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明月 第64节
先帝对宗室很宽容,那时他身体不好,需要宗室的支持,因此宗室过得很滋润。
到了小段这会儿,因为没钱,他克扣了宗室不少东西,已经有很多人怨声载道。但小段不打算反思,他想要名正言顺的,能不给就不给了。
“要改祖宗家法,就得闹了,闹得越大越好。”裴再道:“我来应对宗室,江南那边......”
“要断开江南和京城的联系,双管齐下。”小段道,他下巴点了点不鉴。
不鉴道:“我将运送十万匹丝绸的货船扣押在海门,为首的是个小商队,估计是掩人耳目的,也因此,不敢跟我撕破脸。”
“扣住了,别让他们动。”小段道:“江南拿不到京城准备的消息,就不敢轻举妄动。”
小段看向不咎,“跟秦尚书传信,让他放手去做。给咱们的钦差也支会一声,叫他知道陛下信他。”
不咎称是,小段随手翻了翻桌上的奏折,“还有什么事吗?”
不鉴和不咎都摇头,各自领命退去。
裴再盯着小段没有动,小段叫人把奏折搬出来,睨了眼裴再,“可还算有长进?”
裴再自觉上去给他批奏折,“陛下面面俱到,有条不紊,处理起政务已经是得心应手了。”
这算一句夸奖,小段的回应是假笑了一下,然后翻了个白眼。
立冬那一天康王世子设宴,宴请宾客,也给裴再发了请帖。
席上康王世子对裴再很客气,拉出病歪歪躺在床上的康王,与裴再叙那点旧日情谊。
康王从来也不是眼明心亮的人,富贵乡里养出来的天潢贵胄,跟琉璃玉器一样,看着坚固,其实不堪一击。
他还劝裴再,规劝陛下,不要给宗室难看。大不了他这把老骨头亲自出面安抚宗室,来消解宗室对陛下的不满。
裴再不置可否,他问康王还记不记得新平时他送给小段的鸽子。
康王一时有些愣神,“还活着呀。”
“活得很好,陛下给它取名叫绿豆,很活泼。”裴再问:“王爷的那些鸽子呢?”
康王说:“我年纪大了,顾不来,叫世子处置了。”
“其实可以送给陛下养,”裴再说:“王爷养不来,世子也养不来,陛下就养的很好。”
见过康王后,裴再归席。康王世子已经得知了裴再和康王的交谈内容,他拉着裴再点评极尽奢靡的宴会,旁边还有人执笔。
裴再只要说一个好字,其穷奢极欲的名声立刻就会传扬出去。
当日裴再只念了一句诗,接着便不顾康王世子的挽留,决然离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段谷冬一字一句把这句诗念出来。
天色阴沉,光线不是很好,哪怕午后太极殿里也需要点着灯。窗子外结了冰,小段窝在榻上,推开一点窗户,把那点冰凌一点点扣下来。
他问段谷冬,“知道这句诗什么意思吗?”
