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这首童谣是孩子们读书时必学的,也是多年来人们墨守成规一直坚持的章法,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过年。
大年三十这天冯清起得极早,天灰蒙蒙亮的时候她便已经堂屋里忙活了,早买好的香烛已经在大台桌上点好,冯志国今天穿上了女儿打的新毛衣,明明和平时并无二样,他对着菩萨的神像拿着香跪拜的时候,又好像与平日多了一些不一样感觉,大概是来自于他少有的虔诚。
祭祀完成后,她便准备做早饭,冯依依昨天晚上临睡前点名要吃红糖荷包蛋,这道菜做起来方便。把水烧开再把鸡蛋磕在锅里,把蛋心煮熟后加入红糖搅匀就行,热腾腾带着鸡蛋和红糖香气,在冬天的早晨喝上这样一碗最舒适不过了。
吃过早饭把碗筷洗干净,她还没有歇片刻钟,又要为着年夜饭开始做准备。
从碗柜里把要做的菜全部拿出来,开始一样样收拾,好在鸡鸭鱼肉都是已经处理过腌制好了的,只要切好准备配料就行,冯依依今天没有出去玩,起来后就围着冯清转,跟在厨房里打下手。
姐姐切肉她剥蒜,姐姐做菜她烧火,两个人做起来总是比一个人快,可饶是这样这顿饭也做了两个多小时,等全部弄好正好十二点了。
遵循习俗吃年夜饭前必须放一挂炮仗,这事两姐妹就不管了,由冯志国把鞭炮拿到院子里去放,霹雳吧啦的炮仗声在外头响起,火焰的硝烟味儿顿时弥漫了整个院子乃至屋子,可谁也没有觉得难闻,因为开门放炮是吉祥如意的。
一块块肥瘦相间正好的切成薄片,就着菜园里新鲜的大蒜叶炒了一锅肉香,然后盛进发旧的白瓷大碗里,滋滋冒着热气的炉子里炖着精心喂养了一年的土鸡和鸭子,大鲤鱼是年夜饭的桌上宾,讨好彩头,寓意跃龙门和年年有余。
八个菜把圆桌放的满满当当,菜越多财越多。
冯家的饭桌上基本上都是各自吃饭,少会聊天搭话,最多也就说说今天的菜如何,油多不多盐少不少,当然这是只有冯清和冯志国的时候,妹妹在的话总是热闹一些。
但是今天冯清却也兴致不错的样子,主动找了几个话题,爸爸和妹妹都只当她心情不错,没有去细想为何向来沉默寡言不喜欢扯白话的,女儿、姐姐为何有这变化。
这一年对于冯清而言在旁人眼里看似没什么不同,甚至若是严格来说,会是不够好的一年,因为她依然没有嫁出去没有结婚。
这几天总是会有人在各个地方遇见她,都会问一嘴她的人生大事,然后看似替她很操心的样子说几句自认为的人生格言,建议她尽早结婚,趁着大好风华还可以挑挑选选。
每次她都不可置否地笑一笑,不做声不回答。因为这一年是她22年以来最高兴的一年,因为她缺失的一部分,从未拥有过的部分,被一个人填的很满,所以面上不言一语的她,会在心里默默地回答,我有很珍贵的人啊。
此时她珍贵的人正在忙着剥鸡蛋,丁兰一早就把正月里要吃的茶叶蛋煮好了,接着就把剥蛋壳的工作交给两个女儿。
钟娴嘴巴含着昨天集市上冯清给她买的大白兔奶糖,嘴里甜甜的心里也一样,不止是因为糖,更多因为昨天她们回来后她们冯清家里时那个冗长的吻,这是她们第一次吻的深切切浓烈,她们从开始的只会啃嘴巴,终于从柔软的唇中感受到,人类心底最原始的欲望,为何如此朝气蓬勃,还因为她们下午会再见面。
钟淑从她姐姐开始扒糖纸的时候,就开始馋,毕竟大白兔奶糖可比麦芽糖好吃多了,甜滋滋奶香味儿十足,而且因为卖价贵一般也舍不得买。
