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32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说八道!”
  邵镒直接打断,拍案怒斥道:“你这厮再敢诬陷,便把你抓进大牢打板子!”
  农民终于慌了:“俺说的是实话……”
  “还不快滚!”邵镒大喝。
  衙前吏也吓了一跳,抄起棍子就要殴打。
  农民惊得魂飞魄散,慌慌张张逃出县衙,一直跑出城才停下,再也不敢回来报官。
  衙前吏吞咽口水道:“铁帽村……是……是朱太守的冶铁场那边。”
  “不准乱说,”邵镒连忙朝门外看去,告诫道,“朱太守的人,怎么可能谋反?你一个字也不许往外吐。”
  衙前吏慌道:“俺晓得,俺晓得。”
  邵镒把衙前吏打发走,越想越不对劲。
  冶铁场那边,以前是准许商人过去的,近一年来却封闭进山通道,说是害怕新式冶铁技术外泄。
  难道朱太守真要造反?
  邵镒魂不守舍等到下班,立即去州衙寻找郭文仲。
  郭文仲是州衙文吏二把手,跟邵镒一样,都是朱铭亲手提拔的。
  “郭三哥,且去俺家,有要事相谈。”邵镒见面就低声说道。
  郭文仲不知啥情况,装作若无其事,跟着邵镒回家。
  让妻子守在书房外面,不许任何人靠近,邵镒把郭文仲拉进屋:“三哥,这一年来,你可去过铁帽村?”
  郭文仲摇头:“没去过,哪有恁多闲工夫?”
  邵镒说道:“有农民来告官,说是进山采药,看到铁帽村有许多人在操练。兵甲齐备!”
  郭文仲的表情严肃起来,想起许多值得怀疑之处,但还是不相信朱家父子会造反。
  邵镒问道:“要不要告之州县长官?”
  郭文仲摇头:“莫要乱说。即便……即便真要造反,捅出来对俺们有甚好处?功劳都是长官的,俺们能捞到多少?万一真的造反攻下州城,你我检举必遭报复,恐怕到时人头不保。若不检举,以俺们跟太守的关系,说不定还能封官呢。便是事败,天塌下来有朱太守顶着,俺们也能找机会招安做官。”
  “有道理。”邵镒立即被说服了。
  他们做文吏没啥前途,一辈子也就这样。
  而且他们领教过朱铭的手段,不造反则矣一旦造反必然闹大。现在就去检举,事后必然死得很惨,还不如跟着朱铭一起搞。无论成功与否,都可以见机行事。
  刘师仁是铁帽村的村长,自从封闭进村通道之后,他就经常到城里来玩耍,不时请州县吏员喝喝小酒。
  又一次进城,刘师仁请王甲喝酒,没想到郭文仲也来了。
  “今日不去酒馆,且到俺家品尝新酒!”郭文仲热情邀请。
  刘师仁从善如流,摇着折扇前往郭家。
  几杯酒下肚,开始东拉西扯。
  郭文仲悄悄使眼色,王甲立即殷勤劝酒。
  “此般牛饮,并非雅事,且慢慢喝,”刘师仁并不上当,直接伸手封住酒杯,“两位今日可有事要说?”
  王甲叹息:“着实想念朱太守了,他老人家一走,这金州便不成样子。”
  “是啊,”郭文仲感慨道,“听说太守编管桂州,也不晓得何时能起复,他要是能再来金州做官便好了。如今这位韩太守,看似平易近人,却是极难相处,动辄责罚俺们这些做吏的。他自己没个章程,却怪俺们办事不力。”
  刘师仁笑道:“相公何时起复,这我怎知晓?等着官家消气吧。”
  王甲问道:“官家若是一直不消气,太守岂非这辈子都得留在桂州?”
  刘师仁说:“或许如此。”
  郭文仲问:“太守就没想过自己回来?”
  刘师仁顿时警醒:“回来作甚?”