“知道,”段谷冬说:“外面好多人都在说。”
小段看向碧纱橱后的人影,“裴大人又风光一回。”
裴再坐在后面批奏折,隔着碧纱橱,身影影影绰绰,像是散着光。
裴再没言语,小段转过来看段谷冬,“你学的挺快呀,都学到杜甫的诗了。”
段谷冬去抓桌上的棋子,说:“夫子教得好。”
小段有点别扭,“裴再原来是我和你娘的夫子,这会儿又是你的夫子,什么辈分啊。”
段谷冬问:“那我该叫他什么。”
小段想了想,“叫师爷。”
叫裴夫子显得文质彬彬,叫师爷却能让小段想起新平赵县令身边的倒霉师爷。
小段乐了,笑得前仰后合。
段谷冬不明白他在笑什么,她探过头看碧纱橱后的裴再,裴再不动如山。
门打开,灌进来一股凉风,紧跟着裴越之走了进来。
外面在刮风,室内倒温暖如春,小段和段谷冬坐在榻上看书背书,裴再在碧纱橱后批改奏折。
裴越之走进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他见过好几次裴再替小段批奏折,他不是那些无知无觉的宫人,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陛下能把他的权柄毫不保留地分享给裴再,尽管他对裴再恶语相向,以奚落和戳中裴再的痛楚为乐。
而裴再呢,表面上高风亮节,不过是玩得一手欲拒还迎。
那天晚上,裴再暗示他陛下因为裴再而生气,可是当裴越之去见陛下的时候,他只看到陛下一气呵成写出来的,给裴再授官的圣旨。
简直像种炫耀似的,裴越之想,就同现在一样。
裴越之低下头,向小段行礼。
“起来吧。”小段摆手,叫宫人搬来凳子让他坐下。
裴越之落座,看向碧纱橱后,“裴大人一句诗在民间掀起了轩然大波,百姓们都在议论,说贵族奢靡,又说裴大人有仁者爱人之心。裴大人毕竟是裴大人,离京多年,一回来仍然是风头无两。”
碧纱橱后,裴再放下笔,淡声道:“过誉了。”
他站起身,捧着一摞奏折走出来,放到小段面前。
奏折里夹了很多红条子,写着对政务的处理办法,小段倾向于哪种处理方式,就将哪张条子留下来。
小段拿起一份奏折,略看了看,又合上。他看向裴越之,裴越之仍然是谦卑温顺的模样。
“有宫人看见你同康王世子走在一起,就是裴再进宫谢恩那天,”小段问:“你去哪儿做什么?”
裴越之顿了顿,道:“是为恭喜裴大人去的,没见到裴大人,倒碰见了康王世子。世子提点我,叫我去给陈郡王赔罪。”
宫人上了茶,小段没有喝,他放下奏折,掸了掸衣服,“什么赔不赔罪的,不用管他。”
“还跟你说了别的吗?”小段问。
裴越之摇头,“康王世子什么样的人物,也就是遇见了,才随口交待两句吧。”
小段没说话,转过头视线扫过裴再,裴再不言语,低头摸了摸茶杯。
茶杯温度正好,裴再便把茶杯往小段面前推了推,提醒小段喝茶。
小段不让他插手裴越之的事情,他还真就一句话不说了。
小段心里冷笑,面上对裴越之道:“还有件事,我打算叫段谷冬也学学乐理,劳烦你整理出一些小孩子能看得明白的乐理书,先叫她入门。”
裴越之称是,小段便叫裴越之先下去。
段谷冬趴在桌上问:“我要学琴吗?我不想学琴。”
小段敷衍道:“多学点东西又没坏处。”
裴再不赞成,“学得太杂了也不好。”
小段稀罕,“谁能有你学的东西杂,天文地理曲乐百艺,裴大人不是都能说上两句吗?”
“多而不精,不如选定一种,从一而终。”
小段挑眉,“裴再,有些人说话不说话都叫人舒心,有些人说话不说话都叫人不舒心,你猜你是哪一种。”
裴再沉吟片刻,“不如陛下明示,我现在是说话好,还是不说话好。”
小段皮笑肉不笑,“你现在滚出去就最好了。”
裴再行了礼,便往外走。
“等会儿。”小段喊住他,把扑腾个不休的段谷冬扔给他,“把她也带走。”
在小段怀里挣扎着的段谷冬落到裴再手里就安静下来了,裴再并不像小段会纵容她,小孩子在一点上是很聪明的。
第64章
陈郡王被不咎寻了个由头扣押,大理寺监牢还没待够十二个时辰,双腿已经软的走不动路。
不咎连哄带吓,指着当初萧庶人曾经受的刑罚,一一讲解给陈郡王,竟还真的套出了点东西。
“江南的商人和京城之间,有个中间人,原本只是陈郡王家的一个下人,后来被人带走,不知道眼下在何处。”不咎道:“可以肯定的是,此人是个做账的天才,江南那边的银钱到他手里转一圈,再到宗室手中就是清清白白的了。”
“所有的银钱往来都由他经手?”小段问:“能找到这个人是谁吗?”
