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昭希看见了,说等下班了再跟她说。什么事,两人心知肚明。
  这种默契,不只情人之间有,相处很久的好友之间也有。
  她跟赵辰澜相处的时间那么短,好像也有这种默契。她亲赵辰澜时,两人的头没有朝一个方向。她想做什么,赵辰澜没有犹豫刚好配合上。做那件事也是,她主动一回,赵辰澜用同样的方式也主动一回,没有人一直当被动的人。
  赵辰澜第一次主动跟她说话时,她其实有些怕,怕这样热情的人,靠近就会被灼伤。
  跟林奕畅的关系,也是这样,因为不得不在一个空间,她可以选择屏蔽,但她拒绝不了林奕畅再三的求助。
  姜教授的办公室近在眼前,她收回思绪,让注意力回到应对姜教授的事上。
  敲了三声门,姜教授让她进来。门推开,姜教授笑着摘下眼镜,说她恢复的不错,让她坐到她对面。
  她关了门,姜教授递给她一个文件,上面是一个名叫郑耀理的简历,跟她同龄,是校友,出过国,在国外医院实习,当过三年的住院医,做过脑瘤手术,在期刊发表了相关论文。
  “你觉得她怎么样?”
  徐昭希抬起头看着姜元炫,“有留过学,做过成功的脑瘤手术,很不错。”
  姜元炫又递给她一份文件,“这是郑耀理发表的那篇脑瘤手术论文,我给你邮箱发了那台脑瘤手术的视频。叫你来的原因,你应该听林奕畅说了,你接受这个决定吗?”
  徐昭希没有回答,只问接下来她的工作内容。
  “乐淙说你帮我妈的樱桃园做事,还说你很熟练,让我很意外。你现在的反应也让我意外。你倒在手术室,真的把我吓了一跳,我已经有十几年没有这么失态过。昭希,我希望你去找刘医生,跟她聊一聊,时间是半年。如果半年内,刘医生那边通过了,你会回到手术台。如果半年后,没有通过,时间将延长,相应的,你上大手术的期限也会延长。我相信你的技术,但是做手术不能只有技术。这半年的时间,你去急诊那边做一些需要开刀、缝合的小手术。”
  徐昭希感觉一股涩意蹿上喉头,她咬牙极力忍住。
  姜元炫喝了一口水,“你还有别的问题吗?”
  “没有。”
  出了门,徐昭希疾步走到窗户那边,一到那里,她踮起脚,整个人压在窗台上,大口喘气。极力忍住的眼泪,顷刻夺眶而出,顺着她的面颊,滴往楼下,砸在芭蕉叶上。
  昨天想好的话,没有用武之地,姜教授想得很周全,替她挡住院领导那边的责难,又想好了万全之法,更知道如何挡住她的坚持。
  在这之前,借林奕畅的口,给她打了预防针。
  她不是因为委屈才哭,而是后面半年都不能再上手术台了。她知道半个月一个月的解决不了她心里的难题,如果能解决,不至于过了十年,她还放不下。
  她本以为她放下了,再次面临,她的问题破体而出,砸碎她之前所有的伪装。
  妈妈去世后的那三年,她一直凭着一口气,她要考上医学院,当上医生,心无杂念去学习。她把妈妈压在心底,在梦里想念她。
  考上医学院,学业繁重,她仍在梦里喊妈妈,在梦里忏悔。她没有跟人说过,她当初要是坚持,妈妈不会这么快离开她。
  了解脑瘤之后,她更觉得是当初的自己不够坚持。
  跟刘医生倾诉,能减轻她的心理负担,能不能根除,她不抱希望。因为她始终觉得,只有她做了一台成功的脑瘤手术,她才能根除。
  手机响了,她抬起手臂擦了擦脸,电话是余护士打来的,让她去急诊室,说有一个头部插了块玻璃的病人,需要她去处理。她应了一声,说她马上去。
  她全力跑到办公室,看见郑耀理坐在她对面那张办公桌,头都没抬。她拉了白大褂穿上,带着听诊器,跑出了办公室。
  还没进急诊室,就听到里头哭喊的声音,听得她心尖直颤。
  一大早,急诊室就这么多人,她来不及感叹,余护士朝她招手,她连忙穿过人群跑过去。头上插了块玻璃的病人是个中学生,玻璃插在后脑边缘位置,她边戴手套边看伤口,玻璃没有露在外面,应该是嵌进去了。
  余护士说已经打过麻醉,递给她手术刀,另一位护士拉了窗帘。余护士把手术灯对着伤口处,她戴上口罩,一手拿着手术刀,一手扶着伤口边缘。
  第20章 风险预期
  在实习期,徐昭希轮过急诊,一开始手足无措,惊叹急诊病人多,急诊室吵嚷。过了几个月,还是适应不了,还是会觉得意外事故多,但放到她的圈子,又没有人经历过意外事故。如果不是在医院,一般人通常不会碰上。
  碰上了,侥幸活下来,会感慨不容易,之后生活重新回正轨,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情况。
  徐昭希现在碰到的就是比较好的一种,高层玻璃窗砸下来,没有砸到人,只有碎片刺到人。刺到头的,是最糟的一种,如果没有伤到脑的主要部位,只是皮肉伤,就还好,这位小姑娘就是这种情况。
  缝合好伤口,徐昭希松了口气,接着去处理需要缝合的病人。
  一整个上午,徐昭希跟个陀螺似的,一直在急诊室打转,中间去了一次厕所。除了这个学校的意外,急诊还接了附近的交通事故,因为下了雨,还越下越大。忙到饭点时间,急诊的人总算少了一大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