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4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头目告诫说:“莫唤名字,要喊黄先生,他可是黑风寨的财神爷。寨子里种出的茶叶,都要卖给小白员外,不然俺们还种茶干啥?正经茶商可不敢来收。每次谈买卖,都是黄先生过来,这回估计也是来收茶的。”
  白胜听得瞠目结舌。
  山贼跟小白员外是一伙的,那自己还怎么报仇?
  第45章 义气值几个钱?
  黑风寨里,没有什么聚义厅,只有一个议事堂。
  堂中列了九把交椅,宋代匪寇也不喊几当家,只如家中兄弟排行序,大哥、二哥、三哥这般称呼。
  大哥便是寨主,名叫杨俊。
  他家以前是茶园主,因得罪“茶场中人”(茶叶榷禁后的官方中介),被逼得倾家荡产,父亲带着家人逃进深山。他们家的佃户,也因为不堪重负,陆陆续续前去投奔。
  后来干脆做了山贼,出山杀死地主,把土地分给村民,自己抢了财货躲回山中。
  官府数次来剿,皆告失败,只能拿江边农民撒气。
  最终把农民给逼反了,全都进山投靠土匪。
  杨家就此人多势众,在险峻山岭修筑寨墙,又把周边土地分给农民开垦,同时自家占有最肥沃的田产。渐渐发展成现在这般模样,杨俊即是土匪头子,又是大地主,还客串官府向农民收税。
  寨子太过险要,易守难攻。
  历任知县,全当看不到,默认了土匪村的存在。
  白宗敏派来的使者叫黄春和,他做出一副无奈模样:“今年全县茶叶丰收,茶马司压价得厉害。私茶若不降价,商贾就都去买官茶了,小白员外也是没得办法。”
  坐第三把交椅的土匪头子,名叫杨英,他是寨主的弟弟,负责对外贸易。
  杨英冷笑道:“真当俺是傻子?茶马司跟茶商就是一伙的,他们哪年不压价,莫要用这般说法来糊弄俺!”
  姚方虽是外来投靠者,却坐上第二把交椅,专门负责操练枪棒,下山打劫时也带头冲锋。他怒喝道:“再这般胡乱压价,明日俺便点齐兵马,把下白村给踏平了,捉了白宗敏来给大哥磕头认错!”
  这当然只是威胁,不会轻易撕破脸。
  县里那位祝主簿,还有县里的一些商人,都是小白员外的合伙人。山寨里生产的茶叶,土匪们抢来的赃物,都需要小白员外帮忙出货。
  “私卖茶叶,全县又不止一家。茶叶丰收了,各村的私茶全都在降价,俺这边不降价都不行,”黄春和解释了原因,又缓和语气说,“那俺便再退一步,一等茶每斤80文,二等茶每斤53文,三等茶每斤40文。如何?”
  这个价钱,如果不计茶息,是比官方收购价略高的。而且还不用大老远送去收茶场,来回可以节省许多运输费用。
  杨英对此还算满意,朝自己的大哥暗暗点头。
  “那便说定了,”一直没说话的寨主杨俊,终于露出笑容,热情说道,“黄先生奔波劳顿,今晚就别走了,留在寨子里吃酒!”
  “多谢杨大哥款待。”黄春和拱手作揖。
  ……
  排行第五的张广道,傍晚喝得微醺,私下找到姚方:“二哥,这白宗敏愈难伺候了。索性先杀进下白村,劫了他家财货,再举兵去攻打县城!”
  姚方无奈摇头:“俺虽是二把交椅,真正拿主意,还得要寨主来。他怕真个造反,万一事败,今后连贩茶都没得做了。”
  张广道不满道:“姓杨的就是個土财主,哪有半点像山贼?卖茶的钱,他一个人分得最多。山里的农民交粮,他一个人也分得最多。靠这两样,他都能赚饱,便连下山打劫都不愿干了。依俺看啦,指不定哪天,他就要投了官府做顺民,成为老白员外那般的地主!”
