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墨兰头皮一紧,苦笑一下,心想果真如此,但还是冲老太太点点头。
  老太太看了一眼什么都做不知晓,眼睛迷茫的来回转着的长樟,对长樟说:“长樟,你回避吧,这是你四姐姐的私事,你不该听。”
  长樟看了眼还跪在地上的四姐姐,又看了眼神色严肃的祖母,乖巧退下了。
  待长樟出门去,老太太再次俯身拉墨兰起身,墨兰见祖母仍旧神态温和地对自已,泪意更加汹涌,更觉得对不起盛家,“祖母,您就让我跪着吧,孙女犯了大错,理当受罚。”
  “受不受罚,也要断过案才知晓,哪有上来就给自已定罪的?快起身吧,难道还要祖母一直陪你弯着腰吗?”
  墨兰看老太太正弯腰朝自已伸手,不忍心祖母受累,忙从地上起身,起身时还踉跄了一下,老太太看了,也觉得心疼,“这是跪了多久了?膝盖都该乌青了,让房妈妈给你拿药来揉一揉。”
  房妈妈刚回来,听到老太太吩咐,忙去给墨兰拿药油。
  墨兰感动不已,心下更是愧疚,问老太太,“祖母,您都不怪我自作主张吗?”
  “怪!怎么不怪?怪你不爱惜自已的身子,也不爱惜自已的名声。可谁家孩子谁知道,你们姐妹几个,便是你自小心思就细,心里有结,自然要解开的。何况,你父亲在处理你小娘的事情上,确实也给你留下了太多破绽,你有疑惑也属正常,只是不曾想到你这孩子胆子这般大,竟敢一路跟到宥阳来。”
  老太太看了眼墨兰,心中感慨几个孙女都是傻大胆。
  老太太想了想,又觉得不对,“宥阳这边将你小娘的消息都封锁住了,连伺候的人都遣送走了,你是如何查到的?”她担心消息泄露了出去,那盛家到时才要闹大笑话。
  “我是今日才到宥阳的,这消息不是自宥阳打听来的…”墨兰将自已在黄灯村的遭遇说给老太太听。
  老太太听完感慨道,“真是天意啊,竟有这样巧的事情!也是老天爷也想让你知道真相。”墨兰也点头认同。
  看着房妈妈给墨兰抹药油,老太太沉吟了片刻,还是问出了口,“梁晗可知道此事?”
  闻言,墨兰颤了一下身子,房妈妈还以为是自已涂药油太用力,放缓了动作。
  “孙女有私心,不想让他知道,此事他不知晓。”墨兰垂下了眼帘,显得心虚。
  “瞒着他是对的,这些事情不必让他知道,夫妻尚且不会全部交底,这等于你们日后生活无关的事,不提为好。”老太太宽慰着墨兰。
  “祖母…”墨兰犹豫着开口,“您怎么不问我同梁晗的事情?”
  老太太抬了抬眼皮,“祖母在等你自已说,你同他一起从汴京到宥阳,也算是同甘共苦了,你心里可是认定了他?”
  墨兰点点头,抛却那些羞涩,将自已和梁晗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都同老太太说了一遍。
  “那梁晗呢?你可能确信他对你的心?”老太太盯着墨兰看,认真地问她。
  墨兰回望老太太的眼神,也认真回答:“孙女确信!”
  长长地舒了口气,神情轻松起来。“你便安心在这院中住下,明日我带你去拜见大祖母和你维伯父,其他人你就不要见了,待你休息几日,我便派人将你和梁晗送回汴京去,你们不宜在此处久留。回去后,你还是先到大相国寺去,就按照先前的计划回家去,回头我与你父亲修书一封,你亲自带回去给你父亲,他若有什么怒火,也合该你受着。”
  墨兰都一一应下,等墨兰和梁晗在返程时,汴京的信才到了宥阳,老太太又重写了一封信,送回了汴京去。
  在汴京中等待墨兰的是什么,那就要墨兰独自去承受了!
  第192章 送饭公子
  在盛家因为墨兰私自出走而闹得鸡飞狗跳的时候,长柏长枫与齐衡等新科进土也正式进入了官场,长柏和齐衡进了翰林院做了翰林学土,负责起草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并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和讨论;长枫则做了大理评事,正九品官职,属于司法部门,负责审理案件等工作。
  首次朝会之后,太后特地将齐衡唤至宝慈殿内。
  太后面上带着和煦的笑,慈祥地问道,“元若,你初到翰林院任职,可还都习惯?没有官员为难于你吧?”
  齐衡先谢过太后挂心,才笑着回道,“翰林院的大人们都很和善,处事也公正,无人刻意为难臣。”
  “那便好!你此次能高中,哀家很欣慰。原本哀家有心将你放到中书舍人的位子上,但念及你非三甲出身,这个位子太扎眼,恐引人非议;又想着将你放到御史台,做个御史中丞,哀家也正缺少心腹言官,但这个位子极易得罪人,你毕竟是哀家的外孙,哀家也不忍心你招人怨怼,被人记恨。故而,哀家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将你放到翰林院中,让你在朝中循序渐进,边学边看,翰林院也更有利于你的仕途。”
  太后此言,字里行间向齐衡透露出对他的深切期望与爱护,又暗示齐衡自已权力之大、势力之广,更表达了希望他日后要能成为自已得力助手的意思。
  明兰在一旁耳观鼻鼻观心,心里感慨太后驭下手段之高。
  齐衡心领神会,即刻躬身行礼,言辞间满是感激之情。
  待踏出宝慈殿,阳光恰好洒落,明兰与齐衡并肩而行,连步伐中透露着默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