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小心翼翼。
自觉躲回柴房,不在云来福面前碍眼。
云小幺躺在坚硬的稻草铺上,听着隔壁厨房传来的声响,强迫自己闭上眼睛。
他已经一日没吃东西,早就习惯饥饿的肚子此时仍旧不肯作罢地生出火烧的感觉。
他蜷缩着双腿,双手捂住肚子,想让自己睡着。
也许是太累,也许是饿晕了。
总之是睡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云小幺迷迷糊糊间听见方翠珍的声音:“小幺,小幺,起来”
云小幺睁开眼,昏暗中看到方翠珍的脸:“娘。”
方翠珍同样蜡黄消瘦的脸上有心疼之色,她一手扶着云小幺的胳膊:“起来,把汤喝了。”
云小幺清醒过来,在方翠珍的搀扶下坐了起来。
外边天暗了,暮色四起,照进房间的光亮有限,可云小幺还是看清,那不过是小半碗的野菜汤。
稀疏地飘着几片叶子,不见一点油光。
云小幺知道这是方翠珍省下的,而且云来福也不会给方翠珍留太多,这估计还是大半部分。
他摇了摇头:“你喝吧。”
方翠珍忽然就哭了,眼泪如决堤的河水,奔涌出了这些年的委屈与挣扎:“听话,喝了吧。”
云小幺只是静静看着,等方翠珍发泄的差不多了,他才抬起粗糙的手,抹了方翠珍的眼泪:“爹他们歇下了?”
方翠珍哽咽着嗯了声。
云小幺轻声道:“娘,我们逃走吧。”
方翠珍摇了摇头:“能逃哪去?”
“去哪都好,不然我们都得死在这。”
方翠珍没回答,她把碗递给云小幺。
云小幺还是拒绝了。
虽然没有吃的,可他还有半罐水,真的扛不住他就去喝水,可方翠珍什么都没有。
他又想到了何玉莲。
不知陈家婶子是从哪弄了这么多吃食,如若那个人也肯舍给他,即便是卖身为奴,云小幺也甘愿。
可这是陈家婶子的善缘,他不能问。
方翠珍对这小儿子再了解不过,平时一声不吭,看着人善可欺,可性子尤其执拗,若真下定了决心,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她只好自己喝了。
“你睡吧,明日娘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云小幺嗯了声。
他并不抱什么希望。
就像方翠珍会答应离开云家一样。
他知道方翠珍在害怕什么,而他也同样给不了承诺。
离开不过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二日,云小幺在熟悉的头昏目眩中醒来。
他坐了许久,才把这股晕眩感扛过去。
出了柴房,家里其余房间房门紧闭,此时不过破晓,大旱之后鸟类飞绝,清溪村安静的连虫鸣都听不见。
远方霞光万丈,今日依旧无雨。
云小幺没去喊人,他反手关上柴房的门,离开了家。
出了院子,直直往老榕树那去。
他扒拉开树杈,翻出藏了好几日的陶罐,掀开罐口的布团,小小地喝了口水。
初夏早晚阴凉,陶罐又是在树洞里藏了几日,入口的水冰冰凉凉。
一口水滑下喉咙,才刚到腹部,没先解渴,几个呼吸之后,腹部反倒绞痛起来。
云小幺捂着肚子靠在树根旁,他不是第一次遇上这种情况,甚至久病成医,知晓自己这是饿的。
时间好像过了很久,痛的云小幺以为自己会抗不过去,腹部的撕扯才停止。
他靠着树根喘气,阳光从树冠上落进了他的眉眼,在额头上的汗珠折射出粼粼波光。
他的眼睛是像猫那样带着点棕色,本该闪闪发亮,此时却黯淡无光,甚至蒙上一层死亡的光彩。
正如昨日陈望想的那样,云小幺确实行将就木。
只是云小幺知道,他的命很硬,多少次这样凶险的时候,云小幺都以为自己会死,可最后还是痛苦地活着。
他歇了许久,在天气越来越热时,身上的冰凉感才渐渐褪去。
缓过劲之后,云小幺把陶罐藏好,又将树杈恢复原样,这才离开老榕树。
他今日不想再去清河县,准备在附近的山林碰碰运气。
清溪村周围并没有深山,只有半高不矮的山头,风调雨顺时,山头还能有些东西捡,可干了三年,存活下来的几样树木也不是能吃的。
他不想还没饿死就先被毒死了。
要想上山,就必须要经过陈望家的茅草屋,但这回云小幺只是远远看了眼,并没上前。
如果真能找到点什么,就分陈家婶子一些,她装水的陶罐还没有还给她
云小幺也深知自己的运气不怎样,上山之前并没抱太大希望,果不其然,他走了大半日,又渴又饿,将山头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一点能吃的。
甚至头昏眼花时,他看到石子都觉得它味道甜美。
没找到东西,云小幺也不失望,他早就在这绝望的人生里,发现痛苦才是他的最终归宿。
云小幺回了家。
到家那会,云来福他们还没回来,云小幺坐在屋檐下,抬头望着晴空万里的天。
他想,今日是躲不过去,若云来福把他打死就最好,因为今日天气好,比昨日凉快,死在这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很是不错。
云小幺的心忽然就定了,若是真的要死了,那就在临死前告诉娘亲,他藏了三百多文,让她拿着这笔钱离开清溪村去找大姐。
自觉躲回柴房,不在云来福面前碍眼。
云小幺躺在坚硬的稻草铺上,听着隔壁厨房传来的声响,强迫自己闭上眼睛。
他已经一日没吃东西,早就习惯饥饿的肚子此时仍旧不肯作罢地生出火烧的感觉。
他蜷缩着双腿,双手捂住肚子,想让自己睡着。
也许是太累,也许是饿晕了。
总之是睡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云小幺迷迷糊糊间听见方翠珍的声音:“小幺,小幺,起来”
云小幺睁开眼,昏暗中看到方翠珍的脸:“娘。”
方翠珍同样蜡黄消瘦的脸上有心疼之色,她一手扶着云小幺的胳膊:“起来,把汤喝了。”
云小幺清醒过来,在方翠珍的搀扶下坐了起来。
外边天暗了,暮色四起,照进房间的光亮有限,可云小幺还是看清,那不过是小半碗的野菜汤。
稀疏地飘着几片叶子,不见一点油光。
云小幺知道这是方翠珍省下的,而且云来福也不会给方翠珍留太多,这估计还是大半部分。
他摇了摇头:“你喝吧。”
方翠珍忽然就哭了,眼泪如决堤的河水,奔涌出了这些年的委屈与挣扎:“听话,喝了吧。”
云小幺只是静静看着,等方翠珍发泄的差不多了,他才抬起粗糙的手,抹了方翠珍的眼泪:“爹他们歇下了?”
