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十七床已经瘦的皮包骨,身上不少地方还能看到一些凸起,又或者是说疙瘩。
虽然穿了纸尿裤,但排泄物还是不可避免的溢到了下面的隔尿垫上。
家属都忙着手头的事,还没来得及给他清理。
病房里弥漫着难以言表的味道。
“潘强。潘强!”一声比一声大,许识面不改色的走到三十七床的旁边,叫着他的名字,“知道这是在哪吗?”
病床上的人没什么反应。
看这状态,潘强的生存期确实不多了。
慢的话几天,快的话……
可能几个小时人就没了。
病房里顿时安静下来,只能听见潘强的痛呼声。
骨痛,是多发性骨髓瘤中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难以忍受的症状。
围在一旁的家属正等待着医生的判决。
“病人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许识缓声开口,语气里带着安慰。
有几个家属当场就抹起了眼泪。
云舟看病人痛不欲生的模样也有些不忍,“要不然先给点镇痛?”
对于生命末期重度疼痛的治疗,通常会首选阿片受体激动药,比如吗啡。
“静脉注射吧。”
服用快速释放的吗啡制剂可通过胃肠道快速吸收,服药后十五到三十分钟,血浆内可达到游离吗啡药物的峰值浓度。
但潘强的状况显然需要镇痛更快起效,最好的方法就是静脉注射。
旁边的家属一听这话也大概明白了什么,连忙出声阻止:“医生,可不能给他打那些东西啊!”
许识有些不解:“怎么了,是有什么顾虑吗?”
一个有些上了年纪的家属,脚一跺,手一拍,就开始拉着许识说了起来,“那些吗什么东西我都认识,这不就是毒品吗!你要给我们家老头子打那些东西,这不就是要害死他!”
这种情况他们也见的多了,并没有责怪家属。
云舟连忙过去控制住家属的情绪,以免对方有什么过激行为,“阿姨,您先冷静一下。这个镇痛剂啊他也是药的一种,我们会控制好用量,用得好了,病人他就没那么难受,身上也没那么疼了。”
云舟适时的侧开身,让家属看清了潘强的模样。
潘强蜷缩在病床上,紧紧的攥着拳。
家属沉默良久,才又问许识:“那他会不会上瘾啊?就跟电视上那些吸毒的人一样。”
这也是现在人们对镇痛剂的一些误解。
患者和家属总是将阿片类镇痛剂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更害怕长久多次的使用阿片类药物会成瘾,认为这些药物像是毒品。
还有一部分则是认为,太早的使用阿片类的药物,后续会产生耐药性。当疼痛加重时,没有其他药物可以替代。
药物成瘾对于绝大多数的终末期患者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大多数患者只是对药物产生身体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普遍的,不可避免的对阿片类药物产生生理适应性的改变,需要继续用药,慢慢减少药量,以防停药时的阿片类戒断反应。
而成瘾是一种心理依赖,患者表现出的行为是对药物的渴求,而获取药物的原因并不是为了缓解疼痛。他们的生活方式便是尽其所能的去购买药物,哪怕是违法的,哪怕他们散尽家财。
但研究显示,使用阿片类药物并成瘾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仅发生在小于0.1%的患者中。
而对于这些患者,医院也会有专业化的管理。
事实上,国内的吗啡使用量相较国外很少。
对于癌症患者,镇痛与抗癌同样的重要。
“不会。”许识冷静的告诉家属,“如果家属不同意使用镇痛类药物,我们也同样尊重你们的决定。”
一直没说话的潘强的儿子,此时也劝说着自己的母亲,“妈,听医生的吧。爸都疼成这个样了,咱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疼死吧!再说的难听点,爸都这样了,死马当活马医,让他舒舒服服没痛苦的走也好。”。
“行,那就打上吧。儿子说的对,走也要让他舒舒服服的走!”
给潘强下了医嘱后,两人才又回到办公室。
午饭时间早就过了,桌子上放着钟书意帮他们订的盒饭。
云舟刚准备打开饱餐一顿,一只白皙修长的手伸了过来,将他面前的盒饭盖上盖子拿走。
“干什么?打算转行当盒饭大盗了?”
这是不打算过了?
还是要和他光明正大的展开斗争了?
许识折服于他惊人的想象力,无奈开口:“都凉了,我去热一下。这会你又不挑剔了,小少爷?”
“这倒不是。”云舟无聊到只能抠手,然后神神秘秘的对他说:“我有一种预感,这饭我们吃不了几口就……唔唔!”
许识顿时扔下盒饭冲过去捂住了他的嘴,“祖宗!这话可不能乱说!”
未说出口的话依旧应验了。
许识热好饭回来,两人还没吃几口,就见杜朗匆匆忙忙的跑进来,“王发不行了,家属要求抢救,现在正在那闹呢!”
两人撂下筷子,急忙跟着杜朗过去。
路上,云舟满脑子疑惑,便转头问许识:“我记得当时他们家签了知情同意书,同意临终时放弃抢救。我的记忆应该没出错吧?”