不咎摇头,“藏得很严,翻遍了府尹里所有的文书也没找到这个人的身契,应该是被人拿走作为控制此人的把柄了。”
小段沉吟片刻,“这样的奇人,明面上看不到,三教九流里或许会有消息。”
不咎道:“那我着人去查。”
他刚要领命退去,宫人忽然急匆匆地进来,回禀说:“谢侍郎遇刺了!”
不鉴的房间里,一盆盆变红的血水被端出来,下人来来往往,屋里弥漫着似有若无的血腥味。
小段站在床边,眉头紧皱,裴再站在他身侧。
一枚箭头啷当一声被扔到托盘上,不咎把箭头清出来,手脚利索地给不鉴包扎好伤口。
“万幸箭上无毒,只是扎穿了肩膀,未伤及筋腱,好好修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不鉴咬着牙,等包扎好,已经满脸是汗,“我刚要出京,就被这群人拦住。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偷袭我不是为了要我的命,是为了我身上的手令。”
不鉴看向小段:“海门刚传来消息,有几个人拿着假手令弃船逃了。”
小段点点头,“意料之中。”
“不鉴遇袭这件事,有点蹊跷。”不咎看了眼小段,道:“出京是轻装简行,秘密出行,那些人怎么会知道不鉴的行踪呢。”
小段垂下眼睛,“有人走漏了消息。”
不咎犹豫片刻,道:“听说裴越之近来与康王世子走得很近。”
小段没说话,脸上不怎么好。
不鉴看了看小段,道:“也不一定就是裴越之,陛下对身边的人太宽容了,少不得被人钻空子。至于裴越之,真不是我看不起他,我反正不觉得他能翻起什么风浪。”
不鉴看向不咎,不咎勉强点头,“也有道理。”
小段看了眼不鉴和不咎,叹了口气,他心里知道,就是裴越之。
到了小段这会儿,因为没钱,他克扣了宗室不少东西,已经有很多人怨声载道。但小段不打算反思,他想要名正言顺的,能不给就不给了。
“要改祖宗家法,就得闹了,闹得越大越好。”裴再道:“我来应对宗室,江南那边......”
“要断开江南和京城的联系,双管齐下。”小段道,他下巴点了点不鉴。
不鉴道:“我将运送十万匹丝绸的货船扣押在海门,为首的是个小商队,估计是掩人耳目的,也因此,不敢跟我撕破脸。”
“扣住了,别让他们动。”小段道:“江南拿不到京城准备的消息,就不敢轻举妄动。”
小段看向不咎,“跟秦尚书传信,让他放手去做。给咱们的钦差也支会一声,叫他知道陛下信他。”
不咎称是,小段随手翻了翻桌上的奏折,“还有什么事吗?”
不鉴和不咎都摇头,各自领命退去。
裴再盯着小段没有动,小段叫人把奏折搬出来,睨了眼裴再,“可还算有长进?”
裴再自觉上去给他批奏折,“陛下面面俱到,有条不紊,处理起政务已经是得心应手了。”
这算一句夸奖,小段的回应是假笑了一下,然后翻了个白眼。
立冬那一天康王世子设宴,宴请宾客,也给裴再发了请帖。
席上康王世子对裴再很客气,拉出病歪歪躺在床上的康王,与裴再叙那点旧日情谊。
康王从来也不是眼明心亮的人,富贵乡里养出来的天潢贵胄,跟琉璃玉器一样,看着坚固,其实不堪一击。
他还劝裴再,规劝陛下,不要给宗室难看。大不了他这把老骨头亲自出面安抚宗室,来消解宗室对陛下的不满。
裴再不置可否,他问康王还记不记得新平时他送给小段的鸽子。
康王一时有些愣神,“还活着呀。”
“活得很好,陛下给它取名叫绿豆,很活泼。”裴再问:“王爷的那些鸽子呢?”
