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先看看吧,看陶椿的夫家人是什么说法。如果他们的说辞对陶椿有利,你们就不改口风,一口咬定这事里面有误会,然后找机会派个不显眼的人在回陵的路上等着,把换粮队拦下来,录事官等不了多少天就要下山。”
“山陵使大人,你们在说什么?不会是要找人通风报信吧?”崔录事带笑不笑地说。
“冤枉冤枉,陶椿要真是不忠不义,我第一个罚她去守地宫,从此再也不见天光。”山陵使大步过去,“我们陵户的名声可由不得这种人败坏。”
闻言,年婶子为陶椿捏把汗,她心想这事过了可要好好敲打一下其他人,山外的人都是狡猾的狐狸,哪是那么好招惹的,一时糊涂惹下一屁股骚,人家动动手指就能把你关进不见天日的地宫去殉葬。
*
邬常顺在河滩上割稻谷,只有姜红玉和小核桃在家,她们母女俩在家切番薯,准备趁着天气还没冷晒一缸番薯干。
家里没有狗,陵长带着四个人走近了,姜红玉才发现他们,她认识录事官的官服,以为是送俸银的人来了,她忙去倒几碗蜜水端出来。
“核桃娘,你一个人在家忙啊?”陵长先声打招呼,“这是山陵使和三位录事官,他们找你了解一下陶椿的情况?”
“我弟妹?”姜红玉疑惑,“找我弟妹有啥事?她不在家啊。”
“嗯,就是她不在家,我们才来问问你。”徐录事先开口,他打量着房屋,说:“你小叔子有雅量啊,娶个跟旁的男人私定终身的女子也能当宝贝似的随身带着。”
姜红玉皱眉,“你是说我弟妹吗?”
徐录事:……
这莫不是个蠢的?
“你不知道陶椿在山外的事?她在山外跟一个账房的儿子私定终身,为了他不愿意回山,还要销了陵户的身份,末了吞药寻死,跟李少安相约殉情。”曲录事接话,“现在账房的儿子以为她死了,也跟着吞药殉情了,他爹气得把陶椿告到太常寺去了。”
每个字都听清了,但连在一起姜红玉就听不明白了,她很是疑惑:“你们真的是在说我弟妹?你们找错人了吧?”
“我就说吧,陶椿不是那样的人。”陵长赶忙接话,“你们也别诈她了,陶椿跟邬老三感情好的很。”
这次姜红玉听明白了,她心有愤怒,但不敢骂人,只能甩了脸子去咵咵切番薯。
崔录事笑笑,他看向瞪着他们的小丫头,问:“你叫核桃?你叔跟你婶吵不吵架?”
“小核桃过来。”姜红玉忙出声,她担心小核桃把陶椿跟老三分房睡的事说了。
“小嫂子,我们是来问情况的,人家告到太常寺来了,我们不能不调查,你们不能隐瞒。”崔录事上前解释,“这事很严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忘了跟你们说了,因为这事,上头下令了,从明年起,出山念书的小陵户不能再跟山外的亲戚有来往。”
姜红玉无所谓,姜家和邬家在山外都没亲戚。
“你问吧,我知道的才能告诉你。不过我跟陶椿就认识了一个月,能知道什么?你们一来就诈我。”
“也不算诈,这是事实,她,陶椿,在定远候府装病玩了四年,跟账房的儿子私定终身,今年为了不回山成亲,她吞药自尽了,又被她姨母救了回来。”崔录事捏一片番薯吃,“这事你小叔子应该都知道,他回来没跟你们说?”
“去把你婶
婶做的猪肉脯拿出来招待客人。”姜红玉打发小核桃,随即说:“这应该不是真的,我弟妹不是这样的人,你没见过她,等你看见她就会明白,她不会是寻死的人,她活泼又开朗,勤快还能干。她从山外回来,身上光有肉没有劲,跟我去掰苞谷,下山的时候从坡上滚下来还笑哈哈的。上山捡板栗摘山核桃也是,一个劲的求多,回来的时候累得要死都舍不得拿出一点扔掉。你说说这样的人会吞药寻死?笑话。”
崔录事陷入沉思,这是哪儿出问题?
