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19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见十多个男子挡在前方,手里还拿着各种武器,为首之人甚至还骑着马。
  朱铭颇为疑惑,出声问道:“这里距离县城也不远,光天化日之下,你们居然打算劫道?没见我带着兵器吗?”
  “留下些钱财,便放你走,也不害你性命!”为首之人喊道。
  朱铭瞬间无语,不愧是宋代的山东啊。
  整个北宋,山东的造反次数,在全国可谓遥遥领先。
  宋人对于山东的文字描述,除了“质朴”、“鄙陋”等语之外,剩下全是“暴悍”、“凶侠”、“强梁”、“多盗”。
  “野有群行之盗,里多武断之豪”,这是说野外到处是强盗,城乡到处是黑社会。
  “二千石鲜不受侮”,这是说山东的知府知州,少有不被地方豪强欺负的。
  归根结底,是山东这边商业不发达,土地兼并又非常严重,大量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工作。此地距离开封又很近,还有广济河用以漕运,来自官府的盘剥很重,开封府一直在吸山东百姓的血。
  多种因素结合,一旦出现天灾,就大量产生流民。
  朝廷只能招募流民为兵,可流民做厢军还是吃不饱,反而学了军中本事,带着兵器逃回家乡,干起盗贼来更加专业。
  朱铭取下弓箭,搭上箭矢,喝道:“滚开!”
  那些盗贼有些害怕,但又不舍得放过肥羊,一时之间不知是进是退。
  朱铭把弓拉得半满,一箭射出,匪首落马。
  群盗惊慌而逃,不但扶起重伤的匪首,还不忘把那匹马带上。
  朱铭纵马追杀,群盗四散狂奔。
  牵马的贼寇,惊慌爬上马背,却因为骑术太烂,很快就被朱铭给追上。
  一剑劈出,盗贼落马,朱铭把马儿抢过来。
  有了战利品,懒得再继续追赶,反正这不是他的辖区,就让王杰那货头疼去吧。
  骑马溜达回去,却见邓春带人过来。
  石彪留在京城保护朱国祥,剩下的白胜、邓春等人,都跟随朱铭前往濮州。
  “你怎来了?”朱铭问道。
  邓春回答:“俺听驿馆的驿夫说,这附近多有强盗,便让白胜保护夫人,俺带人过来接应郎君。”
  “回去吧,”朱铭笑道,“白捡一匹马,今天运气不错。”
  对于今后的工作,朱铭并不期待,甚至还有些头疼。
  濮州就在兴仁府隔壁,那里同样遍地盗贼。
  杀是杀不完的,必须解决就业问题。而朝廷对山东盘剥过度,且土地兼并严重,无业游民只会越来越多。
  得找到一个突破口才行!
  第186章 泼李三
  白捡的是一匹母马,虽然颜值不算高,聚宝盆却兴致勃勃。
  牵进驿馆马棚之后,立即就开始现场直播,搞得旁边几匹马也骚动起来。
  郑元仪让驿夫烧了开水,朱铭回来之后,拿出自带的红茶冲泡:“郎君可遇到了歹人?驿夫说附近村中有盗贼。”
  朱铭拍拍她的手:“莫怕,都是些村盗,贼首一败,就全吓跑了。”
  “还是要小心一些,下次出门,得带上几个随从。”郑元仪害怕朱铭有危险。
  朱铭喝了两口茶,便把驿夫叫来问话。
  “连村匪都有马,此地养马颇多吗?”朱铭问。
  驿夫说道:“多着呢,应付差事。”
  朱铭又问:“马法如何?”
  他毕竟是当官的,驿夫不敢说真话,挤出笑容道:“好得很,养马户都有得赚。”
  朱铭哪里肯信?
  翌日继续东行,不等那位王知府,官船直奔济阴而去。
  济阴的具体位置,在后世菏泽以南、定陶以西、曹县以北,是兴仁府的府城所在。
  朱铭原打算顺着广济河,去梁山水泊看看,然后在郓城登岸,改走陆路前往濮州。
  但一路探查到的情况,让朱铭决定提前登陆。
  府城北郊,竟有一处马市,而且规模还挺大。
  朱铭换了身普通衣服,带着白胜前去买马,顺便打听相关情况。
  马市之中,用木头围出一个个马圈,每个马圈都属于独立摊位。
  朱铭来到一个马圈外,绕着转了大半圈,发现马屁股上没有烙印。他忍不住问:“你这是官马还是私马?”
  “官给的私马,”马贩子笑问,“客官是外地人吧?俺这里都是骟马,吃苦耐劳,温顺得很,赶路时随便使唤。”
  朱铭说道:“我是从南边来的,到了京东路,发现这里到处都有马,而且价钱还不算贵。这是怎生回事?”