  郭文仲故意露出口风:“铁帽村的峭壁虽高,却还是能爬上去的。刘兄须得留个人放哨,这才不会被人窥探那新式冶铁法。”
  刘师仁已经听明白了,拱手道:“多谢郭兄提醒平时我也安排人放哨的,恐怕是哪个正好开了小差。”
  郭文仲道:“什么时候需要帮忙,刘兄尽管知会一声。”
  “一定。”刘师仁点头微笑。
  喝完这顿酒,郭文仲亲自把刘师仁送出门。
  再次回房,王甲咋舌道:“看来事情是真的,没成想朱太守有那般心思。”
  郭文仲说:“铁帽村能打造兵甲,还卖了一些给州里,暗中不知积攒了多少。若悄悄练出几百精兵,金州城哪里守得住?更何况,朱太守父子的老巢在洋州,那边的兵恐怕练得更多。洋州、金州的官府都毫无防备,一旦动手,两州必陷。恐怕到那个时候整个汉中都要姓朱。”
  王甲居然有些兴奋:“朱太守指不定能做皇帝呢。”
  “大宋气数未尽。”郭文仲摇头。
  王甲却说:“管他尽不尽,没有朱太守,俺还在看大门,哪有今日风光?更何况,天下民乱四起,就这金州也盗贼频发。当官的还在征税敛财,指不定哪天就有人造反。横竖是造反,朱太守造反咱们还没事。别个造反,杀进城来,你我都要被割脑袋。”
  他们两个,都是州衙的高级吏员,并不直接参与征税。
  捞钱肯定也要捞,但主要赚孝敬银子,或者帮人办事拿好处费。
  他们其实挺讨厌横征暴敛的,因为不利于长久捞钱,指不定哪天就激起民乱。
  郭文仲也想过,设计诱杀朱国祥。
  但朱国祥已经很久没来金州,即便能把朱国祥杀了,朱铭起兵攻来怎办?到时候,参与之人必死无疑!
  郭文仲心存侥幸道:“或许这些都是揣测,铁帽村只在操练村勇而已。”
  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白家二郎。
  张广道练兵抽调太多村民,虽然早已改为五日一练,但白崇武身为西乡县押司,还是隐隐听到一些“谣言”。
  白崇武不敢置信,选择假装不知情,期望朱国祥只是练兵防备匪寇。
  都在当缩头乌龟,尽量往后拖,尽量往好处想。
  就如钟相在武陵县传教十多年,刚开始几年还算小心翼翼,渐渐就懒得再遮掩。
  而武陵县的官吏,全都装聋作哑,盼着钟相只为敛财,并不一定会聚众造反——他们若敢捅破窗户,就逼得钟相不反也得反!
  第323章 朱金州又回来了
  襄阳。
  城内城外,人口激增。
  因为乡下日子不好过了,特别是家里的半大小子,虽然也能干农活,但发育年龄吃得真多。
  家里但凡不缺劳动力的,少年人就去城里讨生活。有亲戚的投奔亲戚,没亲戚的结伴去打工,多半会变成乞丐或混混,又或者被人拉去当贼寇。
  京畿、京东、京西、淮东、淮西、河北、陕西……遍地贼寇!
  准确来说,全国都这鬼样子。
  比如岳飞,目前就在河北真定剿贼。
  童贯伐辽之初,让河北各州府征兵,招募敢战士以御辽。岳飞不但顺利入伍,还直接当上了小队长。
  这些敢战士还未开赴前线,本地贼寇就开始作乱,因为官府征税实在太狠。
  陶俊、贾进和两个贼头子,最初只是小打小闹,流窜洗劫乡下富户。却没成想,主动入伙者越来越多,旬月间就聚集数千人,多次击败官军,直奔府城而去。
  贼讯传来,无人敢战。
  岳飞主动请缨,全权负责行动。
  他先派人扮做商贾,故意让贼寇抓了从贼。
  接着,岳飞率领数十骑出城,攻打贼营佯装败逃,继而杀个回马枪。贼寇溃败逃回营寨,那些混入贼军的士兵,趁机从内部制造混乱。
  里应外合之下,岳飞生擒贼首陶俊、贾进和。
  这是岳武穆的第一战!
  襄阳周边,也贼寇众多,啸聚山林难以剿灭。
  张镗说道:“相公,一路恐怕多有危险,须得好生防备才行。”
  “不怕,我们去金州。”朱铭说道。
  “金州?”
  亲随和学生都很惊讶他们本以为朱铭要去东京叩阙。
  “前往金州,欲办要事。”朱铭没有过多解释,而是直奔襄阳城外的客栈。
  众人都穿着襕衫,这种衣服样式,如果严格按照礼制,只有进士、国子监生、太学生、州县官学生能穿。
  但管理得比较疏松,闲居或罢职的官员,甚至是普通胥吏,也喜欢把襕衫作为常服。
  客栈掌柜扫视一眼,态度比较恭敬,说道:“请给凭由。”
  估计是贼寇太多,住店变得更加严格,必须先进行身份登记。
  朱铭却说:“我来找人,梁异何在?”
  “原来是找梁官人,请稍等。”掌柜的立即叫来伙计。
  朱国祥的大弟子梁异,当初随朱铭离开东京,半路折道回洋州报信。前段时间,来襄阳客栈等待,已经等候一个多月,还给钱让客栈掌柜帮忙留意“贵客”。
  不多时,梁异带着一个随从下楼,见到朱铭立即作揖:“郎君安好。”
  朱铭拱手问道:“船备好了吗?”
  “已备好了,”梁异转身对掌柜说,“请结算房钱。”
  付清住宿费,梁异走出客栈,带着朱铭往码头行去。
  那里停靠着大明乡最大的船只,头尾长达28米,已经装好了一些货物。
  运货只是顺带的,为了掩人耳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