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人家就图膝下儿孙多,你把你儿子孙子分出去了,你老娘乐意?”
  “咋不乐意,隔得又不远……”
  眼瞅着几个人又吵起来了,陶椿绕开他们进院子,让他们先吵着。
  菜园里的菜能摘了,陶椿拎筐去菜园摘菜,瓠子能吃了,葫芦也能吃了,她把能吃的瓠子和葫芦摘下来装竹筐里,继续去摘辣椒。
  几个老头合起来二百多岁了,从
  小在一起长大,一起念过书一起巡过山,感情颇厚,但为了一座房子争得高一句低一句,这一场争执吵来吵去把他们气得生出怨气,互不搭理。最后聚到菜园外面,找陵长讨个说法。
  “你们先回去,等烧完陶我们再商议分房分户的事。”陶椿眼下无心讨论陵里的琐事,她站直了看向菜园外的几个老头,心想要把分房分户的事交给年婶子做主,不仅是李铁斧家,还有胡阿嬷家,这两所房子都能腾出来分给陵里人丁多的陵户。
  “陶陵长,你们今天进山啊?还带菜进山吗?我家菜园里的菜又能吃了,我回去摘一筐送到演武场?”李渠他爹说。
  陶椿点头,“午时末我们就动身进山,你们摘菜的时候抓紧点,别错过时辰了。”
  李渠他爹应一声,脚步匆匆走了,另外几人见了只能不情不愿地离开。
  邬常安在他二叔家门前看守在他家的几个长辈走了,他这才回家。
  邬常安到家,陶椿也把菜园里的菜摘完了,她喊他进来把两个竹筐挑出去。
  “二叔让我们在他家吃饭,我们晌午不用做饭了。”邬常安拿来扁担走进菜园,他觑着陶椿的脸色,问:“去不去?”
  “去啊,不用自己做饭还不好。”陶椿拍拍手上的土,先一步走出菜园。
  邬常安挑起两个沉重的竹筐,两边筐的重量不一样,他拽着轻的一边奋力维持平衡,脚步变得蹒跚凌乱。
  回到院子里,两个菜筐落地,邬常安吐出一口气,他拄着扁担说:“二叔已经训千蕊了,那丫头钻牛角尖,你过去了不用理她。”
  陶椿斜他一眼,“她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我跟她计较什么,瞧你小心翼翼的。”
  “这不是怕你生气嘛。”邬常安上前拥住她,右手朝前一探,腰微微一躬,谄媚地说:“陵长大人,移步吧。”
  陶椿笑着抬手搭在他胳膊上,下颌一扬,迈着大步走出院子。
  邬常安疾步跟上,充当引路的太监。
  靠近邬二叔家,他家的两只狗迎出来,这两只狗一身黑毛,头脸长相肖母不肖父,跟黑狼黑豹是两个样子。
  陶椿把狗抱起来颠了颠,两只小黑狗激动得差点尿了。
  青果跑出来,他指着狗说:“我家的。”
  “晓得是你家的,我不抱走。”陶椿拍拍手上的狗毛,她指着邬常安问:“青果,他是谁?你还害怕他吗?”
  青果头一仰,不吭声。
  “待会儿吃完饭把你抱走。”邬常安吓唬他。
  青果朝院子里瞅一眼,他指着板着脸的姑姑,说:“她不听话,抱走她。”
  邬千蕊脸色越发黑,不过她没吭声,不跟不懂事的小屁孩计较。
  翠柳从灶房探头出来,问:“千蕊,爹呢?喊他擦桌子吃饭。”
  “他去菜园了,我去喊他。”邬千蕊一溜烟跑了。
  “弟妹,别跟她计较。”翠柳说一句。
  陶椿摆手,“没事,我怪她做什么,她对我的偏见全来自旁人的引导,她跟我一样,都是受害受骗的一方。”
  邬千蕊还没跑远,听到这话,她重重哼一声。
  不一会儿,邬二叔挎着一筐菜回来,见到侄子和侄媳,他没多寒暄,知道他们急着进山,到家就摆饭。
  用过饭,邬二叔点了点老闺女,说:“上午胡二管事来了一趟,问千蕊要不要进山制陶,我想着你婶子在山里,你们顺带把她捎过去。”
  他女儿他了解,性子是固执了点,但不是个不长眼不长心的,跟她说她听不进去,干脆打发她进山,让她自己看陶椿是个啥性子的人。
  陶椿自然没意见,她看着邬二叔说:“我们回去一趟,带上菜直接去演武场。二叔你把菜和千蕊一起送过去,我们还要在山里待一个月,你让她多带些东西。”
  邬千蕊昨儿回来一直不痛快,没心思收拾带回来的包袱,这会儿倒是方便了她,她进屋拎上包袱就跟她爹出门了。
  午时三刻,陶椿和邬常安抵达演武场,胡家全和之前从山谷里回来的九个胡家人都到了,他们正忙着往麻袋里装菜。
  邬千蕊坐在木桩上跟一起从山外回来的小伙伴嘀嘀咕咕说话,余光瞥见有人靠近,她吓得一个激灵蹦了起来。
  “在说我的坏话?”陶椿的目光在七个少男少女身上扫过,说:“拿上你们的包袱,我们要走了。”
  七个少男少女目光复杂地瞅着她,满打满算,他们回来还不足一天,但已经受到颇大的打击。在太常寺的学堂里,陶椿的名声臭如狗屎,而在安庆公主陵,甚至不止安庆公主陵,陶陵长的名声颇佳。这导致他们在家里说陶椿的坏话不是挨骂就是挨打,他们竭力跟家里人讲陶椿在山外犯下的案子,家里人一听一致说是假的,一致认定是山外的人诬陷她,像是喝迷魂汤了一样,怎么讲都讲不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