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他不好答:“你要找,他肯定是先答应,但之后肯定不作数。”
“唉,我要是能遗传到我爸的深情基因就好了。”
“你没遗传到吗?这东西不是传女不传男?”
孙如非笑,等到父亲下来,回家的路上却提起别人家的事。徐盛启也听到了石林村的风声,和徐骁聊了几句,又顺嘴说到越南项目张政的调动:“我和你爸的意思是,等卢城那边进度过半,一切稳定,你可以先调回来。”
张政大概率驻外,他这边中了姜氏大厦的标,合作已经开始,加上其他工程,暂时腾不开身,而晟凯高层如果出现人事调动,保不齐会搞大动作,他们要做好准备。
徐盛启点到即止,徐骁没有立即给出回复。他行程安排紧凑,陪完母亲陪花神,7号又飞回了卢城。
他逐渐习惯,也逐渐开始享受忙碌。和以前相比,现在没有牵绊,没有干扰,的确适合学习和做事。
至于二叔的提议,他还在权衡。
他既想把卢城的事情干完再清清爽爽地回去,又觉得哪里不对劲——他们明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默许他混了几年,仅仅因为江晟回来了,就要开始重用他?盛安和晟凯斗了这么久,双方都有稳定的市场,竞争也不会突然变得更激烈。
他猜不透父亲和二叔的想法,隐约觉得他们瞒了他什么,只能更关注各方面的消息。有时忙了一天,晚上神经还兴奋着,入眠就变得困难起来。
夜深人静,心不定,会想找人说说话。而当他翻遍通讯录找不到适合的对象,免不了想起和他有约的某人。
他答应她五一回去请她吃饭。
吃什么好呢?
没有答案。
拿过手机,他随意地翻开朋友圈,本以为跟工作无关的事会让他慢慢放松,谁知很快划到陈夏晒的一张票根。
他点击,放大,看清时间和地点。
他的脑袋忽然变得清醒,以至于心生烦躁,到底开灯坐了起来。
第41章
清明假期,陈夏回家扫墓,原以为母亲会因为陈卓买车的事跟她多生口角,但显然,陈卓已经提前跟母亲进行了透彻而有效的谈话。
陈夏听她爽快表态:“你们自己商量,我不掺和。”准备的一肚子话便没了用处。她不禁问:“那你当初为什么要自作主张?”
“我想岔了,我错了,行吗?”母亲难得露出尴尬的神色,又忍不住提醒:“不过,姐弟俩也不要算得太清,免得叫人笑话。”
陈夏才不怕笑话,她自信和陈卓远未到锱铢必较的地步,更何况那钱她可以借,也可以给,反而是因为母亲亘在中间,她才不能表现得十分慷慨,否则母亲又会把他们的关系好作为无条件帮扶的理由。
因为陈卓没回来,当天下午,父亲开着运菜的小货车,和陈夏去了乡下。
和过年那次相反,母亲对陈卓留在岚城听之任之,父亲则意见很大:“除夕不回来还有正月补,清明不回家是什么意思,公司指着他加班?还是翅膀硬了,人懒了,有了老婆就忘祖了?”
陈夏没做声,过了会儿,拿了清香纸钱下车:“爸,如果我不回来,你会不会骂我,你是不是也觉得儿子更有祭拜的义务?”
陈父一愣:“说什么呢,你只要没嫁出去,就得来拜。”
“可我嫁出去也要拜。”陈夏想,婚姻制度最伤人的一点就是默认了女人的婆家比娘家更重要,而从为人女到为人妇的过渡,就是硬生生地把情感的羁绊从这一方转到另一方。
她捕捉到父亲脸上和母亲相似的尴尬,算了,她感到无奈,她无法控制和改变父母的想法,只能重塑自身观念:不管男女,生来都先属于自己,再是属于他或她的家庭,而不是为了成为规则的牺牲品。
她在爷爷奶奶的墓前祭扫完毕,回程时又听父亲谈起陈卓的婚事:“我和你妈省吃俭用这么多年,大本事没有,只存了四十来万。本来想拿它在县城买房,现在看来,陈卓大概率要落在岚城。这点钱,付个首付都不够。”
“那陈卓什么想法。”
“他提了两个办法,一个是林可家也出点,付完首付他来还贷,一个是先租房,过两年再买。”父亲有些犯难,“其实林可爸妈私底下找过我们,说她家里有好几套,婚房不用愁,但我和你妈也在考虑,对方条件这么好,我们是不是算高攀……”
陈夏想,或许在很久之前,她的父母也对她和孟清明进行过类似的讨论。两个人的结合,主观上分感情深浅,落到现实里都得经受具体而细致的考量。
父亲没有等到她的反应:“你又不高兴了?”
“没有,只是这事你问我没用。”
“不是问你,你也别多心,钱不用你出。”父亲沉默了会儿,试图缓和气氛,“听陈卓的意思,你是不是……在那边谈恋爱了?”
“怎么可能,没有。”
“那你平时在忙什么,工作不是挺清闲的?”
“是清闲,所以找了工作以外的事情做。”
父亲察觉她的抵触:“也怪我和你妈对你关心不够,其实,你一个人在外面也挺难的。”
陈夏看向窗外:“我不难。”
“夏夏。”
“真的,爸。我很享受现在,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比以前都要好。”
父亲看她倔强的侧脸,没再说话。
<
“唉,我要是能遗传到我爸的深情基因就好了。”
“你没遗传到吗?这东西不是传女不传男?”
