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30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锵!
  张镗也看不下去了,拔剑怒喝:“阉竖!”
  李彦吓得后退两步,躲到禁军身后:“伱又是哪个?”
  张镗报上大名:“濮州张氏子,张镗是也!”
  李彦冷笑:“却是个白身。”
  “好了,”朱铭抬手制止,“今日狩猎就散了吧,我要去京城了。”又对那些羌族青年说,“尔等好生耕种,莫要再劫掠汉民生出事端。”
  “是!”
  羌族青年们齐声应道。
  朱铭在黎州讲学大半年,士子们听说此事,早已聚在县衙等候。
  当他回城之时,几十个读书人围上来,质问皇帝为啥要抓捕知县。
  朱铭笑道:“诸生莫要多想,回家好生读书。我只是写了封奏疏,劝谏陛下勤政爱民,顺便再声讨奸臣而已。并非多大的祸事,去了京城很快就能说清楚。”
  读书人听了更是愤怒,纷纷为知县鸣不平。
  朱铭好言相劝,才把士子们劝走。
  张锦屏已经收拾好行李,站在后宅大门焦急等待。
  朱铭被禁军押着进去,宽慰道:“夫人莫慌,你先回洋州,没什么大不了的。”
  “相公……”张锦屏欲言又止。
  李彦竟然跑去县衙大牢,取来一副枷锁。
  这次把李宝也激怒了,几乎与邓春、白胜同时拔刀。
  朱铭盯着李彦:“真要枷我?”
  这是汉家官府,李彦却是不怕了,胆子越来越大,说道:“奉命行事,犯人就该戴枷。”
  朱铭冷笑一声:“我敢上《治安疏》,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你若逼迫太甚,非要折辱,我无非自尽而已。我死在路上,你担待得起吗?”
  李彦一怔仔细思考之后,发现自己真担不起。
  朝堂内外,为朱铭求情的人很多,皇帝都不敢随便杀了。
  一旦朱铭死在半路上,责任得由他李彦承担,就算是杨戬也不会保他。
  而且,王黼身为宰相,为了撇清关系,必然第一个弹劾他!
  还有就是,朱铭在《治安疏》里为太子叫屈,看似凶险无比,却给自己上了一道保命符。
  除非宋徽宗真的下令废太子,否则谁敢谋害朱铭,就有攀附郓王而谋杀忠臣的嫌疑,必然被朝中大臣集中火力攻击。
  郓王赵楷,也得保住朱铭性命。
  朱铭若是死于非命,赵楷属于第一嫌疑人,从此断绝做太子的希望。
  六贼和郓王,没必要惹这身骚。
  他们现在几乎已经达成共识,就是要将朱铭刺配琼州,同时追毁出身文字。
  李彦憋了一口闷气让人把枷锁还回大牢,拱手道:“朱大郎请上路吧。”
  朱铭对亲随们说:“尔等护送夫人回洋州。”
  李宝说道:“护送夫人之事,有白兄弟和邓兄弟就够了,俺陪着相公一起进京。路上若有意外,也好有个照应。”
  “俺也去!”曾孝端说。
  魏应时说道:“弟子回襄州,请祖父给故旧写信,或许能为先生脱罪。”
  张镗说:“俺也随相公进京。”
  关胜说道:“俺是东京人,对东京更熟。”
  李彦带着禁军押送朱铭上路,城中百姓得知消息,纷纷前来送行。
  把朱铭送出城后,城外百姓也聚拢不少,一路送出十余里。
  黎州的玉米已经收割,今年各地皆有灾害,四川这边却风调雨顺。
  越往山区走,玉米种植面积就越大。
  走在乡下,甚至进了山区,也有百姓认识朱铭,主动过来行礼问候。
  李彦显得惶恐不安,直至离开黎州地界,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第301章 大理寺下狱
  此次进京,没有过成都。
  在嘉州登船,顺长江而行,一直走水路。
  朱铭的日常饮食,全程由亲随负责。
  李彦已经懒得管了,只要朱铭不逃跑,平平安安送到东京即可。
  他得赶紧回去,干爹杨戬时常卧病,说不定哪天就一命呜呼。万一自己没在京城,被哪个老六趁机上位,自己岂不是亏大发了?
