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113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通缉犯的头像画法类似素描,画得还挺逼真。
  这些通缉犯是一个盗匪团伙,两个月前冲进庐州郊外的戴氏豪宅。先是纵火制造混乱,继而袭杀护院家丁,连主人带奴仆杀死杀伤四十余人,抢走宝钞和金银数十万贯。
  “如此江洋大盗,刚才谁在叫好?”负责贴告示的官差喝问。
  无人回答。
  也无人指认。
  官差骂骂咧咧一阵便走了。
  然后围观告示的百姓又议论起来。
  “这伙人我知道。首领叫姚七,江湖人称川东大侠,却没想到竟逃去庐州了。”
  “他就是川东大侠啊?听说经常劫富济贫。”
  “可不是?姚大侠每次抢到了钱财,都会悄悄分一些给穷人。”
  “可惜他们不来黄州府。他们若是来了,必杀钟家、蔡家满门,指不定隔日我家窗棂就塞着一张宝钞!”
  “川东大侠不算什么,中州大侠铁三才厉害呢。姚七只敢杀富人,铁三连当官的都敢杀。”
  “所以铁三死得快啊。”
  “就算死了,铁大侠也是最厉害的!前几年那本《中州豪侠传》,便是写的铁大侠。”
  “那可是禁书,你居然看过?”
  “嘿嘿,捡到的,捡到的,我可没有去誊抄。”
  “……”
  谢衍站在旁边听了一阵,总算对如今的社会风气有了全新认知。
  老百姓竟然当街称赞杀人如麻的盗匪,而且还有读书人给这些盗匪创作。
  贫富对立,官民对立,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谢衍问道:“你知道这姚七吗?”
  王昇说道:“听说过。此人最早在川东作案,半年内做案六起,搞得川东绅商人心惶惶。后来又流窜到贵州、云南、湖南,没想到再次出现竟在庐州。”
  “他们真的劫富济贫?”谢衍问道。
  王昇说道:“说起来好听而已。无非拿出抢来的九牛一毛,悄悄分给贫苦之人,在江湖上挣得好名声。倒是那个中州大侠铁三,才是真正的大侠,但最后的下场也极惨。铁大侠死后,便是许多士子都为其惋惜,所以才有读书人搜集事迹给他写。”
  两人继续往前走。
  谢衍观察着城外街区,问道:“今天闹事的工厂在哪里?”
  王昇说道:“工厂都在郊外,不准靠城区太近。”
  谢衍转过一条街道往北走,行了一阵被王昇拉住。
  王昇提醒道:“六郎,不能再往前了。那边是穷人聚居区,窝棚遍地,鱼龙混杂,作奸犯科者不计其数。妇人或孩童去那边,走不了多远便失踪了。”
  谢衍笑道:“难道那里就没女人和孩子?”
  “那里当然有妇孺,我是说外面的妇孺进去要出事,”王昇解释说,“郎君穿着好衣裳,又生得俊俏,指不定也会被歹人给盯上。”
  听到此言,谢衍真不敢再走了。
  这个大明,有点乱啊。
  第7章 太后对小皇帝的教诲
  失业者正在郊外工厂暴动,丝毫不影响富人出城散心。
  谢衍在回去的时候,看到一长串马车出城。
  宝马雕车,雍容华贵。
  仆从成群,前呼后拥。
  可能是几家人相约外出,仅跟随在马车前后的仆从就有四五百人。甚至就连那些仆从,也一个个衣着光鲜,仿佛人上人的样子。
  如此豪奢做派,倒是能解决许多人的就业。
  谢衍惊道:“好歹我也是通判之子,我爹在黄州府官场排第二。怎么他们出门时阵仗大得很,我出门只有你在身边跟着?”
  王昇笑道:“门风不同。”
  谢衍说道:“这些家族很难管吧?我爹在黄州府做官,怕是也要看他们的脸色。”
  “万事都要商量。”王昇说道。
  谢衍突然有一个疑问:“我爹就算不讲排场,怎么连妾也不纳?”
  王昇顿时憋笑:“相公与娘子伉俪情深,容不得第三人插足。”
  “我怎么听着这话很假?”谢衍有点不相信。
  王昇非常隐晦的说:“娘子出身显赫,当初算是下嫁的,虽为妇人却极有主张。”
  好嘛,谢衍这下听明白了。
  他爹不是不想纳妾,而是有贼心没贼胆。
  谢以勤自称全靠科举名次和为官政绩,四十多岁就能做一府通判。说出去谁信啊?还不是有个老丈人在提携。
  当然,那位老丈人能力有限,接下来的仕途还得靠谢以勤自己。
  谢衍问道:“我外公是做什么的?”
