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朔看看小咯咯鸟,再看距离这边十几米远的弟弟,突然明白一件事,小咯咯鸟不吃不喝,也是因为害怕,和之前在山洞不愿意出壳一样,都是因为感受到了危险。
  白朔利用白乐反复试验后,证实了这个猜测。
  如果白乐不说话,走到距离小咯咯鸟五米左右的地方,小咯咯鸟就不肯吃东西了,如果是说话状态,这个距离要增加到三十米左右,声音越响,效果越明显。
  白乐是幼崽,就有这么大的效果,那成年羽族的恐吓效果肯定更强,所以在其他人的认知中,抓回来的小咯咯鸟都在搞绝食,实际上是被吓到了。
  被白乐吓到的小咯咯鸟挤在一起,白朔安抚地摸摸,最大的那只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叽叽喳喳一阵叫嚷,紧接着,像是警报解除,小咯咯鸟们又去吃东西喝水了。
  白朔多摸了几下最大的那只,他听不出来小咯咯鸟叫声的含义,但其他咯咯鸟显然听这只的命令。
  小咯咯鸟亲切地在他手上蹭蹭。
  ……
  下午时分,白肃带着幼崽们去找白朔需要的植物,白朔则在山下尝试做工具。
  部落现有工具种类有限,原料大部分是简单打磨一下的石头和骨头,好处是原料到处都是,容易获取,坏处是用起来比较费力,成年羽族还可以,幼崽用起来就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他比其他幼崽力气小,如果借助工具会省一些力气,能做的事情也更多。
  白朔想做个简易版的锄头,用来挖土,昨天用的那几棵小葱,他们忙活了好久才挖出来,如果有锄头,会方便许多。而且等小麦发芽后,除麦田的杂草也需要锄头。
  白朔回忆锄头的结构,上辈子见过的是铁质工具,现在肯定没有铁,所以原料还是石头,锄柄要用树枝。
  这种东西都不难找,白朔将他们家的石刀拿出来。石刀上有打磨的痕迹,是从一块大石头上摔下一块后打磨而成的。
  石刀有了,白朔又去放树枝的地方翻找。部落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树枝,各种奇形怪状的都不稀奇,找个分岔的简直易如反掌。
  两个原料都找到,白朔才发现他忘了一件重要的东西。
  绳子。
  部落里的绳子是撕成条的兽皮绳,制作衣服时,不可能每一块兽皮都是规则的,有些形状不合适的兽皮,部落里的老人会用骨刀或者石刀将多余的部分裁下来,叠起来能放东西的,捆两下充当兽皮袋,不能放东西的,就裁成一条条的兽皮绳,用来捆绑衣服或者猎物。
  因为工具限制,部落里的兽皮绳都比较粗,捆锄头不太合适。
  白朔觉得他现在需要麻绳。
  麻绳的原料是麻,这边类似的植物……白朔思考了一下,发现还真的有。
  是一种和甘蔗差不多粗的植物,但不能吃,表皮有韧劲,芯像稍微硬的海绵,每年旱季枯萎,比其他树枝容易点燃。那种植物内芯和表皮之间,好像就是他需要的纤维。
  想到这里,白朔立马去树枝里继续翻找。这种植物数量多,幼崽碰到会割断带回来。
  这种类似麻的植物长得特别直,和歪七扭八的树枝完全不同,特别好找,白朔没费多大力气就抽出来好几根。
  剥掉表皮,果然有一层纤维粘在上面,这是去年的,经历了旱季雨季和雪季,留下来的纤维完全可以直接用,白朔将这些收集起来,开始搓麻绳,刚搓了两下就感觉手心疼。
  昨天那些小麦,除了最开始他搓了一些,剩下的基本都是家里人帮忙脱壳的,幼崽的手和这些植物比起来太嫩了。白朔看看自己通红的手心,再看看手中的原料,最后找了一根小木棍,拧起一段捆在木棍上,然后开始转动木棍,这样速度慢一点,但不会伤到手。
  不远处,正在和其他幼崽玩闹的白乐看到这边的场景,颠颠跑过来问:“哥哥,你在干什么?”
  白朔眼前一亮,现成的白工,不用白不用。
  白朔:“好玩的,要不要玩?”
  白乐十分好奇,想也不想就点头回答:“要。”
  白朔将手中的木棍交到他手中:“来,转一下。”
  单纯的弟弟照做。
  白朔:“反了反了,往右边,右边是这个手,边转边缠,对,就这样。”
  童工+1 。
  有白乐帮忙,白朔速度快多了,他只要在这边捋顺原料顺便控制速度就行。
  白乐第一次见这种东西,拧得十分起劲,比白朔还大的力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白朔检查了一下,发现白乐拧出来的比他拧得还要结实,只是不够均匀,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多练习一下就会改善。
  很快,一根做工粗糙的麻绳就做好了。
  白朔试了试,发现挺好,不散,然后开始做下一根。
  白乐没玩够,好奇问:“哥哥,这是什么?”
  “麻绳。”作用和麻一样,白朔直接简单粗暴的把这种植物当做麻了,做出来的叫麻绳,反正也没有人在意它叫什么。
  一共做了三根麻绳,白朔用最长的那根将石刀和树枝捆在一起,然后试了试。第一次捆的角度不太对,松开后调整一遍,再次捆紧,用力向土里挖了一下。
  地上多出一个小小的坑。
  确实比直接用石头或者石刀省力气。
  反复试了几下,确定好用,白朔把家里的石刀骨刀全部翻出来,总共做了三个简单的锄头,然后去昨天几个幼崽说过的地方挖葱。


章节目录