级种子的研发成功。
也因为有了这些经验,项晓芽只一眼,就发现了杨树村田地现在遇到的问题。
星际时代的混合药水对这个农业较为落后的时代来说,终究还是有些太过超前了,特别是这个时代的喷雾器泼洒药水的时候并不能做到特别均匀。
再加上后半段村民们都是抹黑进行的,所以麦田的土地墒情现在非常混乱,有些地方高的离谱,所以麦子灌浆的效率都比其余地方要快不少,如果不管的话,等它彻底吸收了泥土里的肥力,估计会比其余地方要提早七八天进入成熟期。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它们的分布特别不均匀,特别是面对这种大片连在一起的麦田而言,村民很难发现这些早一步成熟的麦子。
一旦天公不作美,这些提早成熟地麦子可能等不到周围的小伙伴们成熟,就得白白烂在地里。
还好自己这次只搓出来d级的复合药剂,这玩意消化时间大约在十二天左右,所以还有补救的机会。
第14章 走,给麦子浇水去
项晓芽全心全意的盯着手机里的信息泡,将目前需要灌溉的地点大致过了一遍后,就开始在心里计算起如何让村民浇水可以最大程度的省时省力。
而今已过立夏,气温每天都在向上攀升。
虽然已经过了正午,但是杨树村前去田地的路上没有栽种树木,所以一路顶着大太阳走下来,项晓芽被晒得还是有点头脑发晕。
本来盯着数据看就很是耗费精力,时间一久,她也难免有些难受。
好在周围的环境绿油油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缓解了项晓芽的视觉疲惫。
她长舒一口气,对一边跟着的妲袂说道:“帮我喊一下村长,我需要杨树村田地的大概地图。”
妲袂点了点头,加快步伐找到了村长,说了项晓芽的需求。
村长却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他回头看了一眼滑竿,犹豫片刻,低声对妲袂说道:
“大妹……我们村没有娘娘要的地图啊,你看能不能让娘娘等一等,我让小子们去画一幅?”
妲袂皱了皱眉,也回头看了一眼被大太阳晒得神色恹恹的项晓芽,说道:“行,你让人快点办好,对了,记得找把伞来吧。”
村长笑着应下,这就开始吩咐起村民办事。
妲袂也回到了项晓芽的身边,将事情简单的回复了一遍。
项晓芽愣了一下。
她惯性思维作祟,下意识的觉得地图是个很常见的家家户户都有的物品,却没想起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人们是不用地图的。
村中的土地范围是如何划分的每个村民心里都有底,毕竟一个村说上天了土地也就这么多,顶多在有人家开了荒地的时候才会上报一下走免税三年的流程。
一般的村户人家去得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周边的小县城罢了,好一点的能去州府甚至是隔壁的州府,那也算得上是走南闯北过的。
想到这儿,项晓芽便对妲袂说道:“你去和村长说,只需要有个大致的范围即可,我主要是用来标记灌溉范围。”
app现在没有开出‘地图’和‘投影’功能,不然她直接给村民展示一下3d投影技术下的灌溉图,不知道能省多少事。
妲袂不太理解这个大概范围是什么意思,便开口问道:“娘娘说的,是需要一个大概的轮廓线呢?还是每家每户的大致范围?”
“有个大范围的轮廓线就好。”项晓芽说道:“不需要详细到每家每户,但是我需要上面描绘田埂的位置,还有和河水的距离。”
“我明白了。”妲袂点点头,转头又找了村长。
知道项晓芽要的不是那种详尽的地图后,村长摸了一下汗,表情明显轻松了很多。
如果要那种非常详细和标准的地图,可能还要花个把时辰才能打好草稿,但只要个大概的轮廓图和田埂路线的话,这事就他自己便能办下来。
村里的小子们很快拿来了纸笔和油纸伞,村长跟着妲袂到了项晓芽的身边,便当着项晓芽的面,一边画地图一边和她解释起这些线条的含义。
杨树村有大约五十多户人家,田地不论好坏加起来也有将近八十多亩,虽然因为地貌特征的关系,有一部分田地位置有些偏僻,但多数还是相连在一起的,在这个没有工业机械的时代,属于条件很不错了。
“村长还记得当时洒药的时候,那些地方是最后洒的吗?”项晓芽问道。
这事情也不过三日功夫而已,村长记忆犹新,立刻在地图上替项晓芽指了出来。
“嗯,我们先去那边看看。”项晓芽说道。
村长自然不会反驳,一行人立刻调转方向,朝着那片土地走了过去。
田间的小路十分狭窄,好在滑竿本就是两人也可以抬着的玩意。
这会儿功夫,项晓芽也没有闲着,而是继续用扫描功能查看周围的情况,将有问题的部位标记在那张‘地图’。
等到了指定的位置后,项晓芽看了一眼信息泡,上面的数据正在不停地跳动着,最终停留在一个比较均衡的数值上。
实话说,她挺感谢自己在末世之前就开启了app,还花了那么长时间,将拓荒者等级升到九十级的。
如果没有这一份经验的话,哪怕是她在这个世界也绑定了这个app,还顺利的开出了扫描功能,恐怕也不能像现在这样,轻易地看懂那一连串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人工浇灌的土地其实每一寸的墒情多少都有细微的差距,这其中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有时候天空飞来的鸟儿拉下来的一泡天然肥料,都会给土地带来一些微妙的变化。
当然,这种变化大部分时间都微乎其微,甚至在落后的科技时代,像发现都很困难。
但文明发展到了以一整颗星球作为一个农场的时代,为了保证星球级别的农场生产出来的农作物质量保持在一个水平中,农业从事者们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将整个星球的土地墒情尽可能的按照大区域进行规划。
因此,作为最先抵达荒星的拓荒者,就需要提前了解每一寸土地的墒情,再进行第一步调整。
