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孙皇后看着不懂装懂的女儿,忍不住掩唇笑道:“这些年外放的地方官员中,受到舅父(高士廉)照顾提点者不计其数,有他前往坐镇,想来定能事半功倍。”
  李世民叹道:“只是,要难为他来回奔波一趟了。许国公到底上了年纪,许多事情在外需要人留神照顾,朕会再派两个相熟的小辈跟去,也好叫朕放心些。”
  兕子一听这话,顿时有了鬼主意。
  她扯了扯阿耶的袖子,凑上去贼兮兮道:“阿耶,跟外太舅父最熟的,不就是舅父一家吗?我听舅父和大姊姊说,近日驸马可闲了,不如就叫他陪着外太舅父吧?”
  李世民下意识地觉着,闺女没打什么好主意。
  但不知怎么的,他脑海中电光石火之间,想起了长乐年前回宫时的样子。粉脂朱唇,华服美饰,都不足以遮掩长女眉眼之间的一点疲惫忧愁。
  长乐不愿提起,做阿耶的便只好装作不知。但每每忙完政务空闲下来,李世民总能想到那个独自坐在雪天之间,愣神发呆的长乐。
  或许,叫长孙冲出去历练历练,也是一件好事。
  ……
  长孙冲就这么一脸懵的被李二陛下派出长安了。
  他的任务不重也不多,一是照看好高士廉;二是每日帮着高士廉查看一番麻袋里的番薯,免得路途中就出了岔子。
  番薯的生命力真是惊人的旺盛。
  它们扎根在小小一只麻袋里,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颠簸,却依旧苍翠欲滴,昂扬向上。
  四月中旬的天,黄河两岸已经彻底回暖。
  农户们提前半月就整地起垄,将这肥沃的沙壤土高高堆起,以便加强排水透气。
  这时候,甘薯苗已经顺着麻袋四出的空隙疯狂生长,大了一圈。农户们按照朝廷官差的教导,将每只插穗从顶端保留四片叶子左右,小心插入挖好的穴中,或横或纵,任其根须生长。
  南山这头,兕子也在种番薯。
  虽说只有二分地的番薯苗,小萝莉也依然严谨,要宋管事寻了些红紫苏的苗,来跟番薯栽种在同一垄上,间株成行。
  南山的地力足够肥沃,因而适合这种混栽方式。
  甘薯的叶、蔓天然具有固氮作用,在肥料养分充足的土壤中,容易引起蔓徒长,地下块根不膨大的问题。
  而红紫苏吸肥能力较强,且能驱除金龟甲这种为害地下根块的害虫,使其不来产卵。因而,在肥沃土壤里将两者混栽,到时候得产量是一定会远远高于黄河沿岸的。
  哼。
  兕子要叫耶耶刮目相看!
  小萝莉满脸的嚣张跋扈,看庄户们将番薯苗和红紫苏苗扦插定植好,还特意按照她说的,将番薯苗总插下去,这样就可以得到又大又圆又甜的块根。
  不到一个时辰,二分地的农活儿就忙完了。
  庄户们彼此面面相觑,还真没给皇家种过这么少的地。
  兕子蹲在地头,歪着脑袋思考片刻。
  番薯是不需要追肥的。
  只是在秋收之前,须得注意一件事。番薯蔓在生长过程中,每一节都有可能在与地面接触中生根。蔓顶端的养分无法流向基部,块根就无法膨大,也就结不出好番薯。
  因而,长蔓的过程中,要时时留意反蔓。
  兕子将这件事叮嘱了宋管事,便起身拍拍手,打算去瞧瞧去年冬日里堆的高碳肥料。
  经过三个
  月不间断的干草叉翻动,高碳肥从满满一箱,已经缩至一半。
  宋管事:“堆肥逐步升温后,到今春已经缩小成一团。奴按照公主的吩咐,每五日给通气翻动,其中气味也的确越来越轻了。公主,这是不是……就算成了?”
  宋英成问的小心翼翼,兕子却长出一口气,露出萌化人心的笑容:“嗯嗯,成啦!”
  高碳肥的成功给了小萝莉自信心,她决定一鼓作气,将高氮堆肥也弄出来。
  宋管事开春之后就早有准备,连忙派人将收集的蔬果残渣、绿草绿植、庄内牛羊兔子等食草动物产生的粪便都搬来,按照去岁那样的方式,在堆肥箱内耙起来。
  与高碳肥不同,氮肥材料气味要更重一些。
  等那些天然材料都在堆肥箱内按序耙好,兕子已经承受不住,默默从松萝手中接过棉布条,将两个鼻孔都堵上了。
  见宋管事看过来,兕子梗着脑袋解释:“我才不是娇贵。阿娘说了,小孩子的嗅觉就是比大人敏锐好多的!”
  所以,他们觉得很臭的时候;
  那兕子就快要臭死啦!
  宋管事看着小公主生动鲜活的模样,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是奴先前疏忽了,公主。不若今日就先回宫去吧,剩余的差事奴已经心中有数,定会办好的。”
  被宋英成一提醒,兕子才想起已经出来了大半日。
  她忍不住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
  “过段日子天热起来了,我要邀请大姊姊来庄子上散心。宋管事,帮阿姊留一座清静的小院收拾出来。”
  ……
  五月末,长安的行道树庇荫成片,风中都带着花果清香。
  李二陛下收到数筐珠崖(海南)进贡的越王头(椰子),因实在不好这一口,都打包塞到了立政殿,送到了兕子手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