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33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邓春、徐宁,领兵攻打真符县。
  朱国祥、张广道带着二百士卒,跟李进义的金潭村军队汇合,亲自去攻打洋州城。
  朱国祥就那样大摇大摆登陆,沿途还有人跟他打招呼。
  码头上的百姓,跑来围观这支身穿藤甲的奇怪部队。都已经兵临城下了,也没人觉得朱相公是在造反,守城门卒还点头哈腰的讨好问候。
  “拿下。”
  朱国祥轻言细语下令。
  一群藤甲兵扑上去,迅速控制南城门,被按在地上的门卒,居然还没反应过来。
  什么情况?
  城门卒一脸懵逼,竟呼喊叫冤:“朱相公,俺们看守城门,只收几个小钱,也没有犯大罪啊!”
  朱国祥不予理会,带兵直奔州衙和县衙。
  “太守,朱相公反了,朱相公反了!”
  “什么?”
  知州曹藻以为自己耳朵出错:“谁反了?”
  胥吏惊呼:“朱相公反了,已带兵进城杀过来!”
  “莫要胡言。”曹藻依旧不敢置信。
  “真杀过来了!”胥吏慌乱道。
  曹藻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也不是组织衙役和弓手抵抗,而是带着亲随出去确认消息。
  还没跨出州衙大门,就跟朱国祥当面撞上。
  “元璋公,这是何意?”曹藻如坠冰窟,瞠目结舌看着朱国祥。
  朱国祥说:“你不算太贪,可以免死,等我攻下兴元府,就放你离开汉中,不过伱的钱财需要留下。”
  曹藻又惊又怒又恐惧:“元璋公,官家待你不薄啊!”
  朱国祥道:“官家待百姓何其薄也。”
  “这是作乱造反,元璋公请三思!”曹藻哀求道。
  朱国祥不再说什么,下令道:“即刻占领州衙和库房。张广道,你派人安抚百姓,把城内外的士绅商贾都喊来。”
  ……
  郑家。
  郑岚看着几个儿孙,已然六神无主:“祸事了,祸事了,灭门的大祸!当初就不该……”
  郑泓也慌得很,主要是造反这事儿,有点超出他的想象。
  一家人反复商量,也商量不出个结果。
  郑元仪嫁给朱铭做妾,而且还为朱铭诞下长子,郑家妥妥的是反贼姻亲。
  争吵好一阵子,郑泓总算恢复思考能力:“祖父,朱家反了,郑家不反也得反。把族内子弟,都送去朱相公麾下效力吧,再送一些钱粮酒食去劳军。咱家撇不清干系的,只能跟着朱家做事。朱家造反,郑家跟着造反。朱家招安,郑家跟着招安。”
  郑家跟张家不一样。
  张根虽然嫁女儿给朱铭做正妻,但张氏门生故吏无数,还跟许多官宦家族联姻。朝廷最多对张根本人治罪,绝对不会惩罚整个家族。
  而郑家,妥妥的灭门祸事,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郑胖子领着族中子弟,又带上许多钱财,慌忙赶去州衙拜见朱国祥。
  朱国祥颇为欣慰当即给出任命:“你去做西乡县令,务必要安抚民心!”
  “是。”
  郑胖子在慌乱过后,居然有些兴奋。
  他虽自幼读书,但连举人都考不上,如今莫名其妙就做了县令。
  反贼任命的县令,那也是县令!
  ……
  废金矿山中。
  巩休得知朱国祥起兵造反,先是愣了好一阵子,随即大喜:“俺早就想反了,朱相公做得好大事。召集五百青壮,且随俺去洋州城投军!”
  这厮有六个儿子,其中四个已经成年,都是武艺精湛的好汉。
  ……
  上白村。
  “俺就知道,俺就知道!”
  双腿彻底瘫痪的老白员外,靠在交椅上一个劲儿念叨:“他父子俩刚来村里,俺就晓得不是良善之辈,果然狼子野心阴谋作乱。”
  白大郎问:“俺家该怎办?”
  老白员外说:“你三弟是朝廷命官,好不容易考上进士,难道白家还能从贼不成?”
  “可……可是……”白大郎都快哭了。
  “让俺想想,让俺再想想。”老白员外有些脑子不够用,朱国祥造反太过出乎他意料。
  白崇彦虽然考上进士,但初授官职,是朱铭举荐的。第二次授官,又是朱国祥举荐的。
  朱家父子造反,这官还能再做下去?
  做个屁官,至少也得罢职,稍不注意还会除名编管!
  老白员外欲哭无泪,白家好不容易出个进士,咋就遇到这么离谱的事情呢?
