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60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铭问道:“没有前往高丽、日本贸易的?”
  市舶务官员说:“山东重新开海之后,高丽贸易都走登州港,怎会绕来胶西这边?至于日本,听说是在搞海禁,大都从浙江那边走私过去。”
  朱铭眺望港口海域,发现果然萧条得很,停泊在此的海船并不多。
  毕竟,这只是山东开海的第一年。
  朱铭猜测,必定有通过海运,往江南走私山东黄金的。
  但朝廷暂时不会去管,可以用黄金吸引江南海商,等胶西县海贸繁荣之后再严厉缉私。
  因为法律规定,山东黄金不得私自外运,除了卖给官府之外,其余黄金只能在本县流通。
  江南商人想把山东黄金运走,就必须以正常贸易为幌子,把黄金夹藏在其他货物当中。每走私一批黄金,就等于运走一船海货,非常有利于山东经济发展。
  在胶西县逗留的第三天,朱铭终于得到薛道光回来的消息。
  他立即启程前往登州,在登莱府宾馆见到薛道长。
  “道长好久不见。”朱铭拱手笑道。薛道光万分感慨,做道士揖说:“一别经年,殿下风采依旧。”
  薛道光看起来老了许多,肤色变黑了,皱纹也多了,估计在海外吃了不少苦头。
  朱铭问道:“可否告知海外经历?”
  薛道光详细诉说道:“八年前,阉人崔护统率寻仙船队出海。他向南经琉求岛(台湾),前往麻逸国(菲律宾北部),虽未寻到仙人,却带回大量奇珍异货,在杭州售卖大赚了一笔。不过中途遇到风暴,三艘海船连同船员葬身鱼腹。崔护也差点死掉,吓得再也不敢出海。”
  “七年前,贫道奉命接管船队,除了寻仙之外,还要出使日本。官……赵佶好大喜功,想要册封日本国王,亲自提笔给日本写国书,但日本没有任何答复,因此需要两国先通国书。贫道去了日本,没有见到国王,却是先打了一仗。”
  朱铭感觉很有趣:“在日本打仗?”
  薛道光说:“日本的国情极为复杂,他们称国王为天皇,退位之后称上皇,出家之后称法皇。”
  “如今,日本有一位白河法皇,还有他的孙子鸟羽天皇。白河法皇在年轻的时候,收养了一个女儿,传闻是他的私生女。又传闻他与这位私生女私通,并将私生女嫁给自己的孙子做皇后。”
  “也还有其他传闻,实在是说不清楚。这位养女的生母,是白河法皇儿子的乳母,同时也是他孙子的乳母,还是日本公卿大臣的妻子。传闻白河法皇,先是跟儿孙的乳母私通,有了私生女再收为养女……”
  “据传,白河法皇还跟私生养女生下一子,现在名义上是他孙子的儿子……”
  朱铭大感震撼:“呃,果然国情复杂。”
  薛道光说道:“贫道刚去的时候,搞不清楚状况,稀里糊涂就卷入日本政斗。却是那白河法皇另立府院,提拔重用寒门(中低级贵族武士),以此来摆脱权臣与外戚。权臣外戚辅佐那鸟羽天皇,跟白河法皇明争暗斗。”
  “天皇一派,乐意与我中国交往。法皇一派,却奉行是闭关锁国。贫道不明所以,通过浙江海商的关系,把国书递给了天皇一派。那白河法皇大怒,调集日本水师,与俺寻仙船队大战。”
  “日本水师船小兵弱,自是战败无疑。贫道约束不住麾下将士,获胜后的将士们登陆大掠,又围攻日本的一座山城。那山城虽不大,却易守难攻,只能在城外抢掠一番就走。”
  日本局势看似复杂,梳理起来其实很简单。
  权臣和领主们尾大不掉,法皇另起炉灶搞中央集权。既得利益者们不甘失去权势,以天皇为中心进行反抗。
  但反抗无效,法皇通过几场战争,以及其他政治手段,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并且害怕外来势力介入,法皇决定闭关锁国,日本片帆不得出海,中国海商必须集中跟法皇贸易。
