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钟淑因为害怕所以今天是和钟娴睡的,即使身边就躺着姐姐,但因为道士诵经的声音的依然听得见她迟迟不敢入睡,脑子里清醒无比。她努力的消化着下午发生的事情,她不敢问,所以只好自己想,可无论怎么想她都依然十分震惊,她很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冯依依问她知不知道。
而他们不愧是一家人,丁兰和钟开明的想法分别和钟娴钟淑的一模一样,丁兰想如何能快速又顺利的解决这件事情,钟开明想的是姑娘为何会喜欢姑娘,姑娘要怎么喜欢姑娘。
次日丁兰和钟开明起的很早,胡家那边的早饭六点多就要开始吃,他们帮工只能五点多就开始准备,出门前丁兰想了想,还是不放心敲开了钟娴的门,她打开门面目表情看着母亲,等着她发话,丁兰看她眼睛下一片乌青脸色苍白,像是唱了一夜经文的是她一样,毕竟是自己疼之入骨的的女儿,所以她张了张嘴,话卡在喉咙头刺的她嗓子眼疼,却吐不出去。
钟娴看她半天没有说话,预准备关上门,丁兰反应过来伸手挡住,被她这个动作激怒了,原本的心疼和不忍马上抛掷脑后,她冷着脸说,“你不要出去就在家里,我随时会回来,不要让我晓得你又去找她。”
钟娴听闻她的话,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丁兰,像是毫不在意她说了什么,但这样丁兰越气,她抬起手又想给钟娴一巴掌,抬到半空的手因为钟娴毫不畏惧甚至发恨的目光停了下来。她气急败坏又没时间同她拉扯,走的时候还是丢下了一句话,你任何想法都不要有你们在一起,只能等我的棺材从门口抬出去。
和昨天相比胡家院子里哭天抢地的声音已经没有,老胡的儿子儿媳跪在母亲尸体旁,另一边是得到消息连夜赶回来的女儿一家,地上的燃了一夜的纸钱盆一滩灰烬余温未散。老胡正在院子里和人交涉,一会儿是厨子一会儿是道士头头,还要招待赶来吊纸的亲戚,他看来有忙碌的疲惫却并无多少难过。
而他的老母亲,逼死了他媳妇的老母亲,坐在房间里还在和她的老姐妹说尸骨未寒的媳妇儿承受不住事,这些年都是自己的儿子辛辛苦苦撑着这个家。
那个叫她婆婆的女人为他胡家添了一男一女,十九岁就嫁过来到现在将近三十年,没有过过一天享福的日子,伺候婆婆拉扯孩子还带孙女孙子。
那个时候村子里就没有几家能过好日子的,大家都是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的,都是实打实吃过亏的人。
村里大部分的人都还是替老胡媳妇不值得,可谁也不会当着人的面说,这个家里还是老胡在当家,儿子媳妇知道事情整个原委,可谁也没有站出来为母亲援一声不平。
除了昨天老胡的女儿来的时候对着这一家人控诉他们对母亲的所作所为,一桩桩数着母亲这些年的不易,哭累喊累了,她就坐在母亲的身边看着她再无一丝血色的脸,一声声喊妈。
人这一辈子若是过得日子顺心倒也不算活一遭,活到寿终正寝的都觉得是老天爷给的恩赐,但大多数人都是捧着一本难念得经啃一碗难以下咽的米。活到个半途便撒手人寰是常有的,有些是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有些便像是老胡女人这样,谁也讲不清他们是想开了还是想不开,或许对他们来说离开这个辛苦的世界,算是另一种解脱吧。
生老病死在这个不大的村子里发生了无数次,所以对于丧葬事的处理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流程,有了一些阅历的人都知道每一步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可关于怎么坦然面对死别,却没有一个人总结一个方法可得以延续让所有人受用。
和钟娴一样冯清一晚上也没有睡好,她心里挂着钟娴时梦时醒,梦境也不太好。
她和钟娴两人赶夜路回家明明看得见房子却怎么走也走不到,天本来就黑眼看还要下雨,两人越走越急,走了不知道多久终于有房子了,可家里大门紧锁她们进不去,无论怎么拍门都没有人应。
本就要下的雨此时终于下来下了,浩浩荡荡劈头盖脸朝她们打来,而窄窄的屋檐根本无法抵御多少风雨,她们俩蹲在墙角紧紧的抱在一起,头抵着头彼此依偎着企图替对方赶走一些寒冷。
因为有彼此相伴倒也不觉得难熬,可突然天光大亮,一群人围在她们身边指指点点,各种污言秽语不堪入耳,她们无措的牵着彼此的手,想要说服众人她们相爱没有错,可是没有一个人听。她们只好将祈求的望向自己的父母家人,可他们冷眼旁观横眉冷对,站在一旁看着众人将她们架在火上烤,看着他们口出恶言甚至他们还说要将这两个违背天伦的女人剥皮抽筋,以示惩戒。
冯清吓得拉着钟娴转身就要跑,一转头是一面悬崖,她们握着彼此的手毫无犹豫的往下跳,在落地的时候冯清就惊醒了。
她吓出了一身冷汗,坐起来缓了好一会儿心才平静下来,看了看钟还不到四点,但她已经没有一点困意了,可天都还没亮也没法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只能强迫自己闭着眼睛入睡,但始终无法安稳入睡,她在床上辗转反侧,终于等到了天上露出鱼肚白,她叹了口气便起床了。
这个时候冯志国也已经起来,他要准备开始今天的收鱼,于是和冯清打了个照面便出门了。
