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罗慧有时候做梦,梦见自己变成大富翁,想做的不是买地买房环游世界,而是想在镇上和村里盖医院和学校。城里人怎么看病上学,农村人就怎么看病上学,城里有高楼大厦,农村有山谷良田,但都应该有平坦的道路、干净的茅厕、便宜的自来水。
可是梦终究是梦,她在城里生活的这些年,每次回家,被雨淋过的路上还是泥泞,家里的粪桶还是得倒得洗,吃和用的水还是得去上风塘一桶桶地挑。
城乡差距不仅仅是新闻里的名词,报纸上的标题,是城里人来农村走几步,农村人进城转一圈就能感知的事实。罗慧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左右别人,只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而修路是她目前能做的第一件事。
“所以你要把那套城里的店铺卖掉?”清娟听完她的打算,忍不住骂她,“你别卖,真的,谁会念你好?”
“我不用别人念好,我也不是把吃饭的钱拿来捐。”
“你要是把吃饭的钱拿来捐,我要送你去看病了。”清娟嗔道,“本来我是不会跟胡汉那个死人说话的,但为了你,我还是去问问吧,他知道你有这份心思肯定会来脏兮兮地叫你妹妹。”
罗慧忽略她最后一句,敏感察觉她已经不止一次对胡汉进行死人的咒骂:“你和胡汉到底怎么了?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
“清娟?”
陈清娟握着手机沉默许久,然后否认:“我没事。”她难得转动脑筋,故意岔开话题,“倒是你,是不是有话忘了跟我说?”
“什么?”
“还什么,雷明,雷明。”陈清娟连喊了两声,“我妈听你大姨念叨你们又好上了?你妈妈都快愁死了。”
罗慧估计是母亲忍不住跟大姨提及,而大姨嘴快传了出去:“清娟。”
“你不用跟我解释,我也不知道雷明身上到底有什么厉害的地方让你又喜欢上了他,只有一点,别对他太好,男人都是贱骨头,越对他好越不知足。”清娟听她刚提到要去省城进修,意思是去更大的医院打三个月的工,“他会跟着你去吗?”
“不会。”
“那你们到底有没有在一起?”
“我们试着在一起。”
“你怎么……”清娟直言,“你也嫁过人,父母支持的婚姻都那样了,父母不支持的肯定更不靠谱。”
罗慧没有反驳,她明白清娟的担忧全是为了她好,可父母的不支持显然是因为用以前的偏见来判断她和雷明的感情,这段感情连他们自己都不敢妄言深浅,旁人又如何能理解呢?
出发去省城的那天,雷明开了车,准时在单元楼下等她。
时间很早,出了岚城看见道路两旁的田野,白色的落霜还没化完。
天气预报说寒潮正在南下,接下来几天要大幅度降温,岚城的冬天真的要到了。
罗慧擦去车窗玻璃上的雾气,看了会儿外面,又看向雷明,他的黑眼圈有些重,下巴冒了些胡茬,想是这些天劳累加没休息好的缘故。
“我说了不用送,去省城的客车只开三个小时。”
“要送,你东西多,一个人不好拿。”
“但你回来还要花费同样的时间。”
“明天不上班,三十个小时也能开。”他转头看她,“不信?”
“我信,三十个小时不睡觉的事你又不是没做过。”罗慧有点心疼,“这两天很忙?”
“忙到元旦,收个尾就差不多了,之后是其他部门的事。”
罗慧想起跟他提及进修时,他长久的静默和思考,到最后别说阻拦,就连半个询问的字眼都没有。她告诉他三个月,他点头,告诉他农历新年可能在省城过,他也点头,横竖没有表现出高兴与不高兴:“雷明。”
“嗯。”
“你别生我气。”
“如果你是为了躲我去进修,那我是该生气,但你说是锻炼,我就不气,而你要是为了怕我生气选择不去,那反倒是我的错了。”雷明握了下她的手,“别多想,三个月而已,何况去省城也不是去南元。”
“南元实在太远了,对吗?那里的冬天和这里不一样吧,会有霜冻吗?”
“没有,那里是真正的南方。”雷明顿了顿,“但不是我的家。”
罗慧微微攥紧了手心。
她是家庭观念很重的人,所以把家人排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她身上有罗庆成的勤恳,金凤的温顺,尽管从小就不是被偏爱的一方,但传统的教育把孝为先的观念根植在她心里,回报和感恩是她逃不开的命题。
她看着雷明,在他脸上看到了一种远超她的隐忍和遗憾——他对父母的认知应该比任何人都虚无破碎,因而才会更向往完整而温馨的家。很幸运,她是那个能满足他向往的人,而为了尽早满足,她必须和他一样拥有坚实有力的臂膀,才能共同支撑起家庭的重量。
分别时,她想起他跟她说的老李叔一家要搬来这里工作生活,那是在他孤单劳碌之时给过他温暖的人:“代我向他们问好。”
“会的,他们一定会问起你。”
罗慧给了他一个拥抱:“别熬夜,别感冒,别让自己太辛苦。”
“嗯,你也是,别太想我。”
罗慧笑:“要是忍不住怎么办?”
