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61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双方距离还在火炮射程外,金国海军就直接逃跑了。
  开玩笑,必败无疑的海战谁愿打?
  金国把江南水师驻地,从锦州搬到了海滨盐场附近。赵立身为统帅一声令下,海军就冲进港口一阵炮击,接着发射霹雳炮和火箭,引燃金国海军驻地的建筑。
  随即,陆军在盐场选择合适地点登陆,步兵构筑基本的防御阵地,骑兵全部散出去放哨打探。
  “弟兄们,抢盐抢钱抢女人了!”
  “杀啊!”
  盐场并非集中在一处,而是分布在沿海十余里。大明将士的登陆点,也分成十多处,不利于大船靠岸的地方,就划着小船去岸边。
  夏余庆和另外两个小团体,结成一百人的队伍登陆。
  今年,北边的大明军队,已经全部改变装备和阵型。底子依旧是鸳鸯阵,但不再使用狼铣和巨盾,狼铣手改为弓箭手,藤牌手改为长枪手,今后还会增设火枪手。
  夏余庆现在是伍长,也是食人恶魔们,如今能够担任的最高军官。
  他们拿着武器小跑,但还保持着距离,遇到敌人随时可以结阵。
  不多时,一个马匪出身的骑兵,狂奔过来喊:“前面有煮盐场,俺的兄弟在骑马拦杀,不让盐工随意逃跑。你们速速过去!”
  “抢盐了!”
  恶魔们欢呼起来。
  夏余庆跟随队伍很快杀到目的地,那里有十多个骑兵,正在拦截试图逃跑的盐工。通常是吓回去,实在还想跑的,就冲上去直接杀了。
  盐工被驱赶得聚集起来,跪在那里瑟瑟发抖。
  夏余庆给自己的百人将出主意:“把这些盐工分为二十组,我们一伍看押一组。请马军的兄弟去烧毁房屋,浮财都不要,只带走食盐!”
  “好主意!”
  这些混蛋立即分工协作起来,勒令盐工赶紧背盐前往登陆点。
  骑兵则点燃火把狂奔,见到房子就烧,点燃一切能燃烧的东西。甚至冲向附近的村落,也是看到房子就烧,看到青壮男女和小孩就抓。
  至于老人,可以留给金国。
  但凡有人敢反抗,或者两次以上试图逃跑,直接冲上去一刀砍了。
  四下里到处是熊熊火光,伴随着青壮和孩童的哭喊声。
  这个在金国排名第二的海盐场,基本上算是废了。就算再迁徙百姓过来,也不一定会煮盐啊。
  “呜呜呜呜~~~”
  远处响起号角声,估计是发现金兵了。
  骑兵们朝着金国百姓怒吼:“立即去海边,谁要是敢跑,等我们杀回来一个也不留!”
  说完,他们朝着号角响起的方向汇聚。
  夏余庆这边加快行动,催促盐工赶紧搬运食盐,故意磨磨蹭蹭的直接一枪戳死。
  闻讯赶来的敌人,是金国的海滨县驻扎部队。
  数量并不多,因为金国没把这里当成前线。真正的女真士兵,只有二三十人,其余数百皆为汉族士兵。
  数十山东骑兵上去骚扰拖延,随着时间推移,骑兵越聚越多。
  这些家伙都是马匪出身,不愿冲上去硬拼,只是反复周旋射箭,稍微靠近些立即拉开距离。
  渐渐的,就把金兵引向赵立的海边步兵大阵(只有一千士卒)。
  “你带步军冲杀!”
  赵立对宋江说完,立即骑马去跟骑兵汇合,怒吼道:“这点敌人也要引过来,伱们不知道直接杀完吗?随我冲锋,先消灭敌军骑兵!”
  这个每次打仗都被射成刺猬的家伙,没说两句就带着骑兵冲锋。
  宋江嘀咕道:“疯子!爷爷当年造反都没这么拼命。”
  李逵却是两眼冒光,说道:“哥哥,俺也想做骑兵,冲起来痛快得很!”
  驻守在海滨县的军队,就算是女真兵,也属于二线部队。
  看到宋江带着步兵列阵向前,赵立又率领数百骑兵冲来,二十多个女真骑立即逃跑,数百金国汉族步兵全被抛弃。
  这些女真骑兵搞不清楚状况,也不知来了多少敌人。他们被山东骑兵引诱至此,感觉是中了埋伏,打算立即回去防守县城,并让海滨主官签发民兵守城。
  女真骑一走,数百汉族步兵也跟着跑,他们打到现在也稀里糊涂,不明白为啥大后方突然有敌人。
  大宋最后一次跨海作战,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而且是小股部队奔袭别处。
  这里的军民,似乎忘了还有跨海打仗这种事。
  赵立一马当先,身后的山东马匪骑兵,也被主将带得战意高昂。等他们冲到近处,数百金国汉兵直接溃散,甚至有人原地跪下投降。
  “投降之人,把兵甲抱着走,还在逃的全杀了!”赵立下达命令之后,再次冲出去乱砍。
  大明军队,来得快也去得快。
  短短三天时间,就掳走食盐、人口、牲畜,把绵延十多里的海滨盐场掠为白地。能烧的全烧了,不止是房屋,还包括盐场囤积的柴禾。
  而海滨县城,却是吓得疯狂征召民兵守城,同时快马请求精锐部队前来支援。
  最近的精锐金兵很快调动,又害怕其他盐场被袭击,于是大量调兵保护各处盐场。
  赵立带着战利品回到登州,对此行战果极为满意,把宋江、时欢等人叫来:“金国那些盐场,接下来必有防备。咱们就避开盐场,专去劫掠沿海村庄,抢走那里的青壮和孩童。再把房子全烧了,只给金国留下老人,让这些老人去州县城外乞讨!”
