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父亲…我错了。”
她身体晃了晃,晕倒在地。
在她倒地的一刹那,姜姒哭出声来,“四姐姐,都怪我,都怪我我没能及时阻止你。原本我一直盼着今日,我应是很欢喜的,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
姜良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五丫头,你一直盼着今日吗?”
姜姒点头,“对啊,大伯,今天是我的生辰。”
她长在京外,不说是姜良,便是谢氏都因为近日事多,而忘了今天是她的生辰。
生辰之日见了血,终归不是什么好事。大房的生辰礼很快送到三房,除去按礼数规矩置办的东西外,还有一套红宝石的头面。
廖婆子说:“这头面是大夫人一早准备好的,原是想着将来添给四姑娘装点门面,如今也算是物尽其用。”
言之下意,这头面原本是给姜姽将来添妆的。因着姜姽不懂事,这头面便用来给姜姒赔礼道歉了。
姜姒装作听不懂的样子,懵懵懂懂地接了东西。
随后二房和姜太傅那里都送了礼物过来,二房的礼中规中矩,姜太傅送来的则是一套文房四宝并几本孤本。
顾氏今日来,一是为顾端惹出来的事讨个说法,二也是来送生辰礼的。今年的生辰礼比之往年更重,最贵重的是一套纯金首饰。
姜姒盘点着这些礼物,当着顾氏的面估摸着价值。
顾氏原本还担心她因着伤在脸上而难过,见她这般财迷的模样,不由得哭笑不得,又是心疼又是怜惜。
“瞧你这小财迷的样子,在外面可千万不能这样。”
“娘,您放心,女儿知道的。”姜姒最满意的是顾氏送的金饰,纯金的东西最好出手,也最实用。“我可不是财迷,我就是想多攒些银钱,日后生活无忧,您和爹也能放心。”
顾氏闻言,心间似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她的玉哥儿啊。
怎么就是那样的命格呢?
母女二人将所有的礼物归置好后,天已黑透。
一家人就着温暖的烛火,和和美美地吃了一顿丰盛的晚膳。席间不管是姜慎还是顾氏,都有意不提及白天发生的事。
姜烜送给姜姒的是自己攒了许久的银钱买的一支坠玉发簪,还亲手簪在了妹妹的发间,并表示来年必定买一个更好的。
兄妹俩说说闹闹,直至各回各房。
姜姒刚回屋不久,又有送东西来。
祝安将东西拿进来,疑惑地道:“老太爷不是已经送过生辰礼了,怎地又送一回?”
姜姒正坐在镜前,由着祝平替自己拆解发饰。
“祖父可有带什么话?”
“老太爷确实带了话,说这是长辈给小辈的东西,让姑娘收下便是。”
琉璃镜中映出一幅美人图来,有着妙手丹青都画不出的绝色容颜,唯一的瑕疵便是近下巴处敷着的药膏。
但哪怕如此,亦是美得令人心惊。她望着镜子里的自己,久久出神。好一会儿之后,才从祝安手中接过锦盒,慢慢打开。
“姑娘,这……居然是紫玉!”祝平惊呼出声。
锦盒中的,是一枚紫玉葫芦。其色之纯,其质之润,堪称世间罕见的极品。
姜姒叮嘱道:“这事你们别说出去。”
两人齐齐称是,她们以为姜姒是怕传出去会遭来别人的嫉妒。
姜姒将紫玉葫芦取出,系在自己的脖子上。玉葫芦刚好垂在她心口,竟半分也不觉得冰凉,反而有种温润的暖意。
这东西……
是她以为的那个人送的吗?
第22章
……
慕容晟退了学,姜姽也没来,对于姜姒而言,没有男女主的学堂,似乎比以往更敞亮了许多。
她认认真真地上着课,若有不懂的地方除了问夫子,就是问姜煜。姜煜与她关系亲近,但凡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
顾端时不时望向他们,眼神愧疚而躲闪。
下学时,他坐在位置上没动。
等到姜煜和姜姒准备要走时,他欲言又止。
姜姒背好书袋,朝他走去,在他震惊羞愧的目光中,道:“端表哥,你不必自责,也不必觉得愧疚,因为即便没有你,她也会找到其它的法子害我。你如今要做的就好好读书,莫要辜负舅舅和舅母对你的期望。”
“玉哥儿……”他闻言,越发的难受。
原本他明明知道的啊!
知道姜四姑娘中意的人是谁,知道他高攀不上姜四姑娘,但是为何他如同鬼迷了心窍般,竟然一头栽了进去,险些害了自己嫡亲的表妹。
姜姒拍了拍他的肩膀,“端表哥,你越是难受,就越应该好好读书。终有一日你出人头地后,再回首这些往事你会发现,这一切不过是易散的浮云。”
他更是羞愧难当,却在姜姒鼓励和期盼的眼神中点了点头。
梧桐树叶又黄了许多,落叶也更多。
凉风拂过时,留下瑟瑟的寒意。姜姒和姜煜兄妹俩出了学堂的门,过一条路就是姜家的后门,他们刚进后门没多久,远远看到前面有个人鬼鬼祟祟。
姜煜认出那人,惊讶出声,“五妹妹,那不是六郎吗?”