“晚上打电话,第二天睁眼我就到。”
罗慧当然不可能让他如此辛苦:“雷明。”
可是梦终究是梦,她在城里生活的这些年,每次回家,被雨淋过的路上还是泥泞,家里的粪桶还是得倒得洗,吃和用的水还是得去上风塘一桶桶地挑。
城乡差距不仅仅是新闻里的名词,报纸上的标题,是城里人来农村走几步,农村人进城转一圈就能感知的事实。罗慧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左右别人,只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而修路是她目前能做的第一件事。
“所以你要把那套城里的店铺卖掉?”清娟听完她的打算,忍不住骂她,“你别卖,真的,谁会念你好?”
“我不用别人念好,我也不是把吃饭的钱拿来捐。”
“你要是把吃饭的钱拿来捐,我要送你去看病了。”清娟嗔道,“本来我是不会跟胡汉那个死人说话的,但为了你,我还是去问问吧,他知道你有这份心思肯定会来脏兮兮地叫你妹妹。”
罗慧忽略她最后一句,敏感察觉她已经不止一次对胡汉进行死人的咒骂:“你和胡汉到底怎么了?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
“清娟?”
陈清娟握着手机沉默许久,然后否认:“我没事。”她难得转动脑筋,故意岔开话题,“倒是你,是不是有话忘了跟我说?”
“什么?”
“还什么,雷明,雷明。”陈清娟连喊了两声,“我妈听你大姨念叨你们又好上了?你妈妈都快愁死了。”
罗慧估计是母亲忍不住跟大姨提及,而大姨嘴快传了出去:“清娟。”
“你不用跟我解释,我也不知道雷明身上到底有什么厉害的地方让你又喜欢上了他,只有一点,别对他太好,男人都是贱骨头,越对他好越不知足。”清娟听她刚提到要去省城进修,意思是去更大的医院打三个月的工,“他会跟着你去吗?”
“不会。”
“那你们到底有没有在一起?”
“我们试着在一起。”
“你怎么……”清娟直言,“你也嫁过人,父母支持的婚姻都那样了,父母不支持的肯定更不靠谱。”
罗慧没有反驳,她明白清娟的担忧全是为了她好,可父母的不支持显然是因为用以前的偏见来判断她和雷明的感情,这段感情连他们自己都不敢妄言深浅,旁人又如何能理解呢?
出发去省城的那天,雷明开了车,准时在单元楼下等她。
时间很早,出了岚城看见道路两旁的田野,白色的落霜还没化完。
天气预报说寒潮正在南下,接下来几天要大幅度降温,岚城的冬天真的要到了。
罗慧擦去车窗玻璃上的雾气,看了会儿外面,又看向雷明,他的黑眼圈有些重,下巴冒了些胡茬,想是这些天劳累加没休息好的缘故。
“我说了不用送,去省城的客车只开三个小时。”
“要送,你东西多,一个人不好拿。”
“但你回来还要花费同样的时间。”
“明天不上班,三十个小时也能开。”他转头看她,“不信?”
“我信,三十个小时不睡觉的事你又不是没做过。”罗慧有点心疼,“这两天很忙?”
“忙到元旦,收个尾就差不多了,之后是其他部门的事。”
罗慧想起跟他提及进修时,他长久的静默和思考,到最后别说阻拦,就连半个询问的字眼都没有。她告诉他三个月,他点头,告诉他农历新年可能在省城过,他也点头,横竖没有表现出高兴与不高兴:“雷明。”
“嗯。”
“你别生我气。”
“如果你是为了躲我去进修,那我是该生气,但你说是锻炼,我就不气,而你要是为了怕我生气选择不去,那反倒是我的错了。”雷明握了下她的手,“别多想,三个月而已,何况去省城也不是去南元。”
“南元实在太远了,对吗?那里的冬天和这里不一样吧,会有霜冻吗?”
“没有,那里是真正的南方。”雷明顿了顿,“但不是我的家。”
罗慧微微攥紧了手心。
她是家庭观念很重的人,所以把家人排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她身上有罗庆成的勤恳,金凤的温顺,尽管从小就不是被偏爱的一方,但传统的教育把孝为先的观念根植在她心里,回报和感恩是她逃不开的命题。
她看着雷明,在他脸上看到了一种远超她的隐忍和遗憾——他对父母的认知应该比任何人都虚无破碎,因而才会更向往完整而温馨的家。很幸运,她是那个能满足他向往的人,而为了尽早满足,她必须和他一样拥有坚实有力的臂膀,才能共同支撑起家庭的重量。
分别时,她想起他跟她说的老李叔一家要搬来这里工作生活,那是在他孤单劳碌之时给过他温暖的人:“代我向他们问好。”
“会的,他们一定会问起你。”
罗慧给了他一个拥抱:“别熬夜,别感冒,别让自己太辛苦。”
“嗯,你也是,别太想我。”
罗慧笑:“要是忍不住怎么办?”
“晚上打电话,第二天睁眼我就到。”
罗慧当然不可能让他如此辛苦:“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