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陶椿仔细琢磨一番,觉得公主陵的女人地位不弱的关键可能就在于制陶。在定远侯陵,比如陶家,陶父和陶青松不沾家务事,因为他们自我认定的分工是负责家外的事。而在公主陵,制陶是全陵的陵户都要出力,男人要巡山,分身乏术,女人从家里走出来,一走就是大半个月甚至更久,家中的女人离开了,男人得走进洗衣做饭带孩子的琐事中。
小孩子都会因为他们出力干活儿但没得到同等的对待而生气,更何况家里家外一把抓的女人。
陶椿一个人坐在油坊外傻乐,她庆幸她生活在公主陵,而不是其他陵。
油坊外的空地上没旁人了,花斑狗朝陶椿走来,它在距她两步远的地方趴下,跟她一起晒太阳。
*
消磨半天的时光,次日一早,虎狼队和平安队的四五十人在腿上缠上麻绳和藤条,胳膊上缠上没毛的羊皮,戴上斗笠绑上箭筒,挎上弓箭握着砍刀出发了。
此行陶椿也一起同行,邬小婶担心她,嚷嚷道:“有这么多人,就是遇到黑熊也不怕,你还非要跟去做啥?多你一个人多分胜算啊?你跟着,老三还要分心保护你。”
“我啊?陵长大人可不需要我保护。”邬常安说的是实话,长眼睛的都能看出陶椿有在山里行走的经验,她脚力不差,箭法也没多大问题,用不着其他人分心保护她。
陶椿把炒熟的花生倒布兜里,她快步跑出去,冲帮忙洗碗洗筷子的孩子们挥手,“孩儿们,乖乖听话,好好干活儿,陵长大人去给你打野羊炖羊肉汤。”
孩子们哈哈笑。
一大帮人离开山谷,直奔野猴岭。
几天前踩踏行走的痕迹还在,这趟循着旧路走,晌午时就抵达猴群的地盘,也就是水潭附近。
一群野猴听到动静飞奔过来,它们荡在树枝上吱哇乱叫,驱赶的意味很明显。
“咋回事?之前我们过来它们还不是这个样子。”邬常顺不解。
“应当是我们的人数太多,它们遭到威胁了。”陈青榆推测,他看向他族兄背的干果,又看一眼头顶呲牙咧嘴的野猴,说:“得亏陵长有准备,把干果给它们倒一点,我们示好。”
李渠安排其他人散开,不要聚在一团。
花生、板栗、红枣、核桃倒出一小堆,邬常安过去捧起干果撒开,撒成一大片,意图绊住猴群。
“走,快走。”陈青榆催,“我们走了它们才敢下来。”
然而树上的野猴吱哇一阵,似是商量好了,它们大叫着追着散开的人群跑。
陶椿从布兜里抓一把剥好的花生米,她走在路上已经剥好了,这会儿双手一搓,搓飞花生皮,再捏碎花生米,两手一扬,香喷喷的花生米陡然临空,香味快速散开,奔走的野猴顿时吱吱叫着折返回来。
陶椿抓着邬常安大步跑开,跑远了发现野猴没跟上来,她拍拍手说:“暂时摆脱了,寻找羊群吧。”
四五十个人沿着水潭扩散开,呈一个扇形往东南方向行走,羊是群居动物,喝水觅食都是一群一群的,它们若是来过水潭附近,行走的痕迹是消不掉的。
然而搜寻半个时辰,没人发现羊群的行踪。
“可惜陈平没来,他之前发现羊屎蛋不知道是一坨还是遍地都是,应该是只有一坨,不会只有一只落单的野羊吧?”陈青榆不住往身后看,担心猴群又追来了。
陶椿没接话,她继续往前走,路过一丛猕猴桃的藤蔓时,她发现叶子被啃食了一大片,大片的叶子都是残缺的,新生的嫩叶不足指腹大。
“你们来看,这是羊啃的吧?”陶椿喊。
邬常安和陈青榆等人跑来,一致认为是羊啃的,不过新叶都长到指腹大了,路过的羊至少离开五天了。
好在有了线索,陈青榆吹响哨子,散布在林子里的人聚拢,吃完干果的猴群也追上来了。追上来的野猴比在水潭边见到的多了许多,头顶上的树上蹲坐、游荡的野猴估摸有七八十只,恐怕一整个猴群都来了。
陈青榆苦大仇深地安排人倒干果,他族兄半坐在麻袋上,捧着干果大力撒开,花生、核桃、红
枣落在草丛里消失不见,野猴急得哇哇叫。
其他人见状娴熟地跑开,先一步去找野羊的踪迹。
估摸着撒了五斤的干果,撒果的人收手,扛起麻袋一挥手,说:“快跑。”
一只母猴追着陶椿尖叫,转眼见猴群都下树了,它急急忙忙拐回去。
“你撒炒花生被它记住了。”陈青榆跟陶椿说,“哎!它们以后不会去山谷里偷我们的花生吧?”
