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于建民也凑上前:“怎么这么晚还种甜瓜?结果的时候天就冷了,长不起来的。”
奶奶安慰于洲:“没事,我们把它移栽到楼顶的阳光房去。”
“移栽不是又要耽误——”于建民的话没说完,被母亲拐了一肘子,一脸莫名。
于洲却道:“我知道,移到阳光房去种,种不成就算了。”
甜瓜种子撒下去那天他就查了很多资料,学习如何种好甜瓜,了解了它的生长周期和所需温度,自然也知道冬天不适合它生长。
但也查到温度、水分和肥料充足的情况下,甜瓜的生长周期也可以缩短,说不定秋天就能成熟。
所以他还是想试一试,要是没种成,大不了明年再种。
于洲都这么说了,于建民也自然不会再泼冷水,还让于洲上他家里拿有机肥。
*
隔天,于洲被叔叔喊过去修电脑。
民宿前台有一套台式机,是堂哥上大学的时候买来打游戏的,后来叔叔要开民宿,就搬过来放在前台,用来网上接单和连接监控设备。
“早上突然就黑屏了,重启也没用,这个英文提示我又看不懂,只能叫你来看看了。”于建民说到。
于洲其实也不懂修电脑,曾经笔记本电脑出故障,画到一半的作业没保存,他也着急无措,还是傅敬言隔着大洋指点,帮他恢复了备份记录。
傅敬言教了他很有用的一招,把故障情况描述或提示发到论坛,搜索或求助,很快就能找到相似教程或可以解决问题的大佬。只要不是硬件故障需要更换的,跟着教程操作基本就能解决。
于洲没费什么功夫就找了解决办法。
电脑正常重启,于建民连连夸赞:“还是你们读了书的厉害,修电脑也能一学就会。”
跟在大人身后凑热闹的小侄子捧场:“叔叔厉害!”
于洲揉揉他的脑袋,解释:“我也不懂,这次是问题比较简单,要是真坏了,还是得送去电脑维修店修。”
于建民笑着说:“我晓得,要是真坏了,修可能还不如直接买新的。你坐会儿,我去切个西瓜。”
“西瓜!”小侄子欢呼着,跟着爷爷跑去了后院。
于洲笑了下,在前台坐下,顺手帮叔叔把监控和接单后台打开。
叮铃铃——
前台的固定电话突然响起,于洲接起来:“你好,山月明溪民宿。”
电话那头顿了下,唤道:“于洲。”
是傅敬言的声音。于洲微讶,瞥向刚才没仔细看的来电显示,的确是傅敬言的号码。
“有事?”
“有。”傅敬言说,“本来想叫叔叔喊你过来接电话,没想到你正好在。”
“七夕快乐,洲洲。”
于洲愣住,点开电脑上的日历——今天竟然是七夕。
“我给你准备了一份……算不上礼物的心意,不过要过两天才能到。”
于洲张了张唇,拒绝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傅敬言就像猜透了一般抢先道:“别急着拒绝,可以到时候看看再说。”
电话挂断,于洲坐在那呆了好一会儿,才将听筒放回原位。
傅敬言真的是……太犯规了。
另一边,傅敬言挂断电话,同行的蔡晏问他:“你这……还没拿到他的新号码?”
傅敬言沉默。
蔡晏无语,恨铁不成钢道:“出去别说是我兄弟。”
傅敬言:“……”
*
月底是于洲父亲例行检查的日子,于洲早早去了疗养院。奶奶今早起来有些头晕,于洲就没让她来。
平时主治医师会派学生陪同,拿到检查结果后再和于洲面谈。但今天于洲却发现主治医师已经到了父亲的病房,身边还跟着几个生面孔。
主治医师介绍道:“这位是首都来的神经内科专家刘院长,这次带队来我们医院交流授课,关注到你父亲的情况,想进一步了解一下。”
“你不介意的话,这次检查就由他们来主导?”
于洲眼睛一亮,喜出望外:“不介意,麻烦您了。”
父亲迟迟不醒,于洲查阅了许多医学资料和相关病例,也搜索过国内国外一些专家及其成果。
这位刘院长在国内是这个领域的泰斗,于洲打听到对方现在专注于病研究、不再坐诊的消息时,一度特别失望,没想到峰回路转,还能碰上这样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拒绝。
这次的检查格外漫长,但于洲没有不耐烦,紧张又满怀期待,希望能有一个好消息。
检查结束后,刘院长没有直接告知于洲,而是召集他的团队和主治医师开了个小会。
傍晚时分,于洲才被叫进会议室。
刘院长说:“从检查结果来看,我们的结论和原先一样,患者呈明显的植物人状态……”
于洲静静听着,双手紧紧攥在一起,心一点一点地往下沉。
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区别。
失望涌上心头,于洲鼻尖发酸,却听刘院长说:“但总体来说,你父亲的情况不算糟糕,有一定的概率可以通过治疗苏醒。”
于洲下沉的心脏突然被提了起来,看向刘院长的眼神犹如抓住了一丝曙光。
刘院长说:“我们目前有一个不错的研究方向,已经进入临床二期实验。你如果想试试,可以带你父亲到首都来。”
于洲顿了下:“实验?”