往日里自家姐姐不管吃啥都会想到自己,但这一次她明明有一把,却只给自己分了一粒,之后无论自己怎么撒娇,她都不肯分享一粒。
钟淑直觉有问题,她剥完一个光滑蛋,没有一点损坏很是满意,噘了下嘴给自己肯定的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围着灶台锅边正忙碌的妈妈,看她没有在注意这边,她凑到冯清身边,一本正经地问:“奶糖是不是冯清姐姐买的。”
钟娴很诧异,不是诧异这个问题本身,而是她询问的姿态,为什么冯清买的这件事,会是需要用这种奇怪的认真,她心一动看着钟淑,试图从她脸上看出一些什么。
可她妹妹又恢复平常一副傻呆呆的模样,似乎刚才真的只是她随意的一个举措。
可钟娴有些莫名地心虚,但是冯清给她买糖这件事,她又十分想要炫耀,最终对于偏爱张扬的渴望打败了心虚,她点了点头,语气骄傲地说:“对啊,你没有吧。”
“我要告诉冯清姐姐你不肯分我吃,她肯定会说你的。”
钟淑忿忿地回道。
“不是已经分你一颗了吗?而且她才不会说我。”
“可明明你有十颗却只分了我一个!才一个!小气鬼。”
这下还不等钟娴说话,正在剁鸡的丁兰就插口了:“ 呸呸呸,大过年的说什么话了呢,不许胡说了。”过年的时候特别忌讳这类的话和字眼,小时候经常因为不懂,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而挨骂。
钟淑自知理亏,吐了吐舌头做个鬼脸,给妈妈撒娇企图萌混过关。钟娴不说话偷着笑,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作者有话说:
过渡篇,关于祭祀那里之后会修改,我原本是想讲人这些遥远的信仰支撑着最平凡没有太多出路的人,对人生最大的祈祷。
大年三十这天冯清起得极早,天灰蒙蒙亮的时候她便已经堂屋里忙活了,早买好的香烛已经在大台桌上点好,冯志国今天穿上了女儿打的新毛衣,明明和平时并无二样,他对着菩萨的神像拿着香跪拜的时候,又好像与平日多了一些不一样感觉,大概是来自于他少有的虔诚。
祭祀完成后,她便准备做早饭,冯依依昨天晚上临睡前点名要吃红糖荷包蛋,这道菜做起来方便。把水烧开再把鸡蛋磕在锅里,把蛋心煮熟后加入红糖搅匀就行,热腾腾带着鸡蛋和红糖香气,在冬天的早晨喝上这样一碗最舒适不过了。
吃过早饭把碗筷洗干净,她还没有歇片刻钟,又要为着年夜饭开始做准备。
从碗柜里把要做的菜全部拿出来,开始一样样收拾,好在鸡鸭鱼肉都是已经处理过腌制好了的,只要切好准备配料就行,冯依依今天没有出去玩,起来后就围着冯清转,跟在厨房里打下手。
姐姐切肉她剥蒜,姐姐做菜她烧火,两个人做起来总是比一个人快,可饶是这样这顿饭也做了两个多小时,等全部弄好正好十二点了。
遵循习俗吃年夜饭前必须放一挂炮仗,这事两姐妹就不管了,由冯志国把鞭炮拿到院子里去放,霹雳吧啦的炮仗声在外头响起,火焰的硝烟味儿顿时弥漫了整个院子乃至屋子,可谁也没有觉得难闻,因为开门放炮是吉祥如意的。
一块块肥瘦相间正好的切成薄片,就着菜园里新鲜的大蒜叶炒了一锅肉香,然后盛进发旧的白瓷大碗里,滋滋冒着热气的炉子里炖着精心喂养了一年的土鸡和鸭子,大鲤鱼是年夜饭的桌上宾,讨好彩头,寓意跃龙门和年年有余。
八个菜把圆桌放的满满当当,菜越多财越多。
