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87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研究好了,就能获得皇帝青睐啊!
  抵达南昌,刘延年宴请几位旧友,酒刚倒上就感慨:“昔日我错怪荀子了,荀子是真正的圣贤啊。陛下亲自注解《荀子》,我拜读多日终于入门,里面蕴含着天地至理、治国之道!”
  老朋友们闻言愕然,全是一副见鬼的表情。
  一个朋友说:“听闻贤弟是受陛下之命,回来江西主持迁族之事的?”
  “然也,”刘延年说道,“各族颇有不法之事,所以朝廷才要拆族迁徙。这暗合荀子‘审后王’之道。不是法后王,而是审后王。审是审查探究历代君王得失,这个迁族古已有之,汉代就一直这样做……”
  接下来,刘延年大谈特谈“审后王”,把几个老朋友说得面黑如炭。
  “砰!”
  一个朋友狠狠撂下酒杯,怒斥道:“你这厮寡廉鲜耻、背信弃义,今日便与你割袍断席。拿刀子来!”
  仆从送来刀子,这人割袍而去。
  其他几个朋友,也摇头叹息,纷纷离开酒桌。
  刘延年大喊:“尔等不知荀子大道,改天与你们细细分说。”
  领到拆族迁徙的苦差事,彻底摧毁了刘延年的人设,这厮已经有点精神不正常了。
  或许,他是故意这样的。
  刘延年又跑去见正在丈田的魏良臣:“魏总督当面,在下有礼了。不知魏总督可曾读《荀子》?”
  魏良臣一头雾水:“读过。”
  刘延年说道:“我近日读官家所注《荀子正义》,颇有所得,且来与魏总督探讨一二。”
  魏良臣道:“刘氏所学,难道不是一直非议荀子吗?”
  “那是我清江刘氏,一直对荀子有误解啊。”刘延年叹息。
  魏良臣心里嘀咕:这人被陛下搞疯了吧?
  第891章 安南蛮兵遇上火器版鸳鸯阵
  刘延年回到江西的时候,四国围攻安南的战争已经打完了。
  最先出兵的是占城和真腊,这两国互相打出狗脑子,却在两年前联手攻打过安南。
  刚开始他们节节胜利,因为胜利而矛盾激化。毕竟属于世仇,有共同敌人的时候还能联手,打了胜仗抢战利品必然翻脸。
  然后,他们就被安南打得大败而归!
  估计还没从损兵折将当中缓过来,占城这次只出兵一万,真腊更是只出兵八千。前者在去年农历十一月上旬,在两国边境开始交战。后者十一月下旬才抵达战场。
  金齿国没有直接跟安南交战,而是攻打安南的西北部附属部落——这些部落,在后世的老挝境内。
  杨再兴在农历九月出兵,抵达门州的时候,已是农历十月中旬。
  这时大约20度左右,天气极为凉爽。
  他麾下共有新编野战军6000人、广西驻防军3000人、广西土兵5000人,各族运粮民夫25000人。
  门州在后世的镇南关附近,大明和安南各自建有关城寨堡。
  安南那边的寨堡,地势更加险要!
  杨再兴的部队还没抵达,安南就已经收到消息,毕竟山区赶路速度太慢。
  “明日开始攻寨!”
  “将军,安南使者求见。”
  “带他过来。”
  两军尚未开打,安南使者已至,或者说已经等很久了。
  使者名叫张显禄,他朝杨再兴作揖道:“下国使臣张显禄,拜见大明天朝上将军!”
  杨再兴道:“有话快说,说完就打。”
  张显禄道:“正所谓师出有名,不知大明此次为何出兵?”
  杨再兴说:“你们给犀牛画鳞片,当成麒麟进贡,犯有欺君之罪!”
  “前宋皆如此也。”张显禄说。
  杨再兴质问:“前宋都是些昏君,才被你们欺骗。难道你们把大明天子也当成昏君?”
  张显禄连忙解释:“并非如此,我国只是遵循旧例。使者回国之后,我主对此极为懊悔,明年就会再派使者前往洛阳请罪。恳请将军退兵!”
  杨再兴冷笑:“退兵可以。安南须归还二州二峒六县八隘之地,归还当年数万被掳走的百姓及其子孙。”
  “这……”
  张显禄试图拖延时间,拖到天气炎热就好办了:“这些都可以商量。小臣无法做主,立即回国禀报,请将军暂缓攻寨。”
  “你回去商量吧。”杨再兴当然是先打了再说。
  张显禄连夜离开,星夜疾驰返回升龙府(河内)。
  次日,杨再兴开始攻寨。
  安南守将刘纯不是很害怕,他麾下有一千守关士卒,又聚集了数千安南蛮兵。关寨地势险要,守住还是没问题的,拖到天气转热即可,到时候大明肯定选择撤军。
  他对那些协助守关的蛮酋说:“敌人数量不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肯定能拖到天气炎热。陛下已经说了,哪部立下大功,就下嫁公主联姻。等敌人全部撤走,我们再杀去明国抢劫财货与妇人!”