孙如非笑,等到父亲下来,回家的路上却提起别人家的事。徐盛启也听到了石林村的风声,和徐骁聊了几句,又顺嘴说到越南项目张政的调动:“我和你爸的意思是,等卢城那边进度过半,一切稳定,你可以先调回来。”
张政大概率驻外,他这边中了姜氏大厦的标,合作已经开始,加上其他工程,暂时腾不开身,而晟凯高层如果出现人事调动,保不齐会搞大动作,他们要做好准备。
徐盛启点到即止,徐骁没有立即给出回复。他行程安排紧凑,陪完母亲陪花神,7号又飞回了卢城。
他逐渐习惯,也逐渐开始享受忙碌。和以前相比,现在没有牵绊,没有干扰,的确适合学习和做事。
至于二叔的提议,他还在权衡。
他既想把卢城的事情干完再清清爽爽地回去,又觉得哪里不对劲——他们明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默许他混了几年,仅仅因为江晟回来了,就要开始重用他?盛安和晟凯斗了这么久,双方都有稳定的市场,竞争也不会突然变得更激烈。
他猜不透父亲和二叔的想法,隐约觉得他们瞒了他什么,只能更关注各方面的消息。有时忙了一天,晚上神经还兴奋着,入眠就变得困难起来。
夜深人静,心不定,会想找人说说话。而当他翻遍通讯录找不到适合的对象,免不了想起和他有约的某人。
他答应她五一回去请她吃饭。
吃什么好呢?
没有答案。
拿过手机,他随意地翻开朋友圈,本以为跟工作无关的事会让他慢慢放松,谁知很快划到陈夏晒的一张票根。
他点击,放大,看清时间和地点。
他的脑袋忽然变得清醒,以至于心生烦躁,到底开灯坐了起来。
第41章
清明假期,陈夏回家扫墓,原以为母亲会因为陈卓买车的事跟她多生口角,但显然,陈卓已经提前跟母亲进行了透彻而有效的谈话。
陈夏听她爽快表态:“你们自己商量,我不掺和。”准备的一肚子话便没了用处。她不禁问:“那你当初为什么要自作主张?”
“我想岔了,我错了,行吗?”母亲难得露出尴尬的神色,又忍不住提醒:“不过,姐弟俩也不要算得太清,免得叫人笑话。”
陈夏才不怕笑话,她自信和陈卓远未到锱铢必较的地步,更何况那钱她可以借,也可以给,反而是因为母亲亘在中间,她才不能表现得十分慷慨,否则母亲又会把他们的关系好作为无条件帮扶的理由。
因为陈卓没回来,当天下午,父亲开着运菜的小货车,和陈夏去了乡下。
和过年那次相反,母亲对陈卓留在岚城听之任之,父亲则意见很大:“除夕不回来还有正月补,清明不回家是什么意思,公司指着他加班?还是翅膀硬了,人懒了,有了老婆就忘祖了?”
陈夏没做声,过了会儿,拿了清香纸钱下车:“爸,如果我不回来,你会不会骂我,你是不是也觉得儿子更有祭拜的义务?”
陈父一愣:“说什么呢,你只要没嫁出去,就得来拜。”
“可我嫁出去也要拜。”陈夏想,婚姻制度最伤人的一点就是默认了女人的婆家比娘家更重要,而从为人女到为人妇的过渡,就是硬生生地把情感的羁绊从这一方转到另一方。
她捕捉到父亲脸上和母亲相似的尴尬,算了,她感到无奈,她无法控制和改变父母的想法,只能重塑自身观念:不管男女,生来都先属于自己,再是属于他或她的家庭,而不是为了成为规则的牺牲品。
她在爷爷奶奶的墓前祭扫完毕,回程时又听父亲谈起陈卓的婚事:“我和你妈省吃俭用这么多年,大本事没有,只存了四十来万。本来想拿它在县城买房,现在看来,陈卓大概率要落在岚城。这点钱,付个首付都不够。”
“那陈卓什么想法。”
“他提了两个办法,一个是林可家也出点,付完首付他来还贷,一个是先租房,过两年再买。”父亲有些犯难,“其实林可爸妈私底下找过我们,说她家里有好几套,婚房不用愁,但我和你妈也在考虑,对方条件这么好,我们是不是算高攀……”
陈夏想,或许在很久之前,她的父母也对她和孟清明进行过类似的讨论。两个人的结合,主观上分感情深浅,落到现实里都得经受具体而细致的考量。
父亲没有等到她的反应:“你又不高兴了?”
“没有,只是这事你问我没用。”
“不是问你,你也别多心,钱不用你出。”父亲沉默了会儿,试图缓和气氛,“听陈卓的意思,你是不是……在那边谈恋爱了?”
“怎么可能,没有。”
“那你平时在忙什么,工作不是挺清闲的?”
“是清闲,所以找了工作以外的事情做。”
父亲察觉她的抵触:“也怪我和你妈对你关心不够,其实,你一个人在外面也挺难的。”
陈夏看向窗外:“我不难。”
“夏夏。”
“真的,爸。我很享受现在,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比以前都要好。”
父亲看她倔强的侧脸,没再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