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七月雨后,微凉清风中,兕子等人围坐花园树下,吃着现烤的玉米芋头、羊腿肉串、蘑菇长茄,不时再饮一杯自家糯米酿成的米酒,简直就是人生享受。
  李承乾在这样的氛围中,竟也卸下心防,放开了许多。
  李靖用食箸打着节拍,哼着小调,又哭又笑道:“公主这个玉米好哇!是真好!若老臣从前就能遇上这耐旱、产量又高的粮食,就不会有那么多兵饿着肚子,在战场上丢去性命了。”
  老将军说到这里,掩面大哭起来。
  李靖夫人无奈地看了自家国公一眼,解释道:“他这是高兴的有些醉了酒,还请殿下与公主见谅。”
  李承乾摆摆手,示意无妨,继而垂眸看着火上正烤的玉米,陷入沉思。
  兕子才不管什么醉酒失态呢。
  老李就是高兴嘛,她也高兴,自己种的玉米真是好吃!
  小萝莉安慰地拍了拍李靖,递上一块小手绢:“老李别哭啦,以后,兕子种了好东西,还偷偷来找你一起吃。我耶耶都只能吃咱们剩下的,牛吧!”
  花园外,一墙之隔的幽静小道上。
  李靖府中的老管家吓得双腿发抖,不敢吱声。
  他面前,微服前来探望的李二陛下正咬牙切齿,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笑声。
  第24章 24 耶耶可真是性感。
  李二陛下是真觉着有点委屈。
  他独个儿在两仪殿殚精竭虑, 不愿叫李靖这般的老臣寒了心,因此特意巴巴儿地登门来搞安抚。
  结果好嘛,人家欢聚一堂, 就他是个吃残羹剩饭的寡人。
  老父亲斤斤计较着, 因为没有吃到闺女种下的第一根玉米,索性连此番来国公府的目的都抛于脑后了。
  “张阿难,你去, 将兕子带来的几
  筐玉米一个不落,全都给朕带回两仪殿去!”
  李二陛下大袖一甩, 是臣子也不哄了, 儿女也不管了, 抱着收缴来的玉米独个回了京大内, 誓要自己烤出更香的玉米, 再叫司农寺种它百十顷玉米田!
  帝王气呼呼地走远了。
  国公府的管家缓缓松一口气, 这才颤颤巍巍,将事情禀告给了李靖。
  老将军闻言, 只抚着胡子嘿嘿笑。
  倒是兕子摸了摸滚圆的小肚子, 一脸的无可奈何:“你看吧,我就说了, 哪怕是剩下的, 我耶耶也会抢着要呢。”
  正啃玉米的李承乾险些被呛着。
  不知为何, 看阿耶在兕子这里吃瘪, 他心头积攒起来的无奈怨怼竟也消散了许多。或许, 像兕子这样随性一些,坦诚一些,才是他最好的出路。
  太子殿下出一趟门,胸中感悟颇多。
  回到东宫第二日, 李承乾就察觉到腿脚的变化。虽说行走间还有明显跛足,但没那么疼了,动作也不像之前僵硬。
  这让他整个人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太子殿下思来想去,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跑去兕子那里,表示想要学种地。
  正值三伏天的中伏,菜田农活可繁忙得紧。
  兕子听到这话眼睛都亮了。
  如今,李承乾在她眼里都不是阿兄,那简直就是一个免费使唤的小长工!
  “阿兄来得正好,南山那头,宋管事忙得都快头顶冒烟啦!”
  小萝莉自然而然牵着李承乾,小嘴叭叭讲述起来。
  近日农忙,庄户们既要兼顾着露地种植的胡萝卜、卞萝卜开沟播种,还得同时将秋茬的番茄定植在暖房里头。除此之外,庄子上今年越夏的蔬菜实在太多,像辣椒、苋菜、茄子之类的植株,也得需要精心照管,及时整枝打杈,做好遮阳降温。
  这桩桩件件细数下来,三伏天里头可不轻松。
  李承乾原本打算要来一些番茄、辣椒等茄果类的种子,自己在东宫里头播种育苗。
  可这会儿,听着妹妹描述地手舞足蹈,声情并茂,他突然改了念头,也想去南山亲自体会一下普通百姓的日子。
  他想去试试,寻常人家的烟火辛劳。
  兄妹俩一拍即合,定下了次日一道前往南山,兕子还坏心眼地问青雀去不去。
  青雀在这事儿上吃过亏,哪里肯答应。他不着痕迹地看一眼李承乾的腿,叮咛兕子:“大兄的伤还未痊愈,出去散散心就行了,你可别做没分寸的事。”
  兕子挥挥小手:“怎么会呢,我对你,对老李、老侯都很关照啊。”
  青雀无言以对,越发觉着不靠谱起来。
  果不其然,等到次日日落时分,李二陛下正和长孙皇后炫耀着自己抢来的玉米,就瞧见了一枚满身伤痕、精疲力尽的长子拖着沉重的步伐进来了。
  李承乾走了一遭南山,整个人就像失去灵魂的木偶,瘫软在座椅上,嗓子沙哑得说不出话来;
  反观兕子,还精力充沛地跟头牛似的。
  李二陛下那点“玉米仇”当即抛到一边,眼神怪异地看一眼兕子,问:“这是奴役你阿兄做了多少农活儿?”
  兕子连忙将头摇成拨浪鼓。
  “可不能怪兕子。阿兄只用耧车种了二分地的胡萝卜种子,就难受歇下了。后来,宋管事说玉米地里间种的红小豆熟了,阿兄又要去摘豆荚,可是玉米还在盛收期,庄户们都没来得及斫秆呢,阿兄在里头,自然就被玉米杆划伤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