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秋哥儿也坐了过来,他今儿穿了一件鲜亮的新袄子,胸口还绣着小花呢,脚上穿着黑色新棉布鞋子,一身都是新的呢,就连手上都捧了一个汤婆子。
“你还说呢,我一早就过来找你了,你还没醒呢,我就又回家去了,这不又来了。”
宋宁找了勺子给秋哥儿,秋哥儿舀了两勺子尝尝味,他晌午还要回家吃肉呢,留着点肚子。
“买汤婆子了,挺好的看。”
“嗯!大壮给买的!”
吃了饭两人就出去玩去了,魏虎也跟着一起出去了,他出去拜年,就不跟着宁哥儿一起了,小哥儿们说话他去干什么呀。
第50章 050
庄稼人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这几天好日子, 男的多聚在一起打叶子牌聊聊收成这些,妇人夫郎聚在一起说说热闹话。
小孩子则兜里有了几个铜板,穿着最好的衣裳三五成群地跑着玩,走街串巷的货郎也多了起来, 挑着两个货箱拖长声音吆喝了起来, 上面多是泥哨子糖葫芦这些不算贵的东西。
宋宁是不常出门的, 一个冬天都窝在家里忙活着挣铜板呢, 秋哥儿也是不爱和人家说长道短的, 今儿过年呢, 两人都出来走走。
秋哥儿蒯着宋宁的胳膊亲亲热热地走在一起,倒是把一旁的魏虎给挤一边去了, “我刚听小孩说咱村的瞎子在那拉二胡呢,咱也去听听热闹去。”
这乡下也没啥玩的, 大过年的多是聚在一起说些闲话热闹热闹,大老远地就看见村口的坪子上挤了不少的人, 还烧着一个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树根,一堆一堆聚在一起怪热闹的。
“你和秋哥儿玩, 我去一边看人家打叶子牌。”魏虎说道。
“哎,你去吧。”
宋宁笑了笑,他这么大一个人了, 还能丢了不成。
村口虽然常年少不了热闹,但也难得像今天这样聚了不少人的,男的三五成堆地堆在地上打叶子牌,还拿了几个铜板当彩头,吆喝着打了起来。
妇人夫郎有围在火堆旁说闲话的, 还有一些围着人家听人家拉二胡的,宋宁还看见他娘陈翠花了, 正和一些人在那烤火呢。
他娘今儿也穿得好,今年做了一身新袄子,一直舍不得穿,今天过年也穿上了,头上的布巾旁还带着宋宁送的那朵烟棕色绢花,被挤在人堆那满脸笑意地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宋宁则和秋哥儿挤着看人家拉二胡唱小曲,秋哥儿小声和宋宁嘀咕,“我刚就过来转一圈了,你没有起,我一个人没趣儿就又回家去了。”
“你娘在说昨儿的事呢,这下可没有人再敢说虎子哥克妻了。”
宋宁哦了一声,难怪他娘今儿往人堆里扎呢,原来是给魏虎哥正名去了,他娘是个不爱往人堆里扎的,就算是出门闲逛也只是去周围几家串串门,宋宁嘴角勾了起来,他魏虎哥才不克妻呢。
两人站在一旁听人家拉二胡,宋宁的荷包里装了不少瓜子还有芝麻糖,他随手抓了一把塞给了秋哥儿吃,两人咔嚓咔嚓边吃看人家拉二胡。
被围在中间的是个半瞎干瘦老头,坐在凳子上翘着腿,摇头晃脑地边拉边唱,还有个瘦弱的小孩拿着一个小碗,是个小哥儿,里面零星躺着几枚铜板。
这大冬天的,这小哥儿穿得又薄,宋宁不由心疼几分。
这老头唱着逗趣的家长里短,什么婆子媳妇儿吵嘴呀,什么哥儿姐儿的眉来眼去的,唱得逗得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宋宁和秋哥儿也咯咯笑了起来,这老头唱得倒是有趣,宋宁从腰间摸出几枚铜放在了小哥儿的碗里,秋哥儿唔了一声,“宁哥儿,你给这么多呀。”
秋哥儿也摸出几个铜板放在了小孩的碗里。
两人本来就出来的晚,在这看了一会儿都快晌午头了,凑了一会儿热闹就出来准备回家去了。
陈翠花见宋宁要走了,她也站了起来了,“不早了,不早了,该回家吃饭去了。”
“还早呢,翠花你多坐会呗。”
“不了,不了,该回家吃饭去了。”陈翠花笑意盈盈地和宋宁一起走了,就连一旁看人家打叶子牌的魏虎也跟着一起走了。
几人一走那些烤火的妇人夫郎就嘀咕了起来,“原来是之前订的那个小哥儿跟人家跑了呢。”
孙婆子插了句嘴,“那家人还算好说话,十两银子还给要了回来呢。”
“啧,这魏家之前要不是落了个这么个名声,哪里还愁找不到夫郎媳妇儿呀。”有人朝着李贵儿媳妇儿那挤眉弄眼,“你说是不是?”
李贵儿媳妇儿哎呦了一声,“婶子你说这做什么,都是小孩子闹着玩,如今各自成家去了,谁家不得过日子呀。”
李贵儿媳妇儿是不想掺和这些闲话的,如今她那小姑子都嫁出去月余了,这事早就翻篇了。
闹了这么一场,她小姑子嫁出去了,她婆子娘李桂芬觉得丢脸也不愿意往人堆里扎,精气神也不如之前好了,这一下子少了两个和自己对着干的,李贵儿媳妇儿觉得这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这陈翠花可真宝贝她那儿夫郎,一看这宁哥儿要回家去了,也忙跟着回家做饭去了,倒是没见过谁家婆子如此伺候儿夫郎的。”
“你还说呢,我一早就过来找你了,你还没醒呢,我就又回家去了,这不又来了。”
宋宁找了勺子给秋哥儿,秋哥儿舀了两勺子尝尝味,他晌午还要回家吃肉呢,留着点肚子。
“买汤婆子了,挺好的看。”
“嗯!大壮给买的!”