康王说:“我年纪大了,顾不来,叫世子处置了。”
“其实可以送给陛下养,”裴再说:“王爷养不来,世子也养不来,陛下就养的很好。”
见过康王后,裴再归席。康王世子已经得知了裴再和康王的交谈内容,他拉着裴再点评极尽奢靡的宴会,旁边还有人执笔。
裴再只要说一个好字,其穷奢极欲的名声立刻就会传扬出去。
当日裴再只念了一句诗,接着便不顾康王世子的挽留,决然离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段谷冬一字一句把这句诗念出来。
天色阴沉,光线不是很好,哪怕午后太极殿里也需要点着灯。窗子外结了冰,小段窝在榻上,推开一点窗户,把那点冰凌一点点扣下来。
他问段谷冬,“知道这句诗什么意思吗?”
“知道,”段谷冬说:“外面好多人都在说。”
小段看向碧纱橱后的人影,“裴大人又风光一回。”
裴再坐在后面批奏折,隔着碧纱橱,身影影影绰绰,像是散着光。
裴再没言语,小段转过来看段谷冬,“你学的挺快呀,都学到杜甫的诗了。”
段谷冬去抓桌上的棋子,说:“夫子教得好。”
小段有点别扭,“裴再原来是我和你娘的夫子,这会儿又是你的夫子,什么辈分啊。”
段谷冬问:“那我该叫他什么。”
小段想了想,“叫师爷。”
叫裴夫子显得文质彬彬,叫师爷却能让小段想起新平赵县令身边的倒霉师爷。
小段乐了,笑得前仰后合。
段谷冬不明白他在笑什么,她探过头看碧纱橱后的裴再,裴再不动如山。
门打开,灌进来一股凉风,紧跟着裴越之走了进来。
外面在刮风,室内倒温暖如春,小段和段谷冬坐在榻上看书背书,裴再在碧纱橱后批改奏折。
裴越之走进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他见过好几次裴再替小段批奏折,他不是那些无知无觉的宫人,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陛下能把他的权柄毫不保留地分享给裴再,尽管他对裴再恶语相向,以奚落和戳中裴再的痛楚为乐。
而裴再呢,表面上高风亮节,不过是玩得一手欲拒还迎。
那天晚上,裴再暗示他陛下因为裴再而生气,可是当裴越之去见陛下的时候,他只看到陛下一气呵成写出来的,给裴再授官的圣旨。
简直像种炫耀似的,裴越之想,就同现在一样。
裴越之低下头,向小段行礼。
“起来吧。”小段摆手,叫宫人搬来凳子让他坐下。
裴越之落座,看向碧纱橱后,“裴大人一句诗在民间掀起了轩然大波,百姓们都在议论,说贵族奢靡,又说裴大人有仁者爱人之心。裴大人毕竟是裴大人,离京多年,一回来仍然是风头无两。”
碧纱橱后,裴再放下笔,淡声道:“过誉了。”
他站起身,捧着一摞奏折走出来,放到小段面前。
奏折里夹了很多红条子,写着对政务的处理办法,小段倾向于哪种处理方式,就将哪张条子留下来。
小段拿起一份奏折,略看了看,又合上。他看向裴越之,裴越之仍然是谦卑温顺的模样。
“有宫人看见你同康王世子走在一起,就是裴再进宫谢恩那天,”小段问:“你去哪儿做什么?”