  此言一出,各蛮部将领振奋不已。
  整个安南的北部、西北部山区,生活着各种各样的蛮族部落。
  越南李朝当年侵扰北宋边境,就是先跟蛮部酋长联姻,把公主或贵女嫁过去,同时给予一些好处。接着让各蛮部反复袭扰北宋,抢劫到人口物资就跑,宋军追来根本寻不见敌人。宋军如果追得深入,反而还会被蛮兵给埋伏。
  两国大战之后,安南穷兵黩武财政崩溃,渐渐开始着眼于内政建设。
  已经很久没下嫁公主了,已经很久不支持蛮部北上劫掠了。
  听说又要干老本行,蛮族酋长们欢呼雀跃,各自带兵去防守寨堡。
  这里的安南寨堡有三处,包括后世的镇南关、龙门关位置,此刻全在安南的控制之下。而明军控制的则是更北边的关前隘。
  安南没有在镇南关的位置修筑寨堡,而是在其北边的横坡岭构筑山寨。
  “你带人守住西边!”杨再兴说道。
  “遵命!”李合戎抱拳拱手。
  给杨再兴做副将的,是钟相麾下大将李合戎。
  此人被钟相的弟弟逼得投靠大明,后来一直在广西做驻防军将领。他镇压蛮夷很有一套,因此被杨再兴给选中。
  李合戎只带五百新军、五百驻防军,就列阵驻扎在几处关隘间的要道。
  他西边是后世的龙门关,东南边是横坡岭,南边也有山岭可能出现敌兵。
  杨再兴把民夫留在关前隘,带着其余部队去攻打横坡岭。
  安南守将刘纯此刻登山眺望,顿时喜道:“敌将狂妄自大,侧后方只派少许兵力看守。我们守住这里,出兵攻打其后方。一旦获胜,就能乘胜追击,把敌军主力前后堵死在山下!”
  刘纯命令将士死守横坡岭,又派人去通知龙门关方向的守军,甚至派出二百精锐从南边翻山奇袭夹击。
  杨再兴率领主力,拖着火炮前进。
  他军中火炮多为小炮,能用于攻坚的只有两门,而且这两门炮的口径也不大。
  但横坡岭上的安南寨堡,却是并不坚固的土石结构,防御炮弹的能力远远不如夯土城墙。
  就是炮击角度不好找,几队步兵保护着炮手,到处寻找合适的开炮位置。
  其余部队,也被派去占领附近山岭。
  ……
  李罗汉率领两三千蛮兵倾巢而出,从龙门关的方向攻击李合戎部。
  李罗汉虽是一个蛮部酋长,但他的亲生母亲,却是越南李朝的公主。他自己也被赐国姓李,而且笃信佛教,所以改名叫李罗汉。
  这样的蛮部,已快被安南同化了。
  “西边有敌人!”
  北边一处山坡上,有明军瞭望手,使用望远镜观察情况。
  李罗汉率兵出山之后,立即被明军瞭望手发现。轻骑兵看到瞭望手的旗帜信号,飞奔过来报之敌情。
  李合戎对正在盘坐休息的将士说:“列阵杀敌!”
  五百野战新军,五百驻防军,慢悠悠站起快速列阵。
  不说这些新军非常镇定,就连驻防军就丝毫不怕,大明军队早就打出了信心。
  新军是配备了燧发枪的,列出改进型的火器鸳鸯阵。
  驻防军却没有燧发枪,依旧是老版鸳鸯阵。但狼铣兵被取消,改成了弓弩和长枪。
  李罗汉带兵杀来,发现只有一千明军,顿时欣喜大喊:“对面人少,杀过去就赢了!冲啊!”
  两三千安南蛮兵,冲起来乱糟糟的,阵型混乱得一逼。
  他们居然还懂得包抄,各派数百人绕向明军的两侧。
  “轰轰轰!”
  相距大约四十步,几门新军小炮发射霰弹。
  安南蛮兵阵亡者不多,但伤者却不少。被霰弹命中之后,有的被打断骨头,有的甚至骨头都没断,这种小炮的威力太小了。效果却很明显,那些受伤的蛮兵发出惨叫,把身边的友军叫得心慌意乱。
  “砰砰砰!”
  相距大约三十步,新军的各个小队长,带领麾下火枪手自由射击。
  一阵枪响之后,安南蛮兵已开始乱了。
  连续遭到火枪火炮攻击,安南蛮兵虽然伤亡不大,但面对未知事物却生出恐惧。有人还在持续冲锋,有人停下脚步观望,有人甚至开始后退。
  蛮兵嘛,凭借的就是那股血勇。
  把他们打清醒了就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