……
姜烜用手捂着脸,猫着身体一瘸一拐地往前走,遇到有人时便赶紧躲起来,像是生怕被人发现似的。
忽然听到后面传来脚步声,他不由加快步伐。等到脚步声更近时,他急得高一脚低一脚地跑起来。
她身体晃了晃,晕倒在地。
在她倒地的一刹那,姜姒哭出声来,“四姐姐,都怪我,都怪我我没能及时阻止你。原本我一直盼着今日,我应是很欢喜的,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
姜良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五丫头,你一直盼着今日吗?”
姜姒点头,“对啊,大伯,今天是我的生辰。”
她长在京外,不说是姜良,便是谢氏都因为近日事多,而忘了今天是她的生辰。
生辰之日见了血,终归不是什么好事。大房的生辰礼很快送到三房,除去按礼数规矩置办的东西外,还有一套红宝石的头面。
廖婆子说:“这头面是大夫人一早准备好的,原是想着将来添给四姑娘装点门面,如今也算是物尽其用。”
言之下意,这头面原本是给姜姽将来添妆的。因着姜姽不懂事,这头面便用来给姜姒赔礼道歉了。
姜姒装作听不懂的样子,懵懵懂懂地接了东西。
随后二房和姜太傅那里都送了礼物过来,二房的礼中规中矩,姜太傅送来的则是一套文房四宝并几本孤本。
顾氏今日来,一是为顾端惹出来的事讨个说法,二也是来送生辰礼的。今年的生辰礼比之往年更重,最贵重的是一套纯金首饰。
姜姒盘点着这些礼物,当着顾氏的面估摸着价值。
顾氏原本还担心她因着伤在脸上而难过,见她这般财迷的模样,不由得哭笑不得,又是心疼又是怜惜。
“瞧你这小财迷的样子,在外面可千万不能这样。”
“娘,您放心,女儿知道的。”姜姒最满意的是顾氏送的金饰,纯金的东西最好出手,也最实用。“我可不是财迷,我就是想多攒些银钱,日后生活无忧,您和爹也能放心。”
顾氏闻言,心间似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她的玉哥儿啊。
怎么就是那样的命格呢?
母女二人将所有的礼物归置好后,天已黑透。
一家人就着温暖的烛火,和和美美地吃了一顿丰盛的晚膳。席间不管是姜慎还是顾氏,都有意不提及白天发生的事。
姜烜送给姜姒的是自己攒了许久的银钱买的一支坠玉发簪,还亲手簪在了妹妹的发间,并表示来年必定买一个更好的。
兄妹俩说说闹闹,直至各回各房。
姜姒刚回屋不久,又有送东西来。
祝安将东西拿进来,疑惑地道:“老太爷不是已经送过生辰礼了,怎地又送一回?”
姜姒正坐在镜前,由着祝平替自己拆解发饰。
“祖父可有带什么话?”
“老太爷确实带了话,说这是长辈给小辈的东西,让姑娘收下便是。”
琉璃镜中映出一幅美人图来,有着妙手丹青都画不出的绝色容颜,唯一的瑕疵便是近下巴处敷着的药膏。
但哪怕如此,亦是美得令人心惊。她望着镜子里的自己,久久出神。好一会儿之后,才从祝安手中接过锦盒,慢慢打开。
“姑娘,这……居然是紫玉!”祝平惊呼出声。
锦盒中的,是一枚紫玉葫芦。其色之纯,其质之润,堪称世间罕见的极品。
姜姒叮嘱道:“这事你们别说出去。”
两人齐齐称是,她们以为姜姒是怕传出去会遭来别人的嫉妒。
姜姒将紫玉葫芦取出,系在自己的脖子上。玉葫芦刚好垂在她心口,竟半分也不觉得冰凉,反而有种温润的暖意。
这东西……
是她以为的那个人送的吗?
第22章
……
慕容晟退了学,姜姽也没来,对于姜姒而言,没有男女主的学堂,似乎比以往更敞亮了许多。
她认认真真地上着课,若有不懂的地方除了问夫子,就是问姜煜。姜煜与她关系亲近,但凡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
顾端时不时望向他们,眼神愧疚而躲闪。
下学时,他坐在位置上没动。
等到姜煜和姜姒准备要走时,他欲言又止。
姜姒背好书袋,朝他走去,在他震惊羞愧的目光中,道:“端表哥,你不必自责,也不必觉得愧疚,因为即便没有你,她也会找到其它的法子害我。你如今要做的就好好读书,莫要辜负舅舅和舅母对你的期望。”
“玉哥儿……”他闻言,越发的难受。
原本他明明知道的啊!
知道姜四姑娘中意的人是谁,知道他高攀不上姜四姑娘,但是为何他如同鬼迷了心窍般,竟然一头栽了进去,险些害了自己嫡亲的表妹。
姜姒拍了拍他的肩膀,“端表哥,你越是难受,就越应该好好读书。终有一日你出人头地后,再回首这些往事你会发现,这一切不过是易散的浮云。”
他更是羞愧难当,却在姜姒鼓励和期盼的眼神中点了点头。
梧桐树叶又黄了许多,落叶也更多。
凉风拂过时,留下瑟瑟的寒意。姜姒和姜煜兄妹俩出了学堂的门,过一条路就是姜家的后门,他们刚进后门没多久,远远看到前面有个人鬼鬼祟祟。
姜煜认出那人,惊讶出声,“五妹妹,那不是六郎吗?”
……
姜烜用手捂着脸,猫着身体一瘸一拐地往前走,遇到有人时便赶紧躲起来,像是生怕被人发现似的。
忽然听到后面传来脚步声,他不由加快步伐。等到脚步声更近时,他急得高一脚低一脚地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