“打嘴。”陶椿呸呸两声,“你可别乌鸦嘴。”
“找到羊屎蛋了。”前面的人喊。
陈青榆闻言顾不上呸,他大步跑去。
跑到山的边缘,繁茂的林子有了尽头,光线明亮许多。山上树木转为稀疏,藤蔓枝叶茂盛,荆棘的青刺上挂着乱糟糟的羊毛,荆棘丛里落的羊屎蛋还没完全干透。
“继续往上走,动静都轻一点,别把羊群撵山上去了。”陈青榆低声说,“都传一下话。”
一帮人鬼鬼祟祟绕过荆棘丛继续往高处走,大概行了半个时辰,他们发现一只喂奶的母山羊。母羊很警惕,他们才看见它,还来不及拉弓,它已经领着两只小羊跑了。
小孩子都会因为他们出力干活儿但没得到同等的对待而生气,更何况家里家外一把抓的女人。
陶椿一个人坐在油坊外傻乐,她庆幸她生活在公主陵,而不是其他陵。
油坊外的空地上没旁人了,花斑狗朝陶椿走来,它在距她两步远的地方趴下,跟她一起晒太阳。
*
消磨半天的时光,次日一早,虎狼队和平安队的四五十人在腿上缠上麻绳和藤条,胳膊上缠上没毛的羊皮,戴上斗笠绑上箭筒,挎上弓箭握着砍刀出发了。
此行陶椿也一起同行,邬小婶担心她,嚷嚷道:“有这么多人,就是遇到黑熊也不怕,你还非要跟去做啥?多你一个人多分胜算啊?你跟着,老三还要分心保护你。”
“我啊?陵长大人可不需要我保护。”邬常安说的是实话,长眼睛的都能看出陶椿有在山里行走的经验,她脚力不差,箭法也没多大问题,用不着其他人分心保护她。
陶椿把炒熟的花生倒布兜里,她快步跑出去,冲帮忙洗碗洗筷子的孩子们挥手,“孩儿们,乖乖听话,好好干活儿,陵长大人去给你打野羊炖羊肉汤。”
孩子们哈哈笑。
一大帮人离开山谷,直奔野猴岭。
几天前踩踏行走的痕迹还在,这趟循着旧路走,晌午时就抵达猴群的地盘,也就是水潭附近。
一群野猴听到动静飞奔过来,它们荡在树枝上吱哇乱叫,驱赶的意味很明显。
“咋回事?之前我们过来它们还不是这个样子。”邬常顺不解。
“应当是我们的人数太多,它们遭到威胁了。”陈青榆推测,他看向他族兄背的干果,又看一眼头顶呲牙咧嘴的野猴,说:“得亏陵长有准备,把干果给它们倒一点,我们示好。”
李渠安排其他人散开,不要聚在一团。
花生、板栗、红枣、核桃倒出一小堆,邬常安过去捧起干果撒开,撒成一大片,意图绊住猴群。
“走,快走。”陈青榆催,“我们走了它们才敢下来。”
然而树上的野猴吱哇一阵,似是商量好了,它们大叫着追着散开的人群跑。
陶椿从布兜里抓一把剥好的花生米,她走在路上已经剥好了,这会儿双手一搓,搓飞花生皮,再捏碎花生米,两手一扬,香喷喷的花生米陡然临空,香味快速散开,奔走的野猴顿时吱吱叫着折返回来。
陶椿抓着邬常安大步跑开,跑远了发现野猴没跟上来,她拍拍手说:“暂时摆脱了,寻找羊群吧。”
四五十个人沿着水潭扩散开,呈一个扇形往东南方向行走,羊是群居动物,喝水觅食都是一群一群的,它们若是来过水潭附近,行走的痕迹是消不掉的。
然而搜寻半个时辰,没人发现羊群的行踪。
“可惜陈平没来,他之前发现羊屎蛋不知道是一坨还是遍地都是,应该是只有一坨,不会只有一只落单的野羊吧?”陈青榆不住往身后看,担心猴群又追来了。
陶椿没接话,她继续往前走,路过一丛猕猴桃的藤蔓时,她发现叶子被啃食了一大片,大片的叶子都是残缺的,新生的嫩叶不足指腹大。
“你们来看,这是羊啃的吧?”陶椿喊。
邬常安和陈青榆等人跑来,一致认为是羊啃的,不过新叶都长到指腹大了,路过的羊至少离开五天了。
好在有了线索,陈青榆吹响哨子,散布在林子里的人聚拢,吃完干果的猴群也追上来了。追上来的野猴比在水潭边见到的多了许多,头顶上的树上蹲坐、游荡的野猴估摸有七八十只,恐怕一整个猴群都来了。
陈青榆苦大仇深地安排人倒干果,他族兄半坐在麻袋上,捧着干果大力撒开,花生、核桃、红
枣落在草丛里消失不见,野猴急得哇哇叫。
其他人见状娴熟地跑开,先一步去找野羊的踪迹。
估摸着撒了五斤的干果,撒果的人收手,扛起麻袋一挥手,说:“快跑。”
一只母猴追着陶椿尖叫,转眼见猴群都下树了,它急急忙忙拐回去。
“你撒炒花生被它记住了。”陈青榆跟陶椿说,“哎!它们以后不会去山谷里偷我们的花生吧?”
“打嘴。”陶椿呸呸两声,“你可别乌鸦嘴。”
“找到羊屎蛋了。”前面的人喊。
陈青榆闻言顾不上呸,他大步跑去。
跑到山的边缘,繁茂的林子有了尽头,光线明亮许多。山上树木转为稀疏,藤蔓枝叶茂盛,荆棘的青刺上挂着乱糟糟的羊毛,荆棘丛里落的羊屎蛋还没完全干透。
“继续往上走,动静都轻一点,别把羊群撵山上去了。”陈青榆低声说,“都传一下话。”
一帮人鬼鬼祟祟绕过荆棘丛继续往高处走,大概行了半个时辰,他们发现一只喂奶的母山羊。母羊很警惕,他们才看见它,还来不及拉弓,它已经领着两只小羊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