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远哥,加油啊。”
谭柏招了招手,为赵明远加油鼓劲,池慕不甘落后,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对着场上大喊一声。
“裴嘉之,加油,还有一分,拿下这一局。”
裴嘉之发球的手一抖,球擦着网发过去,被赵明远轻轻松松地打了回来。
“好球。”谭柏鼓了鼓掌,“再接再厉,远哥。”
“不是我打得好,是小池给力。”赵明远乐不可支,“小池一喊加油,小裴都不会动了。怎么,没被人喊过加油啊。”
“是啊,所以乍一听到,不太适应。”
裴嘉之用球拍捡了球,回头看了场外的池慕一眼。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池慕陡然一惊,忽然意识到他还真没给裴嘉之喊过加油。
他高中不是羽毛球社的成员,没资格去看比赛,更没法在场边为裴嘉之加油。结婚后,裴嘉之就不再参加羽毛球比赛了,只当成业余爱好,偶尔陪他打一打。
“我不信,小裴打羽毛球这么帅,肯定有人慕名而来,送水递毛巾,把场馆围得水泄不通。”
赵明远挥了挥拍子,笑着打趣道。他也年轻过,受过不少追捧,自然看得出来像裴嘉之这样的选手,在球场上有多引人注目。
“专心点,赵老师,我要发球了。”
裴嘉之不愿谈球场以外的事。他直视着前方的球网,头一回发球抢攻。
这一球落点极其刁钻,瞄准了赵明远的身体,令他措手不及,差点没接住。
裴嘉之的球风以防守为主,主动进攻很少,但不代表他不会。球在空中飞来飞去,一连串的进攻看得池慕眼花缭乱,几次跟不上节奏。
“远哥危险了。”谭柏替赵明远捏了把汗,“球速好快,裴总和换了一个人似的。”
池慕提心吊胆地看着,不敢出声。裴嘉之的杀球可谓是气势汹汹,打得赵明远疲于应付。他不求一击制胜,而是在不断地调整最佳击球点,把对手逼至绝路后,抓住时机腾空一跃。
一记漂亮的跳杀。
“好球!”
池慕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声,裴嘉之从半空落了地,脸上带着畅快的笑意。
某一刻,他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十几岁的赛场上,面对着海啸般的欢呼。他从来不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却在听到池慕为他加油后奋力一搏,只为了让池慕看见。
十几岁的裴嘉之,在初次拿起球拍走入赛场时,曾有一刻希望过池慕来看他打比赛。
如今,这个心愿总算达成了。
一局毕了,赵明远输得心服口服,拉着裴嘉之再打一局。池慕平复了一下急促的心跳,坐回了椅子上。
“池老师,有一件事我很好奇。”
谭柏出其不意地开了口,池慕警觉地盯着他。
“什么事?”
“我观察很久了,你平时称呼裴总时只叫他全名,这是为什么?”
谭柏的眼里闪过势在必得的光芒,一下子问住了池慕。
第62章 一个薄荷味的吻
我是怎么称呼裴嘉之的?
池慕试图回想,可记忆像被胶水黏住了似的,除了一句句“裴嘉之”外,别无他物。
他总是理直气壮地叫着裴嘉之的全名,不管当着谁的面。黎元思第一次听见他大声嚷嚷裴嘉之时,惊讶得打翻了酒杯,冲着于星文抬了抬下巴。
“你听见没?他怎么称呼嘉之的?连名带姓,吆来喝去,多威风。”
“你管人家呢。”于星文开了一瓶新的酒,“人家爱怎么叫怎么叫,你看嘉之说什么了吗?”
黎元思转过头,只见裴嘉之面上没有丝毫不悦,分明是默认了池慕的叫法。
成年后,能对裴嘉之直呼其名的人少之又少。佑嘉的员工叫他裴总,父母和亲近的朋友唤他嘉之,阅历丰富的前辈唤他小裴,能理所当然地管他叫裴嘉之的人,除了池慕还有谁。
裴嘉之听得久了,几乎以为这个名字是为池慕取的,从姓到名,无一不符合池慕的心意。
渐渐的,池家父母也发现了池慕的习惯,私下把他拉到一边,委婉地劝他换个称呼。
伴侣之间,冷冰冰的叫名字不象话。况且,直呼其名是不是对裴嘉之不够尊重。
“不,我偏要叫他裴嘉之。”池慕固执己见,一口回绝了父母的提议。“我就喜欢这么叫他,你们少管我。”
他不留情面的顶撞引起了一场家庭纷争,裴嘉之闻讯赶来,把池慕拉到了身后。
“一个称呼而已,随他去吧,名字不就是给人叫的。”
有了裴嘉之的允许,池慕再也没有改过口。他明目张胆地叫了裴嘉之好多年,直到眼下被谭柏一句话问住。
“池老师,我随便说说,你别当真。”谭柏补充道:“只是我之前在书上看过,喊一个人的全名是一种占有欲的表现。你也可以理解为是在宣示主权,为了和他人区分开而采用的必要手段。”
“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池慕后背冒出了冷汗,“这些话你不如换个人说。”
“我只和特定的人说心里话。”谭柏掏了根烟出来,又放了回去。“抱歉,忘了你不喜欢烟味了。”
“进圈的时候不喜欢,现在都要被迫适应了。”池慕耸了耸肩,“你看那些制片人和导演,哪一个不抽烟?好像不抽烟就拍不出好电影,写不出好本子了。只要不是在室内抽,我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和他们计较了。”