“会不会是邬常安半路换了个媳妇?这完全是两个人。”曲录事嘀咕。
其他人沉默下来。
“那就是从定远侯陵到安庆公主陵的路上换的,陶椿的爹娘不可能不认识自己的亲闺女。”徐录事说。
崔录事暗叹荒谬,但这种情况不是没可能,眼下看来还就这种情况最有可能最说得通。
“不可能。”姜红玉一口否定,“老三跟我弟妹回来那天还是我男人跟我妹夫去接的,他们半路遇上,老三哪有本事用半天的时间换个媳妇。”
“具体是哪天?”崔录事问。
“中秋节后一天。”
“怎样?时间对上了吗?”山陵使忙问,他对这事好奇的很。
崔录事点头,“跟陶椿爹娘交代的对上了。”
“不可能换人的,他换个人还要把原本的人杀了吧?”陵长插话,“邬老三怕鬼怕得要死,让他杀人,他吓都吓死了。”
“得空你让陶椿的爹娘过来认认人。”崔录事跟山陵使交代。
“成。”山陵使应得痛快。
“还有事吗?没事我要忙了。”姜红玉赶人。
“山陵使大人,你们在说什么?不会是要找人通风报信吧?”崔录事带笑不笑地说。
“冤枉冤枉,陶椿要真是不忠不义,我第一个罚她去守地宫,从此再也不见天光。”山陵使大步过去,“我们陵户的名声可由不得这种人败坏。”
闻言,年婶子为陶椿捏把汗,她心想这事过了可要好好敲打一下其他人,山外的人都是狡猾的狐狸,哪是那么好招惹的,一时糊涂惹下一屁股骚,人家动动手指就能把你关进不见天日的地宫去殉葬。
*
邬常顺在河滩上割稻谷,只有姜红玉和小核桃在家,她们母女俩在家切番薯,准备趁着天气还没冷晒一缸番薯干。
家里没有狗,陵长带着四个人走近了,姜红玉才发现他们,她认识录事官的官服,以为是送俸银的人来了,她忙去倒几碗蜜水端出来。
“核桃娘,你一个人在家忙啊?”陵长先声打招呼,“这是山陵使和三位录事官,他们找你了解一下陶椿的情况?”
“我弟妹?”姜红玉疑惑,“找我弟妹有啥事?她不在家啊。”
“嗯,就是她不在家,我们才来问问你。”徐录事先开口,他打量着房屋,说:“你小叔子有雅量啊,娶个跟旁的男人私定终身的女子也能当宝贝似的随身带着。”
姜红玉皱眉,“你是说我弟妹吗?”
徐录事:……
这莫不是个蠢的?
“你不知道陶椿在山外的事?她在山外跟一个账房的儿子私定终身,为了他不愿意回山,还要销了陵户的身份,末了吞药寻死,跟李少安相约殉情。”曲录事接话,“现在账房的儿子以为她死了,也跟着吞药殉情了,他爹气得把陶椿告到太常寺去了。”
每个字都听清了,但连在一起姜红玉就听不明白了,她很是疑惑:“你们真的是在说我弟妹?你们找错人了吧?”
“我就说吧,陶椿不是那样的人。”陵长赶忙接话,“你们也别诈她了,陶椿跟邬老三感情好的很。”
这次姜红玉听明白了,她心有愤怒,但不敢骂人,只能甩了脸子去咵咵切番薯。
崔录事笑笑,他看向瞪着他们的小丫头,问:“你叫核桃?你叔跟你婶吵不吵架?”
“小核桃过来。”姜红玉忙出声,她担心小核桃把陶椿跟老三分房睡的事说了。
“小嫂子,我们是来问情况的,人家告到太常寺来了,我们不能不调查,你们不能隐瞒。”崔录事上前解释,“这事很严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忘了跟你们说了,因为这事,上头下令了,从明年起,出山念书的小陵户不能再跟山外的亲戚有来往。”
姜红玉无所谓,姜家和邬家在山外都没亲戚。
“你问吧,我知道的才能告诉你。不过我跟陶椿就认识了一个月,能知道什么?你们一来就诈我。”
“也不算诈,这是事实,她,陶椿,在定远候府装病玩了四年,跟账房的儿子私定终身,今年为了不回山成亲,她吞药自尽了,又被她姨母救了回来。”崔录事捏一片番薯吃,“这事你小叔子应该都知道,他回来没跟你们说?”
“去把你婶
婶做的猪肉脯拿出来招待客人。”姜红玉打发小核桃,随即说:“这应该不是真的,我弟妹不是这样的人,你没见过她,等你看见她就会明白,她不会是寻死的人,她活泼又开朗,勤快还能干。她从山外回来,身上光有肉没有劲,跟我去掰苞谷,下山的时候从坡上滚下来还笑哈哈的。上山捡板栗摘山核桃也是,一个劲的求多,回来的时候累得要死都舍不得拿出一点扔掉。你说说这样的人会吞药寻死?笑话。”
崔录事陷入沉思,这是哪儿出问题?
“会不会是邬常安半路换了个媳妇?这完全是两个人。”曲录事嘀咕。
其他人沉默下来。
“那就是从定远侯陵到安庆公主陵的路上换的,陶椿的爹娘不可能不认识自己的亲闺女。”徐录事说。
崔录事暗叹荒谬,但这种情况不是没可能,眼下看来还就这种情况最有可能最说得通。
“不可能。”姜红玉一口否定,“老三跟我弟妹回来那天还是我男人跟我妹夫去接的,他们半路遇上,老三哪有本事用半天的时间换个媳妇。”
“具体是哪天?”崔录事问。
“中秋节后一天。”
“怎样?时间对上了吗?”山陵使忙问,他对这事好奇的很。
崔录事点头,“跟陶椿爹娘交代的对上了。”
“不可能换人的,他换个人还要把原本的人杀了吧?”陵长插话,“邬老三怕鬼怕得要死,让他杀人,他吓都吓死了。”
“得空你让陶椿的爹娘过来认认人。”崔录事跟山陵使交代。
“成。”山陵使应得痛快。
“还有事吗?没事我要忙了。”姜红玉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