奶奶安慰于洲:“没事,我们把它移栽到楼顶的阳光房去。”
“移栽不是又要耽误——”于建民的话没说完,被母亲拐了一肘子,一脸莫名。
于洲却道:“我知道,移到阳光房去种,种不成就算了。”
甜瓜种子撒下去那天他就查了很多资料,学习如何种好甜瓜,了解了它的生长周期和所需温度,自然也知道冬天不适合它生长。
但也查到温度、水分和肥料充足的情况下,甜瓜的生长周期也可以缩短,说不定秋天就能成熟。
所以他还是想试一试,要是没种成,大不了明年再种。
于洲都这么说了,于建民也自然不会再泼冷水,还让于洲上他家里拿有机肥。
*
隔天,于洲被叔叔喊过去修电脑。
民宿前台有一套台式机,是堂哥上大学的时候买来打游戏的,后来叔叔要开民宿,就搬过来放在前台,用来网上接单和连接监控设备。
“早上突然就黑屏了,重启也没用,这个英文提示我又看不懂,只能叫你来看看了。”于建民说到。
于洲其实也不懂修电脑,曾经笔记本电脑出故障,画到一半的作业没保存,他也着急无措,还是傅敬言隔着大洋指点,帮他恢复了备份记录。
傅敬言教了他很有用的一招,把故障情况描述或提示发到论坛,搜索或求助,很快就能找到相似教程或可以解决问题的大佬。只要不是硬件故障需要更换的,跟着教程操作基本就能解决。
于洲没费什么功夫就找了解决办法。
电脑正常重启,于建民连连夸赞:“还是你们读了书的厉害,修电脑也能一学就会。”
跟在大人身后凑热闹的小侄子捧场:“叔叔厉害!”
于洲揉揉他的脑袋,解释:“我也不懂,这次是问题比较简单,要是真坏了,还是得送去电脑维修店修。”
于建民笑着说:“我晓得,要是真坏了,修可能还不如直接买新的。你坐会儿,我去切个西瓜。”
“西瓜!”小侄子欢呼着,跟着爷爷跑去了后院。
于洲笑了下,在前台坐下,顺手帮叔叔把监控和接单后台打开。
叮铃铃——
前台的固定电话突然响起,于洲接起来:“你好,山月明溪民宿。”
电话那头顿了下,唤道:“于洲。”
是傅敬言的声音。于洲微讶,瞥向刚才没仔细看的来电显示,的确是傅敬言的号码。
“有事?”
“有。”傅敬言说,“本来想叫叔叔喊你过来接电话,没想到你正好在。”
“七夕快乐,洲洲。”
于洲愣住,点开电脑上的日历——今天竟然是七夕。
“我给你准备了一份……算不上礼物的心意,不过要过两天才能到。”
于洲张了张唇,拒绝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傅敬言就像猜透了一般抢先道:“别急着拒绝,可以到时候看看再说。”
电话挂断,于洲坐在那呆了好一会儿,才将听筒放回原位。
傅敬言真的是……太犯规了。
另一边,傅敬言挂断电话,同行的蔡晏问他:“你这……还没拿到他的新号码?”
傅敬言沉默。
蔡晏无语,恨铁不成钢道:“出去别说是我兄弟。”
傅敬言:“……”
*
月底是于洲父亲例行检查的日子,于洲早早去了疗养院。奶奶今早起来有些头晕,于洲就没让她来。
平时主治医师会派学生陪同,拿到检查结果后再和于洲面谈。但今天于洲却发现主治医师已经到了父亲的病房,身边还跟着几个生面孔。
主治医师介绍道:“这位是首都来的神经内科专家刘院长,这次带队来我们医院交流授课,关注到你父亲的情况,想进一步了解一下。”
“你不介意的话,这次检查就由他们来主导?”
于洲眼睛一亮,喜出望外:“不介意,麻烦您了。”
父亲迟迟不醒,于洲查阅了许多医学资料和相关病例,也搜索过国内国外一些专家及其成果。
这位刘院长在国内是这个领域的泰斗,于洲打听到对方现在专注于病研究、不再坐诊的消息时,一度特别失望,没想到峰回路转,还能碰上这样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拒绝。
这次的检查格外漫长,但于洲没有不耐烦,紧张又满怀期待,希望能有一个好消息。
检查结束后,刘院长没有直接告知于洲,而是召集他的团队和主治医师开了个小会。
傍晚时分,于洲才被叫进会议室。
刘院长说:“从检查结果来看,我们的结论和原先一样,患者呈明显的植物人状态……”
于洲静静听着,双手紧紧攥在一起,心一点一点地往下沉。
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区别。
失望涌上心头,于洲鼻尖发酸,却听刘院长说:“但总体来说,你父亲的情况不算糟糕,有一定的概率可以通过治疗苏醒。”
于洲下沉的心脏突然被提了起来,看向刘院长的眼神犹如抓住了一丝曙光。
刘院长说:“我们目前有一个不错的研究方向,已经进入临床二期实验。你如果想试试,可以带你父亲到首都来。”
于洲顿了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