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距离端阳节还有三日,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她再拖下去,荷君就要怀疑她。
  她摩挲着手中的小圆镜,看着院中僮人又拎着一兜死鱼紧捂鼻子皱眉;“也不知道这池子是闹了什么灾,再死下去,鱼都要绝了。”
  颜鸢嘴角一咧,抬手将窗子阖了半扇。
  池中的鱼大量死亡的原因应该就是卫公公给的那包粉末。
  知道是陆宸救她出火海的那天夜半,她趁荷君熟睡的时候趴在窗牗边,将粉末丢进廊下的小池塘里,而荷君每日给陆宸沏点茶里加的则是她之前无聊,买回来做面饼的麦粉。
  颜色有些差异,但胜在荷君不识药理,暂未察觉出不对来,颜鸢得过且过,每天装出一副怕死壶中茶的样子。
  荷君也不多理她,只在旁边默默地盯着她。
  颜鸢坐回屏风前的榻椅上,有灶房上的妈妈过来问她大后日想吃什么馅料的粽子。
  “枣泥罢。”颜鸢赏了妈妈几枚铜钱,道:“再备些豆沙的。”她顿了顿,又添了一句:“最迟后日做好吧,我想早些吃到。”
  灶房妈妈乖顺地应诺而去,独留颜鸢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怅然。
  端阳,那本是一个乞求顺遂安康的日子,但于现在的陆宸而言,那恐怕是他此生最后一个节日了。
  她想起那年在靖远侯府过端阳,亲手包了枣泥、豆沙,栗子三个馅料,陆宸嘴上虽说着都好吃,但手上一直在盘中翻找豆沙馅的粽子。
  可惜她只在靖远侯府过一次端阳节,陆宸喜欢豆沙粽子也只是猜测罢了。
  颜鸢越想越心酸,她用手指敲了敲桌面,沉思良久后起身,对旁边的荷君道:“我想去一趟灶房,今天将粽子蒸出来,晚上带给大人…”
  “…如果…时机好,今日便将那首诗提了,免得夜长梦多。”
  荷君原本很疑心颜鸢为何要提早去蒸粽子,但听说这是去题诗的由头,便也没有阻拦,反倒跟着颜鸢一起到灶房帮忙。
  将红豆洗净浸泡,颜鸢舀出一斗白生生的糯米加水,随后便开始剥栗子、蒸枣子…
  日中时坐在门槛边匆匆吃了几口饭,颜鸢又忙活了大几个时辰才将大好结的粽子入锅,她扣好锅盖,满意地听着沸水声,擦干手时,不防看到倚在门边的陆宸。
  他应该是刚下值归来,身上的绛紫公服尚未脱,一双星眸含笑地望着她,于这满室烟火中显得格外温情。
  “还未至端阳,怎今日想起要包粽子?”他的话音里也饱含笑意。
  不知是不是因为他没有称呼她作“金娘子”,颜鸢觉得时间仿若一晃回到三年前,还是那个端阳节,他浅笑着问她粽子蒸上了?
  泪水氤氲而至,视野里的人像模糊起来。
  颜鸢扬了扬嘴角,点头:“许久未做了,想提前包几个看看,免得端阳当日出错。”
  “我想尝尝,可以吗?”陆宸看了眼蒸笼上方缭绕的白气,犹豫稍许,提问。
  这本来就是给你吃的,颜鸢在心中轻嗔。
  房内的水气越发浓重,刺眼的日光逆着水气照进来,颜鸢近乎看不清陆宸的身影轮廓。
  “可以。”她借机擦了擦眼角的泪花:“这里烟雾呛…”
  “大人到外面坐罢。”说到“大人”两个字的时候,颜鸢咬了咬唇,只觉眼前的温馨一霎消失,有的仅剩残酷的现实。
  过了今晚,他们再回不到当初,三日后,陆宸怕会恨她一辈子。
  颜鸢看着陆宸点头,乖巧地转身。
  她在心中默默对他说:如珩,不要怪我在你与笙笙之间选择了笙笙,她是你的女儿,年纪还小,有许多东西尚未见过,我想让她多见见…
  相信我,我会保护好她的。
  …
  蒸笼掀盖时已至掌灯十分,颜鸢抱着食盒出来,发现陆宸正秉着灯台坐在灶堂庭院的小石桌旁看书奏,低垂的眉眼和顺清致,宛若一块浅雕的璞玉。
  颜鸢定在原地歪头看了稍许,隐去心底的悲伤,笑眼含羞地唤:“大人,可以用膳了。”
  陆宸闻声合上书奏转头,见颜鸢已经收拾妥当,便理了衣裳起身:“你的身体还好吗?”
  一边说一边拎过她手中的食盒:“这里离雨棠院近,要不就先到雨棠院用膳罢。”
  被正中下怀的颜鸢点头,缓步跟着陆宸向雨棠院走去。
  守在屋门口的夏平见陆宸和颜鸢前后进来,忙朝着桌面瞅了一眼,道:“大人,金娘子,还有一碗汤未上,请稍候。”
  陆宸将食盒拎给夏平:“去拿几个碟子,将这些粽子摆上端来。”
  夏平领命离去,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道汤:“大人,金娘子,菜肴这会都备齐了,可以用膳了。”
  颜鸢默声地给陆宸剥了一个粽子,半个巴掌大的粽子被蒸得莹透醇香,夹着拌了绵糖的红豆沙,看着就叫人垂涎欲滴。
  陆宸咬了一口,称赞道:“是原来的味道。”
  颜鸢嗤地笑了一声,也不多做反驳,给自己也剥了一个,她不记得自己以前的粽子是什么味道,只觉得那豆沙甜中带苦,不易下咽。
  她尝了尝桌面上的其它菜品,俱是如此,知道是自己心中的惭愧所致,放下筷子。
  陆宸以为是她后背的烧伤又痛起,紧忙询问:“可是哪里不适?”
  “没有。”颜鸢笑着摇头,她又剥了一个豆沙粽子给陆宸,催促道:“大人公务一日,应多吃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