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见他娘和魏虎哥都不待见这男人,宋宁猜也能猜到,那会儿魏虎哥艰难的时候,怕是这当舅舅的连手都不伸的。
“宁哥儿,咱家可没什么亲戚,以后谁来咱家了可不能让进来,我和你虎子哥不在家的话,你就喊黑豆花豆。”
“哎,我知道了娘。”
“明儿三月三呢,镇上有庙会,现在地里的活儿都忙完了,明儿让你虎子带咱去镇上逛逛。”
“哎!娘,我能喊上秋哥儿不能。”
“能呀,再拉两个人也是拉得住的。”
第55章 055
开春之后宋宁就没去过镇上了, 家里农忙了一阵现在也没事了,就连秋哥儿这一乏也不怎么来找他了,他也在地里忙活着呢。
明天三月三上巳节呢,镇上有庙会最是热闹呢, 这会儿天儿好了起来, 这集市比过年的时候还热闹呢。
宋宁一溜烟跑去找秋哥儿去了, 秋哥儿正在家里绣荷包呢, 看见宋宁来了很是高兴, “快坐。”
“秋哥儿, 你明天去镇上不去,镇上有庙会呢, 刚好我攒下了一些花样子,拿去绣庄给卖掉。”
“去呀, 你看看,我绣了十来个荷包呢, 就等着明天去庙会给卖掉呢。”
宋宁拿在手上看了看,“秋哥儿, 你绣得可真好看,最近不是都忙着种地呢,你竟然还有空绣荷包呢。”
“抽空做几个, 明天生意肯定好。”
明天上巳节呢,不少哥儿女娘会买一些荷包香囊这些送人,就算是在忙他也抽空绣了一些出来。
宋宁在这和秋哥儿说了几句闲话,说魏虎的舅舅过来借牛车,两人脑袋抵在一起骂了两句, 又听宋宁说今儿过来是叫他一起坐牛车去镇上的,秋哥儿高兴地笑了起来, “那我就不客气了。”
“明儿一早路过你家我叫你。”
“成。”
因为明天是上巳节呢,一早吃了饭全家都换了身新衣,宋宁穿着天青色的长袍整个人跟枝头嫩生生的小芽似的,手上还拎着篮子,里面是他画好的花样子。
魏虎去后面把牛给牵了出来,套上了牛车,上面又放了几个草垫子坐人,陈翠花也收拾收拾出来了,头上还带着过年的时候宋宁送的那朵绢花,喜气洋洋坐了上来。
一家三口坐上牛车出门去了,这还是几人第一次坐自家的牛车去镇上呢,陈翠花一脸的喜气,“这自己家的牛车坐着就是宽敞。”
到了秋哥儿家的时候,宋宁也没下去朝院子喊了一声,秋哥儿就忙拎着篮子出来了,孙大壮也跟在后面出来了,扶着秋哥儿先上了牛车。
一车人热热闹闹闹朝镇上去了,这村里人去凑热闹的不少呢,一路上上碰见了不少的熟人。
“翠花,去镇上呢。”
“哎,去凑个热闹。”
“这有牛车就是好,以后去镇上不用走路了。”
“以后你家呀也能买头牛。”
一路上碰见了熟人就打声招呼,不邀请的话也没有人没眼力劲儿的要坐人家牛车的,省得讨人家嫌。
秋哥儿和宋宁坐在一起,风吹在脸上格外的惬意,“我之前去镇上都舍不得坐牛车的,大壮,你好好干,咱家争取也早日买一头牲口。”
“成,这天暖和了,盖房子的也多了,能多挣些铜板了。”
宋宁趴在秋哥儿耳边小声和他嘀咕,“孙婆子不是最喜欢凑热闹,我刚叫你的时候看见了,她好像有点不高兴。”
“她倒是想去呢,我怕她讨人嫌,不让她坐你家牛车,她又怕翠花婶子怕得很,就不敢来了。”
说完两人偷偷笑了起来。
魏虎扬着鞭子悠闲地赶着牛车,听见他在夫郎在嘀嘀咕咕说话呢,回头看了一眼,他家夫郎笑得像偷了腥的猫儿似的,魏虎嘴角勾起,这小哥儿。
到了镇上秋哥儿就先和宋宁他们分开了,他要去卖荷包呢,等一会儿再来找宋宁。
这来镇上凑热闹的人可真多呀,刚来到镇口就看见拥堵了不少的人,魏虎牵着牛找了个空地,这旁边有看牛车的老头,给了三个铜板让看牛,领了对牌三人就朝着庙会走去了。
镇上三月三的庙会在南边的一个湖边,一些文人雅客富家郎君小姐喜欢去那踏春,宋宁原本是想把他的花样子拿绣庄去卖呢,见来镇上的人多干脆也在外面卖好了,还能多挣一些铜板呢。
这庙会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乡下过来的妇人夫郎哥儿女娘,还有镇上的富裕人家出行,身旁都围绕着仆从。
宋宁住在镇上的时候,每年三月三都会出来逛庙会,这人实在是太多了,魏虎抓着宋宁的手省得被人家给冲开了。
宋宁心里甜滋滋地抓着魏虎的手还偷偷挠了一下人家的手掌心。
陈翠花干脆把宋宁手上的篮子给接了过来,“你和虎子玩,这三月三都是年轻人,娘去卖花样子去,一会儿在碰头。”
不等两人说话陈翠花就拿着篮子被挤得看不见了,魏虎把人往自己身边护了护,“小心点。”
“没事的,魏虎哥。”
这庙会可真热闹呀,有小姑娘拎着篮子卖杏花桃花的,还有婆子卖粽子的,不少人拎着篮子在卖一些小东西或者吃食儿,两边更是有不少摊子卖切糕、豌豆黄、馄饨汤面包子这些的。
