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是你自己想谈了吧?”林泽远无语,“四年很快的,你再忍忍吧。”
霍平野:“……”说得好像他很猴急一样。
*
文理分科的事情最终确定下来,学校会根据大家的志愿分文理,再根据这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文理成绩进行分班。
这次分班不讲究平衡,按成绩排名从高到低,五十个人一个班。
林泽远和霍平野、陈如松都选择了理科,顺利地分在了理科一班。
文科五班的杨鹏羡慕坏了,恨不得回到小学摇醒那个偷懒的自己,让他多读点书。
但转念一想,他又看开道:“算了,学了也不一定会。”
林泽远:“……”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霍平野直接把林泽远拉到最后一排,占了两个位置。
并叮嘱:“待会要是按身高排座位,你记得踮脚。”
“……”林泽远横他一眼,闭嘴吧你,说谁矮呢?
他们班的班主任是年级主任尹国强。
尹主任不按常理出牌,宣布道:“我们班的座位,按分班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自己选。以后每次月考后,再按成绩顺序选一次。”
“现在大家先到教室后排或走廊站一下,叫到名字的同学挨个进来选座位。”
分班成绩年级第一的霍平野被点名,径直走向刚才的位置,并朝第二名的林泽远使了个眼色。
林泽远给了他一个白眼,走向隔了过道的另一组最后一排,并拉开椅子。
“喂!”霍平野直接一脚上去踩住他拉到一半的椅子,惊诧地看向他,“不是吧?你叛变?”
林泽远垂眼看他,松开拉椅子的手,忍着笑意说:“过去。”
霍平野勾起唇角,麻溜地往旁边挪了一个位置,拉开自己刚才坐的椅子说:“林老师请坐。”
“你们两个坐一起?”尹国强对于两人上个学期一开学就打架的事情印象深刻,“也好,记得你俩写过的保证书,别闹矛盾。”
林泽远、霍平野:“……”
*
文理分科后,非主课课程减少了一些,学习强度却更大了。
年级理科前五十的好苗子聚集的一班更是连学习进度都比其他班级快,老师恨不得一个学期讲完高中三年的课本,提前进入高考复习轮次。
林泽远和霍平野基础不错,算是学得比较轻松的,但也没少埋头刷题。
五月份的时候,谈了大半年恋爱的林泽峰和温薇薇领证办了婚礼。
同年八月,林泽浩在首都买了一套房。林泽远、霍平野、陈如松、杨鹏,还有高考完的杨娟、刘婷婷,集体报名了首都的夏令营。
十月,林泽浩与肖文珊回清河市办了婚礼,又在首都办了一场。
两场婚礼后,林泽远一家人请王敏敏帮忙拍了一套全家福,洗出好几张,挂在清河湾农场的家里、清河市家里,还给林泽浩、肖文珊夫妇带走一套,挂在首都的家里。
林泽远和霍平野当了两次伴郎。
十五岁的少年身姿挺拔,五官褪去稚气,显露出介于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俊朗气质,互相替对方保管的情书不知不觉越来越多。
又是一年冬天。
南方的冬天多冻雨,湿冷刺骨,林泽远和霍平野最近连自行车都不骑了,改搭公交车上下学。
“听说我们这儿要修地铁了,林总知道吗?”下了公交,没穿秋裤的霍平野打着哆嗦,和林泽远一起走进学校。
“不知道。”林泽远双手插在校服外套兜里,没有搭理霍平野的用的称呼。
霍平野道:“林总怎么一点也不关心清河的发展?听说一号线会经过你们家商场,林总,你又要发达了。”
霍平野说的商场,是肖家前几年在清河投资建设的项目。肖文珊和林泽浩谈婚论嫁的时候,肖家把其中一部分股份赠予了林家,说是给林家的“见面礼”。
因为林福生、林泽峰、林泽浩都有单位,邱秀珍又说自己年级大了,不需要这些,肖家就把股份记在了林泽远名下。
由于他还没有成年,授权肖文珊代理,但每年都能拿到一笔不菲的分红。
从那以后,霍平野就时不时调侃林泽远为“林总”。
他搭上林泽远的肩:“已富贵,勿相忘。”
林泽远:“……”
冻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天,傍晚总算停了。
今天周五,晚上没有晚自习,周六白天没课,晚上上晚自习,周日照常上课。
杨鹏一下课就跑到一班:“阿远、阿野、如松,走了,今天去我家试新菜。”
杨鹏的母亲去年在一中门口盘了一个店铺,又雇了几个人,从推车小摊进阶成了“许阿姨卤肉水煮”店。
一班的同学一听也来了兴趣:“杨鹏,你们家又出新菜了?”
杨鹏说:“对啊,新菜上市前三天打八折,特别划算,有空都来试试。”
同学道:“行,让学委和班长他们先去试试,我们等反馈。”
另一个同学道:“等什么反馈?许阿姨家的东西从不让人失望,有没有人今天一起去?”
“我!”
“还有我!”
