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整个过程中,明兰的神情专注而平和,茶香袅袅升起,与殿内的沉香交织在一起,太后陶醉得眯起了眼,她目光柔和地注视着明兰的一举一动,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你这点茶的技艺委实不错,哀家看着便觉得赏心悦目,连心都跟着静下来了。”
太后笑着称赞明兰,随手拿起茶盏,轻抿一口清茶,闭目细品,颇享受这份难得的闲适。
明兰温婉微笑着看太后品茶,慢条斯理回道,“太后谬赞了,这点茶的技艺原是请了宫里出来的嬷嬷专门教导过,后来我姨娘对此颇有兴致,就细细研究了一番,将点茶的每一个动作雕琢得更为细腻,更是教我说点茶之道,还要看心境,不同的心境赋予茶水独特的韵味,方才有了太后您今日所见之景。能得太后青睐,实乃明兰与小娘之幸。”
明兰从不避讳在太后面前提起她的小娘,太后心思重,盼望着明兰独当一面,又恐她脱离掌控,明兰提起小娘也是意在告诉太后,她不曾忘本。
太后听了,果然笑意更盛,“你小娘也是个蕙质兰心的,难怪生出你这样的出色姑娘!”
明兰大方向太后致谢,“小娘要是知道太后您如此夸赞她,定然高兴的睡不着了。”
太后被明兰逗得大笑,笑过之后,话题自然的引到明兰昨日在街上做的事。
“哀家都不知你这脑袋瓜里怎么有这么多主意,当街就敢起誓,听了旁人说了难听的话,你竟也稳得住。不过,哀家便是看中了你是个通透的好孩子。”
“臣心怀坦荡,对于未曾有之事,何惧旁人口舌,也正是因为臣没做过,方敢立誓,毕竟举头三尺有神明。太后您是不知道,我乘着车驾,一路上全是议论臣的,臣不愿此等无端之辞继续蔓延,索性敞开了说,将一切置于明处,也省得他们在背后继续妄议臣。”
明兰言罢,语中略带委屈,却更显其正直不阿。太后闻之,心生怜悯,温言抚慰道:“清者自清,谣言终将止于智者。你且放宽心。”
太后此话一出,明兰了然,这一劫在太后这算是过去了。
似是想到了什么,太后开口道,“光顾着品茗闲话了,哀家差点忘了今日找你来为何事了。”
太后懊恼,明兰不解,疑惑地看向太后,“太后是有何要事命臣去办?”
太后展颜一笑,温柔地言道,“倒不是要你去办什么要事,是明日便要放榜了!礼部的名单早早就呈上来了,哀家和皇帝直到昨日方得闲暇,细细斟酌,终于敲定了最终的名册。”
太后说着,笑着看向明兰,眼神不言而喻,明兰眼睛倏地睁大,“太后,可是臣的兄长榜上有名?不知是哪位兄长?”话刚出口,她便意识到自已问得略显多余,毕竟家中兄长以长柏最为出色,中也当是二哥哥中。
太后先是笑而不语,后实在受不住明兰一直拿那双水眸一直祈求的看着自已,便道,“你两个兄长皆榜上有名!”
明兰闻言,眼眸瞬间亮了起来,惊喜交加地问道:“太后,您是说……我的兄长们……都中了?”
太后见状,笑得更深了几分,轻声道:“没错,你的二位兄长皆高中了,盛长柏,盛长枫,哀家不会瞧错。”
这句话如同春风拂面,让明兰的心田瞬间开满了花。她一时忘却了宫中的繁文缛节,兴奋地站起身来,满脸洋溢着喜悦之情:“三哥哥也中了!真是太好了,一门双进土,这等荣耀若是传回家中,定会让全家人都欢天喜地的,家里不知会怎样热闹呢!”
这是高兴的事,太后也不计较明兰礼仪不周了,她也高兴的看着明兰笑,整个宝慈殿内一时气氛正酣。
“你的二位兄长今科高中甚好,哀家身边虽不乏忠诚老臣,但亦需注入新鲜血液,让年轻才俊得以施展才华。他们二人是你的兄长,哀家用他们,也信得过。”
太后笑意盈盈出口的话,却让明兰瞬间脊背一寒,先前的喜悦如同晨雾般迅速消散。她暗自懊恼,她光顾着高兴,倒是忘记了这一茬,太后提及此事,让她心中警铃大作,明兰的心高悬起来,她不愿家中哥哥受她掣肘,他们该自已选要走的路。
可太后这边却是不好直接驳回的,明兰努力维持着面上的笑容,缓缓走回太后身边,“太后对兄长们的抬爱,实乃家族之幸。兄长们若知,定当感激涕零。不过,最终能否不负太后厚望,还需看他们各自的努力与造化。”明兰话说的委婉妥帖。
太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她轻轻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极是,一切还需看他们自已的造化了。我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能否把握机会,还需看他们自已的能力与决心。”此言一出,明兰的心也稍稍放下。
随后,太后招招手,宫人将册子拿过来,递给明兰,“这是今科高中的名册,你且看看,替哀家琢磨琢磨,哪些是哀家可用之人。”
明兰心如擂鼓般接过名册,方才一直在为家中兄长高中了开心,还不曾得知齐衡是否也金榜题名。明兰状似漫不经心的翻着名册,实则细细地浏览每一个名字,生怕将齐衡的名字遗漏过去。
明兰先看到了长柏的名字,再接着向下翻找,一页,两页,没有齐衡的名讳,明兰有些着急,额头沁出汗来,心不受控制地狂跳。
第180章 茶楼听书
再翻开一页,“齐衡”赫然出现在其中,明兰长长舒出一口气,心情愉悦起来,若无其事地继续翻开剩下的名册,可眼见着看翻到最后一页,还未见到长枫的名字,明兰又紧张起来,她不动声色的抬头看向太后,难道太后记错了?