  第624章 金国内部分裂
  即便金国没有取得南征胜利,但还是跟历史上一样,在谩都诃(阿舍勃极烈)病逝之后,其政权在实质上已经一分为三。
  皇帝吴乞买,被进一步架空!
  金国的三个朝廷,分别为——
  内朝廷,位于哈尔滨附近的,首领是完颜斜也、完颜宗干叔侄俩。
  东朝廷,即燕山(北京)枢密院,首领是完颜宗望。
  西朝廷,即云中(大同)枢密院,首领是完颜宗翰。
  由于完颜宗翰实力过于强大,内朝廷和东朝廷属于坚固盟友,三方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当中。
  吴乞买时而挣扎时而躺平,日子过得不算坏,毕竟内朝廷还要借他的皇帝名义颁布政令。
  谁让他得位不正呢?
  女真还没造反之前,各部落的首领叫“孛堇”。伴随着征战兼并,几个部落的联合首领叫“都孛堇”。
  阿骨打得势以后,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自封为“都勃极烈”。又搞出国论勃极烈、谙班勃极烈、阿买勃极烈等一堆称号。
  金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就变成了“勃极烈大会”,可以理解为贵族议政大臣会议。
  阿骨打虽然没有确定继承人,但根据当时的勃极烈排序,以及女真部落传统,应该由完颜宗翰继承皇帝位子。
  可吴乞买趁着完颜宗翰不在,五大勃极烈缺席三个的情况下,依靠世祖系贵族强行黄袍加身。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吴乞买必须在政治上,给世祖系子孙足够回报。渐渐的,金国朝廷就被这帮人控制,这帮人又通过完颜宗望和汉人势力,将触角从朝堂延伸到地方和军队。
  而向云中、燕山迁徙人口,名义上是为了消化辽国故地,并且削弱奚人、渤海人的势力,实质上却是几大派系架空皇帝的手段。
  细说起来,情况更加复杂。
  皇帝和内朝廷互有矛盾却必须合作,内朝廷倚仗完颜宗望去跟完颜宗翰抗衡。而完颜宗望既要借助内朝廷的大义,又想要摆脱内朝廷迈向独立,某种时候还得跟完颜宗翰打配合。
  如此奇葩的分裂局面,偏偏金国还能一致对外。
  ……
  燕京。
  这里的老大自然是完颜宗望,二号人物却是辽国降将刘彦宗。
  奚人、汉人、渤海人,都愿意听刘彦宗的命令!
  “海滨盐场遇袭,应该是山东跨海之敌,”完颜宗望问道,“若分兵防御几大盐场,难免处处被动,明军可从海上随意选地方劫掠。两位可有什么法子?”
  刘彦宗说:“当操练水师。”
  时立爱却提醒:“海滨县并非燕山枢密院的辖区。”
  刘彦宗一愣,随即笑道:“确实。”
  这两人目前都忠于完颜宗望,而不是忠于金国朝廷。
  他们的意思很明显,即以明军攻击盐场为借口,索要从化成(大连)到海阳(秦皇岛)的军政管辖权。
  时立爱说:“渡海之南蛮,想来数量不多,无非沿海劫掠而已,并无实力攻占城池。郎君既然接到求援信,可派一支军队前往,但没必要太过着急。”
  “朝廷会答应吗?”完颜宗望疑虑道。
  时立爱说:“可能会答应。”
  妥妥的养寇自重,没把跨海袭扰当回事儿。
  吴乞买已经一把年纪了,完颜宗望想尽快壮大实力,今后才有机会跟完颜宗翰争夺帝位。
  在两位汉人智者的谋划下,完颜宗望慢悠悠派出军队,拢共也才两三千精锐,跑去锦州那边协助防御。他们坐视登莱明军四处劫掠,每次得到消息都迟缓救援,逼迫金国朝廷给予更多权力。
  那么,金国皇帝吴乞买在干啥?
  修史!
  编修从女真部落时期,一直到吴乞买继位的国史,用修史来确立其皇位合法性。
  这招管用吗?
  很管用!
  历史上的完颜宗翰,兼并了完颜宗望、刘彦宗的部队,彻底掌控辽国故地的军政大权。皇帝违规动用国库,他甚至敢杖责皇帝。
  但皇帝死后,完颜宗翰却无法继位。
  因为世祖系的一帮人本就有实力,又拿着吴乞买编修的国史占据大义,迫使完颜宗翰放弃做皇帝的想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