冯家的饭桌上基本上都是各自吃饭,少会聊天搭话,最多也就说说今天的菜如何,油多不多盐少不少,当然这是只有冯清和冯志国的时候,妹妹在的话总是热闹一些。
但是今天冯清却也兴致不错的样子,主动找了几个话题,爸爸和妹妹都只当她心情不错,没有去细想为何向来沉默寡言不喜欢扯白话的,女儿、姐姐为何有这变化。
这一年对于冯清而言在旁人眼里看似没什么不同,甚至若是严格来说,会是不够好的一年,因为她依然没有嫁出去没有结婚。
这几天总是会有人在各个地方遇见她,都会问一嘴她的人生大事,然后看似替她很操心的样子说几句自认为的人生格言,建议她尽早结婚,趁着大好风华还可以挑挑选选。
每次她都不可置否地笑一笑,不做声不回答。因为这一年是她22年以来最高兴的一年,因为她缺失的一部分,从未拥有过的部分,被一个人填的很满,所以面上不言一语的她,会在心里默默地回答,我有很珍贵的人啊。
此时她珍贵的人正在忙着剥鸡蛋,丁兰一早就把正月里要吃的茶叶蛋煮好了,接着就把剥蛋壳的工作交给两个女儿。
钟娴嘴巴含着昨天集市上冯清给她买的大白兔奶糖,嘴里甜甜的心里也一样,不止是因为糖,更多因为昨天她们回来后她们冯清家里时那个冗长的吻,这是她们第一次吻的深切切浓烈,她们从开始的只会啃嘴巴,终于从柔软的唇中感受到,人类心底最原始的欲望,为何如此朝气蓬勃,还因为她们下午会再见面。
钟淑从她姐姐开始扒糖纸的时候,就开始馋,毕竟大白兔奶糖可比麦芽糖好吃多了,甜滋滋奶香味儿十足,而且因为卖价贵一般也舍不得买。
往日里自家姐姐不管吃啥都会想到自己,但这一次她明明有一把,却只给自己分了一粒,之后无论自己怎么撒娇,她都不肯分享一粒。
钟淑直觉有问题,她剥完一个光滑蛋,没有一点损坏很是满意,噘了下嘴给自己肯定的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围着灶台锅边正忙碌的妈妈,看她没有在注意这边,她凑到冯清身边,一本正经地问:“奶糖是不是冯清姐姐买的。”
钟娴很诧异,不是诧异这个问题本身,而是她询问的姿态,为什么冯清买的这件事,会是需要用这种奇怪的认真,她心一动看着钟淑,试图从她脸上看出一些什么。
可她妹妹又恢复平常一副傻呆呆的模样,似乎刚才真的只是她随意的一个举措。
可钟娴有些莫名地心虚,但是冯清给她买糖这件事,她又十分想要炫耀,最终对于偏爱张扬的渴望打败了心虚,她点了点头,语气骄傲地说:“对啊,你没有吧。”
“我要告诉冯清姐姐你不肯分我吃,她肯定会说你的。”
钟淑忿忿地回道。
“不是已经分你一颗了吗?而且她才不会说我。”
“可明明你有十颗却只分了我一个!才一个!小气鬼。”
这下还不等钟娴说话,正在剁鸡的丁兰就插口了:“ 呸呸呸,大过年的说什么话了呢,不许胡说了。”过年的时候特别忌讳这类的话和字眼,小时候经常因为不懂,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而挨骂。
钟淑自知理亏,吐了吐舌头做个鬼脸,给妈妈撒娇企图萌混过关。钟娴不说话偷着笑,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作者有话说:
过渡篇,关于祭祀那里之后会修改,我原本是想讲人这些遥远的信仰支撑着最平凡没有太多出路的人,对人生最大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