  因此,李彦匆匆行路,不断催促船工,都没时间下船勒索地方官员。
  “前面是江陵,相公可以出来透透气。”一个禁军士卒,站在舱门外说。
  李宝开门抱拳:“多谢提醒。”
  “不必。”禁军士卒拱手,颇为恭敬的退到旁边。
  朱铭的气色不错,好吃好喝的,居然胖了两斤。
  他踱步来到甲板,眺望两岸景色。左右跟着十多个禁军,携刀带弓防止其逃跑。
  转眼便至江陵,码头上人流如织。
  整个四川的粮赋,都要运到江陵储存,然后由荆湖路转运使,负责千里运送到东京去。
  童贯还在征方腊,四川今年又被加税,无数粮草运往东南剿贼。
  江陵府城,即荆州市区所在。
  对岸有大湖沼泽,一直延伸到石首县,此湖在几百年后就消失了。
  别看江陵府城繁华,郊外却是人烟稀少。大量山岭沼泽得不到开垦,朝廷多次移民垦荒,垦着垦着百姓就逃了,跟京西南路一样留不住人。
  朱铭不被允许下船,转身对禁军士卒说:“谁借兵器来耍耍?骨头都快生锈了。”
  禁军们面面相觑,犹豫片刻,一个军官把佩刀献上。
  朱铭就站在甲板上舞刀,活动活动筋骨。等官船补给完毕,才把刀还给那军官,自己回房睡觉去也。
  官船转眼便过江西,江西那边也不太平。
  刘九军在循州龙川县起兵,顺着龙川河去打惠州,半路轻松攻破河源县城。
  但抵达惠州城下,却发现已有防备,刘九军攻打数日无果,便回身奔袭梅州去了。面对官兵围剿刘九军把梅州劫掠一番,便一头扎进江西、广东、福建交界的大山。
  刘花三已在虔州(赣州)流窜两年,始终无法攻下虔州城,反而被官兵打得躲进山里。
  今年初冬,一部分边军精锐,追击方腊而来,走的是赣江水域。
  刘花三难以抵挡边军,向南窜去与刘九军合流。江西、广东两股贼寇,合兵三万多人,朝着福建方向流窜。
  方腊的目标,也是前往福建!
  童贯的禁军一分为三,一部回师淮南阻击宋江,一部在两浙清剿方腊残兵,一部狠狠咬着方腊主力追赶。
  别看方腊穷途末路,仅两浙地区的方腊残兵,就还有足足二十多万人。但他们不听方腊号令,只名义上遵奉方腊为主,一盘散沙很容易击破。
  边军和禁军南下,江西北部的义军死灰复燃。
  有个叫黄七甲的矿工,带着许多矿工和烧窑工,流窜于江西的东北部山区,朱铭的岳父老家都差点被洗劫。
  按下葫芦浮起瓢,一部分边军精锐,只得再次北上剿贼,因为黄七甲威胁到了铸钱场。
  在江西、广东、福建、两浙等地,起义军的总数超过三十万人!
  但大部分都没啥战斗力,而且缺少兵甲,遇到精锐官军一触即溃。
  韩世忠和王渊追进大山当中,一战斩首两千余。
  义军大败退走,刘花三和刘九军开始内讧。刘九军闹着要去投方腊,刘花三坚持在大山里打游击,二人争来争去竟然火并。
  刘九军诱杀刘花三,提着首级投降,接受朝廷招安。
  两浙路的义军,也在大规模投降。宁死不降者,纷纷逃进山中,遍地是山的浙江,足够童贯花费好长时间。
  ……
  淮阴。
  宋江水军大败而走,回师攻克宿迁、下邳,接着坐船直取徐州。
  徐州早有防备,宋江难以攻克,便去劫掠三十六监,缴获大量铁器和钱财。又招募上千徐州冶铁匠,攻下沛县,搜罗船只,打造兵甲。
  童贯的禁军一部姗姗来迟,宋江闻讯再度流窜奇袭广济军城(定陶),又顺势拿下兴仁府(济阴)。
  此地距离东京,已不足二百里。
  京师大骇,君臣震恐。
  郑居中征调所有禁军和厢军,前往兴仁府征讨宋江。
  眼看着就要被前后夹击,宋江坐船调头就跑,沿着广济河再次逃进梁山水泊。
  随即兵分两路,坐船沿途劫掠,抢一遭立即跑路,跟官兵玩起了躲猫猫。
  时至今日,宋江闹得一直不大。
  兵力最多时不足一万,兵力最少时只有两三千,占领城池从不超过一个月。官兵追得急了,他就断尾求生,扔下新募的杂牌部队当诱饵。
  朱铭坐船过广济时,入眼之处,一片狼藉。
  城外民居被烧得精光,百姓先遭宋江劫掠,接着又被官兵盘剥,到处是无家可归之人,就连城中富户也破产者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