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43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元帅来了!”
  前方的百姓纷纷叫喊。
  其实不用喊,侍卫开道的动静就挺大,老百姓连忙站到街道两边避让,然后等着瞻仰大元帅和亲卫的风采。
  朱铭所过之处,两侧的百姓争相挥手,好在没人敢朝他扔东西。
  襄阳也有勾栏瓦舍,瓦舍从早晨便开张,上演着各种杂技、戏法、杂剧等节目。
  出城之后,依旧热闹。
  朱铭径直前往郊区祭坛,亲自主持春社祭祀。仪式隆重而又朴素,隆重是各种礼仪具备,朴素是一切祭品从简。
  只有张锦屏跟随朱铭祭祀,其余妾室属于观众。
  祭祀结束,还有其他活动的参与者,各自散去跟亲朋好友庆祝。剩下的还想跟着大元帅,一路前往军营,听说今天军中也有庆典。
  大部分跟随者,都是第一次进军营,非常好奇的东张西望。
  只见一队队军士,穿着便服排队进场。
  虽然没有着甲,也没带着兵器,但依旧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蒯氏族长蒯璋惊叹道:“有此强军,天下可定!”
  罗氏族长罗绍直说道:“比起以前的襄阳禁军和厢军,眼前这些军士,真可谓虎狼之师,难怪能够打败官兵。”
  这些望族之人,见到朱铭的军队,更加坚信朱家父子能得天下。
  “大元帅,已经准备好了!”张居厚来到朱铭身边。
  “很好。”朱铭点头。
  众人呈扇形围着戏台坐定,将近四千将士也搬来板凳坐下。
  没有麦克风,坐在后排的观众,肯定不知道戏台上在演啥,好在今后可以轮换着观看演出。
  开场是一个年长者,上台唱一些戏文,唱词通俗易懂,底层百姓也听得明白,这是在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继而,长者退下,一个十二三岁的童子,跟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上场。
  继而,长者退下,一个十二三岁的童子,跟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上场。
  官员和大族都愣了一下。
  市井杂剧,演员穿粗布衣裳很正常,但扛着锄头来演出的还没见过。
  父子俩一边念白一边走,然后用锄头耕作。随即又唱起来,曲子是《清平乐》的变调,唱词依旧浅显易懂,展现出富足安乐的田园生活。
  随即,登场人物越来越多,全是乡野村夫村妇和孩童。
  由于掺杂着俚语和荤段子,不仅军士发出阵阵笑声,就连官员和大族们也被逗乐了。
  前面几场戏,气氛欢快,颇为喜庆。
  直至宋徽宗和蔡京登场,那味道立即就变了。一个穷奢极欲,一个谄媚逢迎。
  君臣二人,商量着怎么捞钱。
  随即是地方官员,得到皇帝的命令,讨论怎样迎合朝廷做出政绩。而吏员接到任务,也开始计划如何中饱私囊,对小民进行疯狂盘剥。
  村里最大的地主,跑去跟官吏商量,合起伙来盘剥农民,趁机抢夺农民的田产。
  悲剧由此开始,情投意合的男女主人公,被无情的现实生生拆散。双方都受尽折磨,十二三岁的小演员,也换成二十多岁的成年演员。
  张居厚的创作素材实在太多了,他把上百个流民家庭的悲惨遭遇,全部浓缩到男女主角两家人的身上。
  一桩桩人间悲惨事,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看到此处,一些将士已泪流满面。
  朱铭麾下的亲军,暂时没有来自京西北路的,但有很多是逃往汉中的陕西流民。戏台上发生的故事,虽然跟他们的遭遇有些不同,但大同小异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直至女主角死在逃荒路上,现场好多军士开始嚎啕大哭,因为他们的家人也是这样离世的。
  最后几场戏,朱铭让张居厚稍加改动。
  男主角的弟弟参军,没有去打钟相,而是虚构了一场跟官兵的战斗。义军大获全胜,男主角的弟弟抓到了仇人,但严守军令没有动私刑,而是交给上官拿去审判,将那些残害百姓的官吏全部绞死。
  “好!”
  无数军士的压抑情绪得到释放,叫好声此起彼伏,甚至有人欢快的大喊大叫。
  最后的结局,是妻子饿死的男主角,娶了女主角的妹妹,在新野垦荒成家立业,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而且,唱词和曲调再次变得轻快,乡间俚语和荤笑话又出现了。
  军士们经过压抑、愤怒、释放的各种情绪之后,看着戏台上的美满生活,一个个都面带笑容,幻想着自己今后的好日子。
  “啪啪啪啪!”
  全体军士鼓掌,纷纷打听台上的演员是谁,估计很多人都要变成追星族。
  官吏和大族则心情复杂,他们虽然无法感同身受,但也怜悯戏中男女主角的悲惨遭遇。同时,还有人带入贪官污吏和劣绅。
  真正的大贪官、大污吏,要么跑了,要么被杀。
  如今襄阳的吏员,还有一部分保留下来,继续在朱铭和李含章手下工作。他们多少都有作恶,只不过恶名不彰,看到戏里的贪官污吏被绞死,一个个都缩着脖子吓出冷汗。
  戏中甚至还有杀劣绅的情节,也让那些大族们心有余悸。
  赵富金抹着眼泪,低声问姐姐:“阿姐,父皇真有那么坏吗?”
  赵福金欲言又止,好久才回答:“不知道。”
  李师师扭头看向两位帝姬,也不好说什么,她是听过许多恶言的。虽说她以前接触的,全是些顶级权贵,但难免有人喝醉了痛骂皇帝。
  朱铭笑着问李含章:“这出杂戏如何?”