一群人浩浩荡荡赶到校门口的许阿姨卤肉水煮店,却发现小小的店铺客似云来,已经没有空位置,只能打包带走。
杨鹏等人放下书包过去帮忙,他和霍平野帮忙打包,许长秀把收银的工作交给了林泽远和陈如松。
霍平野:“……”说得好像他很猴急一样。
*
文理分科的事情最终确定下来,学校会根据大家的志愿分文理,再根据这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文理成绩进行分班。
这次分班不讲究平衡,按成绩排名从高到低,五十个人一个班。
林泽远和霍平野、陈如松都选择了理科,顺利地分在了理科一班。
文科五班的杨鹏羡慕坏了,恨不得回到小学摇醒那个偷懒的自己,让他多读点书。
但转念一想,他又看开道:“算了,学了也不一定会。”
林泽远:“……”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霍平野直接把林泽远拉到最后一排,占了两个位置。
并叮嘱:“待会要是按身高排座位,你记得踮脚。”
“……”林泽远横他一眼,闭嘴吧你,说谁矮呢?
他们班的班主任是年级主任尹国强。
尹主任不按常理出牌,宣布道:“我们班的座位,按分班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自己选。以后每次月考后,再按成绩顺序选一次。”
“现在大家先到教室后排或走廊站一下,叫到名字的同学挨个进来选座位。”
分班成绩年级第一的霍平野被点名,径直走向刚才的位置,并朝第二名的林泽远使了个眼色。
林泽远给了他一个白眼,走向隔了过道的另一组最后一排,并拉开椅子。
“喂!”霍平野直接一脚上去踩住他拉到一半的椅子,惊诧地看向他,“不是吧?你叛变?”
林泽远垂眼看他,松开拉椅子的手,忍着笑意说:“过去。”
霍平野勾起唇角,麻溜地往旁边挪了一个位置,拉开自己刚才坐的椅子说:“林老师请坐。”
“你们两个坐一起?”尹国强对于两人上个学期一开学就打架的事情印象深刻,“也好,记得你俩写过的保证书,别闹矛盾。”
林泽远、霍平野:“……”
*
文理分科后,非主课课程减少了一些,学习强度却更大了。
年级理科前五十的好苗子聚集的一班更是连学习进度都比其他班级快,老师恨不得一个学期讲完高中三年的课本,提前进入高考复习轮次。
林泽远和霍平野基础不错,算是学得比较轻松的,但也没少埋头刷题。
五月份的时候,谈了大半年恋爱的林泽峰和温薇薇领证办了婚礼。
同年八月,林泽浩在首都买了一套房。林泽远、霍平野、陈如松、杨鹏,还有高考完的杨娟、刘婷婷,集体报名了首都的夏令营。
十月,林泽浩与肖文珊回清河市办了婚礼,又在首都办了一场。
两场婚礼后,林泽远一家人请王敏敏帮忙拍了一套全家福,洗出好几张,挂在清河湾农场的家里、清河市家里,还给林泽浩、肖文珊夫妇带走一套,挂在首都的家里。
林泽远和霍平野当了两次伴郎。
十五岁的少年身姿挺拔,五官褪去稚气,显露出介于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俊朗气质,互相替对方保管的情书不知不觉越来越多。
又是一年冬天。
南方的冬天多冻雨,湿冷刺骨,林泽远和霍平野最近连自行车都不骑了,改搭公交车上下学。
“听说我们这儿要修地铁了,林总知道吗?”下了公交,没穿秋裤的霍平野打着哆嗦,和林泽远一起走进学校。
“不知道。”林泽远双手插在校服外套兜里,没有搭理霍平野的用的称呼。
霍平野道:“林总怎么一点也不关心清河的发展?听说一号线会经过你们家商场,林总,你又要发达了。”
霍平野说的商场,是肖家前几年在清河投资建设的项目。肖文珊和林泽浩谈婚论嫁的时候,肖家把其中一部分股份赠予了林家,说是给林家的“见面礼”。
因为林福生、林泽峰、林泽浩都有单位,邱秀珍又说自己年级大了,不需要这些,肖家就把股份记在了林泽远名下。
由于他还没有成年,授权肖文珊代理,但每年都能拿到一笔不菲的分红。
从那以后,霍平野就时不时调侃林泽远为“林总”。
他搭上林泽远的肩:“已富贵,勿相忘。”
林泽远:“……”
冻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天,傍晚总算停了。
今天周五,晚上没有晚自习,周六白天没课,晚上上晚自习,周日照常上课。
杨鹏一下课就跑到一班:“阿远、阿野、如松,走了,今天去我家试新菜。”
杨鹏的母亲去年在一中门口盘了一个店铺,又雇了几个人,从推车小摊进阶成了“许阿姨卤肉水煮”店。
一班的同学一听也来了兴趣:“杨鹏,你们家又出新菜了?”
杨鹏说:“对啊,新菜上市前三天打八折,特别划算,有空都来试试。”
同学道:“行,让学委和班长他们先去试试,我们等反馈。”
另一个同学道:“等什么反馈?许阿姨家的东西从不让人失望,有没有人今天一起去?”
“我!”
“还有我!”
一群人浩浩荡荡赶到校门口的许阿姨卤肉水煮店,却发现小小的店铺客似云来,已经没有空位置,只能打包带走。
杨鹏等人放下书包过去帮忙,他和霍平野帮忙打包,许长秀把收银的工作交给了林泽远和陈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