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那些科学家......就没有什么问题吗?”
  “以前,不是这样的。”
  因为人性的复苏,炼晶术士说话的语气也越来越顺,他缓慢说道,“罗兰的科学氛围一直都很不错,特别是古老的机械文化,被认为是一项传统的艺术。”
  “罗兰学术开放,所有实验只要得到投资,都会被支持。”
  沈佑若有所思,“可是现在的学术界,几乎成了斑寥大师的一言堂,甚至连贵族,都可以随意操控科技实验的方向。”
  “怎么有一种......”
  被思想掌控的感觉?
  难道是因为......这里是不朽机的意识世界,所以这些科学家都比较古板?
  深夜,沈佑独自坐在书房中,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划过,留下一行行龙飞凤舞的文字。
  墨水在纸面上流淌,每一滴都承载着她的思考与忧虑。
  她知道,仅凭笔下的这些文字,或许难以直接撼动罗兰政府那坚如磐石的决策。
  不过,如今的文字对她而言,不仅仅是符号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载体,是思想的翅膀。
  每当她看到那些由她亲笔写下的文字被读者所喜爱、所传播,她就感到一种由衷的满足。
  她坚信,即便是在这个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意识世界,文字依然能够触动人心,依然能够成为引领人们走向和平的灯塔。
  此刻的罗兰门也并不平静。
  地推计划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罗兰的决策者们似乎并未因民众的反对而有所动摇。
  在他们看来,这个计划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科技进步,是推动罗兰城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必要举措。哪怕他们从中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可依然、或者说肯定还是有更大的利益在诱惑着他们。
  但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决策者们可能并不真正了解民众的力量。
  这种力量虽然看似散漫、无序,但一旦汇聚起来,便能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而现在,这股洪流正在暗流涌动,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默默孕育了罗兰的地下城——将面临着被泥沙掩埋的悲惨命运。
  沈佑在她的作品《地底世界》中所描绘的恐怖场景似乎正在一步步逼近现实这让每一个沃夫泽的居民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绝望。
  他们怀着对家园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恐惧,纷纷站出来反对罗兰政府的计划。
  沃夫人无法想象自己生活的地方将被泥沙掩埋熟悉的街道、温馨的家园将变成一片废墟,他们将被以狰狞的姿态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连一声呐喊都无法传送到万米之上......
  那种对生命的绝望,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勇气和力量,让他们勇敢地站在了反抗的前沿。
  他们的抗议声音虽然起初微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变得越来越响亮。
  罗兰门的民众也开始对政府的决策产生质疑,他们担心沃夫泽的遭遇会波及到自己,更担心那个被沈佑在《地底世界》中描绘的恐怖罗兰会成为现实。
  他们不希望看到城市被泥沙掩埋、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急剧萎缩最终变成一个荒芜破败的地方。
  这种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实的反思让他们纷纷走上街头高举标语牌、高呼反对的口号以此来表达对政府决策的不满和愤怒。
  在罗兰城的大街小巷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愤怒的呐喊、有悲伤的哭泣、有坚定的呼吁......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悲壮的交响乐。而在这场交响乐中,沈佑的文字成为了最独特的旋律。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战火纷飞中人们的苦难和无助,同时也写出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而阿图朵也决定加入起义军。
  她深知,这次地推计划对沃夫泽的威胁,更清楚如果再不采取行动,那么沃夫泽将面临毁灭性的灾难。
  为了保卫家园,她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这场战斗中。
  战火在罗兰城和沃夫泽之间持续燃烧着,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沃夫泽的地下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建筑化为废墟、街道充满了各种废弃物;罗兰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民众的反对声浪越来越高涨政府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和动荡。
  阿图朵和起义军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智慧,他们利用地下城的复杂地形和建筑特点与罗兰展开了巧妙的周旋,并在小规模的战斗中逐渐占据了上风......毕竟罗兰门并没有办法派遣大规模的军队对“同是泽尔塔人”的地下城居民展开杀戮。
  在沃夫泽起义军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一时半会地推计划并无法渗透到沃夫泽内部,也没有人会信他们疏散群众的鬼话,反而会时不时被沃夫泽的人骚扰一番。
  文字的传播,在这场战争中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武器。
  沈佑的书《地底世界》虽然被罗兰官方列为禁书,但她的文字却被粉丝们自发地传播出去。
  这些文字像火种一样在人们心中点燃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正义的追求,有粉丝以她的笔名“拾光者”创办了“拾光者日刊”。在这个平台上,无数人畅所欲言地表达着对政府决策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
  战火之外,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在悄然进行着。
  沈佑的文字像一把锐利的剑直刺敌人的心脏,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战火纷飞中人们的苦难和无助,也写出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眷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