谭柏招了招手,为赵明远加油鼓劲,池慕不甘落后,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对着场上大喊一声。
“裴嘉之,加油,还有一分,拿下这一局。”
裴嘉之发球的手一抖,球擦着网发过去,被赵明远轻轻松松地打了回来。
“好球。”谭柏鼓了鼓掌,“再接再厉,远哥。”
“不是我打得好,是小池给力。”赵明远乐不可支,“小池一喊加油,小裴都不会动了。怎么,没被人喊过加油啊。”
“是啊,所以乍一听到,不太适应。”
裴嘉之用球拍捡了球,回头看了场外的池慕一眼。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池慕陡然一惊,忽然意识到他还真没给裴嘉之喊过加油。
他高中不是羽毛球社的成员,没资格去看比赛,更没法在场边为裴嘉之加油。结婚后,裴嘉之就不再参加羽毛球比赛了,只当成业余爱好,偶尔陪他打一打。
“我不信,小裴打羽毛球这么帅,肯定有人慕名而来,送水递毛巾,把场馆围得水泄不通。”
赵明远挥了挥拍子,笑着打趣道。他也年轻过,受过不少追捧,自然看得出来像裴嘉之这样的选手,在球场上有多引人注目。
“专心点,赵老师,我要发球了。”
裴嘉之不愿谈球场以外的事。他直视着前方的球网,头一回发球抢攻。
这一球落点极其刁钻,瞄准了赵明远的身体,令他措手不及,差点没接住。
裴嘉之的球风以防守为主,主动进攻很少,但不代表他不会。球在空中飞来飞去,一连串的进攻看得池慕眼花缭乱,几次跟不上节奏。
“远哥危险了。”谭柏替赵明远捏了把汗,“球速好快,裴总和换了一个人似的。”
池慕提心吊胆地看着,不敢出声。裴嘉之的杀球可谓是气势汹汹,打得赵明远疲于应付。他不求一击制胜,而是在不断地调整最佳击球点,把对手逼至绝路后,抓住时机腾空一跃。
一记漂亮的跳杀。
“好球!”
池慕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声,裴嘉之从半空落了地,脸上带着畅快的笑意。
某一刻,他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十几岁的赛场上,面对着海啸般的欢呼。他从来不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却在听到池慕为他加油后奋力一搏,只为了让池慕看见。
十几岁的裴嘉之,在初次拿起球拍走入赛场时,曾有一刻希望过池慕来看他打比赛。
如今,这个心愿总算达成了。
一局毕了,赵明远输得心服口服,拉着裴嘉之再打一局。池慕平复了一下急促的心跳,坐回了椅子上。
“池老师,有一件事我很好奇。”
谭柏出其不意地开了口,池慕警觉地盯着他。
“什么事?”
“我观察很久了,你平时称呼裴总时只叫他全名,这是为什么?”
谭柏的眼里闪过势在必得的光芒,一下子问住了池慕。
第62章 一个薄荷味的吻
我是怎么称呼裴嘉之的?
池慕试图回想,可记忆像被胶水黏住了似的,除了一句句“裴嘉之”外,别无他物。
他总是理直气壮地叫着裴嘉之的全名,不管当着谁的面。黎元思第一次听见他大声嚷嚷裴嘉之时,惊讶得打翻了酒杯,冲着于星文抬了抬下巴。
“你听见没?他怎么称呼嘉之的?连名带姓,吆来喝去,多威风。”
“你管人家呢。”于星文开了一瓶新的酒,“人家爱怎么叫怎么叫,你看嘉之说什么了吗?”
黎元思转过头,只见裴嘉之面上没有丝毫不悦,分明是默认了池慕的叫法。
成年后,能对裴嘉之直呼其名的人少之又少。佑嘉的员工叫他裴总,父母和亲近的朋友唤他嘉之,阅历丰富的前辈唤他小裴,能理所当然地管他叫裴嘉之的人,除了池慕还有谁。
裴嘉之听得久了,几乎以为这个名字是为池慕取的,从姓到名,无一不符合池慕的心意。
渐渐的,池家父母也发现了池慕的习惯,私下把他拉到一边,委婉地劝他换个称呼。
伴侣之间,冷冰冰的叫名字不象话。况且,直呼其名是不是对裴嘉之不够尊重。
“不,我偏要叫他裴嘉之。”池慕固执己见,一口回绝了父母的提议。“我就喜欢这么叫他,你们少管我。”
他不留情面的顶撞引起了一场家庭纷争,裴嘉之闻讯赶来,把池慕拉到了身后。
“一个称呼而已,随他去吧,名字不就是给人叫的。”
有了裴嘉之的允许,池慕再也没有改过口。他明目张胆地叫了裴嘉之好多年,直到眼下被谭柏一句话问住。
“池老师,我随便说说,你别当真。”谭柏补充道:“只是我之前在书上看过,喊一个人的全名是一种占有欲的表现。你也可以理解为是在宣示主权,为了和他人区分开而采用的必要手段。”
“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池慕后背冒出了冷汗,“这些话你不如换个人说。”
“我只和特定的人说心里话。”谭柏掏了根烟出来,又放了回去。“抱歉,忘了你不喜欢烟味了。”
“进圈的时候不喜欢,现在都要被迫适应了。”池慕耸了耸肩,“你看那些制片人和导演,哪一个不抽烟?好像不抽烟就拍不出好电影,写不出好本子了。只要不是在室内抽,我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和他们计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