  李含章说道:“可提振民心士气。”
  由于演出效果极好朱铭又招了一个戏班子排练。先给襄阳亲军多演几场,不断进行细节改动,然后两个戏班子,分别北上和南下,给各部将士们慰问演出。
  士卒观看之余,甚至还让流民也来看。
  如今的正兵,只有韩世忠和何蓟的部队,大量征召北方流民。这两支部队在看戏时,由于剧情太真实了,河南流民出身的士卒,愤怒到集体冲上戏台,殴打贪官污吏和劣绅。
  军官连忙去制止,士卒憋着火下台,又逮着戏台侧方,扮演宋徽宗和蔡京的演员一顿臭骂。
  反派演员纷纷哭诉,他们不愿再演下去,不但演出的时候有生命危险,就连演出结束之后被认出,也会遭到士卒和百姓的言语攻击。
  正面演员却火得一塌糊涂,特别是扮演女主角的戏子。
  不管是成年还是少年时期,由于其结局太过悲惨,两位女演员得到无数军民的怜惜。
  甚至有一些垦荒百姓,他们自己家里就没多少吃的,却在演出结束之后,端着豆饼送给大小两位女主角。非要看着女演员把饼子吃了,他们才露出喜悦笑容,仿佛戏里的女主角也能吃饱。
  等巡回演出结束,两位女主角的扮演者,各自胖了好几斤……
  张居厚逼着她们减肥,因为太出戏了。那白白胖胖的样子,哪像是被活生生饿死的?
  不用再刻意引导,现在各部将士,都知道自己为了什么打仗。
  他们这些当兵的,是要推翻大宋的残暴统治,让全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第439章 三个打成一个
  元宵节刚刚过去,石元公就送来情报:“钟相占领整个荆湖路了,想用银子跟咱们买粮食。”
  “他从官府、富户手里抢来的粮食,这么快就耗尽了。”朱铭有些惊讶。
  石元公说:“钟相一直在打仗,先跟官兵打,又跟咱们打,接着又跟官兵打。荆湖两路皆地广人稀,他养的军队又多。且荆湖南路的官兵,这三年来也一直在打仗,只靠荆湖北路的粮食哪里撑得住?”
  “要粮没有,别的可以卖。”朱铭才不会卖粮,他还想找人买粮呢。
  洞庭湖周边区域,明代可是大粮仓啊,可惜现在还没完全开发出来。
  石元公又说:“还有一个消息,是李邦彦从东京发来的。江西转运使权邦彦,兼领江西经略安抚使,宋国勒令其从东边出兵。武进士出身的贺州太守李珙,因剿匪有功,升广西提刑使,兼领广西经略安抚使,宋国勒令其从南边出兵。江西和广西官兵最迟夏天就会两路夹击钟相。”
  朱铭好笑道:“宋国君臣总算忍不住了,荆湖路出个皇帝太碍眼。把消息发给钟相,卖他一个人情。”
  或许是去年风调雨顺,江西和广西都收了许多粮食,而且各自平定辖区内的叛乱,今年终于要两路夹击荆湖路。
  一个大楚皇帝窝在那里,比占据四川的朱氏父子,还更招大宋君臣的惦记。
  至少,朱家父子没有建国称帝!
  信件送到长沙,钟相看完之后,面色居然很平静:“朕本就打算杀出去,这两路官兵来了正好。”
  “父皇,朱贼在信里说什么?”大楚太子钟子昂问。
  钟相递过信件:“自己看吧。”
  钟子昂快速把信看完,疑虑道:“朱贼有那么好心,特意派人来通风报信?会不会是假消息?”
  钟相摇头说:“朱家父子做过大官,在开封肯定有朋友,而且还是做官的朋友。他这消息应该不假,都是起兵造反的,咱们可以给他挡住官兵,他也乐得让咱们跟官兵打仗。”
  “朱贼父子占据五路地盘咱们只有两路地盘,伪宋朝廷应该先打朱贼才对啊。”钟子昂说。
  钟相猜测道:“或许是我们称帝太早了。也有可能是荆湖路更好打,而四川天险之地,官兵实在杀不进去,自然要先易后难。”
  钟子昂忧虑道:“孩儿听人说,权邦彦治理江西仅一年,就让万民称颂官民之心皆归其有。广西李珙更是战功卓著,全凭军功升为朝官,是个从没打过败仗的常胜将军。这两人同时杀来,恐怕不易对付。”
  “怕个甚?他们若敢来,狠狠打便是!”钟相没把官兵放在眼里。
  金国即将出兵南下,宋兵也即将围剿钟相,南北两边都战云密布、一触即发。
  反而是朱家父子这里,一片和平景象,正在安心练兵发展内政。
  汉中的山河堰,已经开始进行三期工程。
  洋州城周边区域,全都属于山河堰及汉江的灌溉区。当年令孤许和朱铭讨论水利,那里直至明朝才修建一部分,如今却只是山河堰三期工程的组成部分。
  或者,已经不能叫山河堰,而该叫“汉中盆地水利系统”。褒水、汉江、山河堰,三者融为一体,加上汉江的各个支流,可灌溉汉中盆地四百万亩土地!
  而且,还兼具防洪抗旱功能,让这里的百姓旱涝保收。
  一个水利系统完备的汉中盆地,再加上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足以养活朱铭二十万大军。
  南襄盆地的流民,经过一年辛苦垦荒,今年勉强能自给自足了。军事训练也走上正轨,朱铭一下子就闲起来,甚至能隔三差五抽出时间,带着妻妾和孩子去郊外游玩。
  或许是因为他空闲时间过多,张锦屏、郑元仪、赵福金、折艳绣相继怀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