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陶椿溜出去看一眼,她张望一阵没看见人,还以为邬常安已经回去了,她刚要转身,发现他从一墩石像后面探头出来。
  “你还在呀!吓死你了吧?”陶椿小跑着过去,她笑眯眯地转一圈,“你看,我还好好的,你快回去做饭,陵长留我在里面分吃祭品。”
  邬常安眼睛瞪大。
  “祭天的三畜,上天已经享用过的。”陶椿明白他的意思,她笑着说:“放心,我没抢公主的祭品。”
  “那我回去了,我把鹅炖好了来接你,你下午去陵长家陪年婶子说话。”邬常安说。
  “行,快回去吧。”陶椿推他,“我在里面都冻得发抖,你还在外面吹冷风一吹就是半天,傻不傻啊。”
  “我过来的时候把你的狼皮袄拿过来。”邬常安把木锹递给她,他大步走了。
  陶椿踩了踩木锹,她抬头看一眼威武的石像,又看一眼风雪中的背影,她扛着木锹进陵殿。
  前殿没人了,不知道都缩去哪儿烤火了,陶椿扛着木锹转一圈没找到人,她把锹随便往犄角旮旯里一塞。
  绕过小碑楼,陶椿听见了说话声,神厨库里这会儿人多,正在分食祭品,火烧的三畜切开后,他们捏着肉片直接沾蘸汁吃。
  “陶椿,正要去找你,你跑哪儿去了?”年婶子招手,“饿了半天,快来填填肚子。”
  “是不是去找邬老三了?他吓跑了吧?”胡家全笑问。
  陶椿扯出个笑,没有说话。
  胡二嫂给陶椿让个地儿,说:“快来分福。”
  肉早就冷了,陶椿捏一片火烧牛肉沾点蘸汁尝一口,味不算好,烟火味很重,她看其他人吃得都很起劲,她心想可能吃的就是这个味。
  三畜都是两个月左右的幼羔,体型不算大,只吃肉不吃内脏,三四十个人给吃得一干二净。末了,几家把三畜的内脏、蹄爪以及畜首分一分,就散了。
  陶椿心想也没有她想象中的隆重,还不如让陵里的陵户各端一两道菜奉上来,供奉完了再撤下来热一热,让陵里的人聚在一起吃一顿,这样既热闹还能让大伙儿都有参与感。陵户一年到头在山里巡逻,下雨下雪都不歇,到头来连个“分福”的资格都没有,多伤人心。
  第107章 年夜饭 胡搅蛮缠
  灭了陵殿里的明火,留下值守的人,其他的人各回各家,为年夜饭做准备。胡阿嬷如往年一样,她在她大侄子也就是陵长家过年,胡家两个儿媳妇进了家门歇都没歇一下,急匆匆进灶房为年夜饭忙活。
  “椿妹子,你晚上在我们这儿吃饭,我多舀一碗米。”胡二嫂客气一句。
  “不了,邬常安早就回去炖肉了,肉炖好了再来接我,我们晚上去我二叔家,聚一起吃年夜饭。”陶椿说,“二嫂你忙,我都是你家的老熟人了,不用招呼我。”
  胡二嫂笑一下,说:“你才来几次啊,以后多来。”
  胡阿嬷在屋里跟她侄媳妇说:“老二媳妇不错。”
  年婶子替她脱了鞋,让老太太半躺在床上歇一歇,她拉起被子给老太太盖上,这才说:“老二媳妇比老大媳妇明理,做事说话都大气。”
  “还行,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
  “婶子?”陶椿先高声喊一声,再缓步靠近紧闭的房门,“你歇下了?”
  “没有,你进来,屋里暖和。”年婶子舀水冲了冲手,她看一眼床上眯着眼的老太太,主动说:“你不是要做狐裘?我姑母这会儿得闲,你问问。”
  “我见你穿过狼皮袄,会做狼皮袄不会做狐裘?就是剪裁仔细点,缝合的时候多费点针线罢了,有哪里不懂?”胡阿嬷问。
  “我想把狐狸毛穿在里面,但狐狸皮露在外面太丑了,而且皮子也有点硬,糊层布也不好看,就想问问这个问题咋处理。”陶椿说。
  “狐裘就是要把狐狸毛露在外面才好看,多好的狐狸毛,穿在里面糟蹋了。”年婶子接话。
  胡阿嬷点头,“狐狸毛长,风吹不透,御寒好。”
  “但硬梆梆的皮穿在里面硌得慌,皮跟棉衣磨擦,还会把棉衣磨出棉球。”陶椿抖一抖肩膀,继续说:“像狼皮袄和羊皮袄没有弹性,为了能套在棉衣外面都往大了做,空荡荡,不贴身,伸个胳膊弯个腰,风从领子里、袖口里、还有衣摆下面嗖嗖往里面灌。”
  “里面穿的不是有棉衣?灌风也不多冷吧?”胡阿嬷嫌她山猪吃不了细糠,过于贪多了,她掩嘴打个哈欠,没什么精神地说:“棉衣保暖,裘衣御寒,各有各的用处。要裘衣御寒保暖还要它赏心悦目,你要求太高了。”
  “姑母,你困了?”年婶子起身,“那你歇着,我带陶椿去隔壁屋说话。”
  胡阿嬷点了点头。
  陶椿跟年婶子往外走,临到门口,她回头笑盈盈地说:“胡阿嬷,新年好啊,我们明年再见。”
  床上的老太太闻言精神了不少,见陶椿像个轻盈的小鹿一样走出去了,她心想年轻可真好,随便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带有活力,让人听着高兴。
  “下了场雪,飞下山找食的鸟雀更多了。”年婶子望着落在墙上的鸟雀,说:“陶椿,你拽一串苞谷下来,搓粒喂它们,过年了,不叫它们白来一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