“你这点茶的技艺委实不错,哀家看着便觉得赏心悦目,连心都跟着静下来了。”
太后笑着称赞明兰,随手拿起茶盏,轻抿一口清茶,闭目细品,颇享受这份难得的闲适。
明兰温婉微笑着看太后品茶,慢条斯理回道,“太后谬赞了,这点茶的技艺原是请了宫里出来的嬷嬷专门教导过,后来我姨娘对此颇有兴致,就细细研究了一番,将点茶的每一个动作雕琢得更为细腻,更是教我说点茶之道,还要看心境,不同的心境赋予茶水独特的韵味,方才有了太后您今日所见之景。能得太后青睐,实乃明兰与小娘之幸。”
明兰从不避讳在太后面前提起她的小娘,太后心思重,盼望着明兰独当一面,又恐她脱离掌控,明兰提起小娘也是意在告诉太后,她不曾忘本。
太后听了,果然笑意更盛,“你小娘也是个蕙质兰心的,难怪生出你这样的出色姑娘!”
明兰大方向太后致谢,“小娘要是知道太后您如此夸赞她,定然高兴的睡不着了。”
太后被明兰逗得大笑,笑过之后,话题自然的引到明兰昨日在街上做的事。
“哀家都不知你这脑袋瓜里怎么有这么多主意,当街就敢起誓,听了旁人说了难听的话,你竟也稳得住。不过,哀家便是看中了你是个通透的好孩子。”
“臣心怀坦荡,对于未曾有之事,何惧旁人口舌,也正是因为臣没做过,方敢立誓,毕竟举头三尺有神明。太后您是不知道,我乘着车驾,一路上全是议论臣的,臣不愿此等无端之辞继续蔓延,索性敞开了说,将一切置于明处,也省得他们在背后继续妄议臣。”
明兰言罢,语中略带委屈,却更显其正直不阿。太后闻之,心生怜悯,温言抚慰道:“清者自清,谣言终将止于智者。你且放宽心。”
太后此话一出,明兰了然,这一劫在太后这算是过去了。
似是想到了什么,太后开口道,“光顾着品茗闲话了,哀家差点忘了今日找你来为何事了。”
太后懊恼,明兰不解,疑惑地看向太后,“太后是有何要事命臣去办?”
太后展颜一笑,温柔地言道,“倒不是要你去办什么要事,是明日便要放榜了!礼部的名单早早就呈上来了,哀家和皇帝直到昨日方得闲暇,细细斟酌,终于敲定了最终的名册。”
太后说着,笑着看向明兰,眼神不言而喻,明兰眼睛倏地睁大,“太后,可是臣的兄长榜上有名?不知是哪位兄长?”话刚出口,她便意识到自已问得略显多余,毕竟家中兄长以长柏最为出色,中也当是二哥哥中。
太后先是笑而不语,后实在受不住明兰一直拿那双水眸一直祈求的看着自已,便道,“你两个兄长皆榜上有名!”
明兰闻言,眼眸瞬间亮了起来,惊喜交加地问道:“太后,您是说……我的兄长们……都中了?”
太后见状,笑得更深了几分,轻声道:“没错,你的二位兄长皆高中了,盛长柏,盛长枫,哀家不会瞧错。”
这句话如同春风拂面,让明兰的心田瞬间开满了花。她一时忘却了宫中的繁文缛节,兴奋地站起身来,满脸洋溢着喜悦之情:“三哥哥也中了!真是太好了,一门双进土,这等荣耀若是传回家中,定会让全家人都欢天喜地的,家里不知会怎样热闹呢!”
这是高兴的事,太后也不计较明兰礼仪不周了,她也高兴的看着明兰笑,整个宝慈殿内一时气氛正酣。
“你的二位兄长今科高中甚好,哀家身边虽不乏忠诚老臣,但亦需注入新鲜血液,让年轻才俊得以施展才华。他们二人是你的兄长,哀家用他们,也信得过。”
太后笑意盈盈出口的话,却让明兰瞬间脊背一寒,先前的喜悦如同晨雾般迅速消散。她暗自懊恼,她光顾着高兴,倒是忘记了这一茬,太后提及此事,让她心中警铃大作,明兰的心高悬起来,她不愿家中哥哥受她掣肘,他们该自已选要走的路。
可太后这边却是不好直接驳回的,明兰努力维持着面上的笑容,缓缓走回太后身边,“太后对兄长们的抬爱,实乃家族之幸。兄长们若知,定当感激涕零。不过,最终能否不负太后厚望,还需看他们各自的努力与造化。”明兰话说的委婉妥帖。
太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她轻轻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极是,一切还需看他们自已的造化了。我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能否把握机会,还需看他们自已的能力与决心。”此言一出,明兰的心也稍稍放下。
随后,太后招招手,宫人将册子拿过来,递给明兰,“这是今科高中的名册,你且看看,替哀家琢磨琢磨,哪些是哀家可用之人。”
明兰心如擂鼓般接过名册,方才一直在为家中兄长高中了开心,还不曾得知齐衡是否也金榜题名。明兰状似漫不经心的翻着名册,实则细细地浏览每一个名字,生怕将齐衡的名字遗漏过去。
明兰先看到了长柏的名字,再接着向下翻找,一页,两页,没有齐衡的名讳,明兰有些着急,额头沁出汗来,心不受控制地狂跳。
第180章 茶楼听书
再翻开一页,“齐衡”赫然出现在其中,明兰长长舒出一口气,心情愉悦起来,若无其事地继续翻开剩下的名册,可眼见着看翻到最后一页,还未见到长枫的名字,明兰又紧张起来,她不动声色的抬头看向太后,难道太后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