“宁哥儿,咱家可没什么亲戚,以后谁来咱家了可不能让进来,我和你虎子哥不在家的话,你就喊黑豆花豆。”
“哎,我知道了娘。”
“明儿三月三呢,镇上有庙会,现在地里的活儿都忙完了,明儿让你虎子带咱去镇上逛逛。”
“哎!娘,我能喊上秋哥儿不能。”
“能呀,再拉两个人也是拉得住的。”
第55章 055
开春之后宋宁就没去过镇上了, 家里农忙了一阵现在也没事了,就连秋哥儿这一乏也不怎么来找他了,他也在地里忙活着呢。
明天三月三上巳节呢,镇上有庙会最是热闹呢, 这会儿天儿好了起来, 这集市比过年的时候还热闹呢。
宋宁一溜烟跑去找秋哥儿去了, 秋哥儿正在家里绣荷包呢, 看见宋宁来了很是高兴, “快坐。”
“秋哥儿, 你明天去镇上不去,镇上有庙会呢, 刚好我攒下了一些花样子,拿去绣庄给卖掉。”
“去呀, 你看看,我绣了十来个荷包呢, 就等着明天去庙会给卖掉呢。”
宋宁拿在手上看了看,“秋哥儿, 你绣得可真好看,最近不是都忙着种地呢,你竟然还有空绣荷包呢。”
“抽空做几个, 明天生意肯定好。”
明天上巳节呢,不少哥儿女娘会买一些荷包香囊这些送人,就算是在忙他也抽空绣了一些出来。
宋宁在这和秋哥儿说了几句闲话,说魏虎的舅舅过来借牛车,两人脑袋抵在一起骂了两句, 又听宋宁说今儿过来是叫他一起坐牛车去镇上的,秋哥儿高兴地笑了起来, “那我就不客气了。”
“明儿一早路过你家我叫你。”
“成。”
因为明天是上巳节呢,一早吃了饭全家都换了身新衣,宋宁穿着天青色的长袍整个人跟枝头嫩生生的小芽似的,手上还拎着篮子,里面是他画好的花样子。
魏虎去后面把牛给牵了出来,套上了牛车,上面又放了几个草垫子坐人,陈翠花也收拾收拾出来了,头上还带着过年的时候宋宁送的那朵绢花,喜气洋洋坐了上来。
一家三口坐上牛车出门去了,这还是几人第一次坐自家的牛车去镇上呢,陈翠花一脸的喜气,“这自己家的牛车坐着就是宽敞。”
到了秋哥儿家的时候,宋宁也没下去朝院子喊了一声,秋哥儿就忙拎着篮子出来了,孙大壮也跟在后面出来了,扶着秋哥儿先上了牛车。
一车人热热闹闹闹朝镇上去了,这村里人去凑热闹的不少呢,一路上上碰见了不少的熟人。
“翠花,去镇上呢。”
“哎,去凑个热闹。”
“这有牛车就是好,以后去镇上不用走路了。”
“以后你家呀也能买头牛。”
一路上碰见了熟人就打声招呼,不邀请的话也没有人没眼力劲儿的要坐人家牛车的,省得讨人家嫌。
秋哥儿和宋宁坐在一起,风吹在脸上格外的惬意,“我之前去镇上都舍不得坐牛车的,大壮,你好好干,咱家争取也早日买一头牲口。”
“成,这天暖和了,盖房子的也多了,能多挣些铜板了。”
宋宁趴在秋哥儿耳边小声和他嘀咕,“孙婆子不是最喜欢凑热闹,我刚叫你的时候看见了,她好像有点不高兴。”
“她倒是想去呢,我怕她讨人嫌,不让她坐你家牛车,她又怕翠花婶子怕得很,就不敢来了。”
说完两人偷偷笑了起来。
魏虎扬着鞭子悠闲地赶着牛车,听见他在夫郎在嘀嘀咕咕说话呢,回头看了一眼,他家夫郎笑得像偷了腥的猫儿似的,魏虎嘴角勾起,这小哥儿。
到了镇上秋哥儿就先和宋宁他们分开了,他要去卖荷包呢,等一会儿再来找宋宁。
这来镇上凑热闹的人可真多呀,刚来到镇口就看见拥堵了不少的人,魏虎牵着牛找了个空地,这旁边有看牛车的老头,给了三个铜板让看牛,领了对牌三人就朝着庙会走去了。
镇上三月三的庙会在南边的一个湖边,一些文人雅客富家郎君小姐喜欢去那踏春,宋宁原本是想把他的花样子拿绣庄去卖呢,见来镇上的人多干脆也在外面卖好了,还能多挣一些铜板呢。
这庙会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乡下过来的妇人夫郎哥儿女娘,还有镇上的富裕人家出行,身旁都围绕着仆从。
宋宁住在镇上的时候,每年三月三都会出来逛庙会,这人实在是太多了,魏虎抓着宋宁的手省得被人家给冲开了。
宋宁心里甜滋滋地抓着魏虎的手还偷偷挠了一下人家的手掌心。
陈翠花干脆把宋宁手上的篮子给接了过来,“你和虎子玩,这三月三都是年轻人,娘去卖花样子去,一会儿在碰头。”
不等两人说话陈翠花就拿着篮子被挤得看不见了,魏虎把人往自己身边护了护,“小心点。”
“没事的,魏虎哥。”
这庙会可真热闹呀,有小姑娘拎着篮子卖杏花桃花的,还有婆子卖粽子的,不少人拎着篮子在卖一些小东西或者吃食儿,两边更是有不少摊子卖切糕、豌豆黄、馄饨汤面包子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