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27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司马光的《大学广义》,如今市面上已经见不到了。
  蔡京主持学禁,洛阳禁得最严。二程和司马光,各自把《大学》单独成书,全都被官吏没收得干干净净。
  读过《大学广义》的儒生,差不多都已老死,如今还活着的没剩几个。
  当然,不禁司马光那本书也无所谓,因为《大学广义》的注解太繁琐,颠来倒去的阐述大道理。
  而且越解释越荒谬,比如“格物”,司马光解为“抵御外物”。“格物致知”到了司马光那里就是“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
  他似乎把“格”理解为格挡扞的字面意思是手提盾牌,扞御就是手持盾牌格挡抵御。
  物有什么错?
  你抵御别人干嘛?
  李道冲已惊出一身冷汗,大呼道:“拿笔墨来!”
  这玩意儿不禁不行,李道冲甚至都不想着捞钱了,他得为自己的身后名考虑。
  依附奸党做贪官,像他这种小角色,顶多被人骂几十年。一旦《大学章句疏义》流行,他就要背负千载骂名!
  李道冲在给蔡攸的信中,甚至说如果此书不禁,他立即就辞官不干了。
  反正钱财已经捞足!
  ……
  张根虽然去听了朱铭讲学,但没有太当回事儿。
  多日之后,他才看到《大学章句疏义》一书,读罢与李道冲同样沉默无语。
  他所治兼经并非《礼记》,因此对《大学》研究不深。
  现在读到有经有传有注的终极版,仿佛被人直击灵魂,发现诸多道理都能解释得通。
  “怎看书看傻了?一直坐着不说话。”黄氏笑问。
  张根把书递过去:“女儿的妆奁,改为一万贯吧。取个整数,万贯之资嫁女,今后也是一桩美谈。”
  黄氏好奇阅读,很快啧啧称奇:“好大的胸怀气魄!”
  张根说道:“此书……吾已不知如何评价。”
  不说金州士子,就连官员也在传抄,并且各自给朋友写信。
  每天都有官吏来拜访,并非汇报工作,而是请教学问。
  以至于,朱铭不得不立下规矩,办公时间不谈学术,有什么事情节假日再说。
  朱铭给老爸寄了一份回去,交给闵文蔚帮忙传播,相信洋州三县很快就能传遍。
  魏氏兄弟,则誊抄一份寄往邓城老家,估计邓城和襄阳也能很快流传。
  ……
  东京。
  道士王仔昔终于完蛋了。
  林灵素串联太监、道士、官员,不断地打小报告,并且罪状句句属实。
  其嚣张跋扈行为,便是宋徽宗都觉得过分。但还念及旧情,且王仔昔炼丹有功,于是皇帝下旨将他囚禁在东太一宫。甚至不能说囚禁,只是禁足而已。
  林灵素见时机成熟,立即发动第二波攻势,举报王仔昔出言不逊。
  王仔昔的言行本来就很随意,动辄打骂太监道士。有时说秃噜嘴了,还会埋怨皇帝昏庸,不该相信林灵素那个假道士。
  出言不逊,大罪也!
  比殴打太监、残害百姓、贪污受贿的罪名还大。
  于是,王仔昔被下狱论罪,直接死在里头,狱卒早就被林灵素买通。
  从此林灵素一家独大,成为全天下道士的领袖。
  “父亲,王仔昔已下狱论死,他炼制的丹药恐也有假,”蔡攸说道,“其炼丹所用者,乃朱国祥进献的万年灵芝。万年灵芝,会不会也是假的呢?”
  蔡京的眼睛愈发不行,当面走过都看不清是谁。他拢着袖子坐在交椅上,用浑浊的目光看着远处:“没必要。朱家父子一日不回京,就对俺们无甚害处,莫要胡乱弹劾节外生枝。”
  “是。”蔡攸拱手。
  蔡京问道:“王黼最近有何言行?”
  蔡攸回答:“无非邀宠而已。”
  回家给母亲奔丧的郑居中,已经被皇帝夺情还朝。
  蔡京的一系列布置全部失效,依旧是蔡党和郑党打擂台的局面。而且,那该死的王黼,居然升迁为副宰相!
  蔡京摇头道:“我没说他在宫里如何表现。”
  蔡攸回答:“官家赐其宅第,价值数十万贯。这厮犹嫌不足,看上了邻居宅第。其邻为许将子孙,竟伙同梁师成,把许将子孙逼得搬走,就此霸占邻人房屋。”
  “许将啊?也算他倒霉,死了也不得安生。”蔡京莞尔一笑。
  许将是福州第一个状元,官至副宰相,党争时摇摆不定,但能力极为出众。
  他想要和稀泥,新党得势,就为旧党求情;旧党得势,他又说新法也非全是坏处。
  结果两头不讨好,一路被贬为知府。
  死后谥号文定,开府仪同三司。
  许将的儿子许份,如今也是直龙图阁。
  这一家子,居然被王黼霸占房屋,他们能到哪里说理去?