  “唉,俺也没办法。”姚方叹息道。
  张广道建议道:“索性带着俺们的人,另寻个地方落寨。”
  姚方反问道:“大夥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又有几个愿跟你走的?便是真能带人走,又去哪个地方落脚?下游虽有许多荒地,却还得重新开垦,没个几年时间,连粮食都不够吃。”
  “无非辛苦几年,总比赖在黑风寨好!”张广道说。
  “让俺再想想。”
  姚方拿不定主意,他是外来派的首领,脑子里考虑得更多,自然没有张广道那般洒脱。
  而且,几年前那场造反,已消磨了姚方的锐气,同时也变得更加沉稳。
  在姚方看来,即便真要造反,也得等待时机。
  必须等官府征收苛捐杂税,搞得民不聊生时,才能起兵造反,甚至有可能获得地主支持。
  胡乱造反,必然失败,连招安都不配!
  又安抚了几句,姚方亲自把张广道送出门。
  与此同时,寨主杨俊的家里,也在进行着一场密议。
  当黄春和说明真正来意,杨俊勃然大怒:“好大的狗胆,竟来挑拨与俺,真当俺不敢动刀枪吗?”
  黄春和不慌不忙道:“姚方是做过反贼的,端地枪棒了得,谁见了不称一声好汉?他来黑风寨才几年,威望越来越高。便是杨寨主你,都不得不让他坐第二把交椅,让兄弟腾位子坐第三把交椅。他还为人豪爽,山寨里个个都佩服,听他发号施令的越来越多。长此以往,杨大哥这个寨主之位,真的还能再坐下去?”
  杨俊依旧一副愤怒表情:“此事莫要多说,俺跟姚兄弟好得很,比那亲兄弟还要亲。姚兄弟是讲义气的,他要是不讲义气,做主簿的就不是祝二!”
  “义气能值几个钱?”黄春和说道,“杨大哥,人心会变。今个讲义气,明个谁说得清?十年之后,便是姚方不想做寨主,他手下的那些兄弟,也会扶他来做寨主。谁更得人心,杨大哥自己心里清楚。”
  杨俊依旧不答应:“你且走吧,今晚说的,俺只当没听到。”
  黄春和既不离开,也不再说话,只默默站在那里。
  过了好久,杨俊面露为难之色,仿佛在自言自语:“都是自家兄弟,你让俺们火并,俺的脸面还要不要?”
  黄春和明白有戏了,也不正面回答,而是质问道:“杨大哥,你做寨主确实威风。但再怎威风,可比得过小白员外?可又比得过老白员外?”
  杨俊说道:“自是比不过的。”
  黄春和继续问:“杨大哥也赚了许多钱,可这又能怎样?便去县城,也不敢声张。你有两个儿子,可敢让他们去县城读书?官府现在不来剿伱,若是换了个知县呢?要知道,如今的祝主簿,以前可是反贼。他若得了知县的号令,是真敢带兵来攻打黑风寨!”
  杨俊冷笑:“他若敢来,俺便叫他回不去!”
  黄春和说道:“祝主簿现在是官,你们敢杀官,不造反也算造反了。你挡得住官兵一回两回,可挡得住十回二十回?”
  杨俊嘴硬道:“别说十回二十回,黑风寨兵强马壮,惹恼了俺,径直杀去县衙,杀光县城里的鸟官!”
  黄春和问道:“杀光了县官,还有州官。杀光了州官,这利州路还有别的县官州官。便占了整个利州路,你可挡得住朝廷大军?”
