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娇的公主府还没建好,她现在还和婉妃一块儿住在嘉庆宫,见她回来,秀雅安静的端上一杯泡的正好的顶级龙井。
  “秀雅,贵妃那边可安插有人手?”
  沈娇低声问。
  秀雅是沈娇这些年颇为看重的婢女之一,天生长袖善舞,是沈娇特意留在宫里的眼线。
  她也确实不负所托,这些年背靠沈娇,秘密往各宫安插人手,至今为止,就连庆元帝身边都安插有人,还无人发觉。
  沈娇这么一问,秀雅轻轻点头,“有的。”
  “让人告诉贵妃,我此番能如此顺利从平原弄到科举舞弊之人的名单,多亏大皇子暗中相助。”
  秀雅一听就明白沈娇想做什么,她稍一琢磨才又说,“只大皇子,是否过于……”
  她想顺势把其余几位皇子都牵扯进来。
  “不必。”
  秀雅闻言,心知沈娇另有盘算,也就不再问,而是又说,“公主,今日大皇子入宫,故意和皇上提及您去看望二皇子一事。”
  沈娇眉尾微挑。
  原来如此。
  她就说庆元帝消息为何如此灵通。
  “嗯,下去吧。”
  沈娇轻挥手,大皇子出宫立府已久,两年前才凭借着抗击金蛮一役封为郡王,是皇子中唯一一个有爵位在身的。
  自然是意气风发,越发张扬嚣张,不将她这位公主放眼里。
  只怕在大皇子心里,自己才是庆元帝最倚重的人,是稳坐宝位的那个人。
  沈娇嘴角扬起一抹讥讽的笑。
  两日之后,沈娇带着一本《论语》,出现在上书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在孔子看来,人在行事的时候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该作为时“乱作为”,一种是“当为不为”……”
  沈娇是站着讲课的那一个。
  三年前,庆元帝见沈娇经常出没上书房,去看望皇子皇女,他就干脆下令,在上书房给沈娇留了个授课学士的位置。
  底下坐着的都是些小萝卜头。
  以十四岁的七皇子打头,他明年或许就要参加结课考试入朝办差,后面紧跟着一大群弟弟妹妹。
  最小的十七皇子,今年才不过六岁,没跟这群大孩子在同一个课堂上。
  底下这群弟弟妹妹们,都被沈娇教导过,又听着沈娇七岁打贪官、八岁治黄淮、九岁就敢上战场的各种事迹,对沈娇敬佩的心服口服。
  夺嫡的野心?
  早被沈娇打击的一点都不剩了。
  再加上沈娇时不时给他们灌输一点‘甘为贤王’的思想,上书房最大的七皇子又在旁边帮沈娇说话,前面几个哥哥又闹的一团乱。
  他们哪敢再掺和进去啊~
  “皇姐皇姐,这是我母妃做的荷包,我分你一个。”
  “皇姐,我母妃做的荷叶酥,你尝尝嘛,可好吃了。”
  “皇妹,我今日的字写的是不是比昨日好些?”
  一下课,沈娇就被团团围住,七皇子赶紧凑过来给沈娇解围。
  正说着,便见赵行德走过来躬着身子道:“公主,皇上有事寻您过去一趟。”
  “何事?”
  沈娇不紧不慢的辞别兄弟姐妹,跟着赵行德走远之后才问。
  “平原的事。”
  赵行德压低声音说。
  沈娇一时间有些诧然,平原的事出什么意外了吗?
  “怎么说?”
  “李泽为大人,在朝堂上公然质疑您递交给皇上的名单,甚至怀疑这是有心人的构陷。”
  沈娇并未再问,只是把《论语》卷起往袖子里一塞,“多谢赵公公告知。”
  赵行德和蔼浅笑,“这是奴才应做的。”
  两人齐齐往前朝走,刚到殿门口,就听到一道颇为高昂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皇上,远的不说,王舒大人可是我大魏有名的清官,他从歙州调任平原时,曾得到过数把万民伞,怎么可能会参与至科举舞弊这等事中来?”
  “元祜公主虽常办差,但毕竟年岁尚幼,容易被人误导欺骗,还请皇上勿要只相信元祜公主一人之言啊!”
  “李泽为大人说的可真是情真意切,不知道的,还当你是在为自己辩驳呢~”
  沈娇迈步进入大殿,冰冷的凤眸扫视四周,“儿臣参见父皇。”
  分明才只到大臣们腰高,满身威仪却极其骇人,令朝臣们都不由得微微弯腰。
  “赐座。”
  庆元帝拧紧的眉舒展开来,“又去教导你皇弟皇妹了?才回来也不好好歇几天。”
  “儿臣不累。”
  赵行德搬来椅子,沈娇自然而然坐下,看的在朝堂上站半天的大皇子、三皇子等人,浑身又泛起了柠檬酸。
  父皇心可真是偏到没边儿了,怎么不见给儿子赐个座?
  没等庆元帝又问,沈娇抬眸看向李泽为,“李大人觉得本宫不可信任,那谁可信任呢?”
  李泽为低下头不敢吱声。
  他曾和沈娇共事过,总觉得沈娇多智近妖,那双眼能看破一切虚妄谎言,他根本没胆子在沈娇眼前搞事。
  三皇子接连给李泽为使好几个眼神,李泽为都当没看见。
  三皇子不由得在心里暗骂一声,随后站出来打圆场,“李大人也只是因和王大人私交颇深,着急了些罢了。”
  沈娇嗤笑一声,意有所指道:“李大人,私交是私交,国事是国事,可不要混作一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