  薛道光啥都没搞明白,刚去日本就拜错了码头。
  薛道光继续说:“撮尔小国,竟也敢抵抗天朝大军,船队将士们愈发愤怒。贫道无法劝阻,只能看着他们沿岸抢劫,洗劫了日本好几处山城的附郭百姓。但实在攻不下那些山城,只能带着抢来的货物回杭州。”
  “回国之时,发现杭州被方腊所据,又连忙航行至明州登陆。船员多为江浙人士,他们不知亲人生死,又害怕方腊攻陷明州。当时明州粮食不足,货物也不好卖,贫道就带着他们去福州。”
  “等方腊被朝廷剿灭,贫道再回杭州,将日本国情告之朝廷。本以为江浙大乱,国家财政不足,官……赵佶会遣散寻仙船队。却没成想,赵佶像是什么都没发生,又勒令贫道带人出海寻访仙迹。”
  “这次却是往占城那边航行,途经占城、真腊、三佛齐、闍婆等国,回航时遭遇风暴,沉没了好几艘船。”
  “贫道见将士、船员们可怜,就私卖掉许多货物,悄悄分给他们,还托人给遇难者家属带去抚恤金。等船只修缮完毕,又接到赵佶的圣旨,说往南边寻仙不遇,可以往东寻觅传说中的仙山。”
  “船队就一直往东走,甚至驶过了整个日本。前方皆为茫茫大洋,连荒岛也不见几座。就这样过了一个月,许多人都莫名患病,将士、船员皆恐惧不已,贫道被迫下令返航。中途遇到大风暴,船队失散大半,在一未知岛屿登陆。”
  “此时只剩几艘船,而且残破不堪。贫道派人登陆寻找当地人,结果岛上全是土著,连一座城市也找不到。在岛上足足过了三年,贫道与一个土著部落交好,还帮着他们攻打另一个部落。船员将士病死者多,剩下的都跟土著学着捕猎,同时也在近海捕鱼获取食物。”
  “勉强把几条船修好,贫道就率领船队回国,途经高丽时又遇到风浪,于是就在高丽寻找大港修补船只,这才知道中原已经改朝换代。”
  朱铭听完,久久不语,只起身轻拍薛道光的肩膀。
  这位道长可走得远啊,估计再坚持一两个月,就能带着船队发现北美洲。
  但船员们被茫茫大海搞怕了,吓得中途返航,估计是在北海道登陆的,跟阿伊努人瞎混了整整三年。
  朱铭思虑一番,问道:“还剩几条船、多少人?”
  薛道光似乎想起沉痛往事,说道:“剩余大海船六艘,将士和船员加起来却不足八百。许多人都死在海上,还有一些死在大岛上,贫道无能害死了他们。”
  “远洋出海,难免伤亡巨大,”朱铭说道,“这些海船和人员,暂时编入登州海军。等他们恢复好了,可渡海突袭金国腹地。今后再去日本,我知道哪里有大银矿,且去把大银矿给占下来。道长出海多年,想必已是行家……”
  薛道光吓了一跳,连忙打断:“殿下,贫道不会再出海了!”
  朱铭说道:“我在浙江选一大道观,为紫阳真人之道场,专门用来弘扬金丹法脉。”
  薛道光迟疑了,他不仅要自己修道,还肩负发展道派的重任。
  朱铭又说:“道长可立即前往浙江,择一道观做住持,那里的道士都改修贵派道法。给道长两三年时间收徒传道,今后就作为航海家出海探索。不是寻仙,我另有目的,关乎国计民生。”
  薛道光思索良久,猛地起身作揖:“遵命!”
  第622章 凶恶之兵
  登州港口,冷冷清清。
  登莱知府王居正说:“高丽海船,一年只来贸易一次,因此平时都难见到。”
  朱铭问:“南方海商也不愿来吗?”
  王居正说:“江南海商若欲至山东贸易,也会选择胶西县板桥港。一来那里更近,二来风险也小。登州这边,还是太过靠近敌国了。”
  “登州本地海商呢?”朱铭问道。
  王居正说:“登州港禁海数十年,本地哪还有海商?就连造海船的工匠,也都垂垂老矣,只能造些近海打渔的小船。”
  朱铭看着空荡荡的海港,这里比之前视察的板桥港还更萧条。
  “安排一下,去沙门岛看看。”朱铭吩咐道。
  王居正连忙劝谏:“殿下,万万不可,岛上多有穷凶极恶之徒!”