  王昇回答:“大明开国之初,被拆族迁徙到河北的。迁去河北第二代就中了进士,渐渐就成了官宦世家。老相公为官清正,鼎泰年间被贬去爪哇,在海外升迁至吕宋总督。因年迈请求致仕,去年初病故。”
  “那我外公家里,还有什么舅舅之类的在做官吗?”谢衍颇为期待。
  王昇说道:“还有两人在做品官。郎君的大舅,是广东省的实权参政。”
  谢衍听得美滋滋,自己这辈子真成官二代了,父母家里都是做官的啊。
  想想穿越前送外卖的艰辛,总算是熬到头了!
  思及送外卖,谢衍不禁想起原时空的父母。他也只能自我安慰,爹妈响应二孩政策,四十多岁又生了个弟弟,自己不在了还有弟弟撑着。
  谢衍指着已经远去的车队:“他们到哪儿去?”
  王昇猜测道:“可能是去安国寺,那里香火极盛。传闻韩琦曾在寺中苦读数载,苏轼也连续五年每隔一两天就到寺中游玩。”
  “这都快中午了,能玩到什么时候?”谢衍看那些家伙不顺眼。
  王昇说道:“安国寺内有许多雅舍,专供有钱的香客居住。只要给得起钱,在寺内住一辈子都行。临近中午出城,肯定是在寺内过夜。那些富贵之人,一个个都起床很晚,邀约出门当然就晚得很。”
  临近中午,得赶回家吃饭,两人叫了一辆驴车。
  来到厅衙侧门下车,谢衍居然遇到同行——外卖小哥。
  这是给他家送外卖的,放在门房处没让进去,王昇顺手帮忙拎去后院。
  家里也有其他饭菜。
  母亲解释说:“我有些想念会宾楼的辣椒,就喊了一份送过来。六郎伤势未愈,今日就别碰辣椒了。”
  食盒打开,谢衍看着辣椒愣了愣:“这种辣椒到处都有吗?”
  母亲说道:“近几年传到湖南了,黄州府也有少数农夫种植。价钱还挺贵的,再过几年传开了就能便宜些。”
  “辣椒是从哪里传来的?”谢衍问道。
  母亲说道:“海外一个叫美州的地方。太宗晚年的时候,推测大洋极东之地有一美丽之州,遂派遣船队扬帆探寻。”
  “就真探索出来了?”谢衍惊讶道。
  母亲笑道:“太祖、太宗两位皇帝都是天降神人,他们的推测岂会出错?不过也有传言,刚开始并不顺利。第一批、第二批探海船队都失踪了,直至太宗驾崩的第五年,第三批探海船队才从吕宋返航。”
  谢衍又问:“有在美州设总督府吗?”
  母亲摇头:“美州太过偏鄙,没有多少百姓愿意移民过去。一直都是朝廷组织探索,每次顺带运过去一批死囚。中间好像还停止了二三十年,估计现在那边的人口也不多。”
  在发现美州偏远穷困之后,朝廷还一直坚持探索其陆地,这让很多大臣都表示不理解。
  但几乎每一位皇帝,都会组织船队去美州,似乎在寻找一种叫橡胶的宝物。
  至今也没找到橡胶,但陆续带回许多别的东西。
  比如辣椒。
  比如土豆。
  比如烟草。
  这个时空的母亲挺会吃辣,被辣得额头直冒汗,居然还越吃越起劲。
  谢衍也想尝尝,但因伤势“未愈”而禁止触碰。
  下午他回到书房,把各类课本拿出来研究。
  四书依旧是必考的,六经依旧要选择一经,谢衍瞟了几眼就头大无比。
  不过阅读着那些文字,总有一种熟悉感,估计是这具身体的原因。
  “能不能绕过四书六经走捷径?”谢衍问道。
  王昇说道:“如果选择考理进士,四书六经出题会简单一些。尤其是六经,出题非常简单。但考理进士的时候,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却难上加难啊。”
  “那我就考理进士!”谢衍大喜。
  王昇劝道:“六郎,理进士真的很难。文进士的数学、物理等考题,听说被理进士们讥为儿戏。”
  谢衍说道:“我就喜欢挑战难题,千万不要拦我!”
  他随手打开一本数学教材,看着看着就懵了。
  阿拉伯数字他认识,加减乘除符号他也认识,可有一些符号却似天书见都没见过。
  这些符号,是大明数学家们自创的!
  谢衍连忙翻开物理教材,同样有一大堆符号不认识。
  尼玛,不兼容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