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见可可小朋友毫不犹豫的奔向了放在一旁的听诊器。
  众人乐得哈哈大笑,邓荣和曲鹤脸上的笑意更甚。
  云舟和身旁的人调侃道:“邓教授和老曲后继有人了。”
  许识附和的点点头表示赞同。
  一顿饭没吃多久,两人又被一个电话叫回医院。
  医生这个职业就是这样,随时待命。
  飞机一落地,张志就打车奔往医院。
  年轻时冲动出国读书,毕业后也一直留在国外工作。母亲走的早,他只顾得上给父亲请了位尽职尽责的保姆,却没注意过父亲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这次差点儿连父亲病重的消息都错过。
  几天的时间,张洪连发音都比之前还要困难。
  张志先去病房匆匆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转身进了谈心室。
  许识坐在他对面,将目前张洪的状况给他陈述了一遍,“您知道您父亲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吗?”
  怕他没听说过这个词汇,许识又补充道:“就是咱们平时说的渐冻症。”
  张志摇了摇头,“刘阿姨从没跟我说过。”
  云舟将整理好的病历递给他,“您的父亲确诊渐冻症已经四年多了,这期间的复诊和检查也非常准时规律。但是他也不止是简单的渐冻症,还伴随额颞叶痴呆。”
  张志的手紧张的交握摩挲,说话也绊绊磕磕:“那、那我爸还有救吗?我爸总觉得国际长途贵,他也不会用微信,基本上不太和我联系。”
  “目前的情况还可以,但病情每分每秒都在变化。”许识拿出文件和一支笔,“这里是一些需要直系亲属签字的文件。张先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您来做决定。如果您父亲的病情急转直下,您是否同意抢救,又或者放弃抢救?”
  尽管这个问题已经千百次的从许识的口中说出,但此刻他仍旧觉得难捱。
  张志的声音已经变得沙哑,这显然是一个很难做出的决定,“我……”
  第18章 重大意外事故
  见他如此艰难,云舟也温声对他说:“您可以再与家人商议一下,不用现在就告诉我们结果。但做出决定后要尽快联系我们签署知情同意书。”
  张志却摇了摇头,“不用了,我家里就我一个人了。救吧,我想让他活的时间再久一点,我很久没陪过他了。”
  “张先生,再冒昧问您一个问题,”云舟道:“您的其他家人还有过渐冻症病史吗?”
  “我不清楚。”张志有些茫然,“亲戚很久没联系过了,也不太好突然去问人家。”
  “有一些病人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因为有家族病史,如果您不放心的话,可以去检查一下。”
  张志低垂着头沉默,又抬起手狠狠的在脸上搓了一把,“我知道了。”
  回办公室录入张洪的信息和备份后,许识打算再去病房看一眼。
  附院的临终关怀科现在有不少患者,但医护的人手总是不太够,无法密切关注到每个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只能频繁的跑病房。
  尤其是有的患者的病情像定时炸弹。
  还没迈出办公室的大门,就听到走廊上熟悉的声音。
  “喂,妈?”
  或许是接的太匆忙,云舟还没来得及带耳机,一道温柔的女声从手机里传来,“舟舟啊,还在忙吗?”
  “没有呢妈妈,刚忙完。是有什么事情吗?”
  对面的声音带了些愧疚,“中秋节我和你爸就先不回去了,国外分公司这边正忙,走不开。你一个人在家也要好好吃饭,听到没有舟舟?”
  “知道了妈。”云舟看着人渐渐变多的走廊,翻出耳机逐步向外面走去。
  许识的脚步一顿。
  云舟他……要一个人过中秋吗?
  纠结一下午,许识才下定决心邀请云舟一起过中秋。
  但他在科室找了一圈也没能找到云舟的身影。
  滋啦——
  一阵噪音响起,广播里传来冰冷的电子音:“请注意,急诊179,急诊179。”
  附院平时都是使用内线互相联系,而这种地点加数字的广播相当于医院和医护之间的一种暗号。这类暗号不容易引起患者恐慌,在速度上又能比内线更快的通知全院的医生。
  “179”是“一起救”的谐音,当广播里播报地点加179这一暗号时,说明发生了重大群体性创伤事件,需要医院里手中没有特殊任务的医生立刻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参与抢救,而在家休假的医生也会被下达紧急通知,回到医院参与抢救。
  由于医院系统的不同,部分医院也没有这种类似的暗号。有暗号的医院也必然会进行岗前培训,让医护人员谨记。
  但附院的这个暗号代表了重大群体性创伤事件,而附院对于重大群体性创伤事件的标准定义为五人及其以上的人死亡,十人及其以上的人受伤。
  许识听到第一遍电子音的时候就直接冲向了急诊室。
  急诊室已经人满为患,护士台的护士正在将原先在急诊的病人进行快速分诊,请那些病症并不急也不重的患者到门诊就诊。
  杜朗原先就在一楼打印档案,所以来的格外快。
  许识看到他后也赶紧上前,问道:“什么情况?”
  医院接到重大事故时都会进行初步了解,以便更快的救治伤员。
  杜朗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凶手纵火仇杀,那个地方还是个老小区……纵火后又在马路上无差别伤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