方翠珍哽咽着嗯了声。
云小幺轻声道:“娘,我们逃走吧。”
方翠珍摇了摇头:“能逃哪去?”
“去哪都好,不然我们都得死在这。”
方翠珍没回答,她把碗递给云小幺。
云小幺还是拒绝了。
虽然没有吃的,可他还有半罐水,真的扛不住他就去喝水,可方翠珍什么都没有。
他又想到了何玉莲。
不知陈家婶子是从哪弄了这么多吃食,如若那个人也肯舍给他,即便是卖身为奴,云小幺也甘愿。
可这是陈家婶子的善缘,他不能问。
方翠珍对这小儿子再了解不过,平时一声不吭,看着人善可欺,可性子尤其执拗,若真下定了决心,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她只好自己喝了。
“你睡吧,明日娘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云小幺嗯了声。
他并不抱什么希望。
就像方翠珍会答应离开云家一样。
他知道方翠珍在害怕什么,而他也同样给不了承诺。
离开不过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二日,云小幺在熟悉的头昏目眩中醒来。
他坐了许久,才把这股晕眩感扛过去。
出了柴房,家里其余房间房门紧闭,此时不过破晓,大旱之后鸟类飞绝,清溪村安静的连虫鸣都听不见。
远方霞光万丈,今日依旧无雨。
云小幺没去喊人,他反手关上柴房的门,离开了家。
出了院子,直直往老榕树那去。
他扒拉开树杈,翻出藏了好几日的陶罐,掀开罐口的布团,小小地喝了口水。
初夏早晚阴凉,陶罐又是在树洞里藏了几日,入口的水冰冰凉凉。
一口水滑下喉咙,才刚到腹部,没先解渴,几个呼吸之后,腹部反倒绞痛起来。
云小幺捂着肚子靠在树根旁,他不是第一次遇上这种情况,甚至久病成医,知晓自己这是饿的。
时间好像过了很久,痛的云小幺以为自己会抗不过去,腹部的撕扯才停止。
他靠着树根喘气,阳光从树冠上落进了他的眉眼,在额头上的汗珠折射出粼粼波光。
他的眼睛是像猫那样带着点棕色,本该闪闪发亮,此时却黯淡无光,甚至蒙上一层死亡的光彩。
正如昨日陈望想的那样,云小幺确实行将就木。
只是云小幺知道,他的命很硬,多少次这样凶险的时候,云小幺都以为自己会死,可最后还是痛苦地活着。
他歇了许久,在天气越来越热时,身上的冰凉感才渐渐褪去。
缓过劲之后,云小幺把陶罐藏好,又将树杈恢复原样,这才离开老榕树。
他今日不想再去清河县,准备在附近的山林碰碰运气。
清溪村周围并没有深山,只有半高不矮的山头,风调雨顺时,山头还能有些东西捡,可干了三年,存活下来的几样树木也不是能吃的。
他不想还没饿死就先被毒死了。
要想上山,就必须要经过陈望家的茅草屋,但这回云小幺只是远远看了眼,并没上前。
如果真能找到点什么,就分陈家婶子一些,她装水的陶罐还没有还给她
云小幺也深知自己的运气不怎样,上山之前并没抱太大希望,果不其然,他走了大半日,又渴又饿,将山头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一点能吃的。
甚至头昏眼花时,他看到石子都觉得它味道甜美。
没找到东西,云小幺也不失望,他早就在这绝望的人生里,发现痛苦才是他的最终归宿。
云小幺回了家。
到家那会,云来福他们还没回来,云小幺坐在屋檐下,抬头望着晴空万里的天。
他想,今日是躲不过去,若云来福把他打死就最好,因为今日天气好,比昨日凉快,死在这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很是不错。
云小幺的心忽然就定了,若是真的要死了,那就在临死前告诉娘亲,他藏了三百多文,让她拿着这笔钱离开清溪村去找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