app只是一个辅助插件,所能绑定的储藏空间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为拓荒者携带开发一整个星球所需的药剂和相关道具。
唯有将这些制作药剂和道具地方式进行知识数据化,让拓荒者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利用荒星原有的资源来制作它们。
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只是对拓荒者来说不太友好,也因此,高级的拓荒者成了极其珍贵的存在。
项晓芽之所以能被app强行传送到这个新世界,就是因为她是个‘高级拓荒者’。
毕竟,不管那个时代,培育一个人才是耗费最大的。所以能保住人才的情况下,没有上位者愿意损失他们。
项晓芽不是学霸,但是在末日的生存危机逼迫下,她也觉醒了自己的学习之魂,硬是花了八年的时间,啃完了app里面那些能被自己那个时代吃进去的知识,再用它们为末世的人类换取了超级种子的研发成功。
也因为有了这些经验,项晓芽只一眼,就发现了杨树村田地现在遇到的问题。
星际时代的混合药水对这个农业较为落后的时代来说,终究还是有些太过超前了,特别是这个时代的喷雾器泼洒药水的时候并不能做到特别均匀。
再加上后半段村民们都是抹黑进行的,所以麦田的土地墒情现在非常混乱,有些地方高的离谱,所以麦子灌浆的效率都比其余地方要快不少,如果不管的话,等它彻底吸收了泥土里的肥力,估计会比其余地方要提早七八天进入成熟期。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它们的分布特别不均匀,特别是面对这种大片连在一起的麦田而言,村民很难发现这些早一步成熟的麦子。
一旦天公不作美,这些提早成熟地麦子可能等不到周围的小伙伴们成熟,就得白白烂在地里。
还好自己这次只搓出来d级的复合药剂,这玩意消化时间大约在十二天左右,所以还有补救的机会。
第14章 走,给麦子浇水去
项晓芽全心全意的盯着手机里的信息泡,将目前需要灌溉的地点大致过了一遍后,就开始在心里计算起如何让村民浇水可以最大程度的省时省力。
而今已过立夏,气温每天都在向上攀升。
虽然已经过了正午,但是杨树村前去田地的路上没有栽种树木,所以一路顶着大太阳走下来,项晓芽被晒得还是有点头脑发晕。
本来盯着数据看就很是耗费精力,时间一久,她也难免有些难受。
好在周围的环境绿油油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缓解了项晓芽的视觉疲惫。
她长舒一口气,对一边跟着的妲袂说道:“帮我喊一下村长,我需要杨树村田地的大概地图。”
妲袂点了点头,加快步伐找到了村长,说了项晓芽的需求。
村长却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他回头看了一眼滑竿,犹豫片刻,低声对妲袂说道:
“大妹……我们村没有娘娘要的地图啊,你看能不能让娘娘等一等,我让小子们去画一幅?”
妲袂皱了皱眉,也回头看了一眼被大太阳晒得神色恹恹的项晓芽,说道:“行,你让人快点办好,对了,记得找把伞来吧。”
村长笑着应下,这就开始吩咐起村民办事。
妲袂也回到了项晓芽的身边,将事情简单的回复了一遍。
项晓芽愣了一下。
她惯性思维作祟,下意识的觉得地图是个很常见的家家户户都有的物品,却没想起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人们是不用地图的。
村中的土地范围是如何划分的每个村民心里都有底,毕竟一个村说上天了土地也就这么多,顶多在有人家开了荒地的时候才会上报一下走免税三年的流程。
一般的村户人家去得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周边的小县城罢了,好一点的能去州府甚至是隔壁的州府,那也算得上是走南闯北过的。
想到这儿,项晓芽便对妲袂说道:“你去和村长说,只需要有个大致的范围即可,我主要是用来标记灌溉范围。”
app现在没有开出‘地图’和‘投影’功能,不然她直接给村民展示一下3d投影技术下的灌溉图,不知道能省多少事。
妲袂不太理解这个大概范围是什么意思,便开口问道:“娘娘说的,是需要一个大概的轮廓线呢?还是每家每户的大致范围?”
“有个大范围的轮廓线就好。”项晓芽说道:“不需要详细到每家每户,但是我需要上面描绘田埂的位置,还有和河水的距离。”
“我明白了。”妲袂点点头,转头又找了村长。
知道项晓芽要的不是那种详尽的地图后,村长摸了一下汗,表情明显轻松了很多。
如果要那种非常详细和标准的地图,可能还要花个把时辰才能打好草稿,但只要个大概的轮廓图和田埂路线的话,这事就他自己便能办下来。
村里的小子们很快拿来了纸笔和油纸伞,村长跟着妲袂到了项晓芽的身边,便当着项晓芽的面,一边画地图一边和她解释起这些线条的含义。
杨树村有大约五十多户人家,田地不论好坏加起来也有将近八十多亩,虽然因为地貌特征的关系,有一部分田地位置有些偏僻,但多数还是相连在一起的,在这个没有工业机械的时代,属于条件很不错了。
“村长还记得当时洒药的时候,那些地方是最后洒的吗?”项晓芽问道。
这事情也不过三日功夫而已,村长记忆犹新,立刻在地图上替项晓芽指了出来。
“嗯,我们先去那边看看。”项晓芽说道。
村长自然不会反驳,一行人立刻调转方向,朝着那片土地走了过去。
田间的小路十分狭窄,好在滑竿本就是两人也可以抬着的玩意。
这会儿功夫,项晓芽也没有闲着,而是继续用扫描功能查看周围的情况,将有问题的部位标记在那张‘地图’。
等到了指定的位置后,项晓芽看了一眼信息泡,上面的数据正在不停地跳动着,最终停留在一个比较均衡的数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