  蔡攸又说:“两处宅子,如今总价百万贯。王黼命令工匠凿通围墙,两宅相连,奢华无比。又让仆人买来诸多女子,充斥两宅之中,仿佛帝王后宫。”
  蔡京说道:“这些都不足为罪啊。”
  王黼已经拜梁师成为干爹,又跟童贯好得穿一条裤子,还是郑居中的得力干将。这四人暗中结党,实力非常强悍,把蔡京也搞得焦头烂额。
  “相公,金州有人急报!”
  “带他进来。”
  李道冲的心腹来得极快,一路催促驾驶船只急行。如果不能坐船,就砸钱弄来递铺的马匹,完全不顾马力往东京跑,搞得就像八百里加急一样。
  蔡攸问道:“你有何事?”
  李道冲的心腹奉上一本书。
  蔡攸仔细看完,顿时惊骇莫名。
  他想读给父亲听,弟弟蔡條却伸手过来。
  蔡攸瞬间脸色难看,把书拍到弟弟手中,转身露出阴沉表情。
  蔡條回到蔡京身边,不快不慢朗读起来。
  读罢,蔡京闭眼道:“再读一遍。”
  蔡條复读之。
  第二遍没读完,蔡京就说:“哼,洛学余孽。备车,进宫!”
  以蔡京现在的身份,他要搞谁不会亲自出面,小官直接吏部摆平,大官让御史台弹劾。
  这次却被《大学章句疏义》吓到了,蔡京直接进宫面圣,说什么都要把此书给禁了。
  第269章 朱大学
  延福宫。
  宋徽宗正在阅读《大学章句疏义》,嘉王赵楷在旁边坐着,蔡京亦被皇帝赐座。
  而王黼、李邦彦、梁师成等人,则静静站于周围。
  梁师成造海船的任务已完成,前阵子回京复命。宋徽宗本想让他驾船出海寻仙,梁师成直接装病不起。
  皇帝知其害怕,也懒得拆穿,改派别的心腹太监,率领道士、禁军、童男童女前往杭州登船。
  十多分钟就把书看完了,宋徽宗问道:“有何不对之处?”
  蔡京说道:“此洛学也,颇多二程之言,譬如格物致知。”
  宋徽宗却说:“格物致知,乃孔夫子遗言,怎成了二程说法?”
  蔡京说道:“我朝儒士,对此众说纷纭。便连二程也有分歧,朱铭的格物致知,分明是引自程颐。”
  蔡京不仅带来了《大学章句疏义》,还带来一本《道用策》。
  宋徽宗不置可否,转而阅读《道用策》。数学、农学、物理等内容,他全部跳过不看,只读书中的理论文章,半个小时不到便已读完。
  读着读着,宋徽宗就笑起来:“这个朱铭做学问,就像煮杂粥一般,他不止引用洛学,还引用了许多新学。洛学为本,新学为用,能揉在一起也算难得。”
  宋徽宗可不止会搞艺术,他本身是有儒学根基的,居然能一眼看穿朱铭的底细。
  事实上,除了王安石故意牵强附会、歪曲经义的部分,新学和洛学在学术上并没有太大冲突。
  就拿格物致知来说,新学和洛学是大致相通的。
  分歧当然也有,就连程颢、程颐兄弟之间都互有分歧。
  王安石的格物理论,反而更接近程颐。
  程颐认为,格物有外物和性分的区别。
  外物,即人对事物现象的固有认识。比如看到冰就知道是寒冷的,看到父子就联想到孝顺。(事物的表象特征。)
  性分,即事物现象所蕴含的深层次道理。比如冰是水受到阴气影响所化,阴气郁积所以很寒冷。孩子孝顺父亲,有更多人伦道理等等。(事物的内在规律。)
  程颐的观点是,格万物而穷万理,万理相通是大道。更注重理论总结。
  王安石虽然没有明说,但也在格万物而穷万理,只是各种道理没有串联起来。更注重实践效果。
  程颐还对此进行吐槽,大概意思是说:“王安石年轻时牛逼轰轰说自己能格物穷理而归一,后来做学问却自我否定,晚年的学术成果更是支离破碎。”
  朱铭启发陈渊撰写的《格物论》,既注重理论总结,又注重实践效果,等于把程颐和王安石相结合。
  所以,宋徽宗说朱铭在熬杂粥,洛学取一点,新学取一点,扔在锅里一起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