  杨俊沉默。
  黄春和又说:“寨里的二交椅姚方,跟县里的祝主簿有仇,这你也是知道的。上白村的老白员外,向知县和祝主簿也很不喜欢。”
  “这些不关俺屁事。”杨俊说道。
  黄春和还在说话:“你先杀姚方,既是为祝主簿做事,自己也能得到好处。去除心腹大患,今后在寨中就能说不一二。再去劫掠上白村,能抢到无数财货不说,还能讨得向知县和祝主簿欢心。两位官老爷,只需一句话,你就能从山贼变成乡绅。”
  杨俊再次沉默。
  黄春和又说:“你若做了乡绅,今后就能风风光光去县城,儿子也能去县城里读书。等日子久了,过个几十年,谁记得你做过匪寇?说不定孙子还能科举做官!”
  这番话,句句都饱含诱惑力,全说到杨俊的心坎里。
  “让俺再想想。”杨俊已然意动。
  黄春和见他这幅模样,忍不住露出微笑,拱手说:“告退了。”
  打发走此人,杨俊回到卧房,妻子过来帮他宽衣。
  “莫来烦俺!”杨俊一把将妻子推开。
  他也是有些讲义气的,而且确实跟姚方关系好,两人已经相识超过二十年。
  甚至姚方被官府追捕,只打算在黑风寨躲几个月,等风声过了就带手下离开。当时还是杨俊主动挽留,直接让姚方坐第三把交椅。
  后来的发展,让杨俊深感不安。
  短短几年时间,姚方的威望就节节上升,赢得无数土匪发自内心的钦佩。
  迫不得已,杨俊只能重新排定座次,让亲兄弟去做三当家,把姚方升为二当家,还任命张广道为五当家。
  再这么下去,他是真压不住!
  姚方的个人魅力太强,就连杨俊自己,也佩服喜欢得很,就不用说别的土匪了。
  还有,他的亲弟弟杨英,由于座次降低,跟姚方的关系极为恶劣。
  迟早出问题。
  躺在床上整整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醒来,杨俊的双眼充满了血丝。
  他枯坐良久,终于下定决心,把弟弟叫来说:“俺有件事,须跟你谋划谋划。”
  第46章 火并
  “哎哟!”
  早晨起床,白胜痛呼一声,却是腰疼牵扯到全身。
  开垦荒地,是真的累!
  而且累死累活,第一年收割的晚高粱,甚至都不够开荒者的口粮,须得耕耘好几年才能变成熟地。
  白胜住的就是个窝棚,连乡下茅草房都不如,正式搭屋得等到垦荒之后。
  他扛着锄头出门,正好遇到白福德五兄弟。
  彼此都没啥精神,见面只互相点头,便算是打了招呼。
  昨天一直都在挑水,浇那些烧过荒的山坡。今日又要去翻土,同时清理石头等杂物,这玩意儿比种地累上好几倍,没干多久白胜已经气喘吁吁。
  他娘的,好端端的泼皮不做,为啥要进山来当土匪?
  女眷和孩童半上午来送饭,就在男人们狼吞虎咽时,小头目趁机在旁边画大饼:“你们莫要觉得累,这垦出的田土,都是你们自己的。寨主收的田赋,虽比官府要重许多,却没有那般苛捐杂税,日子过得比外面更好……”
  没人搭理他,都在忙着干饭。
  小头目又拿白胜举例:“像白二这般的,二十出头还没个婆姨,等开荒安顿下来,便能在山里讨老婆,再生几个娃岂不美滋滋?你们只要安心种地,安心给寨主交田赋,剩下的啥都不用管。比起外头,山里千般万般好……”
  来来回回就那几句话,而且每天都在重复,白胜的耳朵已快听出茧了。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小头目忽然宣布提前收工:“卖茶赚了钱,哥哥们高兴,宰了两头大肥猪,今個要好生庆贺。俺们这里,开荒辛苦,也分到些猪皮、猪血和下水,哥哥们还赏了几两肥油。快快收拾回去,这顿饭管饱,可以敞开肚皮吃!”
  山贼的中高层及家眷,在寨子里大块吃肉,而且还能大碗喝酒。
  至于白胜这种底层,也算沾了光。
  猪皮、猪血、内脏、肥油、蔬菜……倒进大陶锅里乱炖,滋味不错,肚皮吃得饱饱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