之所以对这件事印象深刻,是因为这是钟书意第一次单独和家属谈话,他还特意拜托许识帮他注意一下里面的情况,怕这家人对钟书意一个小姑娘动手。
虽然穿了纸尿裤,但排泄物还是不可避免的溢到了下面的隔尿垫上。
家属都忙着手头的事,还没来得及给他清理。
病房里弥漫着难以言表的味道。
“潘强。潘强!”一声比一声大,许识面不改色的走到三十七床的旁边,叫着他的名字,“知道这是在哪吗?”
病床上的人没什么反应。
看这状态,潘强的生存期确实不多了。
慢的话几天,快的话……
可能几个小时人就没了。
病房里顿时安静下来,只能听见潘强的痛呼声。
骨痛,是多发性骨髓瘤中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难以忍受的症状。
围在一旁的家属正等待着医生的判决。
“病人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许识缓声开口,语气里带着安慰。
有几个家属当场就抹起了眼泪。
云舟看病人痛不欲生的模样也有些不忍,“要不然先给点镇痛?”
对于生命末期重度疼痛的治疗,通常会首选阿片受体激动药,比如吗啡。
“静脉注射吧。”
服用快速释放的吗啡制剂可通过胃肠道快速吸收,服药后十五到三十分钟,血浆内可达到游离吗啡药物的峰值浓度。
但潘强的状况显然需要镇痛更快起效,最好的方法就是静脉注射。
旁边的家属一听这话也大概明白了什么,连忙出声阻止:“医生,可不能给他打那些东西啊!”
许识有些不解:“怎么了,是有什么顾虑吗?”
一个有些上了年纪的家属,脚一跺,手一拍,就开始拉着许识说了起来,“那些吗什么东西我都认识,这不就是毒品吗!你要给我们家老头子打那些东西,这不就是要害死他!”
这种情况他们也见的多了,并没有责怪家属。
云舟连忙过去控制住家属的情绪,以免对方有什么过激行为,“阿姨,您先冷静一下。这个镇痛剂啊他也是药的一种,我们会控制好用量,用得好了,病人他就没那么难受,身上也没那么疼了。”
云舟适时的侧开身,让家属看清了潘强的模样。
潘强蜷缩在病床上,紧紧的攥着拳。
家属沉默良久,才又问许识:“那他会不会上瘾啊?就跟电视上那些吸毒的人一样。”
这也是现在人们对镇痛剂的一些误解。
患者和家属总是将阿片类镇痛剂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更害怕长久多次的使用阿片类药物会成瘾,认为这些药物像是毒品。
还有一部分则是认为,太早的使用阿片类的药物,后续会产生耐药性。当疼痛加重时,没有其他药物可以替代。
药物成瘾对于绝大多数的终末期患者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大多数患者只是对药物产生身体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普遍的,不可避免的对阿片类药物产生生理适应性的改变,需要继续用药,慢慢减少药量,以防停药时的阿片类戒断反应。
而成瘾是一种心理依赖,患者表现出的行为是对药物的渴求,而获取药物的原因并不是为了缓解疼痛。他们的生活方式便是尽其所能的去购买药物,哪怕是违法的,哪怕他们散尽家财。
但研究显示,使用阿片类药物并成瘾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仅发生在小于0.1%的患者中。
而对于这些患者,医院也会有专业化的管理。
事实上,国内的吗啡使用量相较国外很少。
对于癌症患者,镇痛与抗癌同样的重要。
“不会。”许识冷静的告诉家属,“如果家属不同意使用镇痛类药物,我们也同样尊重你们的决定。”
一直没说话的潘强的儿子,此时也劝说着自己的母亲,“妈,听医生的吧。爸都疼成这个样了,咱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疼死吧!再说的难听点,爸都这样了,死马当活马医,让他舒舒服服没痛苦的走也好。”。
“行,那就打上吧。儿子说的对,走也要让他舒舒服服的走!”
给潘强下了医嘱后,两人才又回到办公室。
午饭时间早就过了,桌子上放着钟书意帮他们订的盒饭。
云舟刚准备打开饱餐一顿,一只白皙修长的手伸了过来,将他面前的盒饭盖上盖子拿走。
“干什么?打算转行当盒饭大盗了?”
这是不打算过了?
还是要和他光明正大的展开斗争了?
许识折服于他惊人的想象力,无奈开口:“都凉了,我去热一下。这会你又不挑剔了,小少爷?”
“这倒不是。”云舟无聊到只能抠手,然后神神秘秘的对他说:“我有一种预感,这饭我们吃不了几口就……唔唔!”
许识顿时扔下盒饭冲过去捂住了他的嘴,“祖宗!这话可不能乱说!”
未说出口的话依旧应验了。
许识热好饭回来,两人还没吃几口,就见杜朗匆匆忙忙的跑进来,“王发不行了,家属要求抢救,现在正在那闹呢!”
两人撂下筷子,急忙跟着杜朗过去。
路上,云舟满脑子疑惑,便转头问许识:“我记得当时他们家签了知情同意书,同意临终时放弃抢救。我的记忆应该没出错吧?”
之所以对这件事印象深刻,是因为这是钟书意第一次单独和家属谈话,他还特意拜托许识帮他注意一下里面的情况,怕这家人对钟书意一个小姑娘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