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做得好。”林岳道,“此事不宜声张。告诉你的兵,双方使团谈判的详细内容,一句也不能透出去。”
  林飞云得了林岳的肯定,心里却无比憋屈:“……是,大哥放心,我一定管好他们。”
  此时,军杖外传来小兵的呼喊声:“小将军!”
  林飞云一听是自己麾下的兵,连忙转身奔出军帐。
  “驿站着火了!”来人报道,“整座驿站烧掉了一半,公主……公主的遗体烧焦了。”
  林飞云大骇,转头看向从杖中冲出来的林岳:“大哥……”
  “怎么起的火?”
  “起火原因还不清楚。”小兵禀报道,“但据驿站里的厨子说,火是从公主住的地方先起来的,等外头的人发现提水去救的时候公主那间房已经被烧塌了,两名贴身侍女被烧成了重伤。”
  “京中来的官儿回去的时候公主的遗体刚好被人从火海里抬出来,他看了一眼就吓晕过去了。”
  “大哥……”林飞云直接跪倒在林岳面前,“是我办事不力,该罚!”
  公主自尽跟他们没关系,但是在莲州境内公主的遗体没有保护好,那就是他们失职。
  见状,过来传话的小兵也跪了下去。
  “此事蹊跷。”林岳并未动怒,只道,“我写一份请罪的折子送去永安,你带人去查起火原因,越仔细越好。”
  “大哥怀疑有人故意捣鬼?”林飞云并非愚笨之人,“要陷害咱们?”
  他首先想起来的就是带领使团前来送亲的礼部官员:“是不是有人为了脱责故意放火,好祸水东引?”
  虽然不曾去过永安,但军中年年都有都官过来,还长期住着一个监军,林飞云对这些人全无好感。
  林岳闻言盯他一眼。
  林飞云立即领会,是叫他谨言慎行,他立刻闭嘴,不再多言。
  “起来吧。”
  林飞云起身。
  “替我安抚好受惊的使团官员。”林岳道,“我就不亲自过去了。”
  林飞云未做他想,抱拳行礼之后,带着小兵急速赶往驿站。
  待他走后,林岳立即遣副将找来了军师及众将领。
  “如今驻扎在咱们对面的主将是北真摄政王秦邕第三子秦虎,三年前曾在西面打败过李老帅,虽占了出其不意的优势,但当时他不过二十岁,实乃善战奇才。”军师蔺行分析着局势。
  “咱们大帅十七岁参军,连战连胜,二十四岁就成了一军统帅,怕他个鸟。”杨豹最不喜欢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然而刚说完就被林岳瞪了一眼,这才老实,托着手请蔺行继续说。
  “三年前两国停战和谈,是北真如今的太后刘氏做主定下的。”蔺行接着说,“然而摄政王秦邕与太后刘氏向来政见相左,各自领着主战与主和派的大臣在朝中分庭抗礼。”
  众人听明白了,秦邕把自己的儿子调到了莲州北侧,就是要重新开战的信号。
  “和亲一事意外频发,绝非巧合。”蔺行道,“就怕是北真主战派的人故意在其中搅混水,意图再次掀起战事。”
  “杨豹。”林岳开口道。
  “末将在。”
  “若今夜北真发兵,不要急着抵抗,把他们放进来。”林岳道,“接着左右两侧夹击,你再从后面堵住他们的退路。”
  “是……大帅,你咋知道他们会从我守的地方攻进来?”
  第21章 和战
  莲州来的军报递到了枢密院,彼时知枢密院事蔡康元已经走在下值回家的路上,被从办差处奔来的小吏伸手挡路拦了下来。
  自嘉宁年间,大周军事重心便尽数移向兵部,当时朝廷便曾议过是否要将枢密院与兵部二者合为一体。因嘉宁帝不愿更改祖制,枢密院才保留下来。
  来到太和年间,前几年战事不断,枢密院与兵部共掌兵事。太和七年两国停战和谈,战事一了,枢密院便再次渐渐闲置下来。
  蔡康元在太和八年升任知枢密院事,看中的就是职位高又清闲,他在这个位子上坐得优哉游哉。
  原以为能一直保持这份悠闲到告老请辞,这份军报就像是万里晴空下的一声惊雷,劈裂了天穹,也几乎将他劈晕过去。
  蔡康元甚至一时没能反应过来他接下来该做什么。
  “进……进宫!”他扶稳官帽,大吼一声。
  轿夫抬着轿子往皇城去,又听轿帘被大力掀开,蔡康元急声道:“先去次都堂。”
  ……
  “木相!”
  六月的天,蔡康元跑的官袍都湿透了。
  “何事如此慌张?”木嵩对这个听话又没什么野心的亲家态度一向和蔼,“蔡兄慢慢说。”
  “打……打起来了。”蔡康元将军报塞到木嵩手里,“莲州,打起来了!”
  ……
  “依照军报所说,是北真先行撕毁停战协定,出兵攻打莲州。莲州守备军反击,双方在交界处发生激战。”谢显将最新得到的消息传给木良漪,“第一封军报算是捷报,莲州军歼灭加活捉北真先锋部队两千人,还俘虏了他们的主将秦虎。”
  “不得不说,阿良送给本王的这只耳朵着实好用,头脑聪明,办事利落。”
  谢显亲自将茶放到木良漪面前:“下头新送来的紫笋,尝尝看。”
  木良漪捧起茶盏,轻啜了一口,然后道:“官家的态度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