洗漱完后的冯清坐立难耐一直守在电话旁,生怕错过钟娴打来的电话,昨天她说今天会过来找自己,可也不确定能不能来,但自己也不能去找她,只能干等着。
而他们不愧是一家人,丁兰和钟开明的想法分别和钟娴钟淑的一模一样,丁兰想如何能快速又顺利的解决这件事情,钟开明想的是姑娘为何会喜欢姑娘,姑娘要怎么喜欢姑娘。
次日丁兰和钟开明起的很早,胡家那边的早饭六点多就要开始吃,他们帮工只能五点多就开始准备,出门前丁兰想了想,还是不放心敲开了钟娴的门,她打开门面目表情看着母亲,等着她发话,丁兰看她眼睛下一片乌青脸色苍白,像是唱了一夜经文的是她一样,毕竟是自己疼之入骨的的女儿,所以她张了张嘴,话卡在喉咙头刺的她嗓子眼疼,却吐不出去。
钟娴看她半天没有说话,预准备关上门,丁兰反应过来伸手挡住,被她这个动作激怒了,原本的心疼和不忍马上抛掷脑后,她冷着脸说,“你不要出去就在家里,我随时会回来,不要让我晓得你又去找她。”
钟娴听闻她的话,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丁兰,像是毫不在意她说了什么,但这样丁兰越气,她抬起手又想给钟娴一巴掌,抬到半空的手因为钟娴毫不畏惧甚至发恨的目光停了下来。她气急败坏又没时间同她拉扯,走的时候还是丢下了一句话,你任何想法都不要有你们在一起,只能等我的棺材从门口抬出去。
和昨天相比胡家院子里哭天抢地的声音已经没有,老胡的儿子儿媳跪在母亲尸体旁,另一边是得到消息连夜赶回来的女儿一家,地上的燃了一夜的纸钱盆一滩灰烬余温未散。老胡正在院子里和人交涉,一会儿是厨子一会儿是道士头头,还要招待赶来吊纸的亲戚,他看来有忙碌的疲惫却并无多少难过。
而他的老母亲,逼死了他媳妇的老母亲,坐在房间里还在和她的老姐妹说尸骨未寒的媳妇儿承受不住事,这些年都是自己的儿子辛辛苦苦撑着这个家。
那个叫她婆婆的女人为他胡家添了一男一女,十九岁就嫁过来到现在将近三十年,没有过过一天享福的日子,伺候婆婆拉扯孩子还带孙女孙子。
那个时候村子里就没有几家能过好日子的,大家都是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的,都是实打实吃过亏的人。
村里大部分的人都还是替老胡媳妇不值得,可谁也不会当着人的面说,这个家里还是老胡在当家,儿子媳妇知道事情整个原委,可谁也没有站出来为母亲援一声不平。
除了昨天老胡的女儿来的时候对着这一家人控诉他们对母亲的所作所为,一桩桩数着母亲这些年的不易,哭累喊累了,她就坐在母亲的身边看着她再无一丝血色的脸,一声声喊妈。
人这一辈子若是过得日子顺心倒也不算活一遭,活到寿终正寝的都觉得是老天爷给的恩赐,但大多数人都是捧着一本难念得经啃一碗难以下咽的米。活到个半途便撒手人寰是常有的,有些是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有些便像是老胡女人这样,谁也讲不清他们是想开了还是想不开,或许对他们来说离开这个辛苦的世界,算是另一种解脱吧。
生老病死在这个不大的村子里发生了无数次,所以对于丧葬事的处理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流程,有了一些阅历的人都知道每一步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可关于怎么坦然面对死别,却没有一个人总结一个方法可得以延续让所有人受用。
和钟娴一样冯清一晚上也没有睡好,她心里挂着钟娴时梦时醒,梦境也不太好。
她和钟娴两人赶夜路回家明明看得见房子却怎么走也走不到,天本来就黑眼看还要下雨,两人越走越急,走了不知道多久终于有房子了,可家里大门紧锁她们进不去,无论怎么拍门都没有人应。
本就要下的雨此时终于下来下了,浩浩荡荡劈头盖脸朝她们打来,而窄窄的屋檐根本无法抵御多少风雨,她们俩蹲在墙角紧紧的抱在一起,头抵着头彼此依偎着企图替对方赶走一些寒冷。
因为有彼此相伴倒也不觉得难熬,可突然天光大亮,一群人围在她们身边指指点点,各种污言秽语不堪入耳,她们无措的牵着彼此的手,想要说服众人她们相爱没有错,可是没有一个人听。她们只好将祈求的望向自己的父母家人,可他们冷眼旁观横眉冷对,站在一旁看着众人将她们架在火上烤,看着他们口出恶言甚至他们还说要将这两个违背天伦的女人剥皮抽筋,以示惩戒。
冯清吓得拉着钟娴转身就要跑,一转头是一面悬崖,她们握着彼此的手毫无犹豫的往下跳,在落地的时候冯清就惊醒了。
她吓出了一身冷汗,坐起来缓了好一会儿心才平静下来,看了看钟还不到四点,但她已经没有一点困意了,可天都还没亮也没法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只能强迫自己闭着眼睛入睡,但始终无法安稳入睡,她在床上辗转反侧,终于等到了天上露出鱼肚白,她叹了口气便起床了。
这个时候冯志国也已经起来,他要准备开始今天的收鱼,于是和冯清打了个照面便出门了。
洗漱完后的冯清坐立难耐一直守在电话旁,生怕错过钟娴打来的电话,昨天她说今天会过来找自己,可也不确定能不能来,但自己也不能去找她,只能干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