  朱铭笑道:“岛上有军港,登州水兵有一半在岛上,难道还怕那些凶徒暴起伤人?”
  “是!”王居正只能照办。
  王居正此人,北宋榜眼出身,考完试就直接回家隐居做学问去了。
  朝廷先后授官县丞、州学教授、府学教授等四个官职,王居正全都拒绝接受。直到天下大乱,他在扬州住不安稳,这才跑出来辅佐方孟卿平定两淮。
  历史上,这位老兄被秦桧忽悠得够呛,积极帮助秦桧爬上宰相位子。
  结果很快就发现不对劲,王居正气得跑去觐见赵构,对赵构说:“秦桧那厮答应过我,他做了宰相要谋划中兴,现在却搞这些乱七八糟的。请陛下帮我问问那王八蛋,他说的话究竟作不作数?”
  然后,王居正就被贬去做知州了……
  南宋全面批判王安石的新学和变法,也是王居正带头推动,真正目的是想清算蔡京、王黼的余党。
  当晚,朱铭又跟薛道光聊了一通海外见闻,翌日早晨就坐船前往沙门岛视察。
  沙门岛,即后世长岛县的庙岛,也是北宋最恐怖的重犯流放地。
  在北宋的中前期,一些文官论罪该杀,但朝廷优待文官改为流放,其流放地基本就是在沙门岛。
  说是流放,其实跟判死刑没啥区别,许多犯人在半路上就自杀了。
  政治犯、经济犯、刑事犯……每年流放两三百人过来,岛上经常积攒两三千个罪犯。而朝廷呢?每年只拨三百人的粮食。
  这破岛上也有居民,而且赋税全免,但拢共也才二百来户而已。
  十分之九的罪犯没粮食吃,必须给岛民打工赚钱。但岛民也都是穷人,哪里养得起?
  举个例子,宋神宗年间有个叫李庆的官员,负责管理沙门岛的罪犯。仅仅上任两年时间,这位李岛主直接杀了七百多人,他想弄死哪个就弄死哪个!
  经常是有新的罪犯到来,先看这人带的财货多不多,如果多就直接弄死了算球。
  这里太过恐怖,官员人人自危。
  因为如果严格按照法律,贪污超过十贯的窝案,此案主犯就可以流放沙门岛。
  终于在熙宁年间,沙门岛逐渐不再接收文官,同时朝廷还增加对沙门岛的粮食供应。
  但其他类型的重刑犯却越来越多,到宋徽宗年间,沙门岛的囚犯已经超额一倍,朝廷不得不加派两百守军防止变故。
  现在,沙门岛变成了海军驻地,岛上罪犯原地转为海军。
  岛上全员凶恶之徒,没有什么老弱病残,身子骨稍弱的,根本活不过三个月。
  “当当当当!”
  “吁!”
  “全体集合……”
  大清早的,两千多海军将士集合,在港口列队等待太子驾临。
  东南调来的海军,大都在登州港驻扎。
  只扔了几艘船和数十军官,过来操练沙门岛的重刑犯。眼前这些家伙,九成以上都是穷凶极恶之徒。
  十多艘舰船浩浩荡荡而来,火枪手先行登陆开道。
  朱铭踏步前往点将台,看着将领指挥操演,结束之后训话道:“你们可知我是谁?”
  “太子殿下!”将士们大呼。
  朱铭说道:“最近几十年,沙门岛不收贪官污吏。你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手上都不止一条人命。就算以前没杀过人,到了岛上也肯定杀人。大明新朝,给你们活命的机会,不用像以前那样整日死里求活。伱们可愿为大明而战?”
  “愿意!”
  “太子让杀谁,俺们就去杀谁!”
  “殿下,立功了是不是能赎罪?俺想回家探望老娘!”
  “太子,要是立了大功,能不能让俺娶个婆姨?”
  “……”
  这些士卒,军纪实在有够烂的,嬉笑闹腾吵得跟菜市场一样。
  朱铭让将领约束,等所有人都安静了,才继续说道:“立功者有赏,每天皆可饱饭。三年之后,每年抽选十人回家探亲。至于女人,要靠你们自己去抢。去哪里抢?海对面就是金国。一年渡海过去劫掠几次,遇到值钱的全部毁掉。抢到女子必须上交,然后抓阄分了做老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