吃了饭两人就出去玩去了,魏虎也跟着一起出去了,他出去拜年,就不跟着宁哥儿一起了,小哥儿们说话他去干什么呀。
第50章 050
庄稼人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这几天好日子, 男的多聚在一起打叶子牌聊聊收成这些,妇人夫郎聚在一起说说热闹话。
小孩子则兜里有了几个铜板,穿着最好的衣裳三五成群地跑着玩,走街串巷的货郎也多了起来, 挑着两个货箱拖长声音吆喝了起来, 上面多是泥哨子糖葫芦这些不算贵的东西。
宋宁是不常出门的, 一个冬天都窝在家里忙活着挣铜板呢, 秋哥儿也是不爱和人家说长道短的, 今儿过年呢, 两人都出来走走。
秋哥儿蒯着宋宁的胳膊亲亲热热地走在一起,倒是把一旁的魏虎给挤一边去了, “我刚听小孩说咱村的瞎子在那拉二胡呢,咱也去听听热闹去。”
这乡下也没啥玩的, 大过年的多是聚在一起说些闲话热闹热闹,大老远地就看见村口的坪子上挤了不少的人, 还烧着一个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树根,一堆一堆聚在一起怪热闹的。
“你和秋哥儿玩, 我去一边看人家打叶子牌。”魏虎说道。
“哎,你去吧。”
宋宁笑了笑,他这么大一个人了, 还能丢了不成。
村口虽然常年少不了热闹,但也难得像今天这样聚了不少人的,男的三五成堆地堆在地上打叶子牌,还拿了几个铜板当彩头,吆喝着打了起来。
妇人夫郎有围在火堆旁说闲话的, 还有一些围着人家听人家拉二胡的,宋宁还看见他娘陈翠花了, 正和一些人在那烤火呢。
他娘今儿也穿得好,今年做了一身新袄子,一直舍不得穿,今天过年也穿上了,头上的布巾旁还带着宋宁送的那朵烟棕色绢花,被挤在人堆那满脸笑意地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宋宁则和秋哥儿挤着看人家拉二胡唱小曲,秋哥儿小声和宋宁嘀咕,“我刚就过来转一圈了,你没有起,我一个人没趣儿就又回家去了。”
“你娘在说昨儿的事呢,这下可没有人再敢说虎子哥克妻了。”
宋宁哦了一声,难怪他娘今儿往人堆里扎呢,原来是给魏虎哥正名去了,他娘是个不爱往人堆里扎的,就算是出门闲逛也只是去周围几家串串门,宋宁嘴角勾了起来,他魏虎哥才不克妻呢。
两人站在一旁听人家拉二胡,宋宁的荷包里装了不少瓜子还有芝麻糖,他随手抓了一把塞给了秋哥儿吃,两人咔嚓咔嚓边吃看人家拉二胡。
被围在中间的是个半瞎干瘦老头,坐在凳子上翘着腿,摇头晃脑地边拉边唱,还有个瘦弱的小孩拿着一个小碗,是个小哥儿,里面零星躺着几枚铜板。
这大冬天的,这小哥儿穿得又薄,宋宁不由心疼几分。
这老头唱着逗趣的家长里短,什么婆子媳妇儿吵嘴呀,什么哥儿姐儿的眉来眼去的,唱得逗得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宋宁和秋哥儿也咯咯笑了起来,这老头唱得倒是有趣,宋宁从腰间摸出几枚铜放在了小哥儿的碗里,秋哥儿唔了一声,“宁哥儿,你给这么多呀。”
秋哥儿也摸出几个铜板放在了小孩的碗里。
两人本来就出来的晚,在这看了一会儿都快晌午头了,凑了一会儿热闹就出来准备回家去了。
陈翠花见宋宁要走了,她也站了起来了,“不早了,不早了,该回家吃饭去了。”
“还早呢,翠花你多坐会呗。”
“不了,不了,该回家吃饭去了。”陈翠花笑意盈盈地和宋宁一起走了,就连一旁看人家打叶子牌的魏虎也跟着一起走了。
几人一走那些烤火的妇人夫郎就嘀咕了起来,“原来是之前订的那个小哥儿跟人家跑了呢。”
孙婆子插了句嘴,“那家人还算好说话,十两银子还给要了回来呢。”
“啧,这魏家之前要不是落了个这么个名声,哪里还愁找不到夫郎媳妇儿呀。”有人朝着李贵儿媳妇儿那挤眉弄眼,“你说是不是?”
李贵儿媳妇儿哎呦了一声,“婶子你说这做什么,都是小孩子闹着玩,如今各自成家去了,谁家不得过日子呀。”
李贵儿媳妇儿是不想掺和这些闲话的,如今她那小姑子都嫁出去月余了,这事早就翻篇了。
闹了这么一场,她小姑子嫁出去了,她婆子娘李桂芬觉得丢脸也不愿意往人堆里扎,精气神也不如之前好了,这一下子少了两个和自己对着干的,李贵儿媳妇儿觉得这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这陈翠花可真宝贝她那儿夫郎,一看这宁哥儿要回家去了,也忙跟着回家做饭去了,倒是没见过谁家婆子如此伺候儿夫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