  马贩子低声说:“官府让养的,马法变来变去,不晓得哪天又要变。不论是当官的,还是养马户,都想着赶紧把马儿卖掉。”
  朱铭一边挑选马匹,一边从马贩子那里套话。
  最初,兴仁府这边不养马,倒是隔壁的濮州和郓州有马监。
  濮州的马监,在几十年前搬去了濮阳。
  由于马政废弛,各地马监都烂透了,连牧场都被侵占为农田。于是王安石推行保马法,让民间有钱的农户养马。
  新法推行太过急躁,都不给老百姓准备时间。
  地方官为了追求政绩,勒令民户限期买马饲养。
  但大宋本就缺马,一时间哪来恁多?
  于是商贾趁机搜罗马匹,在官府的配合下,价钱翻了好几倍,逼着养马户必须购买。
  王安石的保马法,是给养马户留了利润空间的。
  可实际操作下来,仅高价买马回家饲养,就让养马户损失惨重。即便接下来几年,马儿顺利生产,且一直无病无灾,养马户都没啥利润可言。
  怎么可能无病无灾?
  再加之官府盘剥,养马户们苦不堪言。
  王安石下台之后,就连变法派主将章惇,都说保马法必须停止,“一日不罢,有一日害”。
  于是,保马法开始废除,又恢复官方马场。
  已经废除的马场,想要骤然恢复是不可能的。不说马匹、养马人的缺失,就算是恢复草场都难,地方官员趁机圈占百姓土地,胡乱指着一大片良田就说是草场。
  接下来几十年,官养马和民养马两种政策,随着新旧党争而反复变换。
  每一次改变马政,老百姓就倒霉一次。
  仅在徽宗朝,不到十年时间,京东路的马政就变了三次,导致大量的中小地主破产!(宋江造反期间,正逢山东第四次改变马政。)
  朱铭买了两匹骟马,又买来车驾,再加上白捡的母马,四辆马车载着人货往北而行。
  他一路向农民打听消息,半月之后,基本摸清这里的情况。
  第一大害:漕运。
  山东每个州县,都有漕粮指标,百姓把粮食运去官府,官府雇人把粮食运到广济河边,然后再批量运往东京存放或出售。
  漕运的各个环节,官府都在剥削百姓。
  第二大害:马政。
  平均三四年改变一次马法,养马户都还没回本,政策就特么又变了,中小地主对此苦不堪言。
  还没走出济阴县的辖地,朱铭的小本本,就已经记录了十多页,内容全是老百姓对政策的各种不满。
  “朱太守,前面便是古葵丘,春秋五霸会盟之地。”
  一个读书人指着前方小山丘,这是朱铭半路雇佣的向导。
  他为了调查民情,并没有走直线,而是在四处绕弯子。
  朱铭、白胜、邓春,都带着兵器。
  郑元仪还陪嫁了七个奴仆,除了侍女之外,其余二女四男全是相扑手出身。
  这么多人走在一起,看样子就不好惹,沿途盗贼都不敢出手。
  朱铭勒马眺望,心里略微有些激动:“葵丘啊,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该凭吊一番,领略齐桓公和管仲当年风采。”
  车马来到村口,有类似老白员外那般的乡绅,拄着拐杖过来查看情况。
  朱铭拿出自己的官牌,说道:“叨扰老丈了,我是濮州知州朱铭,从此地路过去赴任。”
  乡绅瞬间变得恭敬起来,弯腰行礼道:“老朽名叫李济,年轻时也中过举人,朱太守快快请到村中歇息。”
  朱铭见村中青壮都拿着兵器,点头赞许:“颇为雄壮。”
  李济解释说:“乡间多强梁,老朽只得操练村勇自保。刚才不知是太守驾临,村勇自发聚拢。”说着,他转身呵斥,“都散了,莫要惊扰太守!”
  村中青壮很快散去,有个青年却没走。
  这厮牵着一匹母马,眼睛死盯着聚宝盆,猛地来一句:“太守坐骑神骏,能否跟俺家的配一次种?不拘是否怀上,俺都出一贯配种钱。”
  朱铭还没回答,李济就开始怒斥了:“太守坐骑何等尊贵,也是你家骒马能配的?”
  青年嘀咕道:“都是畜生,哪恁多讲究?俺又不是不给钱。”
  朱铭见他背着弓箭,又牵着马儿,便问道:“你可会骑射?”
  “会的。”青年说道。朱铭说道:“伱若骑射技艺高明,我就让胯下坐骑配种。”
  青年大喜,猛地跨上马背,冲出村落表演骑术动作。继而取下弓箭,朝着四五十米外,猛地射出一箭,准确命中一颗柽柳的树干。
  “好箭法!”邓春拍手喝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