裴越之顿了顿,道:“是为恭喜裴大人去的,没见到裴大人,倒碰见了康王世子。世子提点我,叫我去给陈郡王赔罪。”
宫人上了茶,小段没有喝,他放下奏折,掸了掸衣服,“什么赔不赔罪的,不用管他。”
“还跟你说了别的吗?”小段问。
裴越之摇头,“康王世子什么样的人物,也就是遇见了,才随口交待两句吧。”
小段没说话,转过头视线扫过裴再,裴再不言语,低头摸了摸茶杯。
茶杯温度正好,裴再便把茶杯往小段面前推了推,提醒小段喝茶。
小段不让他插手裴越之的事情,他还真就一句话不说了。
小段心里冷笑,面上对裴越之道:“还有件事,我打算叫段谷冬也学学乐理,劳烦你整理出一些小孩子能看得明白的乐理书,先叫她入门。”
裴越之称是,小段便叫裴越之先下去。
段谷冬趴在桌上问:“我要学琴吗?我不想学琴。”
小段敷衍道:“多学点东西又没坏处。”
裴再不赞成,“学得太杂了也不好。”
小段稀罕,“谁能有你学的东西杂,天文地理曲乐百艺,裴大人不是都能说上两句吗?”
“多而不精,不如选定一种,从一而终。”
小段挑眉,“裴再,有些人说话不说话都叫人舒心,有些人说话不说话都叫人不舒心,你猜你是哪一种。”
裴再沉吟片刻,“不如陛下明示,我现在是说话好,还是不说话好。”
小段皮笑肉不笑,“你现在滚出去就最好了。”
裴再行了礼,便往外走。
“等会儿。”小段喊住他,把扑腾个不休的段谷冬扔给他,“把她也带走。”
在小段怀里挣扎着的段谷冬落到裴再手里就安静下来了,裴再并不像小段会纵容她,小孩子在一点上是很聪明的。
第64章
陈郡王被不咎寻了个由头扣押,大理寺监牢还没待够十二个时辰,双腿已经软的走不动路。
不咎连哄带吓,指着当初萧庶人曾经受的刑罚,一一讲解给陈郡王,竟还真的套出了点东西。
“江南的商人和京城之间,有个中间人,原本只是陈郡王家的一个下人,后来被人带走,不知道眼下在何处。”不咎道:“可以肯定的是,此人是个做账的天才,江南那边的银钱到他手里转一圈,再到宗室手中就是清清白白的了。”
“所有的银钱往来都由他经手?”小段问:“能找到这个人是谁吗?”
不咎摇头,“藏得很严,翻遍了府尹里所有的文书也没找到这个人的身契,应该是被人拿走作为控制此人的把柄了。”
小段沉吟片刻,“这样的奇人,明面上看不到,三教九流里或许会有消息。”
不咎道:“那我着人去查。”
他刚要领命退去,宫人忽然急匆匆地进来,回禀说:“谢侍郎遇刺了!”
不鉴的房间里,一盆盆变红的血水被端出来,下人来来往往,屋里弥漫着似有若无的血腥味。
小段站在床边,眉头紧皱,裴再站在他身侧。
一枚箭头啷当一声被扔到托盘上,不咎把箭头清出来,手脚利索地给不鉴包扎好伤口。
“万幸箭上无毒,只是扎穿了肩膀,未伤及筋腱,好好修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不鉴咬着牙,等包扎好,已经满脸是汗,“我刚要出京,就被这群人拦住。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偷袭我不是为了要我的命,是为了我身上的手令。”
不鉴看向小段:“海门刚传来消息,有几个人拿着假手令弃船逃了。”
小段点点头,“意料之中。”
“不鉴遇袭这件事,有点蹊跷。”不咎看了眼小段,道:“出京是轻装简行,秘密出行,那些人怎么会知道不鉴的行踪呢。”
小段垂下眼睛,“有人走漏了消息。”
不咎犹豫片刻,道:“听说裴越之近来与康王世子走得很近。”
小段没说话,脸上不怎么好。
不鉴看了看小段,道:“也不一定就是裴越之,陛下对身边的人太宽容了,少不得被人钻空子。至于裴越之,真不是我看不起他,我反正不觉得他能翻起什么风浪。”
不鉴看向不咎,不咎勉强点头,“也有道理。”
小段看了眼不鉴和不咎,叹了口气,他心里知道,就是裴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