  “不好了,古爷带着古三下山,正在村里募兵造反!”一个家仆惊慌冲进来。
  老白员外说:“快背俺出去。”
  白大郎连忙跟上,父子俩慌忙前往村中。
  只见满头白发的老古,手里提着一把大刀,身后跟着十多个茶工。
  古叔圣(古三)举着一把长枪,对陆陆续续赶来的村民说:“官府征税越来越重,你们欠白家的租子也越来越多,这日子哪还过得下去?朱相公跟朱大郎都仗义得很,索性跟俺去投军,指不定还能做大官。信得过俺的,就拿起梭镖棍棒跟俺走!”
  许多小年轻,当年还听过朱铭讲《西游记》,如今已经长大变成少年郎。
  他们天生跟朱家父子亲近,就算是杀头的买卖,也有人愿意跟着去干。
  特别是那些小年轻,正处于做事不计后果的年龄。
  当白家父子赶来时,已有四十多人,提着棍棒聚在古三身边,任凭父母哀求阻拦也无动于衷。
  老古拱手说:“白员外,俺欠白家的恩情,这些年也还得差不多了,请不要拦着我在村里募兵。”
  老白员外叹息:“唉,你也一把年纪了,何必去蹚那浑水?”
  老古说道:“俺与官府有不共戴天之仇,本以为这辈子囫囵着过。却没成想,朱相公也是做大事的,若不去投军造反,俺对不起死去的父母。”
  老白员外沉默一阵,对儿子说:“你带些族人,也一并去吧,白家躲不过的。要么飞黄腾达,要么破家灭门,只能跟着朱相公赌一场!”
  第329章 兵指兴元府
  汉中,兴元府。
  一众官员坐在转运司衙门,气氛显得颇为凝重。
  列席的官员有:
  利州路转运使徐敷言,转运副使刘会元,转运判官王敏文,提刑使柳瑊,常平使韩思俨,兴元知府李士式……
  “可打听到更多消息?”徐敷言问。
  此人精通《易经》,擅长阴阳术数,做过御史和中书舍人,被蔡京提拔为刑部侍郎。去年遭受王黼排挤,本来是要贬去广南,但皇帝出面保他,改调利州路做一把手。
  柳瑊说道:“洋州城一切如常,只杀了几个官员,都是声名狼藉之辈。”
  童贯征讨西夏的时候,由于军费不足,提议在陕西铸造大钱。柳瑊坚决反对此事,把童贯给得罪狠了。
  历史上,柳瑊很快就要调去河北。禁军杀良冒功,竟干出屠村的勾当,柳瑊把带头军官给砍了。童贯弹劾其滥杀,嗯,滥杀军官,直接扔去南方收酒税。
  刘会元问:“洋州就没有忠义之士,招募乡勇讨伐逆贼?”
  柳瑊听得想翻白眼,言语中带着讥讽:“以官府这几年的征敛,恐怕洋州从贼的百姓,比杀贼的百姓更多些。”
  “柳提刑此言,似乎在怨怼朝廷。”刘会元脸色不悦。
  柳瑊说道:“并非怨怼朝廷,只是不满王黼、童贯之流。”
  转运判官王敏文突然出声:“你跟童贯有仇,我家兄长可没害你,莫要发疯胡乱咬人。”
  王敏文是王黼的族弟,此时还处于服丧期间,但守孝几个月就被特许复出。或许说起来太难听有不孝的嫌疑,因此被外放为地方官。
  柳瑊冷笑:“若非奸臣祸乱天下,朱家父子怎会谋反?”
  “我看你是暗中勾结了反贼!”常平使韩思俨怒喝,这厮也是王黼的党羽。
  “好了,好了,”徐敷言连忙打圆场,“当务之急,是募兵剿贼,这种时候不要自乱阵脚。汝等就算吵出个输赢,那朱家父子能俯首投降吗?”
  王敏文问道:“反贼有多少兵力?”
  柳瑊也不再骂奸党,开始说正事:“据探子回报,有精兵上千人,操练有素甲胄齐备。朱国祥还在洋州募兵,许多无业青壮从贼,也不晓得招募了多少。以上这些,只是洋州城的贼兵,尚不知真符、西乡二县是甚情形。”
  兴元府这边,还不知道朱铭已占了金州。
  韩思俨说:“看来贼兵不多,召集利州路厢军,再招募一些乡兵,官兵必能扫灭贼寇。”
  柳瑊当即泼冷水:“朱国祥经营洋州多年,民间威望极高。他造反占领洋州城,洋州却丝毫不乱,岂是轻易能剿灭的?须得奏报朝廷,调派西军、蜀军过来镇压!”
  兴元知府李士式,冷不丁来一句:“能否招安?”
  众人扭头看去,都把这厮当成白痴。
  韩思俨说:“朱国祥刚造反,立即就被招安,他图个什么?”
  徐敷言道:“可以尝试招安,但必须打几仗。不管胜负如何,须让朱国祥知道,造反不是那般容